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心经的凉性中药列表
|
|
- 芭蕉花
- 白刺花叶
- 白鹅膏
- 白饭树根
- 白屈菜
- 半边钱
- 半春莲
- 冰片
- 穇穗莎草
- 茶膏
- 茶树根
- 茶叶
- 蟾蜍
- 蟾蜍肝
- 蟾皮
- 蟾舌
- 长柄蕗蕨
- 赤小豆花
- 翅柄铁线蕨
- 冲天果
- 臭黄荆叶
- 楤叶悬钩子
- 粗叶卷柏
- 大白药
- 大蓟
- 大金刀
- 大九股牛
- 大羽藓
- 单花山竹子
- 滇绣球
- 钓兰
- 定心散
- 冻青叶
- 豆腐泔水
- 独脚乌桕
- 独叶一枝枪
- 对马耳蕨
- 盾果草
- 峨眉半边莲
- 风花菜
- 风箱树叶
- 芙蓉根
- 芙蓉花
- 浮小麦
- 干地黄
- 甘草节
- 甘木通
- 岗梅叶
- 钩藤
- 羖羊角
- 龟甲胶
- 孩儿茶
- 海底柏
- 旱莲花
- 黑面防己
- 红毛对筋草
- 红木子
- 红直当药
- 湖北贝母
- 虎皮楠
- 花叶子
- 黄瓜藤
- 黄花母
- 黄葵
- 黄三七
- 黄蜀葵花
- 黄紫堇
- 鸡肚肠草
- 荚囊蕨
- 假大薯
- 酱头
- 节节花
- 羯布罗香
- 金钗凤尾蕨
- 金丝桃
- 金爪儿
- 酒瓶花
- 竻慈姑
- 梨皮
- 荔枝壳
- 荔枝藤
- 荔枝叶
- 连翘
- 镰片假毛蕨
- 亮叶冬青
- 亮叶茉莉
- 鬣羚角
- 林问荆
- 龙齿
- 蕗蕨
- 轮叶棘豆
- 骆驼蓬
- 骆驼蹄草
- 落霜红
- 马宝
- 马蝗果
- 马乳
- 马桑根
- 马蹄蕨
- 马牙半支
- 下一页
别名:山黄连、土黄连、牛金花、八步紧、断肠草[北京]、地黄连、断肠草、山西瓜、雄黄草、假黄连、小野人血草、黄汤子、胡黄连、小黄连
味性:苦,凉。
归经:肺;心;肾经。
主治:镇痛,止咳,利尿解毒。治胃肠疼痛,黄疸,水肿,疥癣疮肿,蛇虫咬伤。白屈菜
别名:蝴蝶叶、罗藟草、马蹄金、三脚虎、钱凿草、马蹄香[福建]、罗瑞草、土豆草、纱帽草、马蹄香、蝴蝶草
味性:微苦,凉。
归经:肺;心;肾;膀胱经。
主治:利水通淋,散瘀,解毒。治小便不通,淋病,急、慢性肾炎,吐血、咳血,跌打损伤,疮疡,疥癣,蛇咬伤。半边钱
别名:半层莲、野苞芦、大叶黄龙缠树、蜻蜓兰、龙珠参、山豆芽、狼扇、虎头蕉
味性:凉;苦;辛。
归经:心;脾经。
主治:清热;消肿;解毒。主虚火牙痛;鹅口疮;无名肿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半春莲
别名:苦茶、槚、荼、茗、荈、苦梌、蔎)、腊茶、茶芽、芽茶、细茶、酪奴、苦荼、郭璞注、苦瑹、蔎
味性:苦甘,凉。
归经:入心、肺、胃经。
主治:清头目,除烦渴,化痰,消食,利尿,解毒。治头痛,目昏,多睡善寐,心烦口渴,食积痰滞,疟,痢。茶叶
别名:苦蠪、蟾、虾蟆、蚵蚾、癞虾蟆、石蚌、癞格宝、癞巴子、癞蛤蟆、癞蛤蚆、蚧蛤蟆、蚧巴子、蟾诸、去甫;蟾
味性:辛,凉。
归经:心;肝;脾;肺经。
主治: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治疔疮,发背,阴疽瘰疬,恶疮,症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蟾蜍(图)
别名:大刺儿菜、大刺盖、老虎脷、山萝卜、刺萝卜、牛喳口、鸡母刺、大恶鸡婆、山老鼠簕、将军草、牛口刺、马刺草、马蓟、虎蓟、刺蓟、山牛蒡、鸡项草、鸡脚刺、野红花、茨芥、牛触嘴、鼓椎、鸡姆刺、恶鸡婆、大牛喳口、猪姆刺、六月霜、蚁姆刺、老虎喇、驴扎嘴、马刺刺、刺秸子、牛口舌、老虎刺、草鞋刺、刷把头、土红花、野刺菜、牛不嗅、猪妈菜、牛刺竻菜、竻菜、鸟不扑
味性:甘,凉。
归经:归心;肝经。
主治: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大蓟(图)
别名:西风剑、单叶扇蕨、青卷莲、肺经草、青竹标、梳子草、水石韦、银茶匙、牌坊草、肺甲、阿加参、岩豆草、七星凤尾草
味性:苦;凉。
归经:心;肺;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窍,散瘀止血。治吐血,血淋,痈毒,跌打损伤,烫伤。大金刀
别名:风箱树、水杨梅、珠花树、鸡仔木、马烟木、水抱木、大叶水杨梅、假番桃
味性:苦;凉。
归经:心;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痢疾;肠炎;风火牙痛;疔疮肿毒;跌打骨折;外伤出血;烫伤。风箱树叶
别名:拒霜花、片掌花、四面花、转观花、醉酒芙蓉、文官花、九头花、七星花、富常花、霜降花、山芙蓉、胡索花、旱芙蓉、三变花
味性:辛;微苦;凉。
归经:肺;心;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排脓。主肺热咳嗽;吐血;目赤肿痛;崩漏;白带;腹泻;腹痛;痈肿;疮疖;毒蛇咬伤;水火烫伤;跌打损伤。芙蓉花
别名:双钩藤、鹰爪风、吊风根、金钩草、倒挂刺、钓藤、吊藤、钩藤钩子、钓钩藤、莺爪风、嫩钩钩、金钩藤、挂钩藤、钩丁、倒挂金钩、钩耳、倒挂剌
味性:甘,凉。
归经:肝;心经。
主治: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钩藤(图)
别名:乌爹泥、乌垒泥、乌丁泥、西谢、儿茶、粉儿茶、儿茶膏、黑儿茶
味性:苦涩,凉。
归经:心;肺。
主治:清热,化痰,止血,消食,生肌,定痛。治痰热咳嗽,消渴,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血崩,小儿消化不良,牙疳,口疮,喉痹,湿疮。孩儿茶
别名:耳叶马兜铃、木防己、麻疯龙、暗消、假通城虎、假大薯、鬼灯笼、藤子防己、小提萝、大暗消、白解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肺;心;肝;膀胱;大肠经。
主治:利水,除湿,止痛,消炎。用于泌尿道感染,水肿,风湿关节疼痛,胃溃疡。黑面防己
别名:大地丁草、拔脓消、黄花猛、脓见愁、地膏药、金盏花、单枝落地、生扯陇、黄花稔、黄花雾、黄花草、小柴胡、黄花谷拔、胶粘根、千斤遂、黄花仔、乏力草、小本黄花草、细迷马桩棵、黄花地挑花、黄金树、吸血草、生扯拢、疔疮药、梅肉草、硬枝黄花仔、黄仔草、赐米草、大号嗽血仔草、鬼柳根、树仔草、黄花古粥、麻笔、塘罗达、裂叶雪麻头、坡麻
味性:甘辛,凉。
归经:心;肝;肺;大肠;小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排脓。治流感,感冒,扁桃体炎,痢疾,肠炎,黄疸,痔血,吐血,痈疽疔疮。黄花母
别名:麝香秋葵、山油麻、假棉桃、假三棯、水芙蓉、假芙蓉、野芙蓉、假棉花、假山稔、毛夹、罗裙博、起风瘀、假三菍、药虎、磟碡草、三脚鳖、三脚破
味性:微甘,凉。
归经:心;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下乳通便。主高热不退;肺热咳嗽;痢疾;大便秘结;产后乳汁不通;骨折;痈疮脓肿;无名肿毒及水炎烫伤。黄葵
别名:耐惊菜、虾蠊菜、满天星、虾钳莱、白花仔、白花节节草、曲节草、蛇痫、水牛膝、一包针、猪屎草、水金铃、地扭子、飞疔草、耐惊花、蓬子草、虾钳菜、蟛蜞菊、鲎脚菜
味性:苦,凉。
归经:心;胃;小肠经。
主治:清热,利尿,解毒。治咳嗽吐血,痢疾,肠风下血,淋病,痈疽肿毒,湿疹。节节花
别名:金丝海棠、五心花、土连翘、木本黄开口、金丝蝴蝶、小狗木、狗胡花、金丝莲
味性:苦;凉。
归经:心;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祛风湿。主肝炎;肝脾肿大;急性咽喉炎;结膜炎;疮疖肿毒;蛇咬及蜂螫伤;跌打损伤;风寒性腰痛。金丝桃(图)
别名:五星黄、爬地黄、雷公须、路边黄、小苦藤菜、红苦藤菜、枪伤药、小茄、小救驾、雪公须
味性:酸、苦,凉。
归经:心;肝经。
主治:理气活血;利尿;拔毒。主小儿盘肠气痛;痈肿疮毒;毒蛇咬伤;跌打创伤。金爪儿
别名:天河芋、刺芋、水竻钩、勒蒙、竻芋、竻藕、勒茹茹、水刺芋、勒慈茹、勒芋、巧南、野茨茹、山茨茹、水勒芋、有勒慈姑、旱慈姑
味性:味苦;辛;性凉。
归经:心;肺;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尿,解毒。治热病口渴,肺热咳嗽,小便黄赤,皮肤热毒。竻慈姑
别名:连壳、黄花条、黄链条花、黄奇丹、青翘、落翘、旱连子、大翘子、空壳、空翘
味性:苦,凉。
归经:肺;心;胆经。
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连翘(图)
- 《中国药典》连翘
- 《中药大辞典》连翘
- 《中华本草》连翘
- 《本草纲目》连翘
- 《本草备要》连翘
- 《本草便读》连翘
- 《本草乘雅半偈》连翘
- 《本草崇原》连翘
- 《本草从新》连翘
- 《本草撮要》连翘
- 《本草分经》连翘
- 《本草分经》连翘
- 《本草分经》连翘
- 《本草分经》连翘
- 《本草分经》连翘
- 《本草分经》连翘
- 《本草害利》连翘
- 《本草害利》连翘
- 《本草害利》连翘
- 《本草经解》连翘
- 《本草经集注》连翘
- 《本草蒙筌》连翘
- 《本草求真》连翘
- 《本草图经》连翘
- 《本草新编》连翘
- 《本草衍义》连翘
- 《本草易读》连翘
- 《本草择要纲目》连翘
- 《本经逢原》连翘
- 《长沙药解》连翘
- 《得配本草》连翘
- 《雷公炮制药性解》连翘
- 《名医别录》连翘
- 《神农本草经》连翘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连翘
- 《中药炮制》连翘
- 《汤液本草》连翘
- 《新修本草》连翘
- 《药鉴》连翘
- 《药笼小品》连翘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连翘
- 《证类本草》连翘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连翘
- 《中药学》连翘
- 《千金翼方》连翘
- 《外科全生集》连翘
- 《冯氏锦囊秘录》连翘
- 《医学衷中参西录》连翘
- 《顾松园医镜》连翘
- 《医学入门》连翘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苦苦菜、骆驼蒿、臭草、臭牡丹、沙蓬豆豆、阿地热斯忙、乌姆希-乌布斯、臭古都、老哇瓜
味性:辛苦,凉。
归经:心;肝;肺经。
主治:宣肺气,祛风湿,消肿毒。治咳嗽气短,风湿痹痛,皮肤瘙痒,无名肿毒。骆驼蓬
别名:马蹄树、观音座莲、地莲花、牛蹄劳、马蹄香、马蹄附子、观音莲、马蹄莲、马蹄风、山羊蹄、福建莲座蕨、山猪肝、大凤尾、牛脚迹、羊蹄甲、渡饥草
味性:淡,凉。
归经:心;肺经。
主治:祛风,清热,解毒。治风热咳嗽,痄腮,痈肿疮毒,蛇咬伤,功能性子宫出血。马蹄蕨
别名:马牙苋、酱瓣半支、旱半支、酱瓣草、酱板豆草、铁梗半支、山半支、佛甲草、半支莲、豆瓣草、六月雪、狗牙瓣、仙人指甲、酱板草、石上马牙苋、酱瓣豆草、马牙板草、石马齿苋、豆瓣菜、打不死
味性:苦;酸;凉。
归经:心;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利湿。治痈肿,疔疮,吐血,衄血,血崩,带下,瘰疬,黄疸,跌扑损伤。马牙半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