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油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薄荷油
Bò He Yóu
薄荷油
别名 
功效作用疏风清热。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痛牙疼皮肤风热
英文名Peppermint Oil
始载于重庆堂随笔
毒性无毒
归经 
药性
药味

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清液体。有特残清凉香气,味初辛、后凉。存放日久,色渐变深。

  

目录

  1. 简介
    1. 中药名称
    2. 拼音名
    3. 英文名
    4. 来源
    5. 性状
    6. 鉴别
    7. 检查
    8.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9. 性味
    10. 功能主治
    11. 用法用量
    12. 贮藏
  2. 传说
  3. 中药化学成分
  4. 日常用法
  5. 各家论述
  6. 动植物形态
  7. 生药材鉴定
  8. 薄荷种植方法

简介

中药名称

薄荷油 (或亚洲薄荷油)  

拼音名

Boheyou  

英文名

Mentha arvensis oil(Mint oil;Cornmint oil)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新鲜茎和叶经水蒸气蒸馏得油,一般得率为0.3%-0.6%。薄荷油经再冷冻,部分

薄荷

脱脑取出45%-55%薄荷脑后,加工得到的挥发油为薄荷素油。薄荷油通常在分馏过程中去除头油和后油馏分,这一操作的特征是非常富有可变形的,形成薄荷油的不同风格。馏分去除较大的幅度的薄荷油有时称为脱萜烯油。  

性状

本品为淡草绿色液体或淡黄色的澄清液体。稍遇冷即凝固成固体。呈强烈薄荷香气和清凉的微苦味。存放日久,色渐变深。本品与乙醇氯仿或乙醇能任意混合。具有纯馥的薄荷香气,带辛辣而清凉,有强烈的窜透性。在温度较低时有大量的无色晶体析出。存放日久则色渐变深,质渐变粘。易溶于水,与醇、醚、氧仿等均能任意混合。比重(25℃)0.899~0.909。  

鉴别

取本品1 滴,加硫酸3~5 滴及香草醛结晶少量,应显橙红色,再加水1 滴,即变紫色。 相对密度应为0.888~0.908。

旋光度:取本品,置1dm 的管中,依法测定为-17°~-24°。

折光率 :应为1.456~1.466  

检查

颜色 :取本品与同体积的黄色6 号标准比色液比较,不得更深。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参见"薄荷"条。  

性味

《中国医学大辞典》:"辛,凉,无毒。"  

功能主治

芳香药、调味药及驱风药。可用于皮肤或粘膜产生清凉感以减轻不适宜,主疼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0.2ml,一日~0.6ml。

薄荷

  

贮藏

遮光,密封,置阴凉处保存。  

传说

传说薄荷的原名出自希腊神话。冥王哈得斯(Hades)爱上了美丽的精灵曼茜(Menthe),冥王的妻子佩

薄荷

瑟芬妮(Persephone)十分嫉妒。为了使冥王忘记曼茜,佩瑟芬妮将她变成了一株不起眼的小草,长在路边任人踩踏。可是内心坚强善良的曼茜变成小草后,她身上却拥有了一股令人舒服的清凉迷人的芬芳,越是被摧折踩踏就越浓烈。虽然变成了小草,她却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人们把这种草叫薄荷(Mentha)。罗马人与希腊人都很喜欢薄荷的味道。在节庆时,他们还会把薄荷纺织优花环佩带在身上。埃及人则有把一包包薄荷与大茴香小茴香充当赋税的做法。美洲印地安人会用薄荷来治疗肺炎。薄荷有极强的杀菌抗菌作用,常喝它能预防病毒性感冒口腔疾病,使口气清新。用薄荷茶汁漱口,可以预防口臭。用薄荷茶雾蒸面,还有缩细毛孔的作用。拿泡过茶的叶片敷在眼睛上会感觉到清凉,能解除眼睛疲劳。据说薄荷也有“眼睛草”的别称,可用于治疗眼疾。  

中药化学成分

薄荷鲜叶含油1%-1.46%,油中主成分为左旋薄荷醇(menthol),含量62.3%-87.2%,还含左旋薄荷酮

薄荷

(menthone)异薄荷酮(isomenthone),胡薄荷酮(pulegone),乙酸癸酯(decyl acetate),乙酸薄荷酯(menthyl acetate)苯甲酸甲酯(methylbenzoate),α-及β-蒎烯(pinene),β-侧柏烯(β-thu-jene),3-戊醇(3-pentol),2-已醇(2-hexanol),3-辛醇(3-octanol),右旋月桂烯(myrcene),柠檬烯(limonene)及桉叶素(cineole),α-松油醇(α-terpineol)等[1]。又含黄酮类成分:异瑞福灵(iso-raifol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薄荷异黄酮甙(methoside);有机酸成分:迷迭香酸(lusmarin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2];氯基酸成分: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丝氨酸(alanine),天冬酰胺(asparagine),缬氨酸(valine),亮氨酸(leuine)和异亮氨酸(iso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蛋氨酸(methionine)赖氨酸(lysine)[3]。最近,又从叶中分阶段得具抗炎作用的以二羟基-1,2-二氢萘二羟酸为母核的多种成分:①1-(3,4-二羟基苯基)-6,7-二羟基-1,2-二氢萘-2,3二羟酸[1-(3,4-dihydroxyphenyl)-6,7-dihydroxy-1,2-dihy-dronaphthalene-2,3-dicarboxylic acid],②1-(3,4-二羟基苯基-1,2-二氢萘-2-羟酸{1-(3,4-dihydroxyphenyl)-3-[2-(3,4-dihydrox-yphenyl)-1-carboxy]ethoxycarbonyl-6,7-dihydroxy-1,2-dihydron-aphthalene-2-carboxylic acid}[4],③7,8-二羟基-2-(3,4-二羟基苯基)-1,2-二氢萘-1,3-二羟酸[7,8-dihydroxy-2-(3,4-dihydrox-yphenyl)-1,2-dihydronaphthalene-1,3-dicarboxylic acid],④1-[2-3,4-二羟基苯基)-1-羟基]乙氧基羰基-2-(3,4-二羟基苯基)-7,8-二羟基-1,2-二氢萘-3-羟酸{1-[2-(3,4-dihydroxyphenyl)-1-car-boxy]ethoxycarbonyl-2-(3,4-dihydroxyphenyl)-7,8-dihydroxy-1,2-dihydronaphthalene-3-carboxylic acid}-7,8-dihydroxy-1,2-dihydronaphthalene-3-carboxylic acid},⑤3-[2-(3,4-二羟基苯基)-1-羟基]乙氧基羟基-2-(3,4-二羟基苯基)-7,8-二羟基-1,2-二氢萘-1-羟酸{3-[2-(3,4-dihydroxyphenyl)-1-carboxy]ethoxy-carbonyl-2-(3,4-dihydroxyphenyl)-7,8-dihydroxy-1,2-dihydron-aphthalene-1-carboxylic acid},⑥1,3-双[2-(3,4-二羟基苯基)-1-羟基]乙氧基羰基-2-(3,4-二羟基苯基)-7,8-二羟基-1,2-二氢萘{1,3-bis-[2-(3,4-dihydroxyphenyl)-1-carboxy]ethoxycarbonyl-2-(3,4-dihydroxyphenyl)-7,8-dihydroxy-1,2-dihydronaphthalene},⑦1-[2-(3,4-二羟基苯基)-1-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2-(3,4-二羟基苯基)-3-[2-(3,4-二羟基苯基)-1-羟基]乙氧基羰基-7,8-二羟基-1,2-二氢萘{1-[2-(dihydroxyphenyl)-1-methoxycar-bonyl]ethoxycarbonyl-2-(3,4-dihydroxypheny)-3-[2-(3,4-dihy-droxyphenyl)-1-carboxy]ethoxycarbonyl-7,8-dihydroxy-1,2-dihy-dronaphthalene},⑧1-[2-(3,4-二羟基苯基)-1-羟基]乙氧基羰基-2-(3,4-二羟基苯基)-3-[2-(3,4-二羟基苯基)-1-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7,8-二羟基-1,2-二氢萘{1-[2[(3,4-dihydroxyphenyl)-1-carboxy]ethoxycarbonyl-2-(3,4-dihydroxyphenyl)-3-[2-(3,4-di-hydroxyphenyl)-1-methoxycarbonyl]ethoxycarbonyl-7,8dihydro-xy-1,2-dihydronaphthalene},⑨1,3-双[2-(3,4-二羟苯基)-7,8-二羟基-1,2-二氢萘{1,3-bis-2-(3,4-dihydroxyphenyl)-1-methoxycarbonyl]ethoxy carbonyl-2-(3,4-dihydroxyphenyl)-7,8-dihydroxy-1,2-di-hydronaphthalene}[5],右旋的8-,酰氧基莳萝艾菊酮(8-acetoxy-carvotanacetone)[6]。  

日常用法

1、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本品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故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头痛发热、微恶风寒者,常配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等同用,如银翘散

薄荷

2、用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本品轻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用治风热上攻,头痛目赤,多配合桑叶菊花蔓荆子等同用;用治风热壅盛,咽喉肿痛,常配桔梗生甘草僵蚕、荆芥、防风等同用。

3、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本品质轻宣散,有疏散风热,宣毒透疹之功,用治风热束表,麻疹不透,常配蝉蜕、荆芥、牛蒡子、紫草等,如透疹汤;治疗风疹瘙痒,可与苦参白鲜皮、防风等同用,取其祛风透疹止痒之效。

4、用于肝郁气滞,胸闷胁痛。本品兼入肝经,能疏肝解郁,常配合柴胡白芍当归等疏肝理气调经之品,治疗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如逍遥散

5、此外,本品芳香辟秽,还可用治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所致痧胀腹痛吐泻等症,常配藿香佩兰白扁豆等同用。  

各家论述

1.《重庆堂随笔》:患风热头疼龈痛,搽患处。

2.《中国医学大辞典》清热散风。治头风,目赤,咽痛。牙疼,皮肤风热。

3.《国药的药理学》头痛、晕船、反胃、胃肠气胀等,涂布或内服。

4.《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疝痛,下痢。  

动植物形态

薄荷

一、根生产上栽培的薄荷,具有真正吸收作用的是着生在地上部直立茎入土部分和地下根茎节上的数量众多的须根,这些根系入土深度30cm左右,而以表土层15~20cm左右最为集中;另外,在株间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在地上部直立茎的基部节上和节间也会长出许多气生根,这种气生根在天气干燥的情况下,会自行枯死,故对薄荷的生长发育几乎不起作用。

薄荷

二、茎1.地上茎薄荷的地上茎又可分为两种,一种叫直立茎,方形,颜色因品种而异,有青色与紫色之分。它的主要作用是着生叶片,产生分枝,并把根和叶联系起来,把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养分输送到叶片,同时把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物运至根部的输导通道,其上有节和节间,节上着生叶片,叶腋内长出分枝。茎的表面虽也有少量油腺,但精油含量极微(茎秆鲜品出油率为0.001%~0.004%)。另一种叫匍匐茎,它是由地上部直立茎基部节上的芽萌发后横向生长而成,其上也有节和节间,每个节上都有两个对生的芽鳞片和潜伏芽,匍匐于地面而生长,有时其顶端也钻入土中继续生长一段时间后,顶芽复又钻出土面萌发成新苗;也有的匍匐茎顶芽直接萌发展叶并向上生长成为分枝。匍匐茎的颜色、数量、长度和粗细,常因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变化。2.地下茎又称地下根茎,外形如根,故习惯上常称为种根。通常当地上部直立茎生长至一定(8个节左右)高度时,在土壤浅层的茎基部开始长出根茎,随后逐渐生长增多。第一次收割后,这些地下根茎在水分适合的条件下又萌发出苗(即二刀苗),生长至一定阶段又再长出新的种根,即成为秋播时的材料。地下根茎上也有节和节间,节上长出须根,每一个节上也有两个对生的芽鳞片和潜伏芽,水平分布的范围可达30cm左右,垂直入土深度较小,大部分集中在土壤表层10cm左右的范围内。试验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地下根茎是没有休眠期的,也就是说,在土壤温度和水分适合的情况下,一年中的任何时间,均可发芽和继续生长,长成植株。地下根茎里贮藏着水分和养分,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播种于土中能萌发成长为新的植株,这种新植株基本上可以保持本品种的原有形态和优良性状,因此,它是生产上用来繁殖的主要部分。

三、叶薄荷的叶片是以对生的方式着生在茎节上。叶片的形状、颜色、厚度以及叶面状况、叶缘锯齿的密度等因品种、生长时期、生长条件之不同而有变化。一般说来,叶片的形状有卵圆、椭圆形等;叶色有绿色、暗绿色和灰绿色等。薄荷的叶片既是光合作用的器官,又是贮藏精油的主要场所。油腺(贮油结构)在叶片上、下表皮的分布,以下表皮为多。单位叶面积上的油腺数目因品种不同而异,同时又与植株的生育时期、叶龄、叶位有关。一定叶面积上的油腺密度越大,含油量就越高。叶片中精油的含量占全株含油总量的98%以上,但对每一个叶片来说,它的含油量高低与环境条件、栽培技术、品种、叶片所处的部位和叶龄等有密切关系。根据测定,植株上叶片中的含油量自下而上逐渐增高。单位面积产油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单位面积上的叶片数、叶面积大小和含油量(油腺密度)的高低。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如何使叶片数增加、减少和延缓叶片的脱落,防止病虫为害,就成为薄荷增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分枝薄荷的分枝是从主茎叶腋内的潜伏芽长出来的,其上也着生对生叶片。不同品种的分枝能力是不同的,同时,分枝数、分枝长度、分枝节位等又与田间群体密度和培管措施有关,一般说来,随着田间群体密度的增高,单株分枝数随之减少,分枝节位随之上升。栽培条件恶劣,特别是肥、水欠缺也会影响分枝。因此,在栽培上如何根据品种的分枝习性、土壤肥力、施肥水平等条件而控制合理的田间密度是能否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五、花、果实、种子薄荷的花朵较小。花萼基部联合成钟形,上部有五个三角形齿;花冠为淡红色、淡紫色或乳白色,四裂片基部联合;正常花朵有雄蕊四枚(有的品种雄蕊不露或仅留痕迹),着生在花冠壁上;雌蕊一枚,花柱顶端二裂,伸出花冠外面。正常花(即雌、雄蕊俱全)的花朵较大,雄蕊不露或仅留痕迹的,花朵较小。在自然生长情况下,每年开花一次。而在人工栽培条件下,一年般收割两次,开花两次(有的品种和某些地区例外),花期因品种和地区而异。一天中的开花高峰期,常随气候条件而变化。若天气晴朗,一般在上午6~9时,阴天或雨天向后推迟,下午停止开放。薄荷自花授粉一般不能结实,必须靠风或昆虫进行异花传粉方能结实。通常自现蕾至开花约需10~15天,一朵花自开放至种子成熟约需20天左右。结实率高低因品种和环境条件而异。一朵花最多能结四粒种子,贮于钟形花萼内。果实为小坚果,长圆状卵形,种子很小,淡褐色,万粒重仅1g左右,每市斤种子可达到500万粒左右。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清液体。有特残清凉香气,味初辛、后凉。存放日久,色渐变深。本品与乙醇、氯认或乙醚能任意混合。相对密度应为0.888-0.908。旋光度:取本品置1dm的管中,依法测定为-17℃至-24℃。折光率应为1.456-1.466。

检查 颜色 取本品与同体积的黄色6 号标准比色液比较,不得更深。  

薄荷种植方法

薄荷生于河沟边或山野潮湿地,现多为药农在面积种植。家庭盆栽薄荷也极简便。可3-4月间挖取粗壮、

薄荷

白色的根状茎,剪成长8厘米左右的根段,是埋入盆土中经20天左右就能长出新株。也可在5-6月剪取嫩茎头遮荫扦插。薄荷属多年生植物,根系发达,每年春季翻盆换土时,可分离出大量的植株。平时保持盆土偏湿。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为辅,薄肥勤施。医药用草常在生长期采收两次。第一次(头刀)是在小暑节前5-6天,叶正茂盛,花还未开放时,割取地上部分;第二次是在秋分至寒露间,花朵盛开,叶未凋落时。药用以第二次采收的为最好。两次采收的茎叶可洗净、切断、晒干,放甏中防失香气或被霉蛀,供全年药用。除了少数为一年生植物外,大部分均为具有香味的多年生植物。目前的主产地是美国,最好的薄荷产自英国。茎长约90厘米,毛茸茸的叶片呈锯齿状,花顶生,开紫色、白色和粉红色的花穗。薄荷喜欢在潮湿的气候下生长。 

薄荷的品种很多,但不管是哪一种,其共同特性皆是适应性强,耐寒且好种植,非常适合新手栽培。薄荷喜欢光线明亮但不直接照射到的阳光之处,同时要有丰润的水分。因此,浇水最好在土壤未完全干燥之时进行。薄荷生长极快,随时可采下食用,泡茶入菜都是不错的选择。套一句香草研究家尤次雄的话说,千万不要怕将香草摘下来,有些草本香草植物越摘,植株会越茂盛,薄荷就是其中的一种。 

薄荷极适合香草栽植的入门植物,大部分薄荷可用分株法或扦插法繁殖,在生长季节(春至夏季为佳)中利用切成一节节的茎繁殖,非常容易发根。薄荷喜温暖潮湿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环境。根茎在5-6℃就可萌发出苗,其植株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有较强的耐寒能力。栽培薄荷的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吵质土为好。水分对薄荷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植株生长初期和中期要求水分较多。现蕾开花期需要晴天和干燥的天气,要求水分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