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脾经的平性中药列表/3
|
- 老龙皮
- 老枪谷根
- 勒鱼
- 梨木灰
- 李树叶
- 李子
- 鲤鱼
- 鲤鱼皮
- 莲衣
- 莲子
- 鹩哥舌
- 灵寿茨
- 灵芝
- 柃木
- 龙眼
- 龙眼核
- 龙眼树皮
- 漏斗瓶蕨
- 鲈鱼
- 鹿藿
- 鹿藿根
- 鹭肉
- 驴骨
- 驴蹄
- 驴头
- 驴脂
- 骡宝
- 落花生
- 麻妹条叶
- 马齿
- 马蔺根
- 马蔺子
- 马鬐膏
- 马蹄甲
- 马尾千金草
- 麦芽
- 鳗鲡鱼
- 毛排钱草
- 毛薯
- 毛叶石楠
- 玫瑰露
- 梅梗
- 蒙自水芹
- 密花角蒿
- 密陀僧
- 蜜蜂子
- 蜜蜡
- 绵三七
- 缅枣
- 牡荆茎
- 木半夏根
- 木豆
- 木槿花
- 苜蓿
- 南鹤虱
- 南烛叶
- 泥鳅
- 牛背鹭
- 牛肉
- 牛尾参
- 牛血
- 女娄菜
- 排钱草
- 盘龙七
- 佩兰
- 萍蓬草子
- 破布叶
- 铺地蜈蚣
- 葡萄
- 漆大姑
- 掐不齐
- 千针万线草
- 芡实
- 芡实根
- 芡实茎
- 蔷薇露
- 青风藤
- 青藤
- 青榨槭
- 苘麻
- 蚺蛇膏
- 榕须
- 瑞香根
- 瑞香叶
- 三棱
- 三升米
- 三消草
- 桑耳
- 沙棘豆
- 鲨鱼肉
- 山扁豆
- 山刺梨
- 山杜仲
- 山海螺
- 山韭
- 山韭菜
- 山枇杷
- 山药
- 山樱桃
- 山油柑果实
- 下一页
别名:老鼠眼、饿蚂蝗[湖南]、痰切豆、鹿豆、荳豆、野绿豆、野黄豆、老鼠豆、野毛豆、门瘦、酒壶藤、鸟眼睛豆、大叶野绿豆、蔨、乌眼睛豆、鬼豆根、藤黄豆、乌睛珠、光眼铃铃藤、山黑豆、鬼眼睛、一条根
味性:苦、辛,平。
归经:胃;脾;肝经。
主治:凉血,解毒。治头痛,腰疼腹痛,产褥热,瘰疬,痈肿,流注。鹿藿(图)
别名:白鳝、蛇鱼、风鳗、鳗鱼、白鳗、青鳝、鯬鯠、鳗鯠、鳗鯬、黑耳鳗、黑鳗鱼
味性:甘,平。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补虚羸,祛风湿,杀虫。治虚劳骨蒸,风湿痹痛,脚气,风疹,小儿疳积,妇女崩漏,肠风,痔漏,疮疡。鳗鲡鱼(图)
别名:参薯、黎洞薯、大薯、薯子、脚板薯、鸡窝薯、红毛薯、去饼山药
味性:甘;微涩;平。
归经:脾;肺;肾经。
主治:健脾止泻;益肺滋肾;解毒敛疮。主脾虚泄泻;肾虚遗精;带下;小便频数;虚劳咳嗽;消渴;疮疡溃烂;汤火伤。毛薯

别名:鸡心矮陀陀、球根毛瓣花、草仔薯、山草果、排红草、山鸡头、山土瓜、草果暗消、地草果、独苗一支立
味性:甘苦,平。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健胃消积,理气止痛。用于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胃腹疼痛,腹泻,跌打损伤。绵三七
别名:豆蓉、山豆根、扭豆、三叶豆、野黄豆、观音豆、树豆、大木豆、花螺树豆
味性:辛、涩,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利湿消肿,散瘀止痛。用于黄疸型肝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便血,衄血。木豆

别名:篱障花、清明篱、白饭花、鸡肉花、猪油花、朝开暮落花、里梅花、疟子花、喇叭花、白玉花、藩篱花、打碗花、灯盏花、白面花、朝开幕落花、白槿花、桐树花、大碗花、碗盖花、扁状花、苦松花、水槿花、槿铃花、新米花、饭汤花、旱莲花、水昌花、槿树花、三七花、扦金花、木荆花、芭壁花、木红花、肉花、白木棉花、白水绵花、白棉花
味性:甘,平。
归经:脾;肺;肝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治肠风泻血,痢疾,白带。木槿花


别名:紫苜蓿、紫花苜蓿、蓿草、牧蓿、木粟、怀风、光风、连枝草、光风草、南苜蓿、金花菜、草头、母齐头、黄花草子、磨盘草子、黄花菜
味性:苦,平。
归经:脾;胃;肾经。
主治:清脾胃,利大小肠,下膀胱结石。苜蓿(图)
别名:野罂粟[昆明]、罐罐花、对叶草、对叶菜[贵州]、对叶菜、大叶金石榴、土地榆、金打蛇、大米罐、山牡丹、真珠红、野罂粟
味性:辛苦,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健脾,利尿,通乳。用于乳汁少,体虚浮肿。女娄菜

别名:龙鳞草、午时合、金钱草、午时灵、叠钱草、钱排草、双排钱、金钱豹、四季春、钱串草、双金钱、纸钱剑、猎狸尾草、双排钱金钱豹、四季青
味性:味淡;苦;性平。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祛风利水,散瘀消肿。治感冒,风湿痹痛,水肿臌胀,喉风,牙痛,跌打肿痛。排钱草


别名:兰草、泽兰、圆梗泽兰、省头草、茴、兰、水香、都梁香、大泽兰、燕尾香、香水兰、孩儿菊、千金草、女兰、香草、醒头草、石瓣、针尾凤、蕳、兰泽
味性:辛,平。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清暑,辟秽,化湿,调经。治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邪内蕴,脘痞不饥,口甘苔腻,月经不调。佩兰(图)
别名:筋骨草、小伸筋、过山龙、水杉、狗仔草、狮子草、龙须草、舒筋草、土木胶、猫子藤、石子藤、青筋草、松筋草、收鸡草、蜈蚣草、山毛柏、凤凰伸筋、鹿角草、伸筋草、立筋草、寸金草、寸寸草、合金草、龙角藤
味性:甘,平。
归经:入肝、脾、肾三经。
主治:祛风湿,舒筋络,活血,止血。治风湿拘疼麻木,,肝炎,痢疾,风疹,赤目,吐血,衄血,便血,跌打损伤,汤、火烫伤。铺地蜈蚣

别名:索索葡萄、草龙珠、葡萄秧、山葫芦、蒲陶、赐紫樱桃、琐琐葡萄、菩提子、乌珠玛、葡萄秋
味性:甘酸,平。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补气血,强筋骨,利小便。治气血虚弱,肺虚咳嗽,心悸盗汗,风湿痹病,淋病,浮肿。葡萄(图)

别名:毛漆、毛七哥、毛七公、大毛七、算盘子、野南瓜、漆大伯、杨漆姑婆、藤篮果、痒树棵、两面毛、生毛七、山桔子、八楞桔、八面桔、入瓣桔、山金瓜
味性:味苦;涩;性平。
归经:胃;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主生漆过敏;稻田皮炎;皮肤瘙痒;荨麻疹;湿疹;烧伤;乳腺炎;急性胃肠炎;痢疾。漆大姑
别名:麦参、筋骨草、大鹅肠菜、小胖药
味性:甘,平。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健脾养血;补肝益肾;消肿。主贫血;精神短少;头晕心慌;耳鸣眼花;潮热;遗精;月经不调;带下;骨折;乳腺炎。千针万线草


别名:鸡头米、鸡头、卵菱、鸡瘫、鸡头实、雁喙实、雁头、乌头、艻子、鸿头、水流黄、水鸡头、肇实、刺莲藕、刀芡实、鸡头果、苏黄、黄实、鸡咀莲、鸡头苞、刺莲蓬实、鸡癕、蔿子
味性:甘涩,平。
归经:归脾、肾经。
主治:固肾涩精,补脾止泄。治遗精,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芡实(图)
别名:寻风藤、清风藤、滇防己、大青木香、大青藤、岩见愁、排风藤、过山龙、羊雀木、鼓藤、豆荚藤、追骨风、爬地枫、毛防己、青防己、风龙、苦藤、黑防己、吹风散、追骨散、土藤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通络;除湿止痛。主风湿痹痛;历节风;鹤膝风;脚气肿痛。青藤

别名:白麻、青麻、野棉花、叶生毛、磨盘单、车轮草、点圆子单、馒头姆、孔麻、磨仔盾、毛盾草、野火麻、野芝麻、紫青、绿箐、野苘、野麻、鬼馒头草、金盘银盏
味性:苦;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开窍。主痢疾;中耳炎;耳鸣;耳聋;睾丸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痈疽肿毒。苘麻(图)
别名:半天吊、吊风根、榕树须、榕树吊须、榕根须、榕树倒抛根、乌松、老公须、倒吊松根根
味性:苦涩,平。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祛风清热,活血解毒。治流感,百日咳,麻疹不透,扁桃体炎,眼结膜炎,痧气腹痛,风湿骨痛,鼻衄,血淋,跌打损伤。榕须

别名:假牛甘、细杠木、水皂角、黄瓜香、鸡毛箭、含羞草决明、梦草、挞地沙、砂子草、地柏草、假牛柑、望江南、疳草、下通草、鱼骨折、红霜石、细密梳、细柑木、蛇谷草、野通草、茫喜、蛇药、苦麦草
味性:甘,平。
归经:肝;肾;脾;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便。用于肾炎水肿,口渴,咳嗽痰多,习惯性便秘,毒蛇咬伤。山扁豆



别名:地黄、牛奶子、四叶参、白蟒肉、山胡萝卜、乳薯、奶参、土党参、通乳草、奶奶头、白河车、牛附子、乳夫人、奶树、奶奶产头、老奶头、野菜产砂、奶葫芦、奶茵、陈、奶党、羊乳参、白马肉、牛奶参、角参、洋参、哈蜡党、狗头党、狗参、狗头参
味性:甘辛,平。
归经:归脾;肺经。
主治:消肿,解毒,排脓,祛痰,催乳。治肺痈,乳痈,肠痈,肿毒,瘰疬,喉蛾,乳少,白带。山海螺
别名: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藷藇、署预、山芋、诸署、署豫、玉延、修脆、几草、藷、山藷、延草、王芋、薯药、淮山药、蛇芋、野山豆、山板术、白苕、九黄姜、野白薯、扇子薯、佛掌薯、白药子、薯藇、薯、山薯、王薯、山板薯、土蓣
味性:甘;平。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补脾;养肺;固肾;益精。主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频;外用治痈肿;瘰疬。山药
- 《中国药典》山药
- 《中药大辞典》山药
- 《中华本草》山药
-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药
- 《本草备要》山药
- 《本草便读》山药
- 《本草从新》山药
- 《本草撮要》山药
- 《本草分经》山药
- 《本草分经》山药
- 《本草害利》山药
- 《本草经解》山药
- 《本草经解》山药
- 《本草求真》山药
- 《本草新编》山药
- 《本草衍义》山药
- 《本草易读》山药
- 《本草择要纲目》山药
- 《滇南本草》山药
- 《雷公炮制药性解》山药
- 《食疗本草》山药
- 《食物疗法》山药
- 《中药炮制》山药
- 《汤液本草》山药
- 《药鉴》山药
- 《药笼小品》山药
- 《饮食须知》山药
- 《中药学》山药
- 《外科全生集》山药
- 《冯氏锦囊秘录》山药
- 《医学衷中参西录》山药
- 《老年食养食疗》山药
- 《饮膳正要》山药
- 《中医饮食营养学》山药
- 《减肥新法与技巧》山药
- 《顾松园医镜》山药
- 《食疗方》山药
- 《饮膳正要》山药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朱桃、麦樱、牛桃、英桃、婴桃、英豆、李桃、奈桃、梅槐、山婴桃、毛樱桃、野樱桃、山豆子、梅桃、野樱挑
味性:辛;甘;平。
归经:脾;肾经。
主治:健脾,益气,固精。主食积泻痢,便秘,脚气,遗精滑泄。山樱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