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大肠经的凉性中药列表
|
|
- 芭蕉花
- 白苋
- 百合子
- 败酱草
- 半边旗
- 变异鳞毛蕨
- 遍山红
- 辫子草根
- 菠菜
- 驳骨草
- 布狗尾
- 茶油
- 蟾皮
- 长叶实蕨
- 赤小豆花
- 赤小豆芽
- 臭黄荆根
- 臭山羊
- 椿白皮
- 刺齿凤尾蕨
- 打破碗花花
- 大红袍
- 单根木
- 滇山茶
- 吊竹梅
- 冬瓜叶
- 豆腐
- 豆腐泔水
- 短叶蹄盖蕨
- 盾果草
- 多穗蓼
- 繁缕
- 梵天花
- 风箱树根
- 风箱树花
- 干旱毛蕨
- 柑
- 高原鸢尾子
- 葛蕈
- 狗脊贯众
- 过坛龙
- 海人草
- 黑面防己
- 红背叶
- 红木耳
- 红香树
- 红药子
- 华山矾
- 槐花
- 黄瓜根
- 黄花母
- 黄花母根
- 黄花稔
- 黄毛耳草
- 黄牛茶
- 黄三七
- 鸡蛋花
- 鸡冠子
- 檵花叶
- 金鸡尾
- 堇宝莲叶
- 惊风草
- 井边草
- 井口边草
- 莙荙菜
- 梨皮
- 梨枝
- 镰片假毛蕨
- 卵叶鳞始蕨
- 落地金钱
- 麻油
- 马兰
- 蔓胡颓子根
- 毛柄短肠蕨
- 毛轴牙蕨
- 木槿根
- 木莲果
- 木棉花
- 牛白藤根
- 牛耳枫根
- 牛奶子
- 牛蹄
- 女儿红根
- 荠菜花
- 茜草藤
- 蔷薇花
- 荞麦
- 茄子
- 青海鸢尾子
- 楸木皮
- 拳参
- 赛葵
- 三叉凤尾蕨
- 山芭蕉子
- 山甘草
- 山藿香
- 山一笼鸡
- 蛇葡萄根
- 深山黄堇
- 蜀葵苗
- 下一页
别名:半边蕨、单片锯、半边牙、半边梳、半边风药、甘草蕨、甘草凤尾蕨、半边莲、半凤尾草、凤凰尾巴草、单边旗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止血,生肌,解毒,消肿。治吐血,外伤出血,发背,疔疮,跌打损伤,目赤肿痛。半边旗
别名:暴牙郎、秤杆菜、满山红、三叶藤、大坛子根、大叶朝天罐、酒瓶果、小煨罐、野楷杷、映山红、秤杆树
味性:味苦;微甘;性凉。
归经:归大肠;肝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主湿热泻痢;吐血;尿血;月经过多;产后红崩;带下;疮肿;跌打肿痛;外伤出血。遍山红
别名:菠棱、波棱菜、赤根菜、波斯草、鹦鹉菜、鼠根菜、角菜、菠薐、红根菜、甜茶、拉筋菜、敏菜、飞薐菜、飞龙菜
味性:甘,凉。
归经:肝;胃;大肠;小肠经。
主治:养血,止血,敛阴,润燥。治衄血,便血,坏血病,消渴引饮,大便涩滞。菠菜
别名:小功劳、木贼、节节草、豆根草、接骨蕨、马人参、笔塔草、笔头草、塔草、毛筒草、博节草、土木贼、木贼草、斗眼草、锁阳草、全生草、虾公脚、马浮草
味性:苦;凉;甘。
归经:肺;肝;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治感冒,肠炎,痢疾,风湿骨痛,跌打伤折。驳骨草
别名:臭常山、臭苗、大山羊、骚牯羊、地栀子、栀子黄、和常山、大骚羊、白胡椒、大素药、胡椒树根
味性:味苦;辛;性凉。
归经:肺;胃;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表,行气止痛,祛风利湿。治风热感冒,咳嗽,喉痛,牙痛,胃痛,风湿关节痛,痢疾,无名肿毒。臭山羊
别名:野棉花、湖北秋牡丹、拐角七、清水胆、一把爪、野棉花根、大头翁、山棉花、秋芍药
味性:苦辛,凉。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杀虫;消肿散瘀。主痢疾;泄泻;疟疾;蛔虫病;疮疖痈肿;瘰疬;跌打损伤。打破碗花花
别名:大和红、锈钉子、油根、扁皂角、矮零子、豆瓣柴、铁打杵、碎米果、簸赭子、牙痛草、碎米颗、碎米柴
味性:甘淡,凉。
归经:脾;肺;大肠经。
主治:活血,祛风,理湿。治风湿痹痛,泄泻,痢疾,血淋,劳伤咳血。大红袍(图)
别名:花叶竹夹菜、红莲、鸭舌红、金发草、白带草、紫背鸭跖草、红竹壳菜、百毒散、水竹草、金瓢羹、吊竹菜、紫背金牛、血见愁、鸡舌黄、红舌草、红竹仔草、二打不死、红鸭跖草、假石蚕、花叶竹节草、百书草、花蝴蝶、风眼草、银白风眼草
味性:甘,凉。
归经:膀胱;肺;大肠经。
主治:治咳嗽吐血,淋病,白带,痢疾,痈毒。吊竹梅
别名:鹅儿肠、鸡肠菜、合筋草、小被单草、园酸菜、蔜、蘩蒌、滋草、鹅肠菜、鹅儿肠菜、五爪龙、狗蚤菜、鹅馄饨、、繁蒌、圆酸菜、野墨菜、和尚菜、乌云草
味性:甘、酸,凉。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活血,去瘀,下乳,催生。治产后瘀滞腹痛,乳汁不多,暑热呕吐,肠痈,淋病,恶疮肿毒,跌打损伤。繁缕
别名:三角枫、三合枫、藕头婆、犬跤迹、犬跤爪、野茄、破布勒、假肉花、虱麻头、五龙会、粘花衣、假棉花、野棉花、野棉桃、地棉花、八大锤、七姐妹、山棉花、棉花肾、狗脚迹、红野棉花、野木棉、乌云盖雪、香港野棉花、干下槌、小桃花、小痴头婆、铁包金、小号山棉皮、拦路虎
味性:甘;苦;性凉。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祛风解毒。治痢疾,疮疡,风毒流注,毒蛇咬伤。梵天花
别名:葛乳、葛花菜、葛菌、红血莲、螺丝起、蛇菰、葛蕈药、菌藤菌、地重楼、红冬菰、铺地开花、深山不出头、石莲花、土心肝、角菌、角花、菖菌、地红果、列当、球穗蛇菰
味性:苦甘,凉。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醒酒。治风热癍疹,肺热咳嗽吐血,血崩,痔疮。葛蕈
别名:铁线草、黑骨芒、秧居草、铁线蕨、黑骨芒箕、螺厥蕨、黑脚蕨、五爪黑蕨、乌脚枪、螺靥蕨、铁脚路箕、铁鲁基、乌蝇翼、小熊胆、鸡爪莲、乌脚路基、铁笊篱、铁脚狼萁、双甲草、鸡骨草、乌脚鸡、五爪蕨、铁狼萁、铁脚路萁、黑骨芒萁、旱猪毛七、黑骨头、铁丝分筋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肝;膀胱;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散结。主流感发热;泄泻痢疾;黄疸;石淋;痈肿;瘰疬;蛇虫咬伤;跌打肿痛。过坛龙
别名:耳叶马兜铃、木防己、麻疯龙、暗消、假通城虎、假大薯、鬼灯笼、藤子防己、小提萝、大暗消、白解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肺;心;肝;膀胱;大肠经。
主治:利水,除湿,止痛,消炎。用于泌尿道感染,水肿,风湿关节疼痛,胃溃疡。黑面防己
别名:红要子、白药子[西北]、金荞仁、红药、赤药、朱砂七、黄药子、朱砂莲、猴血七、血三七、毛葫芦、雄黄连、医馒头、散血蛋、鸡血莲、点血、血
味性:味苦微涩,性凉。
归经:肺;大肠;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主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急性菌痢;急性肠炎;泌尿系统感染;多种出血;跌打损伤;月经不调;风湿痹痛;热毒疮疡;烧伤。红药子
别名:土常山[广西]、狗屎木、华灰木、降痰王、贡檀兜、钉地黄、牛特木、雷公针、膨药、白花丹、七针、土黄柴、米碎花木、大米仔花、水泡木、糯米树、止血树、檬子柴、羊子屎、毛壳子树、毛柴子、渣子树、狗檬树、豆豉果、地黄木、针地黄、豆鼓果、地黄木土常山、狗骨柴头、木地牛、蛙模吐饭、流涎柴、白柴头、小药木
味性:苦;性凉。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止血生肌。治痢疾,泄泻,创伤出血,汤火烫伤,溃疡。华山矾
别名:大地丁草、拔脓消、黄花猛、脓见愁、地膏药、金盏花、单枝落地、生扯陇、黄花稔、黄花雾、黄花草、小柴胡、黄花谷拔、胶粘根、千斤遂、黄花仔、乏力草、小本黄花草、细迷马桩棵、黄花地挑花、黄金树、吸血草、生扯拢、疔疮药、梅肉草、硬枝黄花仔、黄仔草、赐米草、大号嗽血仔草、鬼柳根、树仔草、黄花古粥、麻笔、塘罗达、裂叶雪麻头、坡麻
味性:甘辛,凉。
归经:心;肝;肺;大肠;小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排脓。治流感,感冒,扁桃体炎,痢疾,肠炎,黄疸,痔血,吐血,痈疽疔疮。黄花母
别名:黄花地桃花、地膏药、黄花母、千斤坠、枚叶草、山鸡绸、土黄芪[福建]、细迷马桩棵、素花草、拔毒散、牙罕满囡、小本黄花草、吸血仔、四吻草、索血草、山鸡、脓见消、单鞭救主、梅肉草、柑仔蜜、蛇总管、四米草、尖叶嗽血草、白素子、麻芡麻、灶江、扫把麻
味性:味辛;性凉。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清湿热;解毒消肿;活血止痛。主湿热泻痢;乳痈;痔疮;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黄花稔
别名:拖地莲、铺地蜈蚣、白头走马仔、细种节节花、蜈蚣草、敷地两耳草、铜眼狮、地坎风、山蜈蚣、对叶寸节草、过路蜈蚣、串地蜈蚣、白山茄、地蜈蚣、落地蜈蚣、摊地蜈蚣、腹泻草、絮被草、金销匙、细花草、对口草、瓜子草、花生草、仙人对坐草、上方旗、飞天蜈蚣、节节花、翻石草、布盘草、伤口草、鹅不食草、蛇舌草
味性:苦,凉。
归经:肝;胆;膀胱;大肠经。
主治:清热,除湿,活血舒筋。治黄疸,水肿,乳糜尿,痢疾,腹泻,跌打损伤,无名肿毒,乳腺炎。黄毛耳草
别名:雀笼木、黄芽木、满天红、黄丝鸡兰、海牙茶、土苏木、黄尝、九芽木、鹧鸪木、水芒果、节节花、何线藤、山狗芽
味性:甘、微苦,凉。
归经:肺;胃;大肠经。
主治:解暑清热,利湿消滞。用于感冒,中暑发热,急性胃肠炎,黄疸。黄牛茶
别名:黑枸杞、凤尾草、井口边草
味性:辛;微苦;凉。
归经:肝;大肠;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消肿。主痢疾;腹泻;水肿;肝炎;胆囊炎;喉痹;泌尿系感染;痈肿疮毒;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骨折。井边草
别名:凤尾草、黑枸杞、大叶井口边草、线鸡尾、楚箭草、玉龙草、狼牙草、双凤尾、金鸡尾、大叶凤尾、鸡爪凤尾草、背阴草、凤尾接骨草、爬岩龙、八字龙
味性:甘;淡;凉。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利尿。治痢疾,肠炎,小便淋痛,痈疮疖肿,骨折。井口边草
别名:丝线串铜钱、一朵芙蓉花、锦地罗、怎地罗、一朵芙蓉、夜落金钱、金线吊芙蓉、乌蝇草、钉地金钱、金雀梅
味性:苦;淡;凉。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清热祛湿;凉血解毒。主痢疾;肠炎;肺热咳嗽;咯血;小儿疳积;肝炎;咽喉肿痛;疮疡癣疹。落地金钱
别名:鱼鳅串、泥鳅串、鸡儿肠、田边菊、路边菊、蓑衣草、脾草、紫菊、阶前菊、马兰头、竹节草、马兰菊、蟛蜞菊、红梗菜、田菊、毛蜞菜、红马兰、马兰青、螃蜞头草、蓑衣莲、灯盏细辛、日边菊、红管药、鸡油儿、田蒿子、剪刀草、田茶菊
味性:辛,凉。
归经:归肺;肝;胃;大肠经。
主治:凉血,清热,利湿,解毒。治吐血,衄血,血痢,创伤出血,疟疾,黄疸,水肿,淋浊,咽痛,喉痹,痔疮,痈肿,丹毒,蛇咬伤。马兰(图)
别名:阳春子、甜枣、麦粒子、半春子、岩麻子、密毛子、羊奶子、芒珠子、禾了子、夏至蔸、铃春子、清明子、春花胡颓子、豆子树、天青下白、红米饭、海梅树、牛奶奶、秋胡颓子、剪子果
味性:酸苦,凉。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止血。治咳嗽,泄泻,痢疾,淋病,崩带。牛奶子
别名:花麦、三角麦、乌麦、荍麦、花荞、甜养、荞子、花麦;乌麦;麦、甜荞
味性:甘,凉。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开胃宽肠,下气消积。治绞肠痧,肠胃积滞,慢性泄泻,噤口痢疾,赤游丹毒,痈疽发背,瘰疬,汤火灼伤。荞麦(图)
别名:落苏、昆仑瓜、草鳖甲、酪酥、矮瓜、吊菜子、白茄、表水茄、紫茄、黄茄、东风草、银茄、黄水茄、酱茄、糟茄、昆仑紫瓜、鸡蛋茄、卵茄
味性:甘,凉。
归经:归脾;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活血;消肿。主肠风下血;热毒疮痈;皮肤溃疡。茄子
别名:紫参、草河车、刀剪药、铜罗、虾参、地虾、山虾、山虾子、倒根草、破伤药、疙瘩参、回头参、山柳柳、石蚕、刀枪药、马峰七、牡蒙、众戎、音腹、伏菟、重伤、童肠、马行、拳头参、红苍术、红重楼、红蚤体、活血莲、红内消、马尾七、土马蜂、涩疙瘩、一口血、鸢头鸡、地蜂子、红三七、红地榆、地蚕子
味性:苦,凉。
归经:归肺、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镇惊,理湿消肿。治热病惊搐,破伤风,赤痢,痈肿,瘰疬。拳参(图)
别名:黄花棉、山黄麻、大叶黄花猛、山桃仔、黄花草、火叶黄花猛、苦麻赛葵、苦麻、黄花如意、山索血、山茶心、黄花虱麻头
味性:微甘;凉。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散瘀。用于感冒肠炎,痢疾,黄疸型肝炎,风湿关节痛;外用治跌打损伤,疔疮,痈肿。赛葵
别名:野白纸扇、白蝴蝶、白茶、白纸扇、凉茶藤、白头公、凉藤、黄蜂藤、生肌藤、粘雀藤、土甘草、水藤根、假忍冬藤、蝴蝶藤
味性:甘微苦;凉。
归经:膀胱;肺;大肠经。
主治:解表,消暑,利湿,解毒,活血。治感冒,中暑,发热,咳嗽,咽喉肿痛,暑湿泄泻,痢疾,疮疡脓肿,跌打,蛇伤。山甘草
别名:血见愁、血芙蓉、野石蚕、野薄荷、仁沙草、苦药菜、假紫苏、皱面草、方枝苦草、肺形草、肺形草、假午菜、粘毛石蚕、冲天泡、土红苏、皱面风、杰草、消炎草、四方草、四方枝苦草
味性:辛,凉。
归经:归肺;大肠经。
主治:凉血散瘀,消肿解毒。治吐血,肠风下血,跌打损伤,痈肿,痔疮,流火。山藿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