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大肠经的酸味中药列表
|
- 白矾
- 白石脂
- 酢浆草
- 地榆
- 繁缕
- 柑
- 橄榄露
- 海红
- 诃子
- 胡荽子
- 胡颓子
- 黄矾
- 黄锁梅根
- 鸡蛋果
- 金刚一棵蒿
- 金樱根
- 金樱花
- 金樱子
- 景天
- 酪
- 辽瓦松
- 鹿梨
- 绿矾
- 马齿苋
- 蔓胡颓子
- 梅核仁
- 梅叶
- 榠樝
- 木瓜核
- 牛奶子
- 砒石
- 砒霜
- 狨
- 山刺梨
- 石榴皮
- 棠梨枝叶
- 桃子
- 铜锤草
- 土马鬃
- 王瓜子
- 乌梅
- 五倍子
- 五桠果
- 锡叶藤
- 崖松
- 野罂粟
- 罂粟壳
- 樝子
- 照山白
- 针砂

别名:明矾、矾石、石涅、羽涅、羽泽、涅石、理石、白君、雪矾、云母矾、生矾
味性:酸涩,寒。
归经:归肺、脾、肝、大肠经。
主治: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治癫痫,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黄疸,黄肿,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脱垂,白带,泻痢,衄血,口舌生疮,疮痔疥癣,水、火、虫伤。白矾

别名:酸浆草、酸酸草、斑鸠酸、三叶酸、酸箕、三叶酸草、醋母草、鸠酸草、小酸茅、雀林草、酸浆、赤孙施、醋啾啾、田字草、雀儿草、酸母草、酸饺草、小酸苗、酸草、三角酸、雀儿酸、酸迷迷草、斑鸠草、酸味草、三叶酸浆、酸斑苋、咸酸草、酸酢草、酸啾啾、酸得溜、铺地莲、酸梅草、三叶破铜钱、黄花梅、满天星、黄花草、六叶莲、野王瓜草、王瓜酸、冲天泡、长血草、酸芝草、酸批子、东阳火草、水晶花、蒲瓜酸、鹁鸪酸、三梅草、老鸦酸
味性:酸;寒。
归经:大肠;小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感冒发热,肠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神经衰弱;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痈肿疮疖,脚癣,湿疹,烧烫伤。酢浆草(图)


别名:黄瓜香、玉札、山枣子、白地榆、鼠尾地榆、涩地榆、马连鞍薯、山红枣根、赤地愉、紫地榆、枣儿红、岩地芨、红地榆、水橄榄根、花椒地输、线形地榆、水槟榔、山枣参、黄根子、蕨苗参、酸赭、豚榆系、西地榆、地芽、野升麻、马连鞍、花椒地榆、血箭草
味性:苦酸,寒。
归经:入肝、大肠经。
主治: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地榆(图)
- 《中国药典》地榆
- 《中药大辞典》地榆
- 《中华本草》地榆
- 《本草纲目》地榆
- 《本草备要》地榆
- 《本草便读》地榆
- 《本草乘雅半偈》地榆
- 《本草崇原》地榆
- 《本草从新》地榆
- 《本草撮要》地榆
- 《本草分经》地榆
- 《本草经集注》地榆
- 《本草蒙筌》地榆
- 《本草求真》地榆
- 《本草图经》地榆
- 《本草新编》地榆
- 《本草衍义》地榆
- 《本草易读》地榆
- 《本草择要纲目》地榆
- 《本经逢原》地榆
- 《得配本草》地榆
- 《雷公炮制药性解》地榆
- 《名医别录》地榆
- 《神农本草经》地榆
- 《中药炮制》地榆
- 《汤液本草》地榆
- 《新修本草》地榆
- 《药鉴》地榆
- 《药笼小品》地榆
- 《药性切用》地榆
- 《玉楸药解》地榆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地榆
- 《证类本草》地榆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地榆
- 《中药学》地榆
- 《千金翼方》地榆
- 《外科全生集》地榆
- 《冯氏锦囊秘录》地榆
- 《顾松园医镜》地榆
- 《医学入门》地榆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鹅儿肠、鸡肠菜、合筋草、小被单草、园酸菜、蔜、蘩蒌、滋草、鹅肠菜、鹅儿肠菜、五爪龙、狗蚤菜、鹅馄饨、、繁蒌、圆酸菜、野墨菜、和尚菜、乌云草
味性:甘、酸,凉。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活血,去瘀,下乳,催生。治产后瘀滞腹痛,乳汁不多,暑热呕吐,肠痈,淋病,恶疮肿毒,跌打损伤。繁缕

别名:牛奶子根、半春子、半含春、石滚子、四枣、柿模、羊奶奶、甜棒锤、卢都子、雀儿酥、王婆奶、蒲颓子、甜棒捶、牛奶子、羊母奶子、糖罐头、咸匏头、柿蒲、灯蒲、土萸肉、补阴丹、瓶匏、田蒲、野荸荠、野枇杷、浆米草、野水葡萄、大麦奶、白萹蓄、甜果儿、麦榄、鸡卵子、清明子、斑楂、干茄、假灯笼、梅花泡、潘桑果、野枣子、羊头泡、白叶丹、半钱子、小青六、郎郎崽、旗杞
味性:酸湿,平。
归经:肺;胃;大肠经。
主治:收敛止泻;健脾消食;止咳平喘;止血。主泄泻;痢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气喘;崩漏;痔疮下血。胡颓子(图)
别名:锁梅根、钻地风、锁地风、黄泡刺根、红锁梅、乌泡、黄泡、倒竹伞、三月泡、雀不站、黄茨果、雀不钻
味性:酸苦;平。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通络,消肿,止泻。治筋骨疼痛,痿软麻木,扁桃体炎,肿毒,黄疸型肝炎,细菌性痢疾。黄锁梅根
别名:益母藤、东方发白、梭罗来、红天麻、公子天麻
味性:酸;微苦;寒。
归经:心;肝;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调经止血;收敛固脱。主湿热黄疸;下痢脓血;疮痈肿毒;毒蛇咬伤;月经不调;崩漏;子宫脱垂;脱肛。金刚一棵蒿


别名:糖罐子、刺头、倒挂金钩、黄茶瓶、刺榆子、刺梨子、金罂子、山石榴、山鸡头子、糖莺子、棠球、糖罐、糖果、黄刺果、蜂糖罐、槟榔果、金壶瓶、野石榴、糖橘子、小石榴、藤勾子、螳螂果、糖刺果、灯笼果、刺橄榄、刺兰棵子
味性:酸涩,平。
归经:归肾、膀胱、大肠经。
主治:固精缩尿,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金樱子(图)
- 《中国药典》金樱子
- 《中药大辞典》金樱子
- 《中华本草》金樱子
- 《本草纲目》金樱子
- 《本草备要》金樱子
- 《本草便读》金樱子
- 《本草乘雅半偈》金樱子
- 《本草从新》金樱子
- 《本草撮要》金樱子
- 《本草分经》金樱子
- 《本草经解》金樱子
- 《本草蒙筌》金樱子
- 《本草求真》金樱子
- 《本草图经》金樱子
- 《本草新编》金樱子
- 《本草衍义》金樱子
- 《本草易读》金樱子
- 《本草择要纲目》金樱子
- 《本经逢原》金樱子
- 《得配本草》金樱子
- 《滇南本草》金樱子
- 《雷公炮炙论》金樱子
- 《雷公炮制药性解》金樱子
- 《中药炮制》金樱子
- 《药笼小品》金樱子
- 《药性切用》金樱子
- 《玉楸药解》金樱子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金樱子
- 《证类本草》金樱子
- 《中药学》金樱子
- 《冯氏锦囊秘录》金樱子
- 《顾松园医镜》金樱子
- 《医学入门》金樱子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活血三七、八宝、胡豆七、大打不死、戒火、慎火、火母、据火、救火、慎火草、护花草、拔火、谨火、挂臂青、护火、辟火、火丹草、火焰草、八宝草、佛指甲、火炊灯、绣球花、跤蹬草、土三七、胶稔草、美人草、挂壁青、龙头三七、蚕豆七、观音扇、橡皮七、猪脚草
味性:苦酸,寒。
归经:心;肝;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治丹毒,游风,烦热惊狂,咯血、吐血,疗疮,肿毒,风疹,漆疮,目赤涩痛,外伤出血。景天(图)


别名:马齿菜、马苋菜、猪母菜、瓜仁菜、瓜子菜、长寿菜、马蛇子菜、马齿草、马苋、五行草、马齿龙芽、五方草、长命菜、九头狮子草、酸苋、安乐菜、长命苋、酱瓣豆草、蛇草、酸味菜、狮子草、地马菜、蚂蚁菜、马踏菜、灰苋、酱瓣草、豆板菜、地马莱、耐旱菜
味性:酸,寒。
归经:大肠;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热毒血痢,痈肿疔疮,湿疹,丹毒,蛇虫咬伤,便血,痔血,崩漏下血。马齿苋(图)
别名:耳环果、羊奶果、甜棒槌、砂糖罐、桂香柳、甜棒锤、蒲颓子、抱君子、蔷蔤树、半春子、疑吴、痧银藤、白面将军、加豆叶、藤木楂、柿果、白甜蒲、旗糊、顶钟树、米疑吴
味性:酸;平。
归经:大肠经。
主治:收敛止泻;止痢。主肠炎;腹泻;痢疾。蔓胡颓子

别名:阳春子、甜枣、麦粒子、半春子、岩麻子、密毛子、羊奶子、芒珠子、禾了子、夏至蔸、铃春子、清明子、春花胡颓子、豆子树、天青下白、红米饭、海梅树、牛奶奶、秋胡颓子、剪子果
味性:酸苦,凉。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止血。治咳嗽,泄泻,痢疾,淋病,崩带。牛奶子
别名:大酸味草、大老鸦酸、地麦子、紫酢浆草、红花柞浆草、大咸酸甜草、水酸芝、一粒雪、隔夜合、紫醉浆草、大叶酢浆草、三夹道
味性:酸,寒。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散瘀消肿,清热解毒。治跌打损伤,咽喉肿痛,肾盂肾炎,淋浊,白带,水泻,痢疾,痈疮,烫伤。铜锤草

别名:大金发藓、独根草、眼丹药、小松柏、一口血、矮松树、万年杉、拳头草、千年松、一寸松、千年枞
味性:甘;寒;酸;咸;苦;凉;淡;平。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肺痨咳嗽;血热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二便不通。土马鬃

别名:酸梅、黄仔、合汉梅、干枝梅、梅实、熏梅、桔梅肉、梅、春梅
味性:酸,温。
归经:归肝、脾、肺、大肠经。
主治: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乌梅(图)


别名:棓子、百药煎、百虫仓、文蛤、木附子、盐麸叶上球子、漆倍子、红叶桃、旱倍子、乌盐泡
味性:酸,平。
归经:归肺、大肠、肾经。
主治: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主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痢久泻;脱肛;遗精;白浊;各种出血;痈肿疮疖。五倍子(图)

别名:山大烟、山罂粟、毛罂粟、野大烟、山米壳、丽春花
味性:酸;微苦;涩;凉。
归经:肺;肾;胃;大肠经。
主治:剑肺止咳;涩肠止泻;镇痛。主久咳喘息;泻痢;便血;脱肛;遗精;带下;头痛;胃痛;痛经。野罂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