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胆经的寒性中药列表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归入胆经的中药列表 > 归入胆经的寒性中药列表
白鸡屎藤
白鸡屎藤

别名:臭皮藤、臭茎子、迎风子、飞龙接骨、青龙跌打

味性:苦;寒。

归经:脾;肝;胆经。

主治:治黄疸,痢疾,食积,痞块,经闭。白鸡屎藤

白毛藤
白毛藤

别名:苻、蜀羊泉、谷菜、鬼目草、白草、排风、白幕、鬼目菜、天灯笼、和尚头草、望冬红、酸尖菜、排风藤、土防风、耳坠菜、金线绿毛龟草、葫芦草、毛风藤、毛老人、红道士、毛和尚、野猫耳朵、胡毛藤、羊仔耳、生毛梢、龙毛龟、毛燕仔、红麦禾、彀菜、排风草、耳坠风、毛见藤、生毛稍、毛相公、望风藤、毛千里光、毛秀才、鹰咬豆子、毛道士、毛葫芦、葫芦藤

味性:甘苦,寒。

归经:归肝;胆;肾经。

主治:请热,利湿,祛风,解毒。治疟疾,黄疸,水肿,淋病,风湿关节痛,丹毒,疔疮。白毛藤

报春花
报春花

别名:橡只玛尔布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胆;脾;胃经。

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止血。治小儿高热抽风,急性胃肠炎,痢疾。报春花

胆矾
胆矾原生态胆矾胆矾

别名:石胆、毕石、君石、黑石、铜勒、基石、立制石、石液、制石浓、鸭嘴胆矾、翠胆矾、蓝矾、制石液、胆子矾

味性:酸辛,寒。

归经:肝;胆经。

主治:催吐,祛腐,解毒。治风痰壅塞,喉痹,癫痫,牙疳,口疮,烂弦风眼,痔疮,肿毒。胆矾(图)

胆木

别名:乌檀、山熊胆、熊胆树、药乌檀、黄胆木、黄心木、树黄柏

味性:苦;寒。

归经:肺;大肠;胆;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泌尿系感染,肠炎,痢疾,胆囊炎;外用治乳腺炎,痈疖脓肿。胆木

疔毒草

别名:亚尔母堂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心;胆;脾;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疔疮肿毒;麻疹热毒;肺炎;胸膜炎;淋浊;白带;肾炎。疔毒草

冬葵叶

别名:冬葵苗叶、芪菜巴巴叶、冬苋菜、蓍葵叶、棋盘叶

味性:甘;寒。

归经:肺;肝;胆经。

主治:清热.行水,滑肠。治肺热咳嗽,热毒下痢,黄疸,二便不通,丹毒,金疮。冬葵叶

鹅胆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肝;胆经。

主治:清热解毒;杀虫。主痔疮;杨梅疮;疥癞。鹅胆

粪箕笃
粪箕笃

别名:犁壁藤、千金藤、田鸡草、铁板膏药草、蛤乸草、雷砵嘴、畚箕草、飞天雷公、雷林嘴、戽斗藤、铁板膏药、青蛙藤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胆;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便,消疮肿。治热病发狂,黄疸,胃肠炎,痢疾,便秘,尿血,疮痈肿毒。粪箕笃

高山黄华根

味性:性寒,味苦。

归经:肺;肝;胆;三焦经。

主治:截疟;降压。主疟疾;高血压。高山黄华根

龟胆汁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肝;胆经。

主治:明目消肿。主眼目肿痛。龟胆汁

狐胆
狐胆

别名: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心;肝;胆经。

主治:开窍;镇惊;清热健胃。主昏厥;癫痫;心痛;疟疾;纳呆。狐胆

黄芩
黄芩黄芩

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腐肠、黄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空肠、元芩、妒妇、子芩、宿芩、条芩、黄金条根

味性:苦,寒。

归经:入心、肺、胆、大肠经。

主治: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黄芩(图)

尖槐藤
尖槐藤

别名:高冠藤、小双飞蝴蝶、催奶藤

味性:味甘;辛性微寒。

归经:肝;胆经。

主治:全株:有抗癌作用。;根:主治黄疸。尖槐藤

聚叶虎耳草

别名:松蒂

味性:苦;寒。

归经:入心、肝、胆三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主发热,疮痈肿毒。聚叶虎耳草

孔雀尾
孔雀尾

别名:凤尾蕨、青旗草、见血生、碎叶金花、退血草、地侧柏、小凤尾草、细金鸡尾、细叶野鸡尾、细叶路鸡、地柏枝

味性:苦;寒。

归经:胆;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排脓消肿。主感染;咽喉肿痛;诸高疮痈肿。孔雀尾

蓝花龙胆
蓝花龙胆

别名:榜间莪那

味性:苦,寒。

归经:胆;肝经。

主治:清肝利胆。主湿热黄疸;目赤肿痛;咽炎。蓝花龙胆

亮菌

别名:假蜜环菌、假蜜环蕈、易逝杯伞、青杠钻、光菌、发光小蜜环菌

味性:苦;性寒。

归经:肝;胆经。

主治:治胆囊炎、肝炎、阑尾炎、中耳炎等。亮菌

龙胆(图)
龙胆龙胆

别名:陵游、草龙胆、龙胆草、苦龙胆草、地胆草、胆草、山龙胆、四叶胆、水龙胆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胆经。

主治:清热燥湿;泻肝定惊。主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龙胆

梅根

味性:微苦;微寒。

归经:肝;胆经。

主治:治风痹,休息痢,胆囊炎,瘰疬。梅根

猕猴桃
猕猴桃

别名:藤梨、阳桃、白毛桃、毛梨子、木子、猕猴梨、羊桃、毛叶猕猴桃、大红袍、大零核、猴仔梨、杨桃、绳梨、金梨、野梨、山洋桃、狐狸桃、绳桃、洋桃果、甜梨、毛桃子、野洋桃、公洋桃、鬼桃

味性:甘酸,寒。

归经:肾;胃;胆;脾经。

主治:解热,止渴,通淋。治烦热,消渴,黄疸,石淋,痔疮。猕猴桃(图)

牛胆
牛胆

别名:牛、水牛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肝;胆;肺经。

主治:清肝明目,利胆通肠,解毒消肿,治风热目疾,黄疸,便秘,消渴,小儿惊风,痈肿痔疮。牛胆

青藏虎耳草

别名:松吉斗[藏名]、松吉斗、松吉蒂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胆;胃经。

主治:清肝胆热;健胃。主肝炎;胆囊炎;流感发烧;消化不良。青藏虎耳草

青叶胆

别名:青叶丹、青鱼胆、走胆药、肝炎草、小青鱼胆、土疸药、七疸药

味性:苦;性寒。

归经:肝;胆;膀胱经。

主治:清肝利胆,清热利湿。用于黄疸尿赤,热淋涩痛。青叶胆

曲花紫堇

别名:弯花紫堇

味性:苦;寒。

归经:肺;肝;胆经。

主治:清热毒;利肝胆;凉血止血。主热病高热;湿热黄疸;衄血;月经过多。曲花紫堇

山银柴胡
山银柴胡

味性:甘,微寒。

归经:肺;肝;胆;肾;胃经。

主治:清热凉血。用于阴虚潮热,久疟,小儿疳热。山银柴胡

鼠胆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心;肝;胆经。

主治:清肝利胆;明目聪耳。主青盲;雀目;聤耳;耳聋。鼠胆

水杨柳

别名:水麻、虾公岔树、水柳仔、水杨梅、细杨柳、水锥木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胆;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胆;利尿;解毒。主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膀胱结石;淋病;梅毒;痔疮;跌打损伤;烫伤。水杨柳

四川苦丁茶

别名:苦丁茶

味性:苦;微甘;性微寒。

归经:肝;胆;胃经。

主治: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主头痛;齿痛;咽痛;唇疮;耳鸣;目赤;咯血;暑热烦渴。四川苦丁茶

溪黄草
溪黄草溪黄草

别名:熊胆草、山熊胆、风血草、黄汁草、血风草、溪沟草、山羊面、台湾延胡索、土黄连、四方蒿、香茶菜

味性:苦,寒。

归经:归肝;胆;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散瘀消肿。主湿热黄疽;胆囊炎;泄泻;疮肿;跌打伤痛。溪黄草

细果角茴香

别名:节裂角茴香、八八打、角茴香、巴尔巴大、哇日哇哒、角苗香、咽喉草、麦黄草、黄花草、雪里青、秦根花

味性:苦,寒。

归经:肺;肝;胆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炎镇痛。用于热性传染病的高烧,感冒发烧头痛,关节疼痛,解食物中毒。细果角茴香

夏枯草
夏枯草

别名:棒槌草、铁色草、大头花、夏枯头、夕句、乃东、燕面、麦穗夏枯草、麦夏枯、铁线夏枯、棒柱头花、灯笼头、羊肠菜、榔头草、白花草、胀饱草、干叶叶、锣锤草、东风、牛枯草、地枯牛、广谷草、六月干、棒头柱、牛牯草、灯笼草、古牛草、牛佤头、丝线吊铜钟

味性:苦辛,寒。

归经:归肝;胆经。

主治:清肝明目;散结解毒。主目亦羞明;目珠疼痛;头痛眩晕;耳鸣;瘰疬;瘿瘤;乳痈;痄腮;痈疖肿毒;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病。夏枯草(图)

香蕉弄蝶

别名:芭蕉卷叶蛾、蕉包虫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胆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聤耳。香蕉弄蝶

熊胆
熊胆熊胆

别名:狗熊胆、黑瞎子胆、黑熊、熊、猪熊、狗熊、黑瞎子、登仓、狗驼子、罴、黄熊、豭罴、马熊、人熊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胆;心;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明目,止痉。用于小儿热盛惊风,癫痫,抽搐,黄疸;外用治痈肿,痔疮,目赤云翳。熊胆

雪灵芝

味性:甘,寒。

归经:肝;胆;肾经。

主治:治流感,肺炎,黄疸,筋骨疼痛,淋病。雪灵芝

眼子菜
眼子菜

别名:水案板、水板凳、金梳子草、地黄瓜、压水草、牙齿草、牙拾草、鸭吃草、弹木叶、扎水板、案板芽、水黄连、檀木叶、扎木板、滑油丹

味性:苦,寒。

归经:胆;肝;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水,止血,消肿,驱蛔。治痢疾,黄疸,淋病,带下。血崩,痔血,蛔虫病,疮疡红肿。眼子菜

羊胆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胆经。

主治:清火,明目,解毒。治风热目赤,青盲,翳障,肺痨吐血,喉头红肿,黄疸,便秘,热毒疮疡。羊胆

野棉花(图)

别名:满天星、野牡丹、接骨莲、铁蒿、水棉花、土白头翁、清水胆、打破碗花花

味性:苦,寒。

归经:肺;肝;胆经。

主治:清湿热;解毒杀虫;理气散瘀。主泄泻;痢疾;黄疸;疟疾;蛔虫病;晓虫病;小儿疳积;脚气肿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蜈蚣咬伤。野棉花

野猪胆

别名:山猪胆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肺;肝;胆经。

主治:清热镇惊;解毒生肌。主癫痫;小儿疳疾;产后风;目赤肿痛;疔疮肿毒;烧烫伤。野猪胆

栀子根

味性:甘;苦;寒。

归经:肝;胆;胃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黄疸型肝炎;痢疾;胆囊炎;感冒高热;吐血;衄血;尿路感染;肾炎水肿;乳腺炎;风火牙痛;疮痈肿毒;跌打损伤。栀子根

猪胆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胆;肺;大肠经。

主治:清热,润燥,解毒。治热病里热燥渴、便秘,黄疸,百日咳,哮喘,泄泻,痢疾,目赤,喉痹,聤耳,痈肿疔疮。猪胆

猪胆粉

味性:苦,寒。

归经:归肝、胆、肺、大肠经。

主治:清热,润燥,解毒,止咳平喘。用于热病燥渴,目赤,喉痹,黄疸,百日咳,哮喘,泄泻,痢疾,便秘,痈疮肿毒。猪胆粉

紫丁香
紫丁香

味性:苦;性寒。

归经:入胃、肝、胆三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主急性泻痢;黄疸型肝炎;火眼;疮疡。紫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