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味的凉性中药列表
|
- 芭蕉头
- 白带草
- 白接骨
- 白淋草
- 白牛膝
- 白苋
- 蚌花
- 蚌兰花
- 抱树莲
- 背花疮
- 槟榔花
- 布狗尾
- 草金杉
- 草龙
- 草石蚕
- 长瓣马铃苣苔
- 长叶实蕨
- 赪桐
- 虫实
- 串珠耳叶苔
- 垂盆草
- 刺柄莲座蕨
- 刺苋菜
- 粗叶卷柏
- 催产草
- 翠云草
- 大红袍
- 大画眉草
- 大叶白花灯笼
- 大叶井口边草
- 大羽藓
- 到老嫩
- 地柏
- 地钱
- 地梭罗
- 点乳冷水花
- 吊白叶
- 调羹树
- 冬瓜
- 豆瓣还阳
- 豆腐泔水
- 独脚金
- 短瓣女娄菜
- 断线蕨
- 对叶榕
- 峨眉半边莲
- 峨眉观音座莲
- 肥猪草
- 蜂药
- 凤眼兰
- 梗通草
- 狗核树
- 狗泡草
- 广金钱草
- 广石豆兰
- 鬼羽箭
- 滚龙草
- 果上叶
- 海芙蓉
- 荷莲豆草
- 黑草
- 红丹参
- 红毛草
- 红丝线
- 厚皮树
- 厚皮树皮
- 厚叶素馨
- 虎咬癀
- 花叶冷水花
- 华青皮木
- 画眉草
- 黄瓜皮
- 黄花补血草
- 黄花虱麻头
- 黄接骨丹
- 黄牛毛藓
- 假菠萝
- 假地豆
- 碱地马蔺
- 蕉芋
- 金边莲
- 金匙叶草
- 金鱼藻
- 锦地罗
- 井口边草
- 卷耳
- 看麦娘
- 老白花
- 冷水花
- 篱栏网
- 篱栏子
- 莲子草
- 凉粉草
- 量天尺
- 鳞始蕨
- 鳞叶藓
- 六角英
- 六月雪
- 龙船花
- 龙舌草
- 下一页
别名:芭蕉、牙蕉、板蕉
味性:淡,凉。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痛。用于感冒咳嗽,头痛,高血压病,胃痛,腹痛,肝炎,痢疾,崩漏,胎动不安,尿路感染,水肿;外用治中耳炎,创伤出血,痈疖肿毒。芭蕉头
别名:接骨草、玉接骨、接骨丹、金不换、橡皮草、白龙骨、六厘草、猢狲节根、血见愁[浙江]、玉龙盘、无骨苎麻、玉梗半枝莲、玉按骨、血见愁、玉钱草、麒麟草、玉连环、华阿西达、小阿西达、蛀木虫
味性:淡,凉。
归经:归肺经。
主治:止血,去瘀,清热解毒。治吐血,便血,外伤出血,扭伤,疖肿,咽喉肿痛。白接骨
别名:小九占牛、九股牛膝、长深根、太极草、狗夺子、藤牛膝、短瓣石竹、狗京蔓、土牛膝、抽筋草、扣仁荡、生烟叶、松筋藤
味性:苦淡,凉。
归经:肝;脾经。
主治:凉血,活血,利湿,消肿。治妇女经闭,倒经,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淋病,水肿,瘰疬,痈疽肿毒。白牛膝
别名:抱石莲、瓜子菜、飞莲草、巧根藤、飞连草、星毛抱树莲、猫龙草、飞蓬草
味性:甘;淡;微凉。
归经:肝;肺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杀虫。治黄疸,风湿疼痛,腮腺炎,淋巴结结核,疥癞,跌打损伤。抱树莲
别名:石蚕、石奇蛇、石祁蛇、白伸筋、石伸筋、白毛岩蚕、岩蚕、老鼠尾、土知母、墙蛇、石蚯蚓、飞线蜈蚣、上核树、骨蛇药、马骝尾、筋碎补、白毛蛇、白毛骨碎补、石岩蚕、白花石蚕、毛石蚕、地蚕、甘露子、滴露、甘露儿、土蛹、宝塔菜、蜗儿菜、土虫草、地牯牛草、地纽、土蚰、土人参、土蕊子、毛菜、风子草、螺丝菜
味性:甘淡,凉。
归经:归肺;肝;脾经。
主治:治风热感冒,虚劳咳嗽,小儿疳积。草石蚕
别名:朱桐、红顶风、红菱、雌雄树、大丹、红龙船花、状元红、荷苞花[四川]
味性:微甘、淡,凉。
主治:根:祛风利湿,散瘀消肿。用于风湿骨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肺结核咳嗽,咯血。;叶:解毒排脓。外用治疔疮疖肿。赪桐
别名:狗牙半支、石指甲、半支莲、养鸡草、狗牙齿、瓜子草、半枝莲、三叶佛甲草、山护花、鼠牙半支、狗牙草、佛指甲、白蜈蚣、地蜈蚣草、太阳花、枉开口、狗牙瓣
味性:甘、淡,凉。
归经:归肝、胆、小肠经。
主治:清利湿热,解毒。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急、慢性肝炎。垂盆草(图)
别名:刺苋、野苋菜、野刺苋、假苋菜、猪母刺、白刺苋
味性:甘、淡,凉。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凉血止血。用于痢疾,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痔疮便血;外用治毒蛇咬伤,皮肤湿疹,疖肿脓疡。刺苋菜
别名:剑柏、蓝地柏、地柏叶、伸脚草、绿绒草、烂皮蛇、金鸡独立草、翠翎草、矮脚凤毛、孔雀花、翠羽草、神锦花、鹤翎草、凤尾草、开屏凤毛、龙须、岩萍、百脚草、假岩柏、藤扁柏、白鸡毛、水松、拦路枝、止血草、白鸡爪、龙鳞草、金扁柏、龙柏草、细风藤、金猫草、生扯拢、虱子草、蜂药
味性:甘、淡,凉。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止血。主黄疸;痢疾;泄泻;水肿;淋病;筋骨痹痛;吐血;咳血;便血;外伤出血;痔漏;烫火伤;蛇咬伤。翠云草
别名:大和红、锈钉子、油根、扁皂角、矮零子、豆瓣柴、铁打杵、碎米果、簸赭子、牙痛草、碎米颗、碎米柴
味性:甘淡,凉。
归经:脾;肺;大肠经。
主治:活血,祛风,理湿。治风湿痹痛,泄泻,痢疾,血淋,劳伤咳血。大红袍(图)
别名:井边草、凤尾草、线鸡尾、大叶凤尾蕨、狼牙草
味性:淡,凉。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用于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痢疾,泌尿系感染,肾炎水肿;外用治烧烫伤。大叶井口边草
别名:白瓜、水芝)、蔬秬、白冬瓜、地芝、濮瓜、蔬苽、东瓜、枕瓜、水芝
味性:甘淡,凉。
归经:归肺;大小肠;膀胱经。
主治:利尿;清热;化痰;生津;解毒。主水肿胀满;淋病;脚气;痰喘;暑热烦闷;消渴;痈肿;痔漏;并解丹石毒;鱼毒;酒毒。冬瓜(图)
别名:荷莲豆菜、野雪豆、月亮草、除风草、水蓝青、水冰片、野豌豆草、野豌豆尖、眼睛草、两面青、螺蚬草、青蛇儿、龙鳞草
味性:微酸、淡,凉。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便,活血消肿,退翳。用于急性肝炎,胃痛,疟疾,翼状胬肉,腹水,便秘;外用治骨折,疮痈,蛇咬伤。荷莲豆草
别名:紫丹参、大木帮、红秦艽、松林丹参、马蹄叶红仙茅
味性:味淡;微苦;性凉。
主治:补肾壮骨;活血调经;凉血止血。主肾虚腰痛;风湿痛;头晕;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便血;吐血;衄血;跌打瘀痛;刀伤出血。红丹参
别名:竹叶草、百日晒、肉草、七日一枝花、鸭舌头、小号鸡舌癀、细竹壳菜、血见愁[广西]、地韭菜、天芒针、地蓝花、地潭花、山海带、红茅草、七月一枝花、血见愁、红竹壳菜、细竹田、鸡舌草
味性:淡,凉。
归经:肺;胃经。
主治:清肺热,消肿毒。治肺热咳嗽吐血,乳痈,肿毒。红毛草
别名:新疆马蔺子
味性:甘、淡,凉。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止血。;急性咽炎:种子(或根),升麻、牛蒡子各2钱,水煎服。;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种子3钱,水煎服。;月经过多:花和种子各3钱,石榴皮4钱,共为细末,一日分3次服。碱地马蔺
别名:凤尾草、黑枸杞、大叶井口边草、线鸡尾、楚箭草、玉龙草、狼牙草、双凤尾、金鸡尾、大叶凤尾、鸡爪凤尾草、背阴草、凤尾接骨草、爬岩龙、八字龙
味性:甘;淡;凉。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利尿。治痢疾,肠炎,小便淋痛,痈疮疖肿,骨折。井口边草
别名:水麻叶[四川]、水麻叶、土甘草、山羊血、白山羊、甜草
味性:淡、微苦,凉。
主治:清热利湿;退黄;消肿散结;健脾和胃。主湿热黄疸;赤白带下;淋浊;尿血;小儿夏季热;疟母;消化不良;跌打损伤;外伤感染。冷水花
别名:虾钳菜、节节花、水牛膝、鲎脚菜
味性:微甘、淡,凉。
主治:清热凉血,利湿消肿,拔毒止痒。用于痢疾,鼻衄,咯血,便血,尿道炎,咽炎,乳腺炎,小便不利;外用治疮疖肿毒,湿疹,皮炎,体癣,毒蛇咬伤。莲子草
别名:白马骨、满天星[江苏、广东]、路边姜、天星木、路边荆、鸡骨柴
味性:淡、微辛,凉。
主治:疏风解表,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用于感冒,咳嗽,牙痛,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慢性肝炎,肠炎,痢疾,小儿疳积,高血压头痛,偏头痛,风湿性关节痛,白带;茎烧灰点眼治眼翳。六月雪
别名:百日红、映山红、红缨树、卖子木、红绣球、山丹、五月花、牛兰、珠桐、番海棠、大将军、红樱花、买子木、罗伞木、土红花、仙丹花
味性:甘淡;凉。
归经:肝经。
主治:清肝,活血,止痛。治高血压,月经不调,筋骨折伤,疮疡。龙船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