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脾经的酸味中药列表
|
- 白矾
- 白芍
- 豺肉
- 赤芍药
- 赤阳子
- 刺梨
- 刺梨根
- 刺玫果
- 刺玫花
- 刺蜜
- 大石枣
- 滇池海棠
- 钓杆柴
- 杜鹃花
- 费菜
- 蜂乳
- 佛手
- 桂竹糖芥
- 胡颓子根
- 黄花堇菜
- 鸡屎藤
- 金刀菜
- 金刚一棵蒿
- 金橘根
- 金雀花
- 景天三七
- 橘红珠
- 卡密
- 李树叶
- 李子
- 荔枝
- 硫黄
- 鸬鹚肉
- 绿矾
- 落葵
- 马蔺花
- 马肉
- 杧果
- 猫肉
- 梅梗
- 猕猴桃
- 木瓜
- 木瓜根
- 南酸枣
- 南烛叶
- 柠檬皮
- 牛脾
- 砒石
- 砒霜
- 枇杷
- 破布叶
- 葡萄
- 蒲桃壳
- 蒲桃种子
- 人面子
- 三叶海棠
- 沙枣
- 山刺梨
- 山楂
- 扇蕨
- 韶子
- 酸不溜根
- 酸浆
- 土常山
- 兔头骨
- 貒肉
- 文鳐鱼
- 乌龟
- 乌榄
- 乌梅
- 五眼果树皮
- 下果藤
- 香橼
- 盐麸子根
- 野牡丹
- 野棕
- 营实
- 柚
- 余甘子
- 郁李根
- 樝子
- 针砂
- 枳椇子
- 雉
- 柞木皮

别名:明矾、矾石、石涅、羽涅、羽泽、涅石、理石、白君、雪矾、云母矾、生矾
味性:酸涩,寒。
归经:归肺、脾、肝、大肠经。
主治: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治癫痫,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黄疸,黄肿,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脱垂,白带,泻痢,衄血,口舌生疮,疮痔疥癣,水、火、虫伤。白矾
别名:救军粮、赤果、纯阳子、火把果、红子、救兵粮)、水沙子、救兵粮、豆金娘、小红子、火棘
味性:甘;酸;涩;平。
归经:肝;脾;胃经。
主治:健脾消积,活血止血。治痞块,食积,泄泻,痢疾,崩漏,产后血瘀。赤阳子

别名:红踯躅、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艳山红、艳山花、山归来、满山红、清明花、红柴丬花、灯盏红花、山茶花、虫鸟花、报春花、迎山红、杜鹃、红花杜鹃、春明花、长春花、应春花
味性:酸甘,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和血,调经,祛风湿。治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杜鹃花
别名:养心草、倒山黑豆、马三七、白三七、胡椒七、七叶草、晏海豆丬、回生草、血草
味性:酸,平。
归经:入心、肝、脾三经。
主治:活血,止血,宁心,利湿,消肿,解毒。治跌打损伤,咳血,吐血,便血,心悸,痈肿。费菜

别名:牛奶根、贯榨根、叶刺头
味性:酸,平。
归经:肺;脾经。
主治:止咳,止血,祛风,利湿,消积滞,利咽喉。治咳喘,吐血,咯血,便血。月经过多,风湿关节痛,黄痘,泻痢,小儿疳积,咽喉肿痛。胡颓子根


别名:斑鸩饭、女青、主屎藤、却节、皆治藤、臭藤根、牛皮冻、臭藤、毛葫芦、甜藤、五香藤、臭狗藤、香藤、母狗藤、鸡矢藤、清风藤、斑鸠饭、白毛藤、狗屁藤、臭屎藤、鸡脚藤、解暑藤、玉明砂、鸡屙藤、雀儿藤
味性:甘酸;平。
归经:心;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治风湿疼痛,腹泻痢疾,肮腹疼痛,气虚浮肿,头昏食少,肝脾肿大,瘰疬,肠痈,无名肿毒,跌打损伤。鸡屎藤
别名:益母藤、东方发白、梭罗来、红天麻、公子天麻
味性:酸;微苦;寒。
归经:心;肝;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调经止血;收敛固脱。主湿热黄疸;下痢脓血;疮痈肿毒;毒蛇咬伤;月经不调;崩漏;子宫脱垂;脱肛。金刚一棵蒿
别名:生血草[云南]、一颗血、坝齿花、金鹊花、黄雀花、阳雀花、猪蹄花、斧头花、甲鱼嘴花、阳鹊花
味性:酸、涩,温。
归经:入肝、脾二经。
主治:补肾壮阳,接骨止血。用于肾虚阳痿;外用治创伤出血,跌打骨折。金雀花


别名:土三七、墙头三七、见血散、血山草、破血丹、六月淋、八仙草、蝎子草、吐血草、活血丹、费案、马三七、白三七、胡椒七、晒不干、养心草回生草、九头三七
味性:平;甘;微酸。
归经:心;肝;脾经。
主治:止血,化瘀。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跌打损伤。景天三七


别名:硫磺、黄牙、天生黄、石流黄、石留黄、硫黄、昆仑黄、黄硇砂、石硫黄、流黄、黄英、烦硫、石亭脂、九灵黄童、山石住、将军、白硫黄、硫黄花、硫黄粉
味性:酸,温。
归经:入肾、脾经。
主治:壮阳,杀虫。治阳痿,虚寒泻痢,大便冷秘;外用治疥癣,湿疹,癞疮。硫黄(图)

别名:藤罗菜、藤七、红藤菜、藤菜、滑菜果、潺菜、寸金丹、胭脂菜、胭脂豆、软姜子、粘藤、白虎下须、猴子七、薛葵、蘩露、承露、天葵、藤葵、胡燕脂、藤儿菜、滑藤、西洋菜、御菜、燕脂菜、紫草、燕脂豆、木耳菜、藤露、紫葵、紫豆藤、软藤菜、滑腹菜、红鸡屎藤、葵、繁露、染绛子、荞菜七、篱笆菜、软姜菜
味性:甘酸,寒。
归经:入心,肝,脾,大、小肠经。
主治:清热,滑肠.凉血,解毒,治大便秘结,小便短涩,痢疾,便血,斑疹,汀疮。落葵

别名:藤梨、阳桃、白毛桃、毛梨子、木子、猕猴梨、羊桃、毛叶猕猴桃、大红袍、大零核、猴仔梨、杨桃、绳梨、金梨、野梨、山洋桃、狐狸桃、绳桃、洋桃果、甜梨、毛桃子、野洋桃、公洋桃、鬼桃
味性:甘酸,寒。
归经:肾;胃;胆;脾经。
主治:解热,止渴,通淋。治烦热,消渴,黄疸,石淋,痔疮。猕猴桃(图)


别名:贴梗海棠、铁脚梨、皱皮木瓜、宣木瓜、楙、木瓜实、秋木瓜、酸木瓜
味性:酸,温。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平肝和胃,去湿舒筋。治吐泻转筋,湿痹,脚气,水肿,痢疾。木瓜(图)
- 《中国药典》木瓜
- 《中药大辞典》木瓜
- 《中华本草》木瓜
- 《本草纲目》木瓜
- 《本草备要》木瓜
- 《本草便读》木瓜
- 《本草乘雅半偈》木瓜
- 《本草从新》木瓜
- 《本草撮要》木瓜
- 《本草分经》木瓜
- 《本草分经》木瓜
- 《本草分经》木瓜
- 《本草分经》木瓜
- 《本草害利》木瓜
- 《本草经解》木瓜
- 《本草求真》木瓜
- 《本草思辨录》木瓜
- 《本草新编》木瓜
- 《本草衍义》木瓜
- 《本草易读》木瓜
- 《本草择要纲目》木瓜
- 《本经逢原》木瓜
- 《得配本草》木瓜
- 《雷公炮炙论》木瓜
- 《雷公炮制药性解》木瓜
- 《食疗本草》木瓜
- 《中药炮制》木瓜
- 《汤液本草》木瓜
- 《吴普本草》木瓜
- 《药笼小品》木瓜
- 《饮食须知》木瓜
- 《玉楸药解》木瓜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木瓜
- 《中药学》木瓜
- 《冯氏锦囊秘录》木瓜
- 《饮膳正要》木瓜
- 《顾松园医镜》木瓜
- 《医学入门》木瓜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五眼果、四眼果、酸枣树、货郎果、连麻树、山枣树、鼻涕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冬东子、酸枣、山桉果、广枣、醋酸果
味性:酸涩,凉。
归经:脾;肝经。
主治:解毒,收敛,止痛,止血。用于烧烫伤,外伤出血,牛皮癣。南酸枣

别名:索索葡萄、草龙珠、葡萄秧、山葫芦、蒲陶、赐紫樱桃、琐琐葡萄、菩提子、乌珠玛、葡萄秋
味性:甘酸,平。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补气血,强筋骨,利小便。治气血虚弱,肺虚咳嗽,心悸盗汗,风湿痹病,淋病,浮肿。葡萄(图)

别名:银柳、桂香柳、牙格达、红豆、则给德毛道[蒙名]、吉格代[维名]、四味果、吉格达
味性:味酸;微甘;性凉。
归经:肺;肝;脾;胃;肾经。
主治:养肝益肾;健脾调经。主肝虚目眩;肾虚腰痛;脾虚腹泻;消化不良;带下;月经不调。沙枣

别名:朹、粱梅、朹子、鼠查、羊梂、赤爪实、棠梂子、赤枣子、山里红果、酸枣、鼻涕团、柿楂子、山里果子、茅楂、猴楂、映山红果、海红、酸梅子、山梨、酸查、檕梅、柿樝子、茅樝、猴樝、野山楂又名:小叶山楂、山果子、红果子、棠棣子
味性:酸甘,微温。
归经:归脾、胃、肝经。
主治:消食积;化滞瘀。主饮食积滞,脘腹胀痛,泄泻痢疾,血瘀痛经,闭经,产后腹痛;恶露不尽;。山楂(图)

别名:葴、寒浆、醋浆、苦葴、苦蘵、皮弁草、酸浆草、灯笼草、苦耽、金灯草、姑娘菜、灯笼儿、红姑娘、天泡草、红娘子、珊瑚架、山瑚柳、天灯笼草、九古牛、泡子草、扑扑子草、花姑娘、姑娘花、打朴草、叶下灯、蒧、苦蒧、酢浆、挂金灯、苦精、金灯笼、锦灯笼、蓝花天仙子、野木瓜、野胡椒椒
味性:酸苦,寒。
归经:归肺;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治热咳,咽痛,黄疸,痢疾,水肿,疔疮,丹毒。酸浆(图)
味性:龟肉甘酸、温;龟板咸甘、平。
归经:龟肉入肝、肺、脾;;龟板入心、肝、肾。
主治:除湿痹,补阴虚,滋肾水,止血,解毒。用于龟肉治湿痹,风痹,筋骨疼痛,久年寒咳,夜多小便,小儿遗尿,痔疮下血,血痢,子宫脱垂;龟板治阴虚不足,骨蒸劳热,筋骨疼痛,小儿囟门不合及头疮、妇女胎前产后痢疾,女子赤白带下,阴痒。;(1)滋阴潜阳:用于阴虚阳亢及阴虚火旺之头晕目眩、潮热、盗汗以及热病后津液不足之咽干口渴。配熟地、知母、黄柏治潮热、盗汗。;(2)益肾壮骨:用于肾阴不足之腰膝无力及小儿囟门不合。乌龟

别名:酸梅、黄仔、合汉梅、干枝梅、梅实、熏梅、桔梅肉、梅、春梅
味性:酸,温。
归经:归肝、脾、肺、大肠经。
主治: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乌梅(图)

别名:罐罐草、倒罐草、毛足杆、红暴牙狼、炸腰果、山石榴[福建]、猪母稔、夻口巴、痢疾罐、赤牙郎、高脚稔、猪姆草、山石榴、咂口巴、地茄、豹牙郎木、杏口巴、毡子杆、老虎杆、小毛香、毛张口、活血丹、高脚山落苏、野石榴、金石榴、金鸡腿、猪母草、吞口巴、猪乸稔、牛乸稔、红爆牙狼、埔笔仔、九螺仔花、不留行、大杜桥、水外年、高脚埔梨、大号天番炉
味性:酸涩,凉。
归经:归脾;胃;肺;肝经。
主治:活血消肿,清热解毒。治跌打损伤,痈肿疔毒,乳汁不行。野牡丹

别名:滇橄榄、橄榄[云南.四川]、庵摩勒、油柑子、余甘、庵摩落迦果、土橄榄、望果、油甘子、牛甘子、橄揽子、喉甘子、鱼木果、橄榄
味性:甘、酸、涩、凉。
归经:脾;胃经。
主治:清热利咽;润肺化痰;生津止渴。主感冒发热;咳嗽;咽痛;白喉;烦热口渴;高血压。余甘子
别名:木蜜、树蜜、木饧、白石木子、蜜屈律、鸡距子、癞汉指头、栞栱、背洪子、兼穹、拐枣、天藤、还阳藤、木珊瑚、鸡爪子、鸡橘子、结留子、曹公爪、棘枸、白石枣、万寿果、鸡爪梨、甜半夜、龙爪、碧久子、金钩钩、酸枣、鸡爪果、枳枣、兼穹拐枣、转钮子、鸡脚爪、万字果、橘扭子、九扭、金约子
味性:甘酸,平。
归经:心;脾;肺经。
主治: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枳椇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