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膀胱经的淡味中药列表
|
- 赤茯苓
- 川谷根
- 川木通 点击打开目录…
- 冬瓜
- 断线蕨
- 耳水苋
- 凤冠草
- 茯苓皮
- 梗通草
- 狗筋蔓
- 构皮麻
- 广金钱草
- 海金沙
- 海金沙根
- 海南海金沙
- 黑虎七
- 黑龙丝
- 滑石
- 滑石粉
- 豇豆叶
- 鳞始蕨
- 芦荟根
- 密花树
- 磨盘根
- 南瓜根
- 飘拂草
- 蒲草根
- 声色草
- 树扁竹
- 水葱
- 水湿柳叶菜
- 铁扇子
- 头发七
- 蜈蚣草
- 向日葵根
- 鸭头
- 野马蹄草
- 银兰
- 猪苓
- 猪鬃凤尾蕨
- 竹芋

别名:白瓜、水芝)、蔬秬、白冬瓜、地芝、濮瓜、蔬苽、东瓜、枕瓜、水芝
味性:甘淡,凉。
归经:归肺;大小肠;膀胱经。
主治:利尿;清热;化痰;生津;解毒。主水肿胀满;淋病;脚气;痰喘;暑热烦闷;消渴;痈肿;痔漏;并解丹石毒;鱼毒;酒毒。冬瓜(图)
别名:凤凰草、凤尾草、三叉草、小凤尾、翠云草、山凤尾、井边茜、凤尾蕨、凤凰尾、鸡脚草、半边草、白蕨、黑边草
味性:味淡微苦,性寒。
归经:肝;大肠;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治痢疾,疟疾,黄疸,淋病,下血,血崩,跌打损伤,扁桃体炎,腮腺炎,疮毒,湿疹。凤冠草
别名:抽筋草、大种鹅儿肠、小九股牛、白牛膝、大被单草、小被单草、小九牯牛、筋骨草、铁栏杆、水筋骨、九股牛七、长深根、称筋散、土牛膝、伸筋草、九股牛、接筋草、鸡肠子草
味性:甘、淡,温。
归经:肝;膀胱经。
主治:活血定痛;接骨生肌。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痛;月经不调;瘰疬;痈疽。狗筋蔓

别名:九得藤、狗额藤、谷沙藤、斑沙藤、藤葡蟠、黄皮藤、剥皮藤、杉皮藤、乳藤草、皮藤、植皮、纸皮、细叶构皮柴、谷皮藤、藤钩、野构树、野构桃、山树藤、皮树花、野桑叶、棉花藤、酱叶树、尖叶楮皮
味性:甘;淡;性平。
归经:肝;肾;膀胱经。
主治:祛风,活血,利尿。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虚肿,皮炎。构皮麻




别名:金沙藤、左转藤、蛤蟆藤、罗网藤、铁线藤、吐丝草、鼎擦藤、猛古藤、左转藤灰、海金砂
味性:甘淡,寒。
归经:归膀胱、小肠经。
主治: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用于热淋,砂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海金沙(图)




别名:画石、液石、共石、脱石、番石、夕冷、脆石、留石、活石
味性:甘淡,寒。
归经:胃;膀胱经。
主治:清热,渗湿,利窍。治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水泻,热痢,淋病,黄疸,水肿,衄血,脚气,皮肤湿烂。滑石(图)
别名:石扁兰、燕尾扁竹兰、树竹、老鼠尾巴、鱼尾巴草、野扁竹、鸢尾叶莪白兰、老鼠尾、石扁竹、毛鼠尾
味性:淡,凉。
归经: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主尿路感染;支气管炎;哮喘;肠炎;消化不良;跌打损伤;骨折。树扁竹

别名:蜈蚣蕨、长叶甘草蕨、舒筋草、牛肋巴、小贯仲、百叶尖、贯众、篦子草、小蜈蚣草、狗脊、肺筋草、小牛肋巴、蜈蚣连、斩草剑、梳子草、黑舒筋草
味性:淡,平。
归经:肝;大肠;膀胱经。
主治:祛风活血,解毒杀虫。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痢疾,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外用治蜈蚣咬伤,疥疮。蜈蚣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