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味的凉性中药列表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凉性中药列表 > 辛味的凉性中药列表 > 第1页
八角乌

别名:活血莲[湖北、湖南]、金杯盂、独脚莲[福建]、橐吾、铁冬苋、大马蹄、大马蹄香、马蹄当归、一叶莲

味性:辛、甘、微苦,凉。

主治:活血止血,散结消肿。用于咳嗽咯血,便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乳腺炎,痈疖肿毒。八角乌

芭蕉花

味性:甘谈微辛,凉。

归经:心;肝;胃;大肠经。

主治:化痰消痞;散瘀;止痛。主胸膈饱胀;脘腹痞疼;吞酸反胃;呕吐痰涎;头目昏眩;心痛;怔忡;风湿疼痛。芭蕉花

白背小报春

味性:辛;微甘;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肺热咳嗽;口舌糜烂;咽喉红肿;目赤肿痛;小便淋沥涩痛;跌打瘀肿;风湿痹痛。白背小报春

白鹤藤

别名:白面水鸡、白背丝绸、白底丝绸、绸缎藤、银背藤、一匹绸

味性:苦辛,凉。

主治:化痰止咳,理血祛风。治热咳,痰喘,吐血,崩,带,跌打损伤,风湿痛,疮毒。白鹤藤

白花穿心莲

味性:味辛;苦;性凉。

主治:散风热;宣肺气;调肠胃。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喘;呕吐;泄泻。白花穿心莲

白花岩青兰

味性:辛,凉。

主治:分散风热,凉血降压。用于感冒发热,高血压病,腹满。白花岩青兰

白郎花

味性:味苦辛,性凉。

主治:行气活血。主跌打损伤;五劳七伤。白郎花

白马骨
白马骨

别名:六月雪、路边金、满天星、路边鸡、六月冷、曲节草、路边荆、鱼骨刺、光骨刺、过路黄荆、硬骨柴、天星木、凉粉草、细牙家、白点秤、鸡骨头草、鸡脚骨、路边姜、鸡骨柴、千年勿大、白马里梢、野黄杨树、永勿大、米筛花、冻米柴、月月有、朱米雪、白金条、坐山虎、千年树、白花树、铁线树、黄羊脑、五经风、鸡骨头柴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治风湿腰腿痛,痢疾,水肿,目赤肿痛,喉痛,齿痛,妇女白带,痈疽,瘰疬。白马骨

白木

别名:野黄皮、鸡卵黄、小柑、小郎伞、搽散、野辣椒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肝;肾经。

主治:治跌打肿痛,骨折,扭伤,风湿痛,喉痛。白木

白楠木

别名:美人柴、粘柴

味性:甘;微辛;凉。

主治:清热解毒;润燥通便。主烫伤;大便秘结。白楠木

白升麻

味性:辛;凉。

归经:肺经。

主治:清热解表;升阳。主风热头痛;水泻。白升麻

百两金
百两金

别名:八爪龙、八爪金龙、开喉剑、叶下藏珠、状元红、山豆根、铁雨伞、真珠凉伞、野猴枣、珍珠伞、地杨梅、开喉箭、竹叶胎、蛇连天、白八爪、高脚凉伞

味性:苦辛,凉。

主治:清热,祛痰,利湿。治咽喉肿痛,肺病咳嗽,咯痰不畅,湿热黄疸,肾炎水肿,痢疾,白浊,风湿骨痛,牙痛,睾丸肿痛。百两金(图)

百日草
百日草

别名:十姊妹、火毡花、对叶菊、步步登高、节节高

味性:味苦;辛;性凉。

主治:清热利尿。主治痢疾,淋症,乳头痈。百日草

柏树根

味性:苦;辛;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主麻疹身热不退。柏树根

败酱草
败酱草败酱草

别名:黄花败酱、龙芽败酱、黄花龙牙

味性:辛、苦,凉。

归经:入胃、大肠、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败酱草

半边旗

别名:半边蕨、单片锯、半边牙、半边梳、半边风药、甘草蕨、甘草凤尾蕨、半边莲、半凤尾草、凤凰尾巴草、单边旗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止血,生肌,解毒,消肿。治吐血,外伤出血,发背,疔疮,跌打损伤,目赤肿痛。半边旗

半春莲

别名:半层莲、野苞芦、大叶黄龙缠树、蜻蜓兰、龙珠参、山豆芽、狼扇、虎头蕉

味性:凉;苦;辛。

归经:心;脾经。

主治:清热;消肿;解毒。主虚火牙痛;鹅口疮;无名肿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半春莲

半柱花

别名:出泡草、白泡草、狗泡草、毛虫包、火溧藤、白飘草、三失母头、疳积草

味性:微辛,凉。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痒;消肿止痛。主痢疾;疮疡;湿疹;皮肤瘙痒;毛虫刺伤;跌打。半柱花

棒棒木
棒棒木

别名:棒棒树、棒子木、棒子树、黑弹木、黑弹树、朴树、木黄瓜树、白麻子、白麻树

味性:辛、微苦,凉。

主治:祛痰;止咳;不喘。主慢性咳嗽;哮喘。棒棒木

包袱七

别名:小八角莲、半碗水、铁骨散、包袱莲、一块砖

味性:味苦;辛;性凉。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瘀止痛。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肺炎;腮腺炎;毒蛇咬伤;瘰疬;跌打损伤。包袱七

豹子眼睛果

别名:大罗伞、山豆根

味性:苦;辛;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痛口糜;风湿热痹;胃痛;小儿疳积;跌打肿痛。豹子眼睛果

豹子眼睛花

别名:老熊花

味性:苦、辛,凉。

主治:消炎,接骨。主治肝炎,淋巴腺炎,乳头炎,疮疖,骨折,脚癣。豹子眼睛花

贝母兰
贝母兰

别名:止血果、石巴蕉、对叶果、果上叶、小绿芨

味性:辛甘,凉。

归经:肺;肾经。

主治:清热止咳,止血定痛,接骨。治支气管炎,感冒,骨折,软组织挫伤。贝母兰

背花疮
背花疮

别名:独色草、四季青、大石芥、铜钱草、石苋菜、阿飞虻

味性:辛;淡;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祛痰化瘀。主肺热咳喘;肺痨久咳;咯血;疮疡肿毒;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疳积。背花疮

辟汗草

别名:野苜蓿、品川萩、菔萩、铁扫把、散血草、省头草、野长生果、鸡头花草、鸡虱子草、黄花草木犀、臭苜蓿、败毒草、香马料、真东刹里、蛇退草

味性:辛苦,凉。

归经:肝;脾;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化湿,杀虫。治暑热胸闷,疟疾,痢疾,淋病,皮肤疮疡。辟汗草

变豆菜

别名:山芹菜、山芹、五指疳、鸭脚板、蓝布正

味性:味辛;微甘;性凉。

主治:解毒;止血。主咽痛;咳嗽;月经过多;尿血;外伤出血;疮痈肿毒。变豆菜

波缘楤木

别名:红刺脑包、顶天刺、龙牙楤木、三百棒、紫红伞

味性:味苦;辛;性凉。

主治: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祛风除湿。主跌打损伤;骨折;痞块;经闭;痛经;劳伤疼痛;风湿痛。波缘楤木

薄荷露

味性:味辛;性凉。

主治:散风热;清头目。主风热客表;头痛;目赤;发热;咽痛;牙痛。薄荷露

薄荷脑
薄荷脑薄荷脑

别名:薄荷冰

味性:味辛;性凉。

主治:疏风;清热。主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齿痛;皮肤瘙痒。薄荷脑

薄荷油
薄荷油

味性:味辛;性凉。

主治:疏风;清热。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痛;牙疼;皮肤风热。薄荷油

擘蓝
擘蓝

别名:苤蓝、撇蓝、茄连、甘蓝、玉蔓青、芥兰头、玉头、香炉菜

味性:甘;辛;凉。

主治:健脾利湿;解毒。主脾虚水肿;小便淋浊;大肠下血;湿热疮毒。擘蓝

补血薯
补血薯

别名:七叶薯、血参、七爪金龙

味性:辛;微甘;凉。

主治:化瘀止血;消肿止痛。主肺劳咳血;肝脾肿大;痛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补血薯

苍白过路黄

味性:辛;性凉。

归经:肝经。

主治:透疹。主小儿麻疹不透。苍白过路黄

藏荆芥
藏荆芥

味性:味辛;性凉。

主治:息风止痉;消肿止痛。主癫痫抽搐;创伤肿痛。藏荆芥

草胡椒
草胡椒

味性:辛;凉。

归经:肝;肺经。

主治:散瘀止痛;清热解毒。主痈肿疮毒;烧烫伤;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草胡椒

草蚂蚱莲

别名:土知母、毛芨蕨、猫耳朵草、龙头凤尾

味性:辛、微苦,凉。

主治:消炎,退热。主治伤寒高热。草蚂蚱莲

草藤乌

味性:味辛;性凉。

主治: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主风热感冒;头痛目赤;痈疮肿毒。草藤乌

蟾蜍
蟾蜍

别名:苦蠪、蟾、虾蟆、蚵蚾、癞虾蟆、石蚌、癞格宝、癞巴子、癞蛤蟆、癞蛤蚆、蚧蛤蟆、蚧巴子、蟾诸、去甫;蟾

味性:辛,凉。

归经:心;肝;脾;肺经。

主治: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治疔疮,发背,阴疽瘰疬,恶疮,症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蟾蜍(图)

蟾蜍肝

味性:味辛;苦;甘;性凉。

归经:心;肝经。

主治:解毒散结;拔疔消肿。主痈疽;疔毒;疮肿;蛇咬伤;麻疹。蟾蜍肝

蟾舌

味性:味辛;苦;甘;性凉。

归经:心经。

主治:解毒拔疔。主疔疮。蟾舌

蟾头

味性:味辛;苦;性凉。

归经:脾;胃经。

主治:消疳散积。主小儿疳积。蟾头

长管蝙蝠草

别名:蝴蝶草、半边月

味性:辛,凉。

主治:活血祛瘀,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跌打瘀肿,风湿骨痛,肺结核咳嗽,蛇虫咬伤,痈疮等。长管蝙蝠草

长毛香科科

别名:毛薄荷、铁马鞭

味性:味辛;微苦;性凉。

主治:祛风发表;清热解毒;止痒。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痄腮;痢疾;漆疮;湿疹;疥癣;风疹。长毛香科科

长叶水麻

味性:辛;苦;性凉。

主治:祛风止咳;清热利湿。主伤风感冒;咳嗽;热痹;膀胱炎;无名肿毒;牙痛。长叶水麻

长圆叶艾纳香

别名:大黄草、大红草、白叶

味性:苦、微辛,凉。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主治急性气管炎,痢疾,肠炎,急性肾小球性肾炎,尿路感染,多发性疖肿等。长圆叶艾纳香

朝鲜一枝黄花

别名:朝鲜一枝蒿、一枝黄花

味性:味苦;微辛;性凉。

主治: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肾炎;膀胱炎;痈肿疔毒;跌打损伤。朝鲜一枝黄花

赤小豆花
赤小豆花

别名:腐婢

味性:味辛;性微凉。

归经:心;脾;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止渴,醒酒,解毒。治疟疾,痢疾,消渴,伤酒头痛,痔瘘下血,丹毒,疔疮。赤小豆花

冲天果

别名:闹鱼藤、冲天子、毒鱼藤、乔木鸡血藤

味性:苦、辛,凉。

归经:心经。

主治:消肿解毒;活血祛风。主痈疮疖肿;湿疹瘙痒;癣疥;癞痢头;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冲天果

抽筋草

别名:虫儿被单、筋骨菜、单背叶、青姑草、金缠莱、大娥嫦菜、石灰草、接筋草、小伸筋草、背单草、滇繁缕、白筋骨草、鸡骨草、唐根草、石繁缕、糯米藤

味性:辛;性凉。

归经:肝;脾经。

主治:平肝;舒筋活血;利湿;解毒。主中风不语;口眼歪斜;肢体麻木;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黄疸型肝炎;白带;疮疖。抽筋草

臭常山

别名:和常山、胡椒树、日本常山

味性:苦、辛,凉。

主治:清热利湿,截疟,止痛,安神。用于风热感冒,风湿关节肿痛,胃痛,疟疾,跌打损伤,神经衰弱;外用治痈肿疮毒。臭常山

臭藿香

别名:鸡冠香薷、相思草、瞌睡草

味性:辛,微凉。

主治:祛风热,散寒湿,止呕吐。主治黄疸,淋病,湿热,红崩白带。臭藿香

臭山牛蒡

味性:味辛;苦;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感冒;咳嗽;瘰疬;妇女炎症腹痛;带下。臭山牛蒡

臭山羊

别名:臭常山、臭苗、大山羊、骚牯羊、地栀子、栀子黄、和常山、大骚羊、白胡椒、大素药、胡椒树根

味性:味苦;辛;性凉。

归经:肺;胃;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表,行气止痛,祛风利湿。治风热感冒,咳嗽,喉痛,牙痛,胃痛,风湿关节痛,痢疾,无名肿毒。臭山羊

臭菘
臭菘

别名:黑瞎子白菜

味性:味辛;苦;性凉。

主治:解表止咳;化痰平喘。主发热头痛;气管炎咳喘。臭菘

垂花香薷

别名:大黄药、大黑头草

味性:辛,凉。

主治:清热解毒,截疟。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疟疾;外用治乳腺炎,外伤感染。垂花香薷

唇香草

别名:小叶薄荷、山薄荷

味性:油辛;性凉。

主治:宁心安神;利水清热。主心悸;失眠;水肿;感冒发热;目赤肿痛;疮疡肿毒。唇香草

刺瓜米草

别名:刺梭罗、乌鱼刺

味性:苦辛;凉。

主治:清热,利尿,驱风。治风湿性关节炎,小便赤。刺瓜米草

刺三甲

别名:五加皮、白竻根、白茨根、山五甲、苦竻蔃、刺三加、苦刺头、三甲皮、土三加皮、三加皮

味性:苦辛,凉。

归经:入肺、肾。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舒筋活血。治感冒高热,咳痰带血,风湿性关节炎,黄疸,白带,尿路结石,跌打损伤,疖肿疮疡。刺三甲

寸节七

别名:大铧头草、大叶堇菜

味性:辛、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用于疮疖肿毒,麦粒肿,毒蛇咬伤,外伤出血。寸节七

寸金草

味性:辛微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牙痛;风湿痛;疮肿;小和疳积;跌打肿痛。寸金草

打破碗花花
打破碗花花

别名:野棉花、湖北秋牡丹、拐角七、清水胆、一把爪、野棉花根、大头翁、山棉花、秋芍药

味性:苦辛,凉。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杀虫;消肿散瘀。主痢疾;泄泻;疟疾;蛔虫病;疮疖痈肿;瘰疬;跌打损伤。打破碗花花

大苞芹

别名:大天胡荽、双叉草、山荷叶

味性:味辛;苦;性凉。

主治:祛风清热;燥湿止痒。主感冒;头痛;麻疹;斑疹;显疹;皮肤瘙痒。大苞芹

大唇香科科

别名:山苏麻;野薄荷

味性:味辛;微苦;性凉。

主治:发表;清热解毒。主感冒;肺痈;痢疾。大唇香科科

大果巴戟
大果巴戟

别名:扣灯、防己、越南鸡眼藤、白鸡屎藤

味性:辛;微苦;凉。

主治:祛风除湿;宣肺止咳。主风湿痹痛;感冒;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大果巴戟

大黑头草

别名:黄药、大黄药、一号黄药、吊吊黄、小香薷、一号黄红、吊黄、野苏子棵、野芝麻

味性:味苦;辛;性凉。

主治:清肺止咳;清热解毒。主流感;肺炎;支气管炎;胆囊炎;尿路感染;扁桃体炎;乳腺炎;炭疽;外伤感染。大黑头草

大红毛叶

别名:大钩藤叶、大巴巴叶、大翅子树、大红毛花、大毛红花

味性:味辛;性微凉。

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主风湿热痹;小儿惊风;痈肿;疮毒;骨折。大红毛叶

大花糙苏

别名:老鼠刺

味性:苦、微辛,凉。

主治:祛风,清热解毒。主治麻风,痈肿。大花糙苏

大黄草

别名:大红草、白叶

味性:味苦;微辛;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急性支气管炎;肠炎;痢疾;急性肾炎;尿路感染;多发性疖肿。大黄草

大将军

别名:红雪柳、蒙自苣

味性:辛,凉。

主治:消炎,止痛,解毒,祛风,杀虫。;主治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外用治蛇伤,痈肿。;叶研末喷喉治急性扁桃腺炎。;全草用于杀蛆。大将军

大马蓼

别名:蓼草、旱苗蓼、白辣蓼

味性:辛、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用于肠炎,痢疾;外用治湿疹,颈淋巴结结核。大马蓼

大毛红花

别名:大巴巴叶、大红毛叶、大钩藤叶

味性:辛,微凉。

主治:清热消炎,祛风除湿,接骨。治咳嗽,风湿红肿,小儿惊风,疮毒。大毛红花

大薸

别名:母猪莲、水浮莲

味性:辛,凉。

主治:祛风发汗,利尿解毒。用于感冒,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痛,皮肤瘙痒,荨麻疹,麻疹不透;外用治汗斑,湿疹。大薸

大钱麻

别名:梗麻、掌叶蝎子草、红活麻、大钱麻、大前麻、虎麻、禾麻、火麻、前麻、钱麻、荨麻

味性:苦;辛;性凉。

主治:祛风除痰;利湿解毒。主咳嗽痰多;风湿痹痛;跌打疼痛;头痛;皮肤瘙痒;水肿疮毒;蛇咬伤。大钱麻

大荃麻

别名:大钱麻、梗麻、钱麻、荨麻、蝎子草

味性:苦辛,凉。

主治:祛风解表,利气消痰,清火解毒。治伤风咳嗽,胸闷痰多,肤痒,疮毒。大荃麻

大田基黄

别名:星宿菜、赤脚草、红根草、红根子、红脚菜、红梗草、黄脚鸡、黄鳝草、矮桃草、散血草、红丝毛根、假辣寥、泥鳅菜、红气根、红七草、金鸡脚、百煎草、娃霓草、黄鳅草、红头绳、血丝草、红灯心、红筋仔、麻雀利、珍珠菜、红筋草、地木回、拔血红、红香子、田岸柴、定经草、水柯、红根仔、矮荷子、红杆草、红根排草

味性:苦;辛;性凉。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活血;解毒消肿。主黄疸;泻痢;目赤;吐血;血淋;白带;崩漏;痛经;闭经;咽喉肿痛;痈肿疮毒;流火;瘰疬;跌打;蛇虫咬伤。大田基黄

大头陈

别名:地松茶、黑头草、石辣、千捶草、乌头风、土夏枯草、石棘、假薄荷、神曲草、山薄荷

味性:辛,凉。

主治:宣表和中。治感冒头痛,腹痛泄泻,皮炎。大头陈

大蝎子草
大蝎子草

别名:大荨麻、大荃麻、蝎子草

味性:苦、辛,凉。

主治:祛痰,利湿,解毒。用于咳嗽痰多,水肿。外用治疮毒。大蝎子草

大叶白头翁

别名:一面青、山萩、大火草、避风草、火草

味性:味苦;辛;性凉。

主治:清热泻火,燥湿。治吐血,痢疾,牙痛,乳痈,瘰窃。大叶白头翁

大叶樟
大叶樟

味性:辛;凉。

主治: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主痈疽肿毒;湿疮疥癣。大叶樟

大叶紫苏

味性:味辛;性凉。

主治:发表宣肺;清热解毒。主风热感冒;岳热咳嗽;咽喉肿痛;疮疖肿毒。大叶紫苏

单根木

别名:独根木、山辣椒树、艾角青、震天雷、鸡爪花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肝;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降压;消肿止痛。主高血压病;咽喉肿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疖;毒蛇咬伤。单根木

单根木叶

味性:苦辛,凉。

主治:治蛇伤,疮疖,跌打肿痛。单根木叶

胆南星
胆南星原生态胆南星胆南星胆南星

味性:苦、微辛,凉。

归经:归肺、肝、脾经。

主治: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用于痰热咳嗽,咯痰黄稠,中风痰迷,癫狂惊痫。胆南星

胆星
胆星原生态胆星

别名:胆南星

味性:味苦;微辛;性凉。

归经:肝;胆;肺经。

主治:清火化痰;熄风定惊。主中风;惊风;癫痫;头痛;眩晕;喘嗽。胆星

倒扎龙

别名:过江龙、倒毒散

味性:辛;苦;凉。

归经:肺;肝经。

主治:止痛,消炎,调经。主治牙痛,疮漏,疔肿疮毒,月经不调。倒扎龙

地膜香

别名:百里香、地椒

味性:味辛;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杀虫。主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热淋涩痛;疮痈肿毒;灭蚤虱蚊虫。地膜香

地皮消

别名:地皮胶、刀口药、蛆药、一扫光、红头翁、岩威灵仙

味性:味微苦;辛;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肺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瘰疬,脓肿疮毒,骨折,创伤感染。地皮消

滇瓦花

别名:瓦松、石花、指甲菜、指甲草

味性:甘、辛,凉。

主治:祛风清热,口腔炎,角膜云翳,高血压,风热头痛,风湿关节痛;外用治湿疹,疮毒。滇瓦花

滇绣球

别名:云南绣球、通花常山、常山

味性:味辛;凉。

归经:心、脾、胃三经。

主治:清热燥湿;消食健胃。主主治乳腺炎,癣疮,消化不良,疟疾。滇绣球

点乳冷水花

味性:淡;辛;性凉。

主治:散瘀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点乳冷水花

吊灯花
吊灯花

别名:小鹅儿肠、裂瓣朱槿、裂瓣槿、风铃佛桑花、五凤花、吐丝红、红花、南洋红花

味性:辛;凉。

归经:肝;肾经。

主治:消食行滞。主食积。吊灯花

吊灯花叶

味性:辛;凉。

主治:拔毒生肌。主腋疮;肿毒。吊灯花叶

吊干麻

别名:马断肠、萝卜药、大马桑、酸枣子藤、老虎麻、苦树皮、菜药、棱枝南蛇藤、大钓鱼竿、大钧鱼竿、苦通皮、菜虫药、南蛇根

味性:辛;苦;凉。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经;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骨折伤痛;闭经;疮疡溃烂;头癣;阴痒。吊干麻

顶头马蓝

别名:癣药

味性:味苦;辛;性凉。

主治:杀虫止痒。主治癣;疥疮。顶头马蓝

东北雷公藤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肝;胆;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利水消肿;杀虫解毒。主类风湿性关节炎;膨胀水肿;黄疸;痞积;跌打损伤;瘰疬;疮疡肿痛;头癣;皮肤瘙痒;毒蛇咬伤。东北雷公藤

东风草

别名:九里明、九里光、千里光、毛千里光、黄花地胆草、大头艾纳香

味性:味苦;微辛;性凉。

主治:清热明目;祛风止痒;解毒消肿。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风疹;疥疮;皮肤瘙痒;痈肿疮疖;跌打红肿。东风草

豆角柴

别名:西南秔子梢

味性:凉;辛;微苦。

归经:肺经。

主治:疏风清热。主风热感冒;发热。豆角柴

短柄菝葜

别名:土茯苓、金刚豆藤、土萆薢

味性:辛;苦;凉。

主治:清热利湿,补虚益损,活血止血。短柄菝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