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味的寒性中药列表
|
|
- 芭蕉叶
- 白花猪母菜
- 白活麻
- 白猪母菜
- 白子菜
- 稗根苗
- 斑叶兰
- 斑竹根
- 臂形草
- 草泽泻
- 齿瓣石豆兰
- 川谷根
- 川木通
- 刺榆叶
- 粗糙凤尾蕨
- 粗黄草
- 大板山蚤缀
- 大果琉璃草
- 大花美人蕉
- 淡竹根
- 淡竹壳
- 淡竹叶
- 灯台菜
- 灯心草
- 地毡草
- 独叶岩珠
- 鹅骨梢
- 粉瘤菌
- 凤冠草
- 凤凰木
- 凤尾草
- 辐射石豆兰
- 刚竹
- 葛仙米
- 钩钱草
- 拐棍竹
- 海金沙
- 海金沙根
- 海南海金沙
- 禾叶毛兰
- 合萌
- 红铧头草
- 滑石
- 滑石粉
- 黄花木
- 黄槿
- 鸡腿堇菜
- 极丽马先蒿
- 假黄麻
- 尖苞柊叶根
- 剪红纱花
- 金钗石斛
- 金银忍冬
- 拘那花
- 聚藻
- 篑草
- 腊雪
- 老鼠竻
- 琉璃草根
- 龙须草
- 龙须莞
- 毛草龙根
- 毛冬瓜根
- 毛竹
- 密花树
- 母猪菜
- 牛轭草
- 飘拂草
- 蒲种壳
- 青丝线
- 秋葵
- 石斛露
- 水葫芦苗
- 水石油菜
- 水虾草
- 水玉簪
- 土马鬃
- 西瓜皮
- 席草
- 细花丁香蓼
- 细木通
- 细叶乌蔹莓
- 向日葵根
- 小九头狮子草
- 鸭舌头
- 野黄麻
- 优若藜
- 有瓜石斛
- 圆叶碱毛茛
- 云芝
- 浙江过路黄
- 朱蕉
- 猪肚木
- 竹节菜
- 竹节草
- 竹卷心
- 竹林消
- 竹叶
- 紫茉莉叶
- 自消容
- 下一页
别名:白背三七、白东枫、玉枇杷、三百棒、厚面皮、鸡菜、大肥牛、白番苋、白红菜、疔拔
味性:甘、淡,寒。
主治:清热解毒,舒筋接骨,凉血止血。用于支气管肺炎,小儿高热,百日咳,目赤肿痛,风湿关节痛,崩漏;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乳腺炎,疮疡疔肿,烧烫伤。白子菜
别名:小叶青、小青、麻叶青、银线莲、蕲蛇药、银线盆、九层盖、野洋参、小将军、竹叶青、尖叶山蝴蝶、竹叶小青、肺角草、滴水珠、金边莲、银耳环
味性:淡、寒。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软坚散结。治气管炎,骨节疼痛,跌打损伤,瘰疬,痈肿疮疖。斑叶兰
![淡竹叶](/images/zy-697/danzhuye-14.jpeg)
![淡竹叶](/images/a/1994.jpg)
别名:碎骨子、山鸡米、金鸡米、迷身草、竹叶门冬青、竹叶麦冬、金竹叶、长竹叶、山冬、地竹、野麦冬、淡竹米、林下竹、土麦冬
味性:甘淡,寒。
归经:归心、胃、小肠经。
主治: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淡竹叶(图)
![灯心草](/images/zy-697/dengxincao-371.jpeg)
![灯心草](/images/1/1776.jpg)
别名:秧草、水灯心、野席草、龙须草、灯草、水葱、虎须草、赤须、灯心、碧玉草、铁灯心、猪矢草、洋牌洞、灯芯草、虎酒草、曲屎草、老虎须
味性:甘淡,寒。
归经:归心、肺、小肠经。
主治:清心火,利小便。用于心烦失眠,尿少涩痛,口舌生疮。灯心草(图)
别名:凤凰草、凤尾草、三叉草、小凤尾、翠云草、山凤尾、井边茜、凤尾蕨、凤凰尾、鸡脚草、半边草、白蕨、黑边草
味性:味淡微苦,性寒。
归经:肝;大肠;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治痢疾,疟疾,黄疸,淋病,下血,血崩,跌打损伤,扁桃体炎,腮腺炎,疮毒,湿疹。凤冠草
别名:鸡脚草、金鸡尾、井口边草、井边凤尾、井栏草、凤尾蕨、五指草、小金星风尾、铁脚鸡、山鸡尾、井茜、井阑草、石长生、凤凰草、井边茜、旋鸡头、阉鸡尾、野鸡尾、青蕨、百脚草、龙须草、腊肾草、百脚鸡、金鸡爪、井口鸡胶舌、井栏茜、小叶凤尾草、小风尾、小金星凤尾、小凤尾、小金星凤尾草、乌脚鸡、线鸡尾、双凤尾、小凤尾草、九把连环剑、鸡爪莲、背阴草
味性:淡;微苦;寒。
归经:大肠;心;肝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治黄疸型肝炎,肠炎,菌痢,淋浊,带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扁桃体炎,腮腺炎,痈肿疮毒,湿疹。凤尾草
![海金沙原生态](/images/zy-297/haijinsha-164-yst.jpg)
![海金沙](/images/zy-297/haijinsha-164-cp.jpg)
![海金沙](/images/zy-697/haijinsha-445.jpeg)
![海金沙](/images/e/963.jpg)
别名:金沙藤、左转藤、蛤蟆藤、罗网藤、铁线藤、吐丝草、鼎擦藤、猛古藤、左转藤灰、海金砂
味性:甘淡,寒。
归经:归膀胱、小肠经。
主治: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用于热淋,砂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海金沙(图)
![合萌](/images/1/637.jpg)
别名:水茸角、合明草、水皂角、木排豆、木稗、独木根、野皂角、大样夜合草、禾镰树子、梳子树、野含羞草、蜈蚣杨柳、野槐树、夜关门、禾镰草、野兰、野鸭树草、野寒豆、野豆萁、海柳、拉田草
味性:甘淡,寒。
归经:肺;胃经。
主治:清热,去风,利湿,消肿,解毒。治风热感冒,黄疸,痢疾,胃炎,腹胀,淋病,痈肿,皮炎,湿疹。合萌
![滑石原生态](/images/zy-297/huashi-189-yst.jpg)
![滑石](/images/zy-297/huashi-189-cp.jpg)
![滑石](/images/zy-697/huashi-435.jpeg)
![滑石](/images/1/1885.jpg)
别名:画石、液石、共石、脱石、番石、夕冷、脆石、留石、活石
味性:甘淡,寒。
归经:胃;膀胱经。
主治:清热,渗湿,利窍。治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水泻,热痢,淋病,黄疸,水肿,衄血,脚气,皮肤湿烂。滑石(图)
- 《中国药典》滑石
- 《中药大辞典》滑石
-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滑石
- 《单验方》滑石
- 《本草纲目》滑石
- 《本草备要》滑石
- 《本草便读》滑石
- 《本草乘雅半偈》滑石
- 《本草崇原》滑石
- 《本草从新》滑石
- 《本草撮要》滑石
- 《本草分经》滑石
- 《本草分经》滑石
- 《本草分经》滑石
- 《本草害利》滑石
- 《本草经解》滑石
- 《本草经集注》滑石
- 《本草蒙筌》滑石
- 《本草求真》滑石
- 《本草图经》滑石
- 《本草新编》滑石
- 《本草衍义》滑石
- 《本草易读》滑石
- 《本草择要纲目》滑石
- 《本经逢原》滑石
- 《长沙药解》滑石
- 《得配本草》滑石
- 《雷公炮炙论》滑石
- 《雷公炮制药性解》滑石
- 《名医别录》滑石
- 《神农本草经》滑石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滑石
- 《汤液本草》滑石
- 《新修本草》滑石
- 《药鉴》滑石
- 《药笼小品》滑石
- 《药征》滑石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滑石
- 《证类本草》滑石
- 《中药学》滑石
- 《千金翼方》滑石
- 《外科全生集》滑石
- 《冯氏锦囊秘录》滑石
- 《医学衷中参西录》滑石
- 《顾松园医镜》滑石
- 《医学入门》滑石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江南竹、孟宗竹、南竹、茅竹、猫头竹、狸头竹
味性:甘、淡,微涩,寒。
主治:清热,利尿,活血,袪风。;叶:主治烦热口渴,小儿发热,高热不退,疳积。;根状茎:治关节风痛。;鲜笋配方:外治火器伤。毛竹
别名:虎牙草、地油仔、蚯蚓草、矮冷水花、苔水花、透明草、圆叶豆瓣草、坐镇草、水麻儿
味性:淡;微辛;微寒。
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祛风除湿;祛瘀止痛。主咳嗽;哮喘;风湿痹痛;水肿;跌打损伤;骨折;痈疖肿毒;皮肤瘙痒;毒蛇咬伤。水石油菜
![土马鬃](/images/f/603.jpg)
别名:大金发藓、独根草、眼丹药、小松柏、一口血、矮松树、万年杉、拳头草、千年松、一寸松、千年枞
味性:甘;寒;酸;咸;苦;凉;淡;平。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肺痨咳嗽;血热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二便不通。土马鬃
别名:红母猪藤、母猪菜、五叶藤、五龙草、五爪金龙
味性:淡,寒。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痈疮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鲜品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或内服。;慢性肾炎水肿,血尿:干品0.5~1两,水煎服,日服2次。;目赤肿痛:鲜品适量捣烂包敷眼眶部。细叶乌蔹莓
别名:甜麻、针筒草、假麻区、水丁香、假黄麻、野木槿、雨伞草、长果山油麻、山黄麻、铁茵陈、藤连皂、土巨肾、野麻、络麻
味性:淡;寒。
主治:清热利湿,消肿拔毒。用于中暑发热,痢疾,咽喉疼痛;外用治疮疖肿毒。野黄麻
![云芝原生态](/images/zy-297/yunzhi-157-yst.jpg)
![云芝](/images/zy-297/yunzhi-157-cp.jpg)
![云芝](/images/zy-697/yunzhi-404.jpeg)
![云芝](/images/f/3478.jpg)
别名:杂色云芝、黄云芝、灰芝、瓦菌、彩云革盖菌、多色牛肝菌、红见手、千层蘑、彩纹云芝
味性:甘;淡;微寒。
归经:肝;脾;肺经。
主治:健脾利湿;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抗肿瘤。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慢性支气管炎;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咽喉肿痛;多种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白血病。云芝
![竹节草](/images/4/1390.jpg)
别名:竹节菜、翠蝴蝶、翠娥眉、笪竹花、倭青草、竹菜、鸭跖草、竹节草、竹蒿草、竹节花、黄花草
味性:淡;寒。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主疮疖痈肿;咽喉肿痛;热痢;白浊;小便不利;外伤出血。竹节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