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心经的涩味中药列表
|
- 霸王鞭
- 白果叶
- 柏树果
- 蚕豆荚壳
- 大白药
- 大九节铃
- 大一面锣
- 单花山竹子
- 地菍
- 迭裂黄堇
- 冻青叶
- 独行千里
- 番荔枝叶
- 赶风柴
- 孩儿茶
- 虎皮楠
- 鸡掌七
- 绛梨木子
- 酱头
- 酒瓶花
- 库页悬钩子
- 梨皮
- 荔枝藤
- 莲须
- 莲衣
- 莲子
- 亮叶茉莉
- 龙齿
- 龙骨
- 蕗蕨
- 马蝗果
- 马蹄根
- 马鬃
- 猕猴桃根
- 墓头回
- 南烛叶
- 牛角藓
- 爬山豆根
- 青竹蛇
- 秋枫木
- 沙枣树皮
- 山茶叶
- 山牡丹
- 石龙刍根
- 柿子
- 书带蕨
- 水棉花
- 铁海棠花
- 铁浆
- 铁扫竹
- 铁藤根
- 铁苋
- 铁苋菜
- 土远志
- 吐烟花
- 五桠果
- 小柳拐
- 小柿子
- 小血光藤
- 小叶山鸡尾巴草
- 一味药根
- 银杏叶
- 制何首乌
- 紫八宝
- 棕树心
- 柞木叶
别名:地茄子、地兰子、地石榴、铺地锦、山地菍、地茄、地吉桃、地葡萄、地红花、古柑、苦含、倒藤王不留、金头石榴、毛冬瓜、水汤泡、提脚龙、猫儿眼睛草、铺地稔、野落苏、红地茄、落地稔、地稔藤、矮脚埔梨、埔淡、波罗罂子、铺地菍、落地菍、地菍藤、矮脚补翁、杜茄、土地榆、小号埔淡、铺地粘
味性:甘、涩,平。
归经:归心;肝;脾;肺经。
主治:活血止血,清热解毒。治痛经,产后腹痛,血崩,带下,便血,痢疾,痈肿,疔疮。地菍
别名:独虎龙、扣钮子、膜叶槌果藤、落地金鸡、勒儿根、下洞底、落杆薯、黑皮蛇、尖破石
味性:苦、涩,平。
归经:心;胃经。
主治:活血散瘀;祛风止痛。主跌打瘀肿;闭经;风湿痹痛;咽喉肿痛;牙痛;腹痛。独行千里
别名:节节红、饭汤叶、亚寨凡、大班鸠米、贼佬药、大斑鸠米、白花茶
味性:涩微辛苦;平。
归经:心经。
主治:散瘀止血;解毒消肿。主衄血;咳血;吐血;便血;跌打瘀肿;外伤出血;水火烫伤;疮毒溃烂。赶风柴
别名:乌爹泥、乌垒泥、乌丁泥、西谢、儿茶、粉儿茶、儿茶膏、黑儿茶
味性:苦涩,凉。
归经:心;肺。
主治:清热,化痰,止血,消食,生肌,定痛。治痰热咳嗽,消渴,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血崩,小儿消化不良,牙疳,口疮,喉痹,湿疮。孩儿茶
别名:五花龙骨
味性:甘涩,平。
归经:心;肝;肾;大肠经。
主治:镇静,敛汗涩精,生肌敛疮。用于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外用治疮疡久溃不敛。龙骨(图)
-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骨
- 《中药大辞典》龙骨
-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龙骨
- 《本草备要》龙骨
- 《本草便读》龙骨
- 《本草乘雅半偈》龙骨
- 《本草崇原》龙骨
- 《本草从新》龙骨
- 《本草撮要》龙骨
- 《本草分经》龙骨
- 《本草分经》龙骨
- 《本草分经》龙骨
- 《本草分经》龙骨
- 《本草害利》龙骨
- 《本草经解》龙骨
- 《本草经集注》龙骨
- 《本草蒙筌》龙骨
- 《本草求真》龙骨
- 《本草思辨录》龙骨
- 《本草图经》龙骨
- 《本草新编》龙骨
- 《本草衍义》龙骨
- 《本草易读》龙骨
- 《本草择要纲目》龙骨
- 《本经逢原》龙骨
- 《长沙药解》龙骨
- 《得配本草》龙骨
- 《雷公炮炙论》龙骨
- 《雷公炮制药性解》龙骨
- 《名医别录》龙骨
- 《神农本草经》龙骨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龙骨
- 《中药炮制》龙骨
- 《汤液本草》龙骨
- 《吴普本草》龙骨
- 《新修本草》龙骨
- 《药笼小品》龙骨
- 《药性切用》龙骨
- 《药征》龙骨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龙骨
- 《证类本草》龙骨
- 《中药学》龙骨
- 《千金翼方》龙骨
- 《外科全生集》龙骨
- 《冯氏锦囊秘录》龙骨
- 《医学衷中参西录》龙骨
- 《顾松园医镜》龙骨
- 《医学入门》龙骨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竹叶青、青竹丝、鸭公青、鸡胆豆、鸡冠果、鸡冠豆、圆子红豆、三椿
味性:苦;涩;性凉。
归经:心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急性热病;急性肝炎;风火牙痛;跌打肿痛;痈疮肿毒;烧、烫伤。青竹蛇
别名:秋风、胡杨、红桐、茄苳树、赤木、水梁木、三叶红、鸭脚枫、千金不倒、丢了棒、大秋枫、过冬梨、重阳木
味性:味辛;涩;性凉。
归经:心经。
主治:祛风除湿;化瘀消积。主风湿骨痛;噎膈;反胃;痢疾。秋枫木
别名:晒不死、木莲金、九根索、马尾七、卷槽还阳、柳叶苇、树韭菜
味性:苦;涩;凉。
归经:心;肝经。
主治:疏风清热;舒筋止痛;健脾消疳;止血。主小儿急惊风;目翳;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小儿疳积;妇女干血痨;咯血;吐血。书带蕨
别名:人苋、海蚌含珠、撮斗撮金珠、六合草、半边珠、野黄麻、王碗捧真珠、粪斗草、血见愁、凤眼草、肉草、喷水草、小耳朵草、大青草、猫眼草、蚬草、叶里藏珠、痢疾草、野麻草、蚌壳草、铁灯碗、筒筒草、七盏灯、血布袋、布袋口、皮撮珍珠、珍珠草、瓢里珍珠、玉碗捧真珠、田螺草、野苦麻、猫眼菜、寒热草、叶里仙桃、金畚斗、金盘野苋菜、沙罐草、灯盏窝、金石榴、茶丝黄、水芥、下合草、瓦片草
味性:苦涩,平。
归经:心;肺;大肠;小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积。主痢疾;泄泻;吐血;衄血;尿血;崩漏;小儿疳积;痈疖疮疡;皮肤湿疹。铁苋
别名:人苋、血见愁、海蚌含珠、撮斗装珍珠、叶里含珠、野麻草、海蚌念珠、叶里藏珠
味性:苦、涩,凉。
归经:归心,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血。用于肠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治痈疖疮疡,皮炎湿疹。铁苋菜(图)
味性:甘;涩、微苦;平。
归经:心;肺;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敛疮;祛风镇痛;补益心肾。主疮疡痈疽;瘰疬;痔核;感冒头痛;风寒痹痛;痛风;肺炎;肺结核;心悸;虚劳;阳萎;妇女不孕;癫痫;神经障碍;便秘;虫积;食积;腱鞘炎。紫八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