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膀胱经的甘味中药列表
|
|
- 白茅根
- 笔筒草
- 笔仔草
- 辫子草根
- 藨草
- 不灰木
- 车前草
- 车前子
- 赤茯苓
- 川防风
- 川谷根
- 慈姑
- 灯心草根
- 吊竹梅
- 钓杆柴
- 冬瓜
- 冬葵根
- 冬葵子
- 耳水苋
- 二色补血草
- 防风
- 茯苓皮
- 狗筋蔓
- 构皮麻
- 古羊藤
- 广金钱草
- 桂枝
- 过山青
- 海金沙
- 海金沙草
- 海金沙根
- 合萌根
- 黑大豆叶
- 黑萼棘豆
- 黑虎七
- 红背叶
- 红鸡踢香
- 滑石
- 滑石粉
- 黄花菜
- 黄鳝藤根
- 黄蜀葵根
- 黄蜀葵花
- 黄蜀葵子
- 黄芽白菜
- 鸡肾草
- 鸡嗉
- 菅茅根
- 豇豆叶
- 金线兰
- 矩圆线蕨
- 空心苋
- 兰花双叶草
- 露兜竻花
- 芦荟根
- 鹿肾
- 罗伞草
- 螺蛳
- 马蔺
- 芒茎
- 杧果
- 蒙自水芹
- 磨盘根
- 南瓜根
- 葡萄根
- 葡萄藤叶
- 千斤拔
- 青蛙
- 雀
- 鹊
- 柔软石韦
- 三白草根
- 山甘草
- 肾精子
- 石韦
- 石燕
- 鼠尾粟
- 蜀葵根
- 蜀葵花
- 蜀葵苗
- 水竹叶
- 睡菜根
- 桃胶
- 田螺
- 甜茶
- 铁丝七
- 菟丝
- 乌灵参
- 无爷藤
- 五爪龙
- 西瓜
- 狭叶海金沙
- 苋实
- 相思子根
- 向日葵根
- 向日葵茎髓
- 向天蜈蚣
- 小叶金老梅
- 萱草根
- 鸭头
- 下一页
![白茅根原生态](/images/zy-297/baimaogen-293-yst.jpg)
![白茅根](/images/zy-297/baimaogen-293-cp.jpg)
![白茅根](/images/zy-697/baimaogen-76.jpeg)
![白茅根](/images/e/1686.jpg)
别名:丝茅草、茅草、白茅草、茅草根、茅根、兰根、茹根、地菅、地筋、兼杜、白花茅根、地节根、坚草根、甜草根、丝毛草根、寒草根、白茅菅、丝茅、万根草
味性:甘;寒。
归经:归肺、胃、膀胱经。
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白茅根(图)
![笔筒草](/images/c/1087.jpg)
别名:通气草、眉毛草、土木贼、节节菜、接骨草、锁眉草、节骨草、锉刀草、木贼草、土麻黄、笔头草、野麻黄、锉草、虾蟆竹、草麻黄、镬盖草、接管草、擦草、磨石草、笔管草、四角田槐、野木贼、驳节草、空心草、接骨筒、麻蒿
味性:甘苦,平。
归经:心;肝;胃;膀胱经。
主治:祛风清热,除湿利尿。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淋浊,鼻衄,便血,尿血,牙痛。笔筒草
别名:竹篙草、黄毛草、墙头竹、猫仔草、牛尾草、金丝茅、笔毛草、猴毛草、眉毛草、金黄草、胡毛草、猫毛草、牛毛草、竹叶草
味性:甘,凉。
归经:入脾、肾、膀胱三经。
主治:清热,利水。治热病烦渴,泄泻,黄疸型肝炎,糖尿病,淋蚀,尿血,小便不利。;①《福建民间草药》:俐小便,通淋闭,止消渴,除烦热。"。笔仔草
![车前草](/images/zy-697/cheqiancao-290.jpeg)
![车前草](/images/4/2619.jpg)
别名:苤苢、马舄、车前、当道、陵舄、牛舌草、虾蟆衣、牛遗、胜舄、车轮菜、胜舄菜、蛤蚂草、虾蟆草、钱贯草、牛舄、野甜菜、地胆头、白贯草、猪耳草、饭匙草、七星草、五根草、黄蟆龟草、蟾蜍草、猪肚子、灰盆草、打官司草、车轱辘草、驴耳朵草、钱串草、牛甜菜、黄蟆叶、牛耳朵棵
味性:甘,寒。
归经:归肝;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用于水肿尿少,热淋涩痛,暑湿泻痢,痰热咳嗽,吐血衄血,痈肿疮毒。车前草(图)
![车前子](/images/zy-697/cheqianzi-434.jpeg)
![车前子](/images/2/434.jpg)
别名:车前实、虾蟆衣子、猪耳朵穗子、凤眼前仁
味性:甘,寒。
归经:入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车前子(图)
- 《中国药典》车前子
- 《中药大辞典》车前子
- 《中华本草》车前子
- 《本草便读》车前子
- 《本草乘雅半偈》车前子
- 《本草崇原》车前子
- 《本草从新》车前子
- 《本草分经》车前子
- 《本草分经》车前子
- 《本草分经》车前子
- 《本草害利》车前子
- 《本草经解》车前子
- 《本草经集注》车前子
- 《本草蒙筌》车前子
- 《本草求真》车前子
- 《本草思辨录》车前子
- 《本草图经》车前子
- 《本草新编》车前子
- 《本草择要纲目》车前子
- 《本经逢原》车前子
- 《得配本草》车前子
- 《滇南本草》车前子
- 《雷公炮制药性解》车前子
- 《名医别录》车前子
- 《神农本草经》车前子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车前子
- 《中药炮制》车前子
- 《汤液本草》车前子
- 《新修本草》车前子
- 《药鉴》车前子
- 《药笼小品》车前子
- 《药性切用》车前子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车前子
- 《证类本草》车前子
- 《中药学》车前子
- 《千金翼方》车前子
- 《外科全生集》车前子
- 《冯氏锦囊秘录》车前子
- 《顾松园医镜》车前子
- 《医学入门》车前子
- 《医方考》车前子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竹节防风、毛前胡、西风、西风土藁本、防风
味性:性温,味甘辛。
归经:归肺;膀胱肝;脾经。
主治:发表镇痛,祛风胜湿。治外感表症,头痛昏眩,关节疼痛,四肢拘挛,目赤疮疡及破伤风。(性味以下出《四川中药志》)。川防风
![吊竹梅](/images/b/1869.jpg)
别名:花叶竹夹菜、红莲、鸭舌红、金发草、白带草、紫背鸭跖草、红竹壳菜、百毒散、水竹草、金瓢羹、吊竹菜、紫背金牛、血见愁、鸡舌黄、红舌草、红竹仔草、二打不死、红鸭跖草、假石蚕、花叶竹节草、百书草、花蝴蝶、风眼草、银白风眼草
味性:甘,凉。
归经:膀胱;肺;大肠经。
主治:治咳嗽吐血,淋病,白带,痢疾,痈毒。吊竹梅
![冬瓜](/images/8/2287.jpg)
别名:白瓜、水芝)、蔬秬、白冬瓜、地芝、濮瓜、蔬苽、东瓜、枕瓜、水芝
味性:甘淡,凉。
归经:归肺;大小肠;膀胱经。
主治:利尿;清热;化痰;生津;解毒。主水肿胀满;淋病;脚气;痰喘;暑热烦闷;消渴;痈肿;痔漏;并解丹石毒;鱼毒;酒毒。冬瓜(图)
![二色补血草](/images/8/3386.jpg)
别名:燎眉蒿、补血草、扫帚草、匙叶草、血见愁、秃子花、苍蝇花、白花莱棵、蝎子花菜、屹蚤花、野菠菜、白花菜棵、矶松、盐云草、盐云参、闹蝇花、蝇子花、苍蝇架
味性:甘苦,平。
归经:脾;肝;膀胱经。
主治:补血,止血,散瘀,调经,益脾,健胃。治崩漏,尿血,月经不调。二色补血草
![防风](/images/zy-697/fangfeng-305.jpeg)
![防风](/images/c/1012.jpg)
别名:铜芸、茴芸、茴草、百枝、闾根、百蜚、屏风、风肉、回云、回草、百种
味性:辛甘,温。
归经:归膀胱、肝、脾经。
主治: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防风(图)
- 《中国药典》防风
- 《中药大辞典》防风
- 《中华本草》防风
- 《本草纲目》防风
- 《本草备要》防风
- 《本草便读》防风
- 《本草乘雅半偈》防风
- 《本草崇原》防风
- 《本草从新》防风
- 《本草撮要》防风
- 《本草分经》防风
- 《本草分经》防风
- 《本草分经》防风
- 《本草分经》防风
- 《本草分经》防风
- 《本草分经》防风
- 《本草分经》防风
- 《本草害利》防风
- 《本草经解》防风
- 《本草经集注》防风
- 《本草蒙筌》防风
- 《本草求真》防风
- 《本草图经》防风
- 《本草新编》防风
- 《本草易读》防风
- 《本草择要纲目》防风
- 《本经逢原》防风
- 《长沙药解》防风
- 《得配本草》防风
- 《雷公炮制药性解》防风
- 《名医别录》防风
- 《神农本草经》防风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防风
- 《中药炮制》防风
- 《吴普本草》防风
- 《新修本草》防风
- 《药鉴》防风
- 《药笼小品》防风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防风
- 《证类本草》防风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防风
- 《中药学》防风
- 《千金翼方》防风
- 《外科全生集》防风
- 《冯氏锦囊秘录》防风
- 《侣山堂类辩》防风
- 《顾松园医镜》防风
- 《医学入门》防风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抽筋草、大种鹅儿肠、小九股牛、白牛膝、大被单草、小被单草、小九牯牛、筋骨草、铁栏杆、水筋骨、九股牛七、长深根、称筋散、土牛膝、伸筋草、九股牛、接筋草、鸡肠子草
味性:甘、淡,温。
归经:肝;膀胱经。
主治:活血定痛;接骨生肌。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痛;月经不调;瘰疬;痈疽。狗筋蔓
![构皮麻](/images/0/1392.jpg)
别名:九得藤、狗额藤、谷沙藤、斑沙藤、藤葡蟠、黄皮藤、剥皮藤、杉皮藤、乳藤草、皮藤、植皮、纸皮、细叶构皮柴、谷皮藤、藤钩、野构树、野构桃、山树藤、皮树花、野桑叶、棉花藤、酱叶树、尖叶楮皮
味性:甘;淡;性平。
归经:肝;肾;膀胱经。
主治:祛风,活血,利尿。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虚肿,皮炎。构皮麻
别名:苦羊藤、南苦参、老鸦咀、毛青才、奶藤、马达、红马连鞍、虎阴藤、有毛老鸦嘴、老鸦嘴、鱼藤、苦参、小暗消
味性:苦微甘;凉。
归经:脾;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泄泻,痢疾,疟疾,感冒,胃痛,淋浊。古羊藤
![海金沙原生态](/images/zy-297/haijinsha-164-yst.jpg)
![海金沙](/images/zy-297/haijinsha-164-cp.jpg)
![海金沙](/images/zy-697/haijinsha-445.jpeg)
![海金沙](/images/e/963.jpg)
别名:金沙藤、左转藤、蛤蟆藤、罗网藤、铁线藤、吐丝草、鼎擦藤、猛古藤、左转藤灰、海金砂
味性:甘淡,寒。
归经:归膀胱、小肠经。
主治: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用于热淋,砂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海金沙(图)
别名:竹园荽、迷离网、鸡胶莽、斑鸠窝、左篆藤、金线风、破网巾、黄金塔、左转藤、罗网藤、须须药、黑透骨、铁脚仙、乱头发、铁线藤、蔓蔓藤、虾蟆藤、纺车藤、金金藤、见根藤、藤吊丝、牛斗茜、磨菇藤、塞窦藤、扫把藤、天仙草、松筋草、鼎擦藤、毛须藤、黑须草、满天云、硬筋藤、牛西藤、金线藤、攀谷藤、海金沙藤、吐丝草、鸡脚藤、爬古藤、洗碗藤、爬墙蕨、金砂蕨、西牛藤
味性:甘,寒。
归经:小肠;膀胱;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白浊带下,小便不利,肾炎水肿,湿热黄疸,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痢疾,烫伤,丹毒。海金沙草
![滑石原生态](/images/zy-297/huashi-189-yst.jpg)
![滑石](/images/zy-297/huashi-189-cp.jpg)
![滑石](/images/zy-697/huashi-435.jpeg)
![滑石](/images/1/1885.jpg)
别名:画石、液石、共石、脱石、番石、夕冷、脆石、留石、活石
味性:甘淡,寒。
归经:胃;膀胱经。
主治:清热,渗湿,利窍。治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水泻,热痢,淋病,黄疸,水肿,衄血,脚气,皮肤湿烂。滑石(图)
- 《中国药典》滑石
- 《中药大辞典》滑石
-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滑石
- 《单验方》滑石
- 《本草纲目》滑石
- 《本草备要》滑石
- 《本草便读》滑石
- 《本草乘雅半偈》滑石
- 《本草崇原》滑石
- 《本草从新》滑石
- 《本草撮要》滑石
- 《本草分经》滑石
- 《本草分经》滑石
- 《本草分经》滑石
- 《本草害利》滑石
- 《本草经解》滑石
- 《本草经集注》滑石
- 《本草蒙筌》滑石
- 《本草求真》滑石
- 《本草图经》滑石
- 《本草新编》滑石
- 《本草衍义》滑石
- 《本草易读》滑石
- 《本草择要纲目》滑石
- 《本经逢原》滑石
- 《长沙药解》滑石
- 《得配本草》滑石
- 《雷公炮炙论》滑石
- 《雷公炮制药性解》滑石
- 《名医别录》滑石
- 《神农本草经》滑石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滑石
- 《汤液本草》滑石
- 《新修本草》滑石
- 《药鉴》滑石
- 《药笼小品》滑石
- 《药征》滑石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滑石
- 《证类本草》滑石
- 《中药学》滑石
- 《千金翼方》滑石
- 《外科全生集》滑石
- 《冯氏锦囊秘录》滑石
- 《医学衷中参西录》滑石
- 《顾松园医镜》滑石
- 《医学入门》滑石
- 资助【中医宝典】>>>
![黄花菜](/images/3/1426.jpg)
别名:连珠炮、下奶药、条参、绿葱根、镇心丹、金针菜、野皮菜、真金花、鸡脚参、小提药、鸡药葛根、风尾一枝蒿、萱草、臭矢菜、羊角草、向天癀、黄花蝴碟草、蚝猪钻床
味性:甘,平。
归经:肝;膀胱经。
主治:养血平肝,利尿消肿。治头晕,耳鸣,心悸,腰痛,吐血,衄血,大肠下血,水肿,淋病,咽痛,乳痈。黄花菜
![金线兰](/images/e/1552.jpg)
别名:金线莲、金蚕、金石松、树草莲、鸟人参、金线虎头蕉、金线入骨消、金丝线、金耳环、金钱草、金线石松、金石蚕、少年红、小叶金耳环、麻叶菜
味性:甘;凉。
归经:肺;肝;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凉血;除湿解毒。主肺热咳血;肺结核咯血;尿血;小儿惊风;破伤风;肾炎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金线兰
别名:大石韦、篦梳剑、中狭线蕨、边那坡草、水剑草、剑刀草、岩卜扇、一叶青
味性:甘;微寒。
归经:肺;膀胱经。
主治:凉血止血;利湿解毒。主肺热咳血;尿血;小便淋浊;痈疮肿毒;毒蛇咬伤;风湿痹痛。矩圆线蕨
别名:空心蕹藤菜、水蕹菜、水花生、过塘蛇、螃蜞菊、假蕹菜、水马齿苋、肥猪菜
味性:苦;甘;性寒。
归经:肺;心;肝;膀胱经。
主治:清热,凉血,利尿,解毒。治麻疹,乙型脑炎,肺结核咳血,淋浊,带状疱疹,疔疖,蛇咬伤。空心苋
![马蔺](/images/2/3052.jpg)
别名:马莲、蠡实、马蔺花、旱蒲、马帚、剧草、三竖、豕首、荔、马薤、蠡草、高诱注、铁扫帚、箭杆风
味性:苦;微甘;微寒。
归经:肾;膀胱;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活血消肿。主喉痹;淋浊;关节痛;痛疽恶疮;金疮。马蔺
![千斤拔](/images/zy-697/qianjinba-26.jpeg)
![千斤拔](/images/f/1364.jpg)
别名:蔓性千斤拔、一条根、老鼠尾、吊马墩、吊马桩、金牛尾、箭根、钉地根、土黄芩[广西、广东]、钻地风[四川]、土黄鸡、金鸡落地、透地龙、牛大力、千里马、牛顿头、千斤吊、钉根藜、土黄耆、大力黄、牛尾荡、土黄昏、千尾荡、三股丝、千金坠
味性:甘辛,温。
归经:肺;肾;膀胱经。
主治:祛风利湿,消瘀解毒。治风湿痹痛,慢性肾炎,跌打损伤,痈肿,喉蛾。千斤拔
别名:野白纸扇、白蝴蝶、白茶、白纸扇、凉茶藤、白头公、凉藤、黄蜂藤、生肌藤、粘雀藤、土甘草、水藤根、假忍冬藤、蝴蝶藤
味性:甘微苦;凉。
归经:膀胱;肺;大肠经。
主治:解表,消暑,利湿,解毒,活血。治感冒,中暑,发热,咳嗽,咽喉肿痛,暑湿泄泻,痢疾,疮疡脓肿,跌打,蛇伤。山甘草
![石韦原生态](/images/zy-297/shiwei-103-yst.jpg)
![石韦](/images/zy-297/shiwei-103-cp.jpg)
![石韦](/images/7/1733.jpg)
别名:小石韦、飞刀剑、石皮、石剑、石兰、金茶匙、石樜、石苇、金星草、生扯拢、虹霓剑草、潭剑、金汤匙、石背柳、石zhe、肺心草、会全草、石耳朵、蛇舌风、小叶下红
味性:苦甘,凉。
归经:归肺、膀胱经。
主治:利尿通淋,清热止血。用于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吐血,衄血,尿血,崩漏,肺热喘咳。石韦(图)
![蜀葵花](/images/f/2845.jpg)
别名:侧金盏、棋盘花、蜀其花、水芙蓉、栽秧花、镲钹花、擀杖花、吴葵华、白淑气花、蜀季花、麻杆花、舌其花、大蜀季花、果木花、木槿花、熟季花、秫秸花、端午花、大秫花、饼子花、公鸡花、单片花
味性:甘,寒。
归经:肺;大肠;膀胱经。
主治:和血润燥,通利二便。治痢疾,吐血,血崩,带下,二便不通,疟疾,小儿风疹。蜀葵花
别名:鸡舌草、鸡舌癀、小叶挂蓝青、小叶鸦雀草、鸭脚草、水金钗、断节草、分节草、水叶草、水竹叶菜、肉草、三角菜
味性:甘;寒。
归经:肺;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肺热喘咳,赤白下痢,小便不利,咽喉肿痛,痈疖疔肿。水竹叶
别名:唐、蒙、王女、菟芦、鸮萝、复实、赤网、兔丘、菟缕、菟累、野狐浆草、火焰草、金线草、野狐丝、狐丝、黄丝草、金丝草、无根金丝草、缠豆藤、豆马黄、无根草、莫娘藤、豆寄生、吐血丝、无娘藤、兔儿须、黄腊须、盘死豆、黄乱丝、麻棱丝、缠丝蔓
味性:甘苦;平。
归经:肝;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凉血,利水,解毒。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淋浊,带下,痢疾,黄疸,痈疽,疔疮,热毒痱疹。菟丝
别名:过天藤、无根草、流寓网、飞扬藤、黄鱼藤、罗网藤、无根藤、雾水藤、蜈蚣藤、青丝藤、无地生根、半天云、无头藤、无娘藤、飞天藤、流离网、蟠缠藤
味性:甘苦,寒。
归经:肝;肺;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治肝热消瘦,肺热咳嗽,黄疸,痢疾,鼻衄,血淋,痈肿,疥疮,烫伤。无爷藤
别名:五叶藤、五叶茹、牛奶木、五指毛桃、五指牛奶、山狗善、三指牛奶、土五加皮、土黄芪
味性:甘;微苦;性平。
归经:入肝、肺、肾、膀胱四经。
主治:清热,利水,解毒。治肺热咳嗽,小便不利,淋病,尿血,痈疽肿毒。五爪龙
![萱草根](/images/6/1397.jpg)
别名:漏芦果、漏芦根果、地人参、黄花菜根、天鹅孵蛋、绿葱兜、水大蒜、皮蒜、地冬、玉葱花根、竹叶麦冬、多儿母、红孩儿、爬地龙、绿葱根、镇心丹、昆明漏芦
味性:甘,凉。
归经:脾;肝;膀胱经。
主治:利水,凉血。治水肿,小便不利,淋浊,带下,黄疸,衄血,便血,崩漏,乳痈。萱草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