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脾经的平性中药列表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归入脾经的中药列表 > 归入脾经的平性中药列表 > 第1页
白背叶
白背叶

别名:野桐、叶下白、白背木、白背娘、白朴树、白帽顶、白膜叶、白鹤叶、白面戟、白面风、白桃叶

味性:味苦;性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湿;止血。主蜂窝组织炎;化脓性中耳炎;鹅口疮;湿疹;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白背叶

白背叶根
白背叶根

别名:白膜根、白朴根、野桐根

味性:味微苦;涩;性平。

归经:脾;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祛湿;收涩;消瘀。主肝炎肠炎;淋浊;带下;脱肛;子宫下垂;肝脾肿大;跌打扭伤。白背叶根

白果叶

别名:银杏叶

味性:苦;甘;涩;性平。

归经:心;肺;脾经。

主治:活血养心,敛肺涩肠。主胸痹心痛;喘咳痰嗽;泄泻痢疾;白带。白果叶

白花蛇目睛

味性:味甘;咸;性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疏风定惊。主小儿夜啼。白花蛇目睛

白胶香

别名:枫香脂、枫脂、白胶、芸香、胶香

味性:味辛苦,平。

归经:入脾、肝二经。

主治:活血,凉血,解毒,止痛。治痈疽,疮疥,瘾疹,瘰疬,金疮,齿痛,吐血,衄血。白胶香

白沙糖
白沙糖

别名:石蜜、白糖、糖霜、白霜糖

味性:甘;平。

归经:脾;肺经。

主治:润肺,生津。治肺燥咳嗽,口干燥渴,中虚脘痛。白沙糖

白首乌
白首乌

别名:山东何首乌、泰山何首乌、泰山白首乌、和尚乌、隔山消、白何乌、白何首乌、隔山撬、白木香、野蕃薯、一肿三消、和平参、山花旗、张果老

味性:味苦;薇苦;性平。

归经:肝;肾;脾胃经。

主治:安神、补血。用于体虚失眠,健忘多梦,皮肤搔痒。白首乌

白鹇
白鹇

别名:鹎雉、白鹎、白雉、越禽、银鸡、银雉、白鵫、白翰、鵫雉、雗雉、白雗、文雗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肺经。

主治:补气;健脾;益肺。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后饱胀;大便溏泄;虚劳发热;咳嗽。白鹇

白鸭肉

别名:鹜肉、骛肉

味性:甘咸,平。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补益气阴;利水消肿。主虚劳骨蒸;咳嗽;水肿。白鸭肉

白颖苔草

味性:味甘;苦;涩;性平。

归经:三焦;脾;胃;肾经。

主治:清热利尿通淋。主乳糜尿。白颖苔草

豹皮菇

别名:豹皮香菇、白香菇

味性:甘;平。

归经:心;脾经。

主治:补气血;益心肝。主气血不足;心脾两虚;疲乏无力;失眠心悸。豹皮菇

北鹤虱

味性:苦、辛,平。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杀虫消积。用于蛔虫、蛲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北鹤虱

篦子舒筋草

别名:牛肋巴、舒筋草、凤尾草

味性:微苦;平。

归经:脾经。

主治:舒筋,活络,散寒。治风湿筋骨痛,手指麻木,跌打损伤,瘰疬,痞块。篦子舒筋草

扁豆花
扁豆花

别名:南豆花

味性:甘,平。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健脾和胃,消暑化湿。治痢疾,泄泻,赤白带下。扁豆花(图)

扁豆叶
扁豆叶

味性:辛甘甜;平。

归经:脾;胃;心经。

主治:消暑利湿,解毒消肿。主暑湿吐泻,疮疖肿毒,蛇虫蛟伤。扁豆叶

扁轴木

味性:味微甘;性平。

归经:肾;脾经。

主治:补益。主身体衰弱;劳伤乏力;虚热;自汗;盗汗。扁轴木

藨草

别名:野荸荠、光棍草、光棍子、野荸蔼

味性:甘、涩,平。

归经:脾;胃;膀胱经。

主治:开胃。主治食积气滞,呃逆饱胀。藨草

鳖头
鳖头

别名:鳖首

味性:味甘;咸;性平。

归经:脾;大肠经。

主治:治久痢脱肛,产后子宫下垂,阴疮。鳖头

冰糖
冰糖

味性:甘;平。

归经:脾;肺经。

主治:健脾和胃;润肺止咳。主脾胃气虚;肺燥咳嗽;或痰中带血。冰糖

蚕豆花

味性:甘,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凉血,止血。治咳血,鼻衄,血痢,带下,高血压病。蚕豆花

蚕蛹
蚕蛹

别名:茧蛹、小蜂儿

味性:味甘;咸;性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杀虫疗疳;生津止渴。主肺痨;小儿疳积;发热;蛔虫病;消渴。蚕蛹

藏鮡骨

味性:甘、咸;平。

归经:入脾、胃二经。

主治:健脾开胃;利水消肿。主消化不良;水肿。藏鮡骨

藏鮡肉

味性:味甘;淡;性平。

归经:入脾、肾二经。

主治:健脾和胃;补虚调经。主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月经不调。藏鮡肉

茶油粑

别名:枯饼、茶枯、茶麸、茶子饼、茶子麸、茶油麸

味性:辛;苦;涩;平。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燥湿解毒;杀虫去积;消肿止痛。主湿疹痛痒;虫积腹痛;跌打伤肿。茶油粑

豺皮

味性:味苦;性平。

归经:肝;肾;脾经。

主治:消积;解毒;止痛;定惊。主疳痢;慝齿;脚气;冷痹;小儿夜啼。豺皮

鲳鱼
鲳鱼

别名:鮀鱼、昌侯龟、昌鼠、狗瞌睡鱼、鲳鳊、镜鱼、平鱼、白昌、叉片鱼、昌候鱼、昌鱼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益气养 血;舒筋利骨。主消化不良;贫血;筋骨酸痛;四肢麻木。鲳鱼

长萼猪屎豆

别名:大叶毛铃、狗铃豆

味性:辛;甘;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化积消疳,清热解毒,通淋利尿。主小儿疳积,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咳嗽痰喘,痈疽疔疮。长萼猪屎豆

陈仓米

别名:老米、陈廪米、陈米、火米、红粟、陈禀米

味性:甘淡,平。

归经:胃;大肠;脾经。

主治:理脾助气,调胃止泻。主治脾虚胃弱,精神不振,烦渴久泄。陈仓米

赪桐叶

别名:红蜻蜒叶

味性:辛;甘;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消肿散瘀。治痈疽疔疮,跌打损伤。赪桐叶

橙耳

别名:黄木耳

味性:甘;淡;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养胃健脾止泻。主食欲不振;脾虚久泻。橙耳

鸱肉

味性:咸;平。

归经:肝;脾;胃经。

主治:壮骨益气;定惊消积。主软乏力;癫痫;肉积。鸱肉

赤楠
赤楠

别名:牛金子、鱼鳞木、赤兰、石柃、山石榴、瓜子柴、山乌珠、细叶紫陵树、细子莲、赤楠蒲桃、瓜子木、假黄杨

味性:味甘;微苦;辛;性平。

归经:归肾;脾;肝经。

主治:健脾利湿,乎喘,散瘀。治浮肿,小儿盐哮,跌打损伤,烫伤。赤楠

赤楠根

别名:叫耳蒙根

味性:味甘;微苦;辛;性平。

归经:归肾;脾;肝经。

主治:益肾定喘;健脾利湿;祛风活血;解毒消肿。主喘咳;浮肿;淋浊;尿路结石;痢疾;肝炎;子宫脱垂;风湿痛;疝气;睾丸炎;痔疮;痈肿;水火烫伤;跌打肿痛。赤楠根

赤阳子

别名:救军粮、赤果、纯阳子、火把果、红子、救兵粮)、水沙子、救兵粮、豆金娘、小红子、火棘

味性:甘;酸;涩;平。

归经:肝;脾;胃经。

主治:健脾消积,活血止血。治痞块,食积,泄泻,痢疾,崩漏,产后血瘀。赤阳子

臭茉莉

别名:臭屎茉莉、山茉莉、大髻婆、过墙风、臭朱桐、臭牡丹[广西]、臭矢茉莉、蜻蜓叶、老虎草、小将军、冬地梅

味性:苦,平。

归经:心;脾;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治风湿骨痛,脚气水肿,痔疮脱肛,痒疹疥疮,慢性骨髓炎。臭茉莉

臭牡丹
臭牡丹

别名:矮桐子、大红花、臭枫根、臭八宝、臭芙蓉、矮脚桐、大红袍、矮童子、野朱桐、臭枫草、臭珠桐、矮桐、逢仙草、臭灯桐、假真珠梧桐、臭树、臭草、鸡虱草、臭黄根、臭茉莉、臭梧桐

味性:辛苦;平。

归经:心;肝;脾经。

主治:活血散瘀,消肿解毒。治痈疽,疔疮,乳腺炎,关节炎,湿疹,牙痛,痔疮,脱肛。臭牡丹

臭梧桐

别名:八角梧桐、山梧桐、臭桐柴、楸茶叶、后庭花、海州常山、海桐、臭桐、臭芙蓉、地梧桐、秋叶、凤眼子、泡花桐、楸叶常山、矮桐子、岩桐子、百日红、臭牡丹

味性:苦、甘,平。

归经:肝;胆;脾经。

主治:祛风湿,降血压。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高血压病,偏头痛,疟疾,痢疾,痔疮,痈疽疮疥。臭梧桐

穿心草
穿心草

别名:串钱草、穿钱草、顶心风、穿心莲、狮子草

味性:微甘、微苦,平。

归经:肺;脾;胃;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咳,止痛。用于肺热咳嗽,胃痛,黄疸型肝炎,毒蛇咬伤。穿心草

吹火筒

别名:尖叶绣球菊、狭叶绣球菊、千颗米

味性:苦,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通经,通便,利尿。治闭经,月经不调,便结腹胀,小便不利。吹火筒

椿叶

别名:椿木叶、春尖叶

味性:苦,平。

归经:心;脾;大肠经。

主治:消炎,解毒,杀虫。治肠炎,痢疾,疔,疽,漆疮。疥疮,白秃。椿叶

刺梨根
刺梨根

别名:茨藜子根、茨藜根

味性:甘酸,平。

归经:脾;胃;肝;肾经。

主治:健胃,消食,止泻,涩精。治胃痛,泄泻,痢疾,遗精,崩漏,带下,久咳。刺梨根

刺玫花

味性:酸;甘;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理气和胃;止咳。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吐血,肋间神经痛,肺痨咳嗽。刺玫花

刺蜜

别名:羊刺蜜、草蜜、给敦罗、刺糖、骆驼刺糖、阳塔克西克尔、给勃罗

味性:甘酸,平。

归经:心;肺;脾;小肠;肾经。

主治:治骨蒸烦渴,血痢,腹泻,腹痛,头痛。刺蜜

刺楸树皮

别名:丁桐皮、钉皮、刺楸皮、山上虎、狼牙棒、海桐皮、野海桐皮、刺五加

味性:苦辛,平。

归经:入脾、胃经。

主治:祛风,除湿,杀虫,活血。治风湿痹痛,腰膝痛,痈疽,疮癣。刺楸树皮

脆蛇
脆蛇原生态脆蛇脆蛇

别名:碎蛇、银蛇、金蛇、地鲜、蝎蛇、金星地鳝、金星鳝、片蛇、蛇蜥、无脚蜥、蜴蛇

味性:咸,平。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风湿疼痛,头晕目眩。脆蛇

大果卫矛

别名:白鸡槿、青得方

味性:甘;微苦;平。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益肾壮腰;化瘀利湿。主肾虚腰痛;胎动不安;慢性肾炎;产后恶露不尽;跌打骨折;风湿痹痛;带下。大果卫矛

大金牛草

别名:紫背金牛、金牛远志、坡白草、金牛草、大金不换、肥儿草、蛇总管、鹧鸪茶、金不换、大兰青、大金草、午时合、疳积草、厚皮柑、大金不换草、多年红、安心草、千里马、叶叶一枝花、银不换、腻药虫

味性:甘,平。

归经:肺;脾经。

主治:止咳,消积,活血散瘀。治痰咳痨嗽,痢疾,疳积,瘰疬,蛇伤,跌打损伤。大金牛草

大毛桐子根

别名:姜桐子树根、圆鞋、粗糠根

味性:味微苦;性平。

归经:肺;脾;胃经。

主治:清热;利湿。主肺热吐血;湿热泄泻;小便淋痛;带下。大毛桐子根

大石枣

味性:酸;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健胃消积。主食积。大石枣

大榆蘑

别名:榆侧耳、榆耳、榆蘑

味性:甘;性平。

归经:脾;大肠经。

主治:滋补强壮;止痢。主虚弱萎症;痢疾,肺气肿。大榆蘑

党参
党参党参

别名:东党、台党、潞党、口党、上党人参、黄参、狮头参、中灵草、防风党参、防党参、上党参

味性:甘,平。

归经:归脾;肺经。

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党参(图)

鸐雉

别名:翟、山雉、翟鸡、山鸡、鸐鸟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肺经。

主治:补中益气;平喘。主气虚喘促;体虚乏力。鸐雉

地菍

别名:地茄子、地兰子、地石榴、铺地锦、山地菍、地茄、地吉桃、地葡萄、地红花、古柑、苦含、倒藤王不留、金头石榴、毛冬瓜、水汤泡、提脚龙、猫儿眼睛草、铺地稔、野落苏、红地茄、落地稔、地稔藤、矮脚埔梨、埔淡、波罗罂子、铺地菍、落地菍、地菍藤、矮脚补翁、杜茄、土地榆、小号埔淡、铺地粘

味性:甘、涩,平。

归经:归心;肝;脾;肺经。

主治:活血止血,清热解毒。治痛经,产后腹痛,血崩,带下,便血,痢疾,痈肿,疔疮。地菍

地菍根

别名:地茄根、地稔根、火炭泡

味性:味苦;微甘;性平。

归经:归肝;脾;肺经。

主治:活血,止血,利湿,解毒。治痛经,产后腹痛,崩漏,白带,痢疾,瘰疬,牙痛。地菍根

地桃花
地桃花

别名:红花地桃花、肖梵天花、野棉花、狗脚迹、大梅花树、刺头婆、痴头婆、天下捶、八卦拦路虎、野茄子、小朝阳、假桃花、野梅花、粘油子、羊带归、虱麻头、八卦草、红孩儿、石松毛、毛桐子、牛毛七、三角风、桃子草、迷马桩、野桃花、土口芪、刀伤药、大迷马桩棵、油玲花、土杜仲、野桐乔、山棋菜、千下捶、野挑花、梵尚花、奇马桩、半边月、拔脓膏、山茄簸、千下锤、土黄芪、巴巴叶、窝吼、地马格

味性:甘辛,平。

归经:肺;脾经。

主治: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治感冒发热,风湿痹嘉,痢疾,水肿,淋病,白带,吐血,痈肿,外伤出血。地桃花

棣棠花
棣棠花

别名:蜂棠花、地棠、黄度梅、金棣棠、黄榆叶梅、麻叶棣棠、地园花、小通花、清明花、金旦子花、画眉杠、鸡蛋花、三月花、青通花、通花条、地团花、金钱花

味性:苦、涩;平。

归经:肺;胃;脾经。

主治:治久咳,消化不良,水肿,风湿痛,热毒疮。棣棠花

丁香枝

味性:味辛;性平。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理气散寒;温中止泻。主脘腹胀满;恶心;泄泻虚滑;水谷不消。丁香枝

钉头果
钉头果

味性:甘;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健脾和胃;益肺。主小儿呕吐;泄泻;不思纳食;肺痨咳嗽。钉头果

东廧子

别名:沙蓬米、沙米、登相干、登粟、吉刺儿

味性:甘;性平。

归经:肺;脾;胃经。

主治:健脾消食;发表解热;利水。主饮食积滞;噎膈反胃;感冒发烧;肾炎。东廧子

豆腐皮
豆腐皮

别名:豆腐衣

味性:甘淡,平。

归经:肺;脾;胃经。

主治:清热化痰;解毒止痒。主肺寒久嗽;自汗;脓疱疮。豆腐皮

独脚柑

别名:干草、细独脚马骝、马佬含菊、金锁匙、地莲芝、鹿草、黄花甘、疳积草、同肢草、犸骝草、地连枝、消米虫、五疳草、黄花积药草、串金黄

味性:甘淡,平。

归经:归肝;脾;胃经。

主治:清肝,健脾,消食,杀虫。治小儿伤食,疳积,黄肿,夜盲。独脚柑

对节树根

别名:小红米果根

味性:辛苦;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清热,止血。治月经不凋,吐血,尿血,痔疮出血。对节树根

对叶四块瓦

别名:四叶莲、四块瓦、四儿风、四叶箭、金薄荷、四叶麻、四叶对、四叶金、四叶一枝花、四大天王、金大王、四对金

味性:辛,平。

归经:心;脾;肾经。

主治:祛风活血;解毒止痒。主感冒;咳喘;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疖;月经不调。对叶四块瓦

峨三七

别名:芋儿七

味性:甘,平。

归经:入肺、脾,胃三经。

主治:补中益气,生肌长肉。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胃痛出血。峨三七

鹅内金

味性:甘;平;涩。

归经:脾经。

主治:健脾消食;涩精止遗;消症化石。主消化不良;泻痢;疳积;遗精遗尿;泌尿系结石;胆结石;症瘕经闭。鹅内金

鹅肉
鹅肉

别名:鹅、舒雁、家雁

味性:甘,平。

归经:入脾、肺经。

主治:益气补虚;和胃止渴。主虚羸;消渴。鹅肉

鹅掌上黄皮

味性:甘;平。

归经:脾经。

主治:心湿敛疮。。主湿疮;冻疮。鹅掌上黄皮

耳水苋
耳水苋

别名:水旱莲、金桃仔、大仙桃草

味性:味甘;淡;性平。

归经:归脾;膀胱经。

主治:健脾利湿;行气散瘀。主脾虚厌食;胸膈满闷;急慢性膀胱炎;妇女带下;跌打瘀肿作痛。耳水苋

二色补血草
二色补血草

别名:燎眉蒿、补血草、扫帚草、匙叶草、血见愁、秃子花、苍蝇花、白花莱棵、蝎子花菜、屹蚤花、野菠菜、白花菜棵、矶松、盐云草、盐云参、闹蝇花、蝇子花、苍蝇架

味性:甘苦,平。

归经:脾;肝;膀胱经。

主治:补血,止血,散瘀,调经,益脾,健胃。治崩漏,尿血,月经不调。二色补血草

番薯
番薯

别名:朱薯、山芋、甘薯、红山药、香薯蓣、红薯、金薯、番茹、土瓜、地瓜、红苕、白薯、玉枕薯、甜薯

味性:甘;平。

归经:脾;肾经。

主治: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番薯

鲂鱼
鲂鱼

别名:鳊鱼、平胸鳊、法罗鱼、乌鳊、花边、三角鳊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健脾益胃;消食和。主和消化不良;胸腹胀满。鲂鱼

费菜

别名:养心草、倒山黑豆、马三七、白三七、胡椒七、七叶草、晏海豆丬、回生草、血草

味性:酸,平。

归经:入心、肝、脾三经。

主治:活血,止血,宁心,利湿,消肿,解毒。治跌打损伤,咳血,吐血,便血,心悸,痈肿。费菜

分心木
分心木分心木

别名:核桃种隔、胡桃衣、胡桃夹、胡桃隔、核桃隔

味性:苦、涩,平。

归经:脾;肾经。

主治:补肾涩精。用于肾虚遗精,滑精,遗尿。分心木

粉背蕨

别名:铁脚凤尾草、鸡脚草、水郎鸡、卷叶凤尾、岩飞蛾、白烤、白蓝地草、天青地白、姬里白、猪棕草、大叶猪棕

味性:温;淡;平微涩。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祛痰止咳,利湿和瘀。治百日咳,喉风,痢疾,泄泻,淋病,白带,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粉背蕨

枫香树根
枫香树根

别名:枫果根、杜东根

味性:辛;苦;平。

归经:脾;肾;肝经。

主治:解毒消肿;祛风止痛。主痈疽疔疮;风湿痹痛;牙痛;湿热泄泻;痢疾;小儿消化不良。枫香树根

枫香树叶
枫香树叶

味性:辛苦,平。

归经:脾;肾;肝经。

主治:治急性胃肠炎,痢疾,产后风,小儿脐风,痈肿发背。枫香树叶

蜂乳

别名:王浆、蜂王浆、乳浆、王乳、蜂皇浆、皇浆

味性:甘酸,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滋补强壮。用于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病,心血管机能不全,慢性肝炎,溃疡病,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蜂乳

蜂蝇
蜂蝇

别名:花虻、食蚜蝇

味性:甘、苦;平。

归经:脾经。

主治:健脾消食。主脾虚食滞,消化不良。蜂蝇

佛手柑根

味性:辛;苦;性平。

归经:脾;胃;肾经。

主治:顺气化痰。主肝胃气痛;脾肿大;癫痫。佛手柑根

扶桑根

味性:甘;涩;性平。

归经:肝;脾;肺经。

主治:治月经不调,血崩,白浊,白带。扶桑根

匐地风毛菊

别名:星状风毛菊

味性:味辛;苦;性平。

归经:入肝、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通络舒筋。主风温痹痛;筋脉拘挛。匐地风毛菊

附地菜
附地菜

别名:伏地菜、鸡肠、鸡肠草、地胡椒、搓不死、豆瓣子棵、伏地草、山苦菜、地瓜香

味性:辛苦;平。

归经:心;肝;脾;肾经。

主治:治遗尿,赤白痢,发背,热肿,手脚麻木。附地菜

甘草
甘草甘草

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粉草、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甜草、甜根子、棒草

味性:甘;平。

归经:入脾、胃、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主治咽喉肿痛,咳嗽,脾胃虚弱,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癔病,痈疖肿毒,药物及食物中毒。甘草(图)

甘青铁线莲

别名:木通、亦蒙

味性:甘;苦;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健胃消积;解毒化湿。主食积不化;腹满痞塞;腹涌腹泻;痈疮;湿疮。甘青铁线莲

柑叶

味性:辛;苦;平。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行气宽胸;疏肝和胃;解毒消痈。主胸隔满闷;胁肋胀痛;经行不畅;膈痈;乳痈;乳岩。柑叶

橄榄仁

味性:甘;平。

归经:肺;脾;胃经。

主治:润燥;醒酒;解毒。主口唇燥痛;醉酒;鱼、蟹中毒。橄榄仁

高粱
高粱

别名:蜀黍、木稷、藋粱、芦穄、蜀秫、芦粟、获粱、番黍

味性:甘,平。

归经:脾;胃;肺经。

主治:燥湿祛痰,宁心安神。主治湿痰咳嗽,胃痞不舒,失眠多梦,食积。高粱

鸽卵

别名:家鸽卵、鸽蛋

味性:味甘;咸;性平。

归经:肺;脾;胃;肾经。

主治:补肾益气;解疮痘毒。主疮疥痘疹。鸽卵

葛根
葛根葛根

别名:葛藤、粉葛、干葛、葛麻藤、甘葛、葛麻茹、葛于根、黄葛根、葛条根、葛葛根、葛子根、鸡齐根

味性:甘辛,平。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葛根(图)

葛藟汁

别名:千岁 SUO汁

味性:甘;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益气生津;活血舒筋。主乏力;口渴;哕逆;跌打损伤。葛藟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