淡味的温性中药列表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温性中药列表 > 淡味的温性中药列表
白桂木根

别名:将军树根

味性:甘;淡;性温。

主治:祛风利湿;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头痛;产妇乳汁不足。白桂木根

柏树

别名:柏、香扁柏

味性:子:甘、辛、微苦,平;叶:苦、辛,温;树脂:淡、涩,平。

主治:子:祛风清热,安神,止血。用于发热烦躁,小儿高热,吐血。;叶:止血生肌。外用治外伤出血。;树脂:解发热,燥湿,镇痛。用于发热头痛,白带;外用治外伤出血。柏树

斑瓣虎耳草

味性:淡,温。

主治:除湿利尿,行血祛瘀,消肿。主治咳嗽,咯血,黄疸,骨折筋伤,白带,疮疖。斑瓣虎耳草

半枫荷叶

味性:甘;淡;微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活血止血。主外伤出血。半枫荷叶

大红菇
大红菇

别名:蘑菇、红菇、朱菇

味性:淡,温。

主治:养血;逐瘀;祛风。主血虚萎黄;产后恶露不尽;关节酸痛。大红菇

大脚菇

别名:白牛肝、山乌茸、蘑菇、白牛头

味性:淡;性温。

主治:祛风散寒;补虚止带。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白带;不孕症。大脚菇

大头艾纳香

别名:白花九里明、华艾纳香、管牙、东风草

味性:微苦、淡,微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调经。主治风湿骨痛,跌打肿痛,产后血崩,月经不调;外用治疮疖。大头艾纳香

分枝火绒草

别名:火艾、火草、白蒿

味性:味淡;辛;性温。

主治:祛寒止痛。主胃寒;腹痛;风湿关节疼痛。分枝火绒草

粉背蕨

别名:铁脚凤尾草、鸡脚草、水郎鸡、卷叶凤尾、岩飞蛾、白烤、白蓝地草、天青地白、姬里白、猪棕草、大叶猪棕

味性:温;淡;平微涩。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祛痰止咳,利湿和瘀。治百日咳,喉风,痢疾,泄泻,淋病,白带,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粉背蕨

狗筋蔓

别名:抽筋草、大种鹅儿肠、小九股牛、白牛膝、大被单草、小被单草、小九牯牛、筋骨草、铁栏杆、水筋骨、九股牛七、长深根、称筋散、土牛膝、伸筋草、九股牛、接筋草、鸡肠子草

味性:甘、淡,温。

归经:肝;膀胱经。

主治:活血定痛;接骨生肌。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痛;月经不调;瘰疬;痈疽。狗筋蔓

观音苋根

味性:味淡,性温。

主治:行气活血。治产后停瘀腹痛,血崩,疟疾。观音苋根

蒿枝七

别名:飞蛾七

味性:淡,温。

主治:补气,止血。用于气虚,外用治外伤出血。蒿枝七

黑乳菇

别名:蘑菇

味性:淡,温。

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手足抽搐。黑乳菇

红骨参

别名:长冠鼠尾、紫参、毛丹参、劲枝丹参、小丹参、山萝卜、活血草;散血草、丹参、紫丹参、亦参

味性:淡,温。

主治:补虚;调经;祛风止咳。主劳伤虚弱;月经不调;崩漏;伤风咳嗽。红骨参

红藤蓼

别名:竹叶舒筋、大活血、舒筋草、鹿蝉通筋草

味性:淡,微温。

主治:舒筋活血。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痛。红藤蓼

桦革裥菌

别名:桦褶孔菌、蘑菇

味性:淡;温。

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四肢抽搐。桦革裥菌

桦褶孔

味性:淡,温。

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桦褶孔

黄蘑菇

别名:黄粉牛肝、黄牛肝、黄衣牛肝、黄色猪口茸

味性:淡、温。

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止血。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肢体麻木;外伤出血。黄蘑菇

鸡肉参

别名:角蒿

味性:甘淡,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滋补强壮。治产后少乳,久病虚弱,头晕,贫血。鸡肉参

将军树

别名:将军木

味性:甘、淡,温。

主治:祛风利湿,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膝酸软,胃痛,黄疸。将军树

金猫头

别名:滑野蚕豆、野蚕豆、小红药、化血丹、灵芝草[云南红河]、灵芝草

味性:甘、淡,温。

主治:活血调经;散瘀止痛。主痛经;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外伤出血。金猫头

宽羽线蕨

别名:九龙盘、一包金、骨碎补

味性:淡;涩;温。

归经:脾;肝经。

主治:祛风通络;散瘀止痛。主风湿腰痛;跌打损伤。宽羽线蕨

捆仙丝

别名:青龙筋、九龙香、还阳草、藤叶细辛

味性:淡,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主风寒湿痹;四肢麻木冷痛;牙痛;跌打损伤。捆仙丝

栗

别名:板栗、毛栗壳、栗子树、大栗

味性:果实:甘,温;花序:涩;根皮:甘、淡,平。

主治:果实:滋阴补肾。主治肾虚腰痛。每服2~4两。;花序:止泻。主治腹泻,红白痢疾,久泻不止,小儿消化不良。瘰疬瘿瘤。;壳斗:治丹毒、红肿。;树皮:主治疮毒漆疮。;根皮:主治疝气。;叶:主治百日咳。用量3~5钱,水煎冲糖服。栗(图)

庐山楼梯草

别名:接骨草、白龙骨

味性:淡,温。

主治:活血祛瘀,消肿解毒,止咳。主治挫伤,扭伤,骨折,流行性腮腺炎,闭经,肺结核发热,咳嗽。庐山楼梯草

麦角

别名:麦角菌、黑麦乌米、紫麦角

味性:淡,微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缩宫止血;止痛。主子宫出血;偏头痛。麦角

蛮刀背

别名:瓜哇珍珠菜

味性:苦淡,温。

主治:去瘀、消肿。主治跌打损伤,扭伤,血热。蛮刀背

蔓草虫豆

别名:止血草、水风草、地豆草、山地豆草、假地豆草

味性:甘、辛、淡,温。

主治:解暑利尿,止血生肌。主治伤风感冒,风湿水肿。外用治外伤出血。蔓草虫豆

美味牛肝

别名:山乌茸、蘑菇

味性:淡、温。

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可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舒,四肢抽搐。美味牛肝

茉莉花露

味性:淡;性温。

归经:脾经。

主治:醒脾辟秽;理气;美容泽肌。主胸膈陈腐之气;并可润泽肌肤。茉莉花露

木半夏

别名:四月子、野樱桃

味性:淡涩,温。

主治:收敛。治肿毒。木半夏

木半夏果实
木半夏果实

别名:四月子、野樱桃、棠台、麦粒团、羊奶子、判渣、、石滚子、芦都子、牛脱

味性:淡;涩;温。

主治:平喘;止痢;活血消肿;止血。主哮喘;痢疾;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痔疮下血;肿毒。木半夏果实

牛奶柴

味性:甘淡,温。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补中健脾;祛风湿;活血通络。主气虚乏力;四肢酸软;风湿痹痛;筋骨不利;跌打损伤;经闭;乳汁不通。牛奶柴

牛羊草结

别名:草结、羊胲子、西格格

味性:味淡;性微温。

归经:心;胃经。

主治:降逆止呕。主噎膈反胃;呕吐。牛羊草结

盘肠草

别名:南瓜阴芽

味性:性温,味甘淡。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治小儿盘肠气痛及惊风,感冒,风湿热。盘肠草

青鳞鱼
青鳞鱼

别名:青皮、柳叶鱼、青鳞、青皮子、柳叶青

味性:味甘;淡;性温。

归经:心经。

主治:解毒。主海蛇咬伤;缠腰火丹。青鳞鱼

青龙藤

别名:青龙筋、捆仙丝

味性:淡,温。

主治:活血舒筋,理气祛风。用于跌打损伤,下肢冷痛麻木,风湿手足麻木,牙痛。青龙藤

沙糖根

别名:荞花黄连、小兰花、小红参、节节乌、黑节草、中参、小伸筋草、接骨丹、梵兰花、土红参、小头凉喉草、头花耳草、聚花藤

味性:淡;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散寒通络;养血;截疟。主疟疾;外感风寒;妇女月经不调;产后乳汁不通;干咳;漆疮;骨折伤损。沙糖根

疝气草

别名:双肾草、对对参、四块瓦、一面锣

味性:甘;淡;性温。

主治:调气和血;补肾壮腰。主疝气;睾丸炎;遗精;月经不调;痛经;劳伤腰痛。疝气草

双肾草

别名:一根葱、秤砣草、坠桃草、肾阳草、鸡肾参、对对参

味性:淡,温。

归经:肾经。

主治:补肾;止带;活血。主肾虚腰痛;折带过多;跌打损伤。双肾草

水禾麻

别名:山麻、大水麻、水苏麻、山苎、野苎麻、水升麻、野线麻、大蛮婆草、火麻风

味性:性温,味淡。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祛风;解毒杀虫;化瘀消肿。主风热感冒;麻疹;痈肿;毒蛇咬伤;皮肤瘙痒;疥疮;风湿痹痛;跌打伤肿;骨折。水禾麻

水苎麻

别名:山麻、水麻、悬铃木叶、掌叶麻、大水麻、水禾麻、马鞭麻、龟尾麻、薮苎麻、芙蓉麻、八棱麻、大接骨、大糯叶

味性:淡,温。

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水苎麻

田野卷耳

别名:田卷耳

味性:淡;性温。

主治:滋阴补阳。主阴阳亏虚证。田野卷耳

西藏角蒿

别名:角蒿

味性:甘、淡,温。

主治:益气养血。主久病虚弱;产后乳少;头晕;贫血。西藏角蒿

锡生藤
锡生藤

别名:亚红龙

味性:淡微麻,温。

主治:止痛,止血,生肌。治跌打损伤,挤压伤,创伤出血。可作肌肉松弛剂。锡生藤

小被单草

别名:太极草、狗夺子、水筋骨、高果果鸟、称筋散、小九股牛、大被单草、大鹅肠菜

味性:甘淡,温。

主治:接骨生肌,祛瘀止痛。治骨折,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小被单草

秧青

别名:虹香藤、杠香

味性:温;淡辛。

归经:肺;脾;胃经。

主治:发表,理气。用于风寒头痛,食积胃腹胀痛。秧青

羊哀

别名:山羊胃结石

味性:淡,温。

主治:降胃气,解毒。主治反胃吐食,噎膈噫气,解百草毒。羊哀

羊胲子

别名:羊嚼子、羊咬子、山羊胃结石、羊哀、百草丹

味性:味淡;性温。

归经:胃经。

主治:宽胸止呕。主治噎膈反胃,朝食幕呕。羊胲子

羊靥

味性:味甘;淡;性温。

归经:肺经。

主治:化痰消瘿。主气瘿。羊靥

银粉背蕨

别名:通经草、金丝草、铜丝草、金牛草

味性:淡、微涩,温。

主治:活血调经,补虚止咳。用于月经不调,闭经腹痛,肺结核咳嗽,咯血。银粉背蕨

蜘蛛草

别名:大叶球子草、大叶入地蜈蚣

味性:甘、淡,平,微温。

主治:祛痰止咳,舒肝止痛。主治咳嗽痰稠,胸痛,跌打胸胁痛,小儿疳积。蜘蛛草

坠桃草

别名:一根葱、秤砣草、双肾草

味性:味淡;性温。

主治:滋阴益肾。主疝气;白浊;带下。坠桃草

紫革耳

别名:光革耳、蘑菇

味性:淡,温。

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四肢抽搐。紫革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