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胆经的甘味中药列表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归入胆经的中药列表 > 归入胆经的甘味中药列表
白毛藤
白毛藤

别名:苻、蜀羊泉、谷菜、鬼目草、白草、排风、白幕、鬼目菜、天灯笼、和尚头草、望冬红、酸尖菜、排风藤、土防风、耳坠菜、金线绿毛龟草、葫芦草、毛风藤、毛老人、红道士、毛和尚、野猫耳朵、胡毛藤、羊仔耳、生毛梢、龙毛龟、毛燕仔、红麦禾、彀菜、排风草、耳坠风、毛见藤、生毛稍、毛相公、望风藤、毛千里光、毛秀才、鹰咬豆子、毛道士、毛葫芦、葫芦藤

味性:甘苦,寒。

归经:归肝;胆;肾经。

主治:请热,利湿,祛风,解毒。治疟疾,黄疸,水肿,淋病,风湿关节痛,丹毒,疔疮。白毛藤

臭梧桐

别名:八角梧桐、山梧桐、臭桐柴、楸茶叶、后庭花、海州常山、海桐、臭桐、臭芙蓉、地梧桐、秋叶、凤眼子、泡花桐、楸叶常山、矮桐子、岩桐子、百日红、臭牡丹

味性:苦、甘,平。

归经:肝;胆;脾经。

主治:祛风湿,降血压。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高血压病,偏头痛,疟疾,痢疾,痔疮,痈疽疮疥。臭梧桐

垂盆草
垂盆草垂盆草

别名:狗牙半支、石指甲、半支莲、养鸡草、狗牙齿、瓜子草、半枝莲、三叶佛甲草、山护花、鼠牙半支、狗牙草、佛指甲、白蜈蚣、地蜈蚣草、太阳花、枉开口、狗牙瓣

味性:甘、淡,凉。

归经:归肝、胆、小肠经。

主治:清利湿热,解毒。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急、慢性肝炎。垂盆草(图)

地柏枝

别名:岩柏草、岩柏枝、石柏、岩柏、山扁担、红鸡草、地柏、油面风、铺地金牛、百叶草、烂皮蛇、孔雀毛、土黄连、石金花、山扁柏、细叶狼鸡、并草、发治草、高脚红萝卜、夹韦草、帅石草、石掌柏、四叶菜、岩花、石松柏、千步还阳、百叶卷柏、伤寒草、曲兰草、软鸡草、拨云草、黄疸卷柏、金花草

味性:甘辛,平。

归经:肝;胆;肺经。

主治:止血,清热,利湿。治吐血,痔血,便血,血崩,创伤出血,黄疸,淋病,小儿惊风。地柏枝

冬葵叶

别名:冬葵苗叶、芪菜巴巴叶、冬苋菜、蓍葵叶、棋盘叶

味性:甘;寒。

归经:肺;肝;胆经。

主治:清热.行水,滑肠。治肺热咳嗽,热毒下痢,黄疸,二便不通,丹毒,金疮。冬葵叶

饿蚂蝗
饿蚂蝗

别名:山豆根[贵州]、粘身草、胃痛草、红掌草、山豆根、烂玉树、大红袍、山蚂蝗、细风带、山角豆、烂豆树、山蚂蟥、吊马花、紫藤小槐花、野黄豆

味性:甘,凉。

归经:肺;胃;肝;胆经。

主治:补虚,活血,止痛。治胃痛,小儿疳积,妇女干血痨。饿蚂蝗

尖槐藤
尖槐藤

别名:高冠藤、小双飞蝴蝶、催奶藤

味性:味甘;辛性微寒。

归经:肝;胆经。

主治:全株:有抗癌作用。;根:主治黄疸。尖槐藤

金刚口摆

别名:黄栀子、斩蛇剑、金刚摆

味性:微甘;凉。

归经:肝;胆经。

主治:清热利湿。主黄疸,子宫脱出。金刚口摆

老蜗生

别名:天蓝、黑荚苜蓿、杂花苜蓿、清酒缸、野花生、地梭罗、丫雀扭、三三光、接筋草、黄花马豆草、金花菜、小黄花草、雀扭

味性:甘;苦;微涩;性凉。

归经:肺;肝;胆;肾经。

主治:清热利湿,舒筋活络,止咳。治黄疸型肝炎,坐骨神经痛,风湿筋骨疼痛,喘咳,痔血。老蜗生

猕猴桃
猕猴桃

别名:藤梨、阳桃、白毛桃、毛梨子、木子、猕猴梨、羊桃、毛叶猕猴桃、大红袍、大零核、猴仔梨、杨桃、绳梨、金梨、野梨、山洋桃、狐狸桃、绳桃、洋桃果、甜梨、毛桃子、野洋桃、公洋桃、鬼桃

味性:甘酸,寒。

归经:肾;胃;胆;脾经。

主治:解热,止渴,通淋。治烦热,消渴,黄疸,石淋,痔疮。猕猴桃(图)

山银柴胡
山银柴胡

味性:甘,微寒。

归经:肺;肝;胆;肾;胃经。

主治:清热凉血。用于阴虚潮热,久疟,小儿疳热。山银柴胡

四川苦丁茶

别名:苦丁茶

味性:苦;微甘;性微寒。

归经:肝;胆;胃经。

主治: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主头痛;齿痛;咽痛;唇疮;耳鸣;目赤;咯血;暑热烦渴。四川苦丁茶

相思子根

味性:甘;凉。

归经:肺;胆;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主咽喉肿痛,支气管炎,黄疸,肝炎。相思子根

雪灵芝

味性:甘,寒。

归经:肝;胆;肾经。

主治:治流感,肺炎,黄疸,筋骨疼痛,淋病。雪灵芝

阳桃花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肝;胆经。

主治:截疟;止痛;解毒;杀虫。主疟疾;胃痛;漆疮;疥癣。阳桃花

玉米须
玉米须

别名:玉蜀黍须、蜀黍须、包谷须、玉麦须、玉蜀黍蕊、棒子毛

味性:甘,平。

归经:肾;胃;肝;胆经。

主治:利尿消肿;清肝利胆。主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乳汁不通。玉米须

栀子根

味性:甘;苦;寒。

归经:肝;胆;胃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黄疸型肝炎;痢疾;胆囊炎;感冒高热;吐血;衄血;尿路感染;肾炎水肿;乳腺炎;风火牙痛;疮痈肿毒;跌打损伤。栀子根

猪笼草
猪笼草

别名:猪仔笼、猴子笼、猴子埕、担水桶、公仔瓶、捕虫草

味性:甘,凉。

归经:肺;胆;胃经。

主治:清肺润燥,行水,解毒。治肺燥咳嗽,百日咳,黄疸,胃痛,痢疾,水肿,痈肿,虫咬伤。猪笼草

猪靥

别名:猪气子

味性:味甘;性微温。

归经:肺;胆;膀胱;肾经。

主治:散结消瘿。主气瘿;气瘤。猪靥

棕叶芦

别名:扫地草、棕叶草、莽草

味性:甘,凉。

归经:入肺、胆二经。

主治:清热解毒,生津止渴,主治疟疾。棕叶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