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味的平性中药列表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平性中药列表 > 涩味的平性中药列表 > 第1页
扒地蜈蚣

别名:扛棺回

味性:微酸、涩,平。

主治:活血散瘀,解毒。用于各种毒蛇咬伤及跌打损伤。扒地蜈蚣

白背叶根
白背叶根

别名:白膜根、白朴根、野桐根

味性:味微苦;涩;性平。

归经:脾;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祛湿;收涩;消瘀。主肝炎肠炎;淋浊;带下;脱肛;子宫下垂;肝脾肿大;跌打扭伤。白背叶根

白萆薢

别名:刺萆薢、萆薢、花萆薢、滑杆白萆薢

味性:涩微苦,平。

主治:祛风湿,利尿。治风湿性筋骨疼痛,小便短少,淋浊。白萆薢

白果叶

别名:银杏叶

味性:苦;甘;涩;性平。

归经:心;肺;脾经。

主治:活血养心,敛肺涩肠。主胸痹心痛;喘咳痰嗽;泄泻痢疾;白带。白果叶

白鹤藤根

别名:白膏药根

味性:涩甘;平。

归经:肾经。

主治:祛风湿;舒筋络。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白鹤藤根

白花油麻藤
白花油麻藤

别名:鸡血藤[广西]、鲤鱼藤、大蓝布麻

味性:微苦、涩,平。

主治:补血,通经络,强筋骨。用于贫血,白细胞减少症,月经不调,腰腿痛。白花油麻藤

白栎蔀

别名:白栎蒲

味性:苦;涩;性平。

主治:健脾消积,理气,清火,明目。治疝气,疳积,火眼赤痛。白栎蔀

白毛鹿茸草

别名:鱼腮草、六月霜

味性:微苦、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小儿鹅口疮,牙痛,肺炎,小儿高热,风湿性关节炎,吐血,便血;外用治乳腺炎,外伤出血。白毛鹿茸草

白梅
白梅

别名:盐梅、霜梅、白霜梅

味性:酸涩咸,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治喉痹,泻痢烦渴,梅核膈气,痈疽肿毒,外伤出血。白梅

白梅花
白梅花

别名:绿萼梅、绿梅花

味性:酸涩,平。

归经:入肝、肺二经。

主治:舒肝,和胃,化痰。治梅核气,肝胃气痛,食欲不振,头晕,瘰疬。白梅花

白皮

别名:牛千斤

味性:涩;平。

归经:肝经。

主治:止血生肌。主刀伤出血。白皮

白三七

别名:打不死、还阳参、三面七、接骨丹、三步接骨丹、三匹七

味性:涩,平。

主治:止血,镇痛,强筋,长骨。治跌打损伤,骨折。白三七

白叶刺根

味性:酸涩,平。

主治:祛风理湿,下气定喘,固肾。白叶刺根

白叶花柴

别名:白叶花、银背叶秔子梢、银色秔子梢

味性:涩,平。

主治:清热利湿,收敛止血。主治肠炎,腹泻,痢疾,浮肿,便血。本品还可治风湿,跌打损伤,骨折等症。白叶花柴

白颖苔草

味性:味甘;苦;涩;性平。

归经:三焦;脾;胃;肾经。

主治:清热利尿通淋。主乳糜尿。白颖苔草

白猪栗根

味性:辛;涩;微苦;性平。

主治:收敛止泻。主肠炎;腹泻。白猪栗根

柏树

别名:柏、香扁柏

味性:子:甘、辛、微苦,平;叶:苦、辛,温;树脂:淡、涩,平。

主治:子:祛风清热,安神,止血。用于发热烦躁,小儿高热,吐血。;叶:止血生肌。外用治外伤出血。;树脂:解发热,燥湿,镇痛。用于发热头痛,白带;外用治外伤出血。柏树

柏树果

别名:柏树子、香柏树子

味性:苦涩,平。

归经:心;肺经。

主治:祛风,安神,凉血,止血。治感冒头痛发热,胃痛,烦躁,吐血。柏树果

柏树叶
柏树叶

味性:苦;涩;性平。

主治:凉血止血;敛疮生肌。主吐血;血痢;痔疮;癞疮;烫伤;刀伤;毒蛇咬伤。柏树叶

柏树油

别名:柏油、寸柏香

味性:甘;微涩;性平。

主治:祛风,解毒,生肌,治风热头痛,白带,淋浊,痈疽疮疡,刀伤出血。柏树油

鼻血草

别名:红活美、滇荆芥、土荆芥、小薄荷

味性:苦、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吐血,鼻出血,麻风,皮肤瘙痒,疥疮。鼻血草

粃壳草

别名:假稻、粃颖草

味性:涩,平。

主治:清热,解表。主治感冒,疟疾,目赤肿痛。粃壳草

扁豆根

味性:苦;涩;平。

归经:大肠;膀胱经。

主治:消暑,化湿,止血。主暑湿泄泻,痢疾,淋浊,带下,便血,痔疮,漏管。扁豆根

扁藤叶

味性:酸;涩;平。

归经:肝经。

主治:生肌敛疮。主下肢溃疡;外伤。扁藤叶

藨草

别名:野荸荠、光棍草、光棍子、野荸蔼

味性:甘、涩,平。

归经:脾;胃;膀胱经。

主治:开胃。主治食积气滞,呃逆饱胀。藨草

波罗蜜树液

味性:淡;涩;性平。

主治:消肿散结;收涩止痒。主疮疖红肿或疮疖红肿引起的淋巴结炎。波罗蜜树液

菠萝皮

别名:波罗、番娄子、露兜子、地菠萝、草菠萝

味性:涩;甘;平。

主治:解毒;止咳;止痢。主咳嗽;痢疾。菠萝皮

蚕豆荚壳

别名:蚕豆黑壳

味性:味苦;涩;性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治咯血,鼻衄,尿血,消化道出血,手术野出血,天泡疮,烫伤。蚕豆荚壳

藏丁香
藏丁香

别名:石老虎、石参、叶子花、岩五加

味性:微苦;涩;平。

主治:强筋壮骨;利湿消肿。主肾虚腰痛;营养不良性水肿;湿疹;跌打损伤。藏丁香

藏青杠

味性:苦、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主治寒热夹杂,泻痢,肠炎及哮喘。藏青杠

草乌叶

味性:辛、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止痛。用于热病发热,泄泻腹痛,头痛,牙痛。草乌叶

茶油粑

别名:枯饼、茶枯、茶麸、茶子饼、茶子麸、茶油麸

味性:辛;苦;涩;平。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燥湿解毒;杀虫去积;消肿止痛。主湿疹痛痒;虫积腹痛;跌打伤肿。茶油粑

长筒马先蒿

别名:露茹色尔布

味性:味甘;涩;性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健脾利湿;涩精止遗。主小儿疳积;食积不化;脘腹胀满;水肿;遗粉;耳鸣;口舌干燥。长筒马先蒿

长叶山竹子

别名:广西长叶山竹子

味性:苦;涩;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烧伤;烫伤;痈肿疮毒。长叶山竹子

朝天罐
朝天罐

别名:向天葫芦、瓶儿草、倒罐子、猫耳朵、张天刚、七孔莲、朝天瓮子、张天罐、紫金钟、赤红莲、痢症草、罐子草、天葡萄、公石榴、大金钟、痢疾罐、罗浮金锦香、倒罐草、天罐子、酒里坛

味性:甘、涩,平。

主治:补虚益肾,收敛止血。治痨伤咳嗽吐血,痢疾,下肢酸软,筋骨拘挛,小便失禁,白浊白带。朝天罐

赤胫散
赤胫散

别名:蛇头蓼、血当归、缺腰叶蓼、红泽兰、花蝴蝶、红皂药、散血丹、土竭力、花脸荞、荞子连、九龙盘、花扁担、土三七、散血连、小晕药、花脸晕药、苦茶头草、荞黄连、广川草、甜荞莲、脚肿草、田枯七、蛇头草、南蛇头、蝴蝶草、草见血、黄泽兰、花脸荞麦、亚腰山蓼、斗花痒、化血丹、飞蛾七、花月天、盘脚莲、金不换

味性:微苦、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痢疾,白带,血热头痛,崩漏,经闭,乳痈疮疖,跌打损伤。赤胫散

赤麻

味性:涩;微苦;性平。

主治:收敛止血;清热解毒。主咯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疮疡。赤麻

赤小豆叶
赤小豆叶

别名:赤小豆藿、小豆藿、小豆叶

味性:味甘;酸;涩;性平。

归经:肝;肾;胃经。

主治:固肾缩尿;明目;止渴。主小便频数;肝热目糊;心烦口渴。赤小豆叶

赤阳子

别名:救军粮、赤果、纯阳子、火把果、红子、救兵粮)、水沙子、救兵粮、豆金娘、小红子、火棘

味性:甘;酸;涩;平。

归经:肝;脾;胃经。

主治:健脾消积,活血止血。治痞块,食积,泄泻,痢疾,崩漏,产后血瘀。赤阳子

刺梨子

别名:文光果、刺槟榔果、木梨子、缫丝花

味性:酸、涩,平。

主治:根:消食健脾,收敛止泻。用于食积腹胀,痢疾,肠炎,自汗盗汗,遗精,白带,月经过多,痔疮出血。;果:解暑,消食。治维生素C缺乏症。刺梨子

刺栗子

别名:细梗蔷薇、野人头

味性:甘酸微涩,平。

主治:收涩,消肿。治痢疾及痔疮。刺栗子

刺玫

别名:刺玫果、红根

味性:花:甘、微苦,温;果:酸,温;根:苦、涩,平。

主治:花:止血,和血,解郁调经。用于吐血,血崩,肋间神经痛,痛经,月经不调。;果:健脾胃,助消化。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腹胀满,小儿食积。;根:止咳祛痰,止痢,止血。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肠炎,细菌性痢疾,功能性子宫出血,跌打损伤。刺玫

楤木花

味性:味苦;涩;性平。

主治:止血。主吐血。楤木花

粗榧根

味性:淡;涩;性平。

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粗榧根

粗榧子

别名:榧子、山榧子、血榧

味性:甘、涩,平。

主治:驱虫,消积。用于蛔虫病,钩虫病,食积。粗榧子

粗叶木

别名:白果鸡屎树

味性:甘涩;平。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胜湿;活血止痛。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粗叶木

脆骨风
脆骨风

别名:碎骨风、吊钟花、鸡白柴、茶条树、羊脆骨、青皮木、万把刀

味性:甘;微涩;性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散瘀,消肿止痛。主治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脆骨风

大发表

别名:野蚕豆、见水消、三愣金刚、三角西花、爬山豆、山落花生、三愣草、三棱枝爬山豆

味性:辛、微甘、涩,平。

主治:发汗解表,清热利湿。用于感冒发热,鼻炎、肠炎,痢疾,膀胱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外用治跌打损伤。大发表

大飞扬

别名:马鞍叶羊蹄甲、蝴蝶风、羊蹄藤、夜合叶

味性:苦涩,平。

主治:清热润肺,敛阴安神,除湿,杀虫。治百日咳,心悸失眠,盗汗遗精,瘰窃,湿疹,疥癣。大飞扬

大风药

别名:叶青、纤序鼠李、皂布叶、染布叶

味性:涩;微甘;平。

主治:祛风除湿;利水消胀。主风湿关节痛;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大风药

大花卫矛

别名:野杜仲、金丝杜仲、四棱子

味性:微苦、涩,平。

主治:祛风湿,舒筋络,补肾。治痢疾初起,腹痛,肾虚腰痛,风湿疼痛,瘀血闭经。大花卫矛

大冷水麻

味性:淡;涩;性平。

主治:祛瘀止痛;清热解毒。主跌打损伤;骨折;无名肿毒;丹毒;痈疽疮疡。大冷水麻

大人血七

别名:人血七、大金盆、野人血草

味性:苦、涩,平。

主治:活血调经,散淤止痛。用于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大人血七

大树皮

别名:梅榆、榆树

味性:涩,平。

主治:收敛止血。治胃肠出血,尿血,各种外伤出血。大树皮

大桫椤

别名:黑狗脊

味性:涩;平。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关节疼痛;腰痛;跌打损伤。大桫椤

大叶酸藤

别名:酸盘子、长叶酸藤果、马桂花

味性:酸、涩,平。

主治:祛风利湿,消肿散瘀。治肾炎水肿,肠炎腹泻,跌打瘀肿。大叶酸藤

大叶铁包金

别名:马梢蛇藤、勾儿茶、紫罗花

味性:微涩,平。

主治:祛风利湿,止咳化痰。用于风湿关节痛,肺结核,肝炎。大叶铁包金

大叶仙茅

别名:大地棕、猴子背巾、猴子包头、竹灵芝

味性:苦、涩,平。

主治:润肺化痰,止咳平喘,镇静健脾,补肾固精。用于肾虚喘咳,腰膝酸痛,白带,遗精。大叶仙茅

大叶子

别名:山荷叶、佛爷伞

味性:苦;涩;平。

归经:大肠经。

主治:涩肠止泻。主泄泻。大叶子

大一面锣

别名:大一面绿、白毛草

味性:味甘;涩;性平。

归经:肺;心;肾经。

主治:益气;补肾;涩精;固下。主心悸怔肿;梦遗滑粗;崩漏带下。大一面锣

刀口药

别名:白胡子狼毒、大叶一枝箭

味性:辛微涩,平。

主治:止血,生肌,收口。治刀伤出血,研末撒伤处。刀口药

倒触伞

别名:蔷薇莓、空心藨、七叶饭消扭、空筒泡、白花暗洞、三月莓、五月泡、三月泡、白花三月泡、划船泡、龙船泡

味性:涩;微辛苦;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止咳,收敛止血,解毒,接骨。主肺热咳嗽,小儿百日咳,咯血,小儿惊风,月经不调,痢疾,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烧烫伤。倒触伞

地麻黄

别名:粟米草、地杉树、鸭脚瓜子草

味性:淡微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治腹痛泄泻,皮肤热疹,火眼。地麻黄

地菍

别名:地茄子、地兰子、地石榴、铺地锦、山地菍、地茄、地吉桃、地葡萄、地红花、古柑、苦含、倒藤王不留、金头石榴、毛冬瓜、水汤泡、提脚龙、猫儿眼睛草、铺地稔、野落苏、红地茄、落地稔、地稔藤、矮脚埔梨、埔淡、波罗罂子、铺地菍、落地菍、地菍藤、矮脚补翁、杜茄、土地榆、小号埔淡、铺地粘

味性:甘、涩,平。

归经:归心;肝;脾;肺经。

主治:活血止血,清热解毒。治痛经,产后腹痛,血崩,带下,便血,痢疾,痈肿,疔疮。地菍

地皮风

别名:翻白叶、小管仲、小天青

味性:微苦、涩,平。

主治:清热活血,行气止痛。主治痢疾,食积胃痛,小儿惊风,产后流血不止,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地皮风

地涩涩

别名:仙桃草、养皮草、荞皮草、小对经草

味性:味甘;苦;涩;性平。

归经:归肝经。

主治:活血止血,清热解毒。治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创伤出血,口疮,汤火伤。地涩涩

棣棠花
棣棠花

别名:蜂棠花、地棠、黄度梅、金棣棠、黄榆叶梅、麻叶棣棠、地园花、小通花、清明花、金旦子花、画眉杠、鸡蛋花、三月花、青通花、通花条、地团花、金钱花

味性:苦、涩;平。

归经:肺;胃;脾经。

主治:治久咳,消化不良,水肿,风湿痛,热毒疮。棣棠花

吊罗果

别名:大鸡母酸、酸盘子、大叶酸藤、长叶酸藤果、马桂花

味性:酸;涩;性平。

主治:利湿;散瘀。主水肿;泄泻;跌打瘀肿。吊罗果

丁锅树叶

味性:味涩;性平。

主治:止血;止带。主外伤出血;白带。丁锅树叶

顶果膜蕨

味性:微涩;平。

主治:止血生肌。主外伤出血。顶果膜蕨

董棕粉
董棕粉

味性:味甘;涩;性平。

主治:健脾;止泻。主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痢疾。董棕粉

兜兰

别名:绉枸兰

味性:甘、涩、微酸,平。

主治:调经活血,消炎止痛。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附件炎,膀胱炎,疝气等。兜兰

独龙

别名:板薯、地儿多、蓑衣包、麻药、网脉三叶薯

味性:甘、涩,平。

主治:拔毒消肿,祛瘀,止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皮炎,湿疹,痈肿疮毒,风湿腰腿痛。独龙

独行千里

别名:独虎龙、扣钮子、膜叶槌果藤、落地金鸡、勒儿根、下洞底、落杆薯、黑皮蛇、尖破石

味性:苦、涩,平。

归经:心;胃经。

主治:活血散瘀;祛风止痛。主跌打瘀肿;闭经;风湿痹痛;咽喉肿痛;牙痛;腹痛。独行千里

杜鹃兰

别名:算盘七、人头七、三七笋、大白及

味性:辛、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活血止痛。用于肺脓肿,咳嗽,跌打损伤,疔疮。杜鹃兰

杜仲藤叶

别名:藤杜仲叶

味性:苦;涩;性平。

主治:接骨;止血。主跌打骨折;外伤出血。杜仲藤叶

端哼

味性:淡;微涩;平。

主治:活血散瘀;愈溃生肌;清热解毒。主妇人乳房肿痛;乳汁分泌不畅;颊颈炎症肿庸;疮疡肿疖;溃疡久不收口;跌打损伤。端哼

短枝六道木

别名:紫荆丫

味性:苦、涩,平。

主治:去风湿,解热毒。主治风湿筋骨疼痛;外用治痈疮红肿。短枝六道木

对叶散花

别名:猪婆子藤、小鱼辣树

味性:平,涩。

主治:祛风散寒,祛湿止痒。对叶散花

多花猕猴桃根

味性:淡;涩;平。

主治:清热除湿;消肿解毒。主腰痛;筋骨疼痛;乳痈;疮疥。多花猕猴桃根

多花猕猴桃茎叶

别名:红蒂砣

味性:淡;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除湿。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毒蛇咬伤;烧烫伤;泄泻。多花猕猴桃茎叶

多穗石柯

别名:甜茶

味性:叶:甘、苦,平;根:甘、涩,平。

主治:叶:清热利湿。用于湿热痢疾,皮肤瘙痒,痈疽恶疮。;根:补肾益阴。用于虚损病。多穗石柯

多穗石柯根

别名:甜茶根

味性:甘;涩;性平。

主治:补肝肾;祛风湿。主肾虚腰痛;风湿痹痛。多穗石柯根

多穗石柯果

别名:甜茶果

味性:甘;涩;性平。

主治:和胃降逆。主呃逆;噎膈。多穗石柯果

鹅内金

味性:甘;平;涩。

归经:脾经。

主治:健脾消食;涩精止遗;消症化石。主消化不良;泻痢;疳积;遗精遗尿;泌尿系结石;胆结石;症瘕经闭。鹅内金

耳叶排草

别名:耳状珍珠菜、二郎箭

味性:苦、涩,平。

主治:血消肿;止血。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耳叶排草

番石榴

别名:鸡矢果、拔子、番稔、花稔、番桃树、缅桃、胶子果

味性:甘、涩,平。

主治:收敛止泻,消炎止血。叶、果:急、慢性肠炎,痢疾,小儿消化不良;鲜叶: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臁疮久不愈合。番石榴

番石榴干
番石榴干

味性:味涩;性平。

主治:收敛止泻;止血。主泻痢无度;崩漏。番石榴干

番石榴根

别名:那拔根

味性:味涩;微苦;性平。

主治:收涩止泻;止痛敛疮。主泻痢;脘腹疼痛;脱肛;牙痛;糖尿病;疮疡;蛇咬伤。番石榴根

番石榴果

别名:拿果、嗽叭果

味性:味甘;涩;性平。

主治:健脾消积;涩肠止泻。主食积饱胀;疳积;腹泻;痢疾;脱肛;血崩。番石榴果

番石榴树皮

味性:味苦;涩;性平。

主治:泻痢腹痛;湿毒;疥疮;创伤;中耳炎。主泻痢腹痛;湿毒;疥疮;创伤;中耳炎。番石榴树皮

番石榴叶

别名:鸡矢茶、番桃叶、麻里杆、吗桂香拉、那拔叶、那拔心、拔仔心、番石榴心

味性:味苦;涩;性平。

主治:燥湿健脾;清热解毒。主泻痢腹痛;食积腹胀;齿龈肿痛;风湿痹痛;湿疹臁疮;疔疮肿毒;跌打肿痛;外伤出血;蛇虫咬伤。番石榴叶

番石榴子
番石榴子

味性:味微苦;涩;性平。

主治:止痛;止泻。主腹痛;泻痢。番石榴子

翻白叶

别名:小管仲、地皮风、小天青

味性:涩微苦,平。

归经:胃、肝、大肠经。

主治:消食,行气。治食积胃痛,痢疾。翻白叶

方榄

别名:三角榄

味性:酸;甘、涩;平。

主治:清肺利咽;生津止渴。主咽痛;咳嗽;烦渴。方榄

分心木
分心木分心木

别名:核桃种隔、胡桃衣、胡桃夹、胡桃隔、核桃隔

味性:苦、涩,平。

归经:脾;肾经。

主治:补肾涩精。用于肾虚遗精,滑精,遗尿。分心木

粉背蕨

别名:铁脚凤尾草、鸡脚草、水郎鸡、卷叶凤尾、岩飞蛾、白烤、白蓝地草、天青地白、姬里白、猪棕草、大叶猪棕

味性:温;淡;平微涩。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祛痰止咳,利湿和瘀。治百日咳,喉风,痢疾,泄泻,淋病,白带,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粉背蕨

风叶藤

别名:毛叶白粉藤、左爬藤、葫芦叶、粗壳藤、左边藤

味性:淡、微涩,平。

主治:拔脓消肿,散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扭伤,风湿关节疼痛,骨折,痈疮肿毒。配方用尚可治骨髓炎。亦可作滋补剂。风叶藤

凤尾贯众

别名:贯众耳蕨

味性:性平,味辛微苦涩。

归经:肝经。

主治:止血。治便血,鼻衄,妇女崩漏。凤尾贯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