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味的平性中药列表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平性中药列表 > 辛味的平性中药列表 > 第1页
八角枫花

别名:牛尾巴花

味性:味辛;性平。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散风;理气;止痛。主头风头痛;胸腹胀痛。八角枫花

八角枫叶

别名:大风药叶

味性:味苦;辛;性平。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化瘀接骨;解每杀虫。主跌打瘀肿;骨折;疮肿;乳痈;乳头皲裂;漆疮;疥癣;刀伤出血。八角枫叶

八角莲
八角莲原生态八角莲八角莲

别名:一把伞、六角莲、独叶一枝花、独脚莲[江西]、一碗水[陕西]、八角七、八角兵盘七、鬼臼、八角连、金魁莲、旱八角、叶下花、马眼莲、八角盘、独脚莲、独角莲、八角金盘、山荷叶、爵犀、马目毒公、九臼、天臼、解毒、害母草、独荷草、羞天花、术律草、琼田草、旱荷、金星八角、金魁连、八角乌、白八角莲、金边七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瘀消肿。治痈肿,疔疮,瘰疬,喉蛾,跌打损伤,蛇咬伤。八角莲

八角莲叶
八角莲叶

别名:鬼臼叶

味性:味苦;辛;性平。

归经: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主痈肿疔疮;喘咳。八角莲叶

八楞木

别名:八棱麻、青竹标、八面风、三棱草

味性:辛苦,平。

主治:祛风活血。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麻风。八楞木

巴掌草

别名:千灵丹、红草鞋、狮子利、狮子尾、狗舌草

味性:辛,平。

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疔疮肿毒;毒蛇咬伤;脾肿大;肺结核咳血;跌打损伤。巴掌草

白补药

别名:翻天雷公

味性:辛,平。

主治:补虚益损;强筋壮骨。主肺病;虚弱干瘦;头目眩晕;劳伤盘骨。白补药

白地紫菀

别名:大火草、牛耳朵火草、白叶不翻、小一支箭、白头翁

味性:辛微苦,平。

主治:清热利湿,理气化痰,捎积杀虫。治痢疾,胃痛,感冒咳嗽,气喘痰多,消化不良,蛔虫症,扁桃体炎,外用可以止血。白地紫菀

白肚

味性:辛;平。

主治:活血通络。主风湿疼痛;跌打肿痛。白肚

白对节子叶

味性:味苦;辛;性平。

主治:祛风通络;疗疮止痒。主风湿痛;中风瘫痪;疮疡;风疹。白对节子叶

白粉藤

别名:独脚乌桕、夜牵牛、白面水鸡、青龙跌打、山葫芦、山鸡蛋、飞龙接骨

味性:根:微辛,平。

主治:藤、叶:苦,寒。根:化痰散结,消肿解毒,祛风活络。用于颈淋巴结结核,扭伤骨折,腰肌劳损,风湿骨痛,坐骨神经痛,疮疡肿毒,毒蛇咬伤。;藤、叶:拔毒消肿。用于疮疡肿毒,小儿湿疹。白粉藤

白鹤菌

味性:微辛;性平。

主治:祛风除湿;清肺止咳。主风湿痹痛;肺结核;支气管炎;咳嗽痰喘。白鹤菌

白花苋
白花苋

别名:烂脚蒿、白牛膝、土牛膝、怀牛膝

味性:微辛,平。

主治:活血散瘀;清热除湿。主月经不调;血瘀崩漏;经闭;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湿热黄疸;痢疾;角膜云翳。白花苋

白胶香

别名:枫香脂、枫脂、白胶、芸香、胶香

味性:味辛苦,平。

归经:入脾、肝二经。

主治:活血,凉血,解毒,止痛。治痈疽,疮疥,瘾疹,瘰疬,金疮,齿痛,吐血,衄血。白胶香

白九股牛

别名:牛角七、蜜油参、九股牛、松皮九股牛、牛尾独活

味性:辛、微甘,平。

主治:托毒外出,补中益气。用于淋巴腺炎,疖,痈,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气虚头晕,耳鸣。白九股牛

白酒草

别名:山地菊、假蓬、酒药草、小白酒草、刀口药、石青菜、毛青菜、毛柴胡、山地菊菊

味性:辛、微苦,平。

主治:清热止痛;祛风化痰。主肋膜炎;肺炎;咽喉肿痛;小儿惊风。白酒草

白兰花叶

味性:苦;辛;性平。

主治:清热利尿;止咳化痰。主泌尿系感染;小便不利;支气管炎。白兰花叶

白狼毒

别名:狼毒[东北]、狼毒疙瘩、黄皮狼毒、大猫眼草、猫眼根、山红萝卜根

味性:辛,平。

主治:破积杀虫,除湿止痒。用于淋巴结结核,骨结核,皮肤结核,牛皮癣,神经性皮炎,慢性支气管炎,阴道滴虫。白狼毒

白榔皮

别名:色告白、榔皮树

味性:辛;苦;平。

主治:祛风利湿;接骨。主风湿痹痛;水肿;小便不利;骨折。白榔皮

白龙穿彩

别名:白龙串彩、白龙苍、白龙昌菜、白花益母草、脓疮草

味性:辛、微苦,平。

主治:调经活血;清热利水。主产后腹痛;月经不调;急性肾炎;乳腺炎;丹毒;疖肿;脓疮。白龙穿彩

白毛藤根

别名:排风藤根

味性:味苦;辛;性平。

主治:治风火牙痛,头痛,瘰疬,痈肿,痔漏。白毛藤根

白千层油

味性:味辛;性平。

归经:归肝;胃;心经。

主治:祛风通络;理气止痛;杀虫。主风湿痹痛;拘挛麻木;脘腹胀痛;牙痛;头痛;疝气痛;跌打肿痛;疥疮。白千层油

白绒草

别名:白花茶匙红、白花塔仔草、老虎花、毛绣球防风、白风轮菜、银针七、北风草、灯笼花

味性:甘、微辛,平。

主治:清肺止咳,咯血,胸痛;外用治疖肿,乳腺炎。白绒草

白藤
白藤

别名:大发汗、白花藤、大毛豆、断肠叶

味性:味辛;性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发汗,祛风,活血,止血。治风寒感冒,类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闭经,外伤出血。白藤

白叶不翻

别名:白地紫菀、大火草、牛耳朵火草、小一支箭、白头翁

味性:味辛;微苦;性平。

主治:清热化痰;消积杀早。主感冒;咳嗽气喘;痢疾;胃痛;消化不良;蛔虫症;外伤出血。白叶不翻

白云瓜

别名:山萝卜

味性:甘;微辛;平。

主治:化痰通络。主中风不语;痰涎壅塞;半身不遂。白云瓜

白芷叶

别名:蒚麻、莴麻

味性:味辛;性平。

主治:祛风解毒。主瘾疹;丹毒。白芷叶

白猪栗根

味性:辛;涩;微苦;性平。

主治:收敛止泻。主肠炎;腹泻。白猪栗根

百脉根
百脉根

别名:黄花草、牛角花、黄瓜草、小花生藤、地羊鹊、斑鸠窝、柏脉根、都草、黄金花、五叶草、鸟距草

味性:辛,平。

归经:肺经。

主治:补虚;清热;止渴。主虚劳;阴虚发热;口渴。百脉根

百蕊草根

味性:微苦;辛;性平。

主治:行气活血;通乳。主月经不调;乳汁不下。百蕊草根

柏树

别名:柏、香扁柏

味性:子:甘、辛、微苦,平;叶:苦、辛,温;树脂:淡、涩,平。

主治:子:祛风清热,安神,止血。用于发热烦躁,小儿高热,吐血。;叶:止血生肌。外用治外伤出血。;树脂:解发热,燥湿,镇痛。用于发热头痛,白带;外用治外伤出血。柏树

斑地锦

别名:血筋草

味性:辛,平。

主治:止血,清湿热,通乳。治黄疸,泄泻,疳积,血痢,尿血,血崩,外伤出血,乳汁不多,痈肿疮毒。斑地锦

斑鸠占

别名:神仙豆腐柴、狐臭柴、斑鸠叶豆腐、小青树、跌打王

味性:味辛微甘,性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清湿热,解毒,调经。主治风湿关节痛,水肿疮毒。斑鸠占

斑鸠占叶

别名:战骨

味性:味辛;微甘;性平。

主治:清湿热,解毒,续筋接骨。主水肿;毒疮;水火烫伤;筋伤骨折。斑鸠占叶

斑杖

味性:辛,平。

主治:解毒。用于毒蛇咬伤。斑杖

半边菜

别名:菜子七、妇人参、普贤菜

味性:微苦;辛;平。

主治:止咳化痰;活血消肿。主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跌打损伤。半边菜

半边莲
半边莲

别名:细米草、急解索、半边花、蛇脷草[广东]、长虫草[河南]、蛇利草、蛇舌草、鱼尾花、半边菊、半边旗、奶儿草、箭豆草、顺风旗、单片芽、小莲花草、绵蜂草、吹血草、腹水草、疳积草、白腊滑草、金菊草、金鸡舌、片花莲、偏莲、瓜仁草、蛇啄草、长虫草

味性:辛,平。

归经:归心;肺;小肠经。

主治: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用于大腹水肿,面足浮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半边莲(图)

半枝莲
半枝莲半枝莲

别名:并头草、狭叶韩信草、牙刷草、四方马兰、通经草、紫连草、小韩信草、水韩信、小耳挖草、溪边黄芩、金挖耳、野夏枯草、方草儿、半向花、半面花、偏头草、四方草、耳挖草、小号向天盏、虎咬红、再生草、赶山鞭、狭叶向天盏、言草儿

味性:辛,平。

归经:归肺;肝;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水肿,黄疸。半枝莲(图)

北风草

别名:毛绣球防风、银针七、灯笼草、楼台夏枯草、白风轮菜、白花仔、白菜匙、糖鸡草、野芝麻、猫 耳朵草、节节花、老虎花、白 骨九苏、白花茶匙红、白花塔仔草、金线薄荷、白花草、鼠尾癀

味性:味苦;微辛;性平。

主治:清肺;明目;解毒。主肺热咳嗽;胸痛;咽喉肿痛;目赤青盲;乳痈;湿疹;跌打损伤。北风草

北鹤虱

味性:苦、辛,平。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杀虫消积。用于蛔虫、蛲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北鹤虱

蓖麻
蓖麻

别名:红蓖麻

味性:叶:甘、辛,平;根:淡、微辛,平。

主治:叶:消肿拔毒,止痒。治疮疡肿毒,鲜品捣烂外敷;治湿疹搔痒,煎水外洗;并可灭蛆、杀孑孓。;根:祛风活血,止痛镇静。用于风湿关节痛,破伤风,癫痫,精神分裂症。蓖麻(图)

蓖麻根

味性:辛;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镇静解痉,祛风散瘀。治破伤风,癫痫,风湿疼痛,跌打瘀痛,瘰疬。蓖麻根

蓖麻叶
蓖麻叶

味性:味苦;辛;性平。

主治:治脚气,防囊肿痛,咳嗽痰喘,鹅掌风,疮疖。"。蓖麻叶

蓖麻油
蓖麻油

味性:味甘;辛;性平。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滑肠;润肤。主肠内积滞;腹胀;便秘;疥癣癣疮;烫伤。蓖麻油

扁担蒿

味性:辛;平。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疮疡肿毒;阴道炎;阴道滴虫。扁担蒿

扁豆叶
扁豆叶

味性:辛甘甜;平。

归经:脾;胃;心经。

主治:消暑利湿,解毒消肿。主暑湿吐泻,疮疖肿毒,蛇虫蛟伤。扁豆叶

扁藤
扁藤

别名:腰带藤、羊带风、扁骨风、铁带藤、大芦藤、过江扁龙、脚白藤、大血藤、岩五加

味性:辛;酸;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祛风化湿;舒筋活络。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中风偏瘫;跌打损伤。扁藤

扁樱桃
扁樱桃

别名:棱果蒲桃

味性:味苦;微辛;性平。

主治:和胃;敛疮。主腹痛吐泻;口角炎;跌打肿痛。扁樱桃

柄果槲寄生
柄果槲寄生

别名:有柄槲寄生、桂花寄生、油桐寄生、寄生茶、刀叶槲寄生

味性:辛;微苦;性平。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补肝肾;活血止痛;安胎;下乳。主主治风湿痹痛;腰腿痛;跌打损伤;高血压;胎动不安;乳汁不下。柄果槲寄生

柄马勃

味性:辛;性平。

归经:肺经。

主治:清肺;利咽;消肿;止血。主喉炎;扁桃体炎;外伤出血。柄马勃

波叶紫金牛
波叶紫金牛

别名:小凉伞、千年不出山、矮脚凉伞、小部伞、不出林、小矮地茶、小狮子头、铁罗伞

味性:苦;辛;性平。

主治:利咽止咳;理气活血。主咽喉肿痛;咳嗽;胃脘痛;跌打瘀痛。波叶紫金牛

糙叶千里光

别名:毛叶红杆草

味性:苦、辛,平。

主治:清热利咽。主扁桃体炎;喉炎。糙叶千里光

糙叶水苎麻

味性:辛、微苦;性平。

主治:祛风除湿;解毒;疗疮。主风湿痹痛;疮毒;烧烫伤;疟疾。糙叶水苎麻

草柏枝

别名:松叶接骨草、松叶蒿、蜈蚣草

味性:性平,味辛苦。

归经:心经。

主治:养心安神,止血。治心脏衰弱,心悸,咳嗽痰中带血。草柏枝

草本水杨梅

别名:追风七、老五叶、海棠菜

味性:辛、甘,平。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肠炎,痢疾,小儿惊风,腰腿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白带;外用治疔疮,痈肿。草本水杨梅

草灵芝

别名:八股绳、长梗岩须、雪灵芝、水麻黄、铁刷把、万年青、水灵芝

味性:辛、微苦,平。

归经:心;肝;胃经。

主治:行气止痛,安神。用于肝胃气痛,食欲不振,神经衰弱。草灵芝

草牡丹
草牡丹

别名:牡丹藤

味性:辛,平。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祛风除湿;止泻痢;消痈肿。主风湿性关节痛;腹泻;痢疾;结核性溃疡。草牡丹

草木樨
草木樨

别名:铁扫把、省头草、辟汗草、野苜蓿

味性:辛,平。

主治:芳香化浊,截疟。用于暑湿胸闷,口臭,头胀,头痛,疟疾,痢疾。草木樨

草乌叶

味性:辛、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止痛。用于热病发热,泄泻腹痛,头痛,牙痛。草乌叶

草香附

别名:走茎灯心草、拉冈

味性:辛、苦,平。

主治:理气止疼;活血调经。主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不调;崩中带下。草香附

测试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肾;膀胱经。

主治:祛风止痛;利湿通淋。主跌打骨折;小便淋痛

茶油粑

别名:枯饼、茶枯、茶麸、茶子饼、茶子麸、茶油麸

味性:辛;苦;涩;平。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燥湿解毒;杀虫去积;消肿止痛。主湿疹痛痒;虫积腹痛;跌打伤肿。茶油粑

钗子股

别名:牛角兰、寄生兰、鹿角草、吊竹、金钗股、三十根、松寄生、虫寄生、海斑虎、檀香线、锡朋草、磹竹、龙须草、金环草、大羊角、老鼠尾、肖羊耳兰、圆柱兰、石珊瑚、石鹿角

味性:辛苦,平。

归经:肺;心;肝;肾经。

主治:催吐解毒,祛风利湿。治疟疾,痈疽,风湿痛,水肿。钗子股

长柄臭黄荆

别名:狐臭柴、斑鸠占

味性:辛、微甘,平。

主治:清湿热,调经解毒。主治月经不调(经期推后),风湿关节炎,水肿。外用治无名肿毒。长柄臭黄荆

长萼猪屎豆

别名:大叶毛铃、狗铃豆

味性:辛;甘;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化积消疳,清热解毒,通淋利尿。主小儿疳积,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咳嗽痰喘,痈疽疔疮。长萼猪屎豆

长青草

别名:雪山苓、捆仙绳、富贵草、转筋草、上天梯、土桔梗、四季青[四川]

味性:苦、微辛,平。

主治:祛风止咳,舒筋活络,调经止带。用于慢性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小腿转筋,白带,闭经,精神病烦燥不安。长青草

长叶珊瑚果

味性:味辛;微苦;性平。

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长叶珊瑚果

长叶竹根七

别名:黄精、三子果

味性:味甘;微辛;性平。

主治:益气养阴润肺;活血。主病后体虚;阴虚肺燥;咳嗽痰粘;咽干口渴;跌打损伤。长叶竹根七

朝鲜梾木枝

味性:味辛;性平。

主治:祛风活络;解毒敛疮。主风湿腰腿痛;漆疮。朝鲜梾木枝

朝鲜崖柏仁
朝鲜崖柏仁

别名:长白侧柏仁、柏子仁

味性:味甘;辛;性平。

主治: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主心悸失眠;多汗遗精;肠燥便秘。朝鲜崖柏仁

车桑子叶

别名:破故纸

味性:味微苦;辛;性平。

主治:举一反三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淋证;癃闭;皮肤瘙痒;痈肿疮疖;汤火伤。车桑子叶

赪桐叶

别名:红蜻蜒叶

味性:辛;甘;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消肿散瘀。治痈疽疔疮,跌打损伤。赪桐叶

橙叶

味性:辛;苦;性平。

归经:肝经。

主治:散瘀止痛。主疮疡肿痛。橙叶

秤杆草

别名:搬倒甑、野升麻、麻秤杆、白升麻、红升麻、土升麻、水松萝、野蓝、翠子菜、山金花菜、石上凤仙、铁杆水草、软黄花金魁

味性:苦辛,平。

主治:清热鲜毒。主痈肿疔毒;水火烫伤;跌打损伤。秤杆草

赤楠
赤楠

别名:牛金子、鱼鳞木、赤兰、石柃、山石榴、瓜子柴、山乌珠、细叶紫陵树、细子莲、赤楠蒲桃、瓜子木、假黄杨

味性:味甘;微苦;辛;性平。

归经:归肾;脾;肝经。

主治:健脾利湿,乎喘,散瘀。治浮肿,小儿盐哮,跌打损伤,烫伤。赤楠

赤楠根

别名:叫耳蒙根

味性:味甘;微苦;辛;性平。

归经:归肾;脾;肝经。

主治:益肾定喘;健脾利湿;祛风活血;解毒消肿。主喘咳;浮肿;淋浊;尿路结石;痢疾;肝炎;子宫脱垂;风湿痛;疝气;睾丸炎;痔疮;痈肿;水火烫伤;跌打肿痛。赤楠根

虫豆柴

别名:远志木蓝

味性:辛、微甘,平。

主治:活血止痛。主治劳伤。虫豆柴

臭柏

别名:新疆圆柏、双子柏、阿尔叉、霍宁-阿尔茨

味性:苦;辛;性平。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寒痹痛;皮肤瘙痒;头痛;咳嗽。臭柏

臭牡丹
臭牡丹

别名:矮桐子、大红花、臭枫根、臭八宝、臭芙蓉、矮脚桐、大红袍、矮童子、野朱桐、臭枫草、臭珠桐、矮桐、逢仙草、臭灯桐、假真珠梧桐、臭树、臭草、鸡虱草、臭黄根、臭茉莉、臭梧桐

味性:辛苦;平。

归经:心;肝;脾经。

主治:活血散瘀,消肿解毒。治痈疽,疔疮,乳腺炎,关节炎,湿疹,牙痛,痔疮,脱肛。臭牡丹

臭菘叶

味性:味辛;苦;性平。

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臭菘叶

臭菘种子

味性:味辛;微苦;性平。

主治:镇咳;祛痰;平喘。主气管炎咳喘。臭菘种子

臭梧桐花

别名:龙船花、后庭花

味性:味苦;微辛;性平。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祛风;降压;止痢。主风气头痛;高血压病;痢疾;疝气。臭梧桐花

臭梧桐子

别名:凤眼子、矮桐子、岩桐子

味性:味苦;微辛;性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祛风;止痛;平喘。主风湿痹痛;牙痛;气喘。臭梧桐子

樗叶花椒

别名:食茱萸、木满天星、海桐皮[浙江误称]

味性:根:苦,平;树皮:苦,平;果实:辛,温。

主治:根:祛风通络,活血散瘀,解蛇毒。外用治跌打肿痛,风湿关节痛。;树皮:祛风湿,通经络。用于腰膝疼痛,顽痹,疥癣等症。;果实:温中,除湿,止痛,杀虫。可代花椒用。为芳香健胃,驱风药。治中暑腹脘冷痛吐泻,并能驱蛔虫。;叶:外用治毒蛇咬伤肿痛及外伤出血。樗叶花椒

穿根藤

别名:春根藤、木头疳、崧根藤、伸筋藤、石邦子、上木蛇、、白花风不动、山芡实、潭薏米、多泥红、风不动藤、松筋藤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肝;心经。

主治:祛风湿,壮筋骨,止痛,消肿。治风湿关节痛,咽喉肿痛,痈肿,疥疮。穿根藤

吹云草

别名:莎萝莽、一碗泡、公儿草、过山蛇、斩蛇剑、吹魂草、川风、过路蛇、小腻药、细黄药

味性:味微辛;性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解毒,止痛,去翳。治无名肿毒,牙痛,眼生白膜。吹云草

垂果南芥

别名:文珠日-赫其

味性:辛,平。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治疮疡肿毒。垂果南芥

垂丝卫矛

别名:球果卫矛、五棱子、青皮树、小米饭、暖木

味性:苦;辛;平。

归经:心;大肠;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经;利水解毒。主风湿痹痛;痢疾;泄泻;痛经;闭经;跌打骨折;脚气;水肿;阴囊湿痒;疮疡肿毒。垂丝卫矛

春砂花

别名:砂仁花

味性:辛,平。

主治:利肺快膈,调中和胃。春砂花

刺苞南蛇藤果

味性:苦;辛;平。

主治:宁心安神;活络止痛;解毒消肿。主心悸失眠;筋骨疼痛;腰腿麻木;牙痛;疮疡肿毒。刺苞南蛇藤果

刺郎果

别名:老虎刺、锈花针、刺檀香、三颗针

味性:苦;辛;性平。

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主黄疸型肝炎;胃痛;风湿关节痛;急性结膜炎;咽喉炎;牙周炎;淋巴结炎。刺郎果

刺老鸦

味性:辛,平。

主治:补气安神,强精滋肾,祛风活血。治神经衰弱、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以及阳虚气弱、肾阳不足等证。刺老鸦

刺蓼

别名:廊茵、急解素、蛇不钻、猫舌草、红火老鸦酸草

味性:酸、微辛,平。

主治:解毒消肿,利湿止痒。用于湿疹,黄水疮,疔疮,痈疖,蛇咬伤。刺蓼

刺龙牙
刺龙牙

别名:刺老牙、鹊不踏、刺老鸦、虎阳刺

味性:味辛;微苦;甘;性平。

主治:益气补肾;祛风利湿;活血止痛。主气虚乏力;肾虚阳痿;胃脘痛;消渴;失眠多梦;风湿骨痹;腰膝无力;跌打损伤;骨折;膨胀;水肿;脱肛;疥癣。刺龙牙

刺楸

别名:鸟不宿、钉木树、丁桐皮

味性:辛,平。

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腰膝酸痛,肾炎水肿,跌打损伤,内痔便血。刺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