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味的平性中药列表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平性中药列表 > 酸味的平性中药列表 > 第1页
扒地蜈蚣

别名:扛棺回

味性:微酸、涩,平。

主治:活血散瘀,解毒。用于各种毒蛇咬伤及跌打损伤。扒地蜈蚣

白绿叶

别名:羊奶果、胡颓子、天青地白、小羊奶果、羊肋树、羊奶奶

味性:酸,平。

归经:肺;肾;膀胱经。

主治:利尿排石,止咳定喘,行气止痛。主治慢性肾炎,胃痛,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白绿叶

白绿叶果实

味性:甘;酸;平。

主治:止泻;消积;利湿。主腹泻;小儿疳积;急性肾炎。白绿叶果实

白梅
白梅

别名:盐梅、霜梅、白霜梅

味性:酸涩咸,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治喉痹,泻痢烦渴,梅核膈气,痈疽肿毒,外伤出血。白梅

白梅花
白梅花

别名:绿萼梅、绿梅花

味性:酸涩,平。

归经:入肝、肺二经。

主治:舒肝,和胃,化痰。治梅核气,肝胃气痛,食欲不振,头晕,瘰疬。白梅花

白石榴花

味性:酸甘,平。

归经:归肺经。

主治:涩肠止血。主久痢;便血;咳血;衄血;吐血。白石榴花

白叶刺根

味性:酸涩,平。

主治:祛风理湿,下气定喘,固肾。白叶刺根

百药煎

味性:酸甘,平。

归经:心;肺;胃经。

主治:润肺化痰,生津止渴。治久咳痰多,咽痛,便血,久痢脱肛,口疮,牙疳,痈肿疮疡。百药煎

饱饭花果

别名:乌饭子

味性:酸;甘;性平。

主治:强筋骨;益气力。主筋骨酸软;四肢无力。饱饭花果

碧桃干
碧桃干

别名:桃枭、鬼髑髅、桃奴、枭景、干桃、气桃、阴桃子、桃干、瘪桃干

味性:酸苦,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治盗汗,遗精,吐血,疟疾,心腹痛;妊娠下血。碧桃干

薜荔
薜荔

别名:木莲藤、辟萼、石壁莲、木瓜藤、膨泡树、饼泡树、壁石虎、木壁莲、爬墙虎、风不动、彭蜂藤、石龙藤、常春藤、石壁藤、补血王、追骨风、爬岩风、墙脚柱、红墙套、烟筒丕、田螺掩、爬山虎、大鼓藤、石绷藤、薛荔络石藤、老鸦馒头藤、凉粉藤、爬墙藤、牛屎藤、薛、牡赞、木莲、过水龙、王不留行、石莲、抬络藤、木隆谷、邦邦老虎藤、乒乓抛藤、巴山虎、乒抛藤、泊壁藤、墙壁藤、有蜂藤、小薛荔、抱树莲

味性:酸,平。

主治:祛风,利湿,活血,解毒。治凤湿痹痛,泻痢,淋病,跌打损伤,痈肿疮疖。薜荔

扁藤
扁藤

别名:腰带藤、羊带风、扁骨风、铁带藤、大芦藤、过江扁龙、脚白藤、大血藤、岩五加

味性:辛;酸;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祛风化湿;舒筋活络。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中风偏瘫;跌打损伤。扁藤

扁藤叶

味性:酸;涩;平。

归经:肝经。

主治:生肌敛疮。主下肢溃疡;外伤。扁藤叶

波罗蜜

别名:婆那娑、阿蔀亸、曩伽结、优珠昙、天婆罗、树婆罗、牛肚子果、阿、曩加结、树波萝、婆罗密、天罗、密冬瓜、包密

味性:甘;微酸;性平。

主治:生津除烦;解酒醒脾。主。波罗蜜(图)

波罗蜜核中仁

别名:木波罗果仁

味性:甘;微酸;性平。

主治:益气,通乳。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波罗蜜核中仁

布渣叶
布渣叶原生态布渣叶布渣叶

别名:蓑衣子、破布叶、麻布叶、烂布渣、布包木、破布树、薢宝叶

味性:淡、微酸,平。

主治:清暑,消食,化痰。用于感冒,中暑,食滞,消化不良,腹泻。布渣叶

长隔距兰

别名:马尾吊兰、吊兰、龙角草、木不角、鹿角草、圆叶吊兰、光棍草

味性:微甘、酸,平。

主治:舒筋活络,祛痰止咳。;乙脑,小儿麻痹后遗症,中风瘫痪。全草3~5钱,配两面针根皮3钱,炖猪瘦肉服,或水煎服,连续服用。;肺结核,小儿疳积。全草3~5钱,水煎服。长隔距兰

赤雹

别名:赤包、气包、王瓜[辽宁.宁夏]、山屎瓜、屎包子、山土豆

味性:果:酸、苦,平;块根:苦,寒。

主治:果:理气,活血,祛痰,利湿。用于跌打损伤,嗳气吐酸,黄疸,肠炎,痢疾,肺结核咯血。;块根:治乳汁不下,乳房胀痛。赤雹

赤瓟

别名:气包、赤包、山屎瓜、赤雹、屎包子、山土豆、赤包子

味性:味酸;苦;性平。

主治:降逆,理湿,和瘀。治黄疸,痢疾,反胃吐酸,咳血胸痛,腰部扭伤。赤瓟

赤小豆
赤小豆

别名:赤豆、红小豆、亦豆、红豆、小红绿豆、虱拇豆、朱赤豆、金红小豆、朱小豆、小豆、猪肝赤、杜赤豆、虱牳豆、茅柴赤、米赤豆

味性:甘酸,平。

归经:归心、小肠经。

主治: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治水肿,脚气,黄疸,泻痢,便血,痈肿。赤小豆(图)

赤小豆叶
赤小豆叶

别名:赤小豆藿、小豆藿、小豆叶

味性:味甘;酸;涩;性平。

归经:肝;肾;胃经。

主治:固肾缩尿;明目;止渴。主小便频数;肝热目糊;心烦口渴。赤小豆叶

赤阳子

别名:救军粮、赤果、纯阳子、火把果、红子、救兵粮)、水沙子、救兵粮、豆金娘、小红子、火棘

味性:甘;酸;涩;平。

归经:肝;脾;胃经。

主治:健脾消积,活血止血。治痞块,食积,泄泻,痢疾,崩漏,产后血瘀。赤阳子

虫蚁菜

别名:张麻、止血草

味性:微酸;苦;性平。

主治:止血生肌;除湿止痢。主外伤出血;痢疾;胃腹疼痛。虫蚁菜

椆李

别名:臭李子、吗嘎[蒙名]

味性:酸,平。

主治:止泻痢。治腹泻。椆李

川党参
川党参

别名:天宁党参、巫山党参、单枝党参

味性:性平,味甘、微酸。

主治:同党参。川党参

川莓
川莓原生态川莓

别名:大乌泡、乌泡

味性:酸、咸,平。

主治:祛风除湿,止呕,活血。主治劳伤吐血,月经不调,口有腥气,瘰疬,痘后目翳,狂犬咬伤等症。叶治黄水疮。川莓

慈乌
慈乌

别名:乌、孝鸟、慈鸦、哺公、小山老鸹、咵老鸦、麦鸦

味性:味酸;咸;性平。

归经:肺;肾经。

主治:滋阴潜阳。主虚劳咳嗽;骨蒸烦热;体弱消瘦。慈乌

刺菠

别名:泼盘、托盘、空腹莲、空腹妙、饭包菠、雅早、饭消扭、地苗、田母、田角公

味性:酸,平。

主治:清热解毒。治伤暑吐泻,风火头痛,感冒,黄疸。刺菠

刺梨根
刺梨根

别名:茨藜子根、茨藜根

味性:甘酸,平。

归经:脾;胃;肝;肾经。

主治:健胃,消食,止泻,涩精。治胃痛,泄泻,痢疾,遗精,崩漏,带下,久咳。刺梨根

刺梨子

别名:文光果、刺槟榔果、木梨子、缫丝花

味性:酸、涩,平。

主治:根:消食健脾,收敛止泻。用于食积腹胀,痢疾,肠炎,自汗盗汗,遗精,白带,月经过多,痔疮出血。;果:解暑,消食。治维生素C缺乏症。刺梨子

刺李

别名:茶茹

味性:酸;平。

归经:肝经。

主治:健胃。主萎缩性胃炎;胆汁缺乏病。刺李

刺栗子

别名:细梗蔷薇、野人头

味性:甘酸微涩,平。

主治:收涩,消肿。治痢疾及痔疮。刺栗子

刺蓼

别名:廊茵、急解素、蛇不钻、猫舌草、红火老鸦酸草

味性:酸、微辛,平。

主治:解毒消肿,利湿止痒。用于湿疹,黄水疮,疔疮,痈疖,蛇咬伤。刺蓼

刺玫

别名:刺玫果、红根

味性:花:甘、微苦,温;果:酸,温;根:苦、涩,平。

主治:花:止血,和血,解郁调经。用于吐血,血崩,肋间神经痛,痛经,月经不调。;果:健脾胃,助消化。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腹胀满,小儿食积。;根:止咳祛痰,止痢,止血。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肠炎,细菌性痢疾,功能性子宫出血,跌打损伤。刺玫

刺玫花

味性:酸;甘;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理气和胃;止咳。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吐血,肋间神经痛,肺痨咳嗽。刺玫花

刺蜜

别名:羊刺蜜、草蜜、给敦罗、刺糖、骆驼刺糖、阳塔克西克尔、给勃罗

味性:甘酸,平。

归经:心;肺;脾;小肠;肾经。

主治:治骨蒸烦渴,血痢,腹泻,腹痛,头痛。刺蜜

刺石榴

别名:山石榴

味性:微酸、苦,平。

主治:止血,止痢。用于吐血,衄血,崩漏,白带,痢疾。刺石榴

打虫果

别名:米汤果

味性:酸;性平。

主治:驱虫。主蛔虫病;绦虫病。打虫果

大飞天蜈蚣

别名:肥力漆、红根叶、退黄藤

味性:酸,平。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毒蛇咬伤,黄疸型肝炎,风湿痹痛:茎、叶0.5~1两,水煎服;蛇咬伤并有鲜叶捣烂敷伤口周围。;疮疡溃烂,湿疹:鲜茎、叶水煎外洗。大飞天蜈蚣

大千生

别名:冰粉、水晶凉粉、假酸浆、田珠

味性:甘、酸、微苦,平。

主治:镇静,祛痰,清热解毒。用于狂犬病,精神病,癫痫,风湿关节炎,鼻渊,感冒,泌尿道感染,疮疖。大千生

大石枣

味性:酸;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健胃消积。主食积。大石枣

大乌泡根

别名:乌泡

味性:酸咸,平。

主治:凉血,活血。治劳伤吐血,咳血,月经不调,痢疾,瘰疬,骨折。大乌泡根

大叶酸藤

别名:酸盘子、长叶酸藤果、马桂花

味性:酸、涩,平。

主治:祛风利湿,消肿散瘀。治肾炎水肿,肠炎腹泻,跌打瘀肿。大叶酸藤

大叶酸藤子

别名:大叶十八症、大鸡母酸

味性:甘;酸;性平。

主治:驱虫。主蛔虫病。大叶酸藤子

倒钩刺

别名:小乌泡、小倒钩刺、刺黄连、刺茶、散血草、绊脚刺、小黄泡刺

味性:甘微酸,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除湿止痢;驱蛔。主扁桃体炎,急性结合膜炎,腮腺炎,乳腺炎,无名肿毒,风湿痹痛,痢疾,蛔虫症。倒钩刺

倒生根

别名:乌泡倒触伞、两头草、乌龙毛、过江龙、大乌泡根

味性:酸咸,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活血,止血。治劳伤吐血,鼻衄,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倒生根

吊罗果

别名:大鸡母酸、酸盘子、大叶酸藤、长叶酸藤果、马桂花

味性:酸;涩;性平。

主治:利湿;散瘀。主水肿;泄泻;跌打瘀肿。吊罗果

兜兰

别名:绉枸兰

味性:甘、涩、微酸,平。

主治:调经活血,消炎止痛。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附件炎,膀胱炎,疝气等。兜兰

杜鹃花叶

味性:酸,平。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治痈肿疔疮,外伤出血,荨麻疹。杜鹃花叶

多花猕猴桃

味性:甘;酸;平。

主治:益气养阴。主久病虚弱;肺痨。多花猕猴桃

鹅肠草
鹅肠草

别名:鹅肠菜、鹅儿肠、抽筋草、伸筋藤、鹅耳肠、壮筋丹、鸡卵菜、伸筋草、白头娘草、鸡娘草

味性:酸,平。

归经:肝;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肺炎,痢疾,高血压,月经不调,痈疽痔疮。鹅肠草

方榄

别名:三角榄

味性:酸;甘、涩;平。

主治:清肺利咽;生津止渴。主咽痛;咳嗽;烦渴。方榄

费菜

别名:养心草、倒山黑豆、马三七、白三七、胡椒七、七叶草、晏海豆丬、回生草、血草

味性:酸,平。

归经:入心、肝、脾三经。

主治:活血,止血,宁心,利湿,消肿,解毒。治跌打损伤,咳血,吐血,便血,心悸,痈肿。费菜

粉藜

别名:三齿粉、藜、咸卜子菜、三齿粉藜

味性:甘、酸,平。

主治:利水涩肠。主腹泻。粉藜

蜂乳

别名:王浆、蜂王浆、乳浆、王乳、蜂皇浆、皇浆

味性:甘酸,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滋补强壮。用于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病,心血管机能不全,慢性肝炎,溃疡病,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蜂乳

覆盆子叶
覆盆子叶

别名:西国草、覆盆草叶

味性:酸咸;平。

归经:胃;肝经。

主治:治眼睑赤烂,泪多,视物昏花,牙痛,臁疮。覆盆子叶

橄榄露

味性:味甘;酸;涩;性平。

归经:肺;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咽生津。主咽喉肿痛;咳嗽;咳血;泄泻;痢疾;烦渴。橄榄露

狗蹄

别名:狗四足

味性:味酸;性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补虚通乳。主妇女产后乳少。狗蹄

狗枣猕猴桃
狗枣猕猴桃

别名:狗枣子、猫人参

味性:酸;甘;平。

主治:滋养强壮。主维生素C缺乏症。狗枣猕猴桃

狗枣子

别名:母猪藤

味性:酸、甘,平。

主治:滋补强壮。用于维生素丙缺乏症。狗枣子

光叶山黄麻

别名:硬壳朗、滑朗树

味性:性平,甘微酸。

主治:利水;解毒;活血祛瘀。主水泻;流感;毒蛇咬伤;筋骨折伤。光叶山黄麻

广枣
广枣

味性:甘、酸,平。

主治:行气活血,养心,安神。用于气滞血瘀,胸痹作痛,心悸气短,心神不安。广枣

鬼目

别名:来甘、白草子、排风子、毛藤果

味性:味酸;性平。

主治:明目;止痛。主眼花目赤;迎风流泪;翳障;牙痛。鬼目

桂木

别名:狗果树、白桂木、大叶胭脂

味性:果:甘、酸,平;根:辛,微温。

主治:果:清肺止咳,活血止血。用于肺结核咳血,支气管炎,鼻衄,吐血,咽喉肿痛。;根:健胃行气,活血祛风。用于胃炎,食欲不振,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桂木

桂木干

别名:狗果、胭脂公、夏暑果

味性:甘;酸;性平。

归经:肺;胃;肝经。

主治:生津止血;开胃化痰。主热渴;咳血;吐血;衄血;食欲不振。桂木干

桂竹糖芥

别名:打水水花、金盏盏花、希和日-赫其、糖芥、苦葶苈、野菜子

味性:酸苦,平。

归经:心;脾;胃经。

主治:强心利尿,健脾和胃,消食。治心悸,浮肿,消化不良。桂竹糖芥

海红

别名:海棠、海棠梨、棠蒸梨、赤棠

味性:酸;甘;平。

归经:大肠经。

主治:涩肠止痢。主泄泻;痢疾。海红

寒莓叶

味性:酸,平。

主治:能补阴益精,用作强壮药。寒莓叶

薅田藨

别名:藨、蛇泡竻、黑龙骨、三月泡、红梅消、红琐梅、过江龙、倒筑伞、薅秧泡、牙鹰竻、倒生根、毛叶仙桥、虎波草、布田菠草、播田花、乳痈泡、鹰爪竻、种田蒲、天青地白草、细蛇凼、小还魂、五月藨刺、龙船藨、红花脬竻、栽秧泡、蛇泡果、细蛇(乙水)、两头粘、五月红、陈刺波、草杨梅、仙人搭桥

味性:甘酸,平。

归经:肝;肺;肾经。

主治:散瘀,止痛,解毒,杀虫。治吐血,跌打刀伤,产后瘀滞腹痛,痢疾,痔疮,疥疮,瘰疬。薅田藨

黑汉条

别名:羊食子、羊屎条、灰猫条

味性:酸、涩,平。

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活络,凉血止血。用于痢疾,痔疮出血,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黑汉条

红白二丸

别名:红白二元、红黑二丸、岩丸子、鸳鸯七、水八角、一口血、一点血、小桃红、山海棠、野秋海棠、老背少

味性:苦、酸,平。

主治:活血调经,止血止痢。用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痢疾,吐血,衄血,跌打损伤出血。红白二丸

红背酸藤

别名:头林沁、酸藤木、黑风藤、风莓、酸藤、风藤、三酸藤、蚂蝗藤、牛卷藤、乳藤、酸叶藤、麻骨风、头林心、斑鸠藤、厚皮藤

味性:酸;性平。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化滞;活血消肿。主咽喉肿痛;口腔炎;肠炎;慢性肾炎;食滞胀满;痈肿疮毒;风湿痹痛;跌打肿痛。红背酸藤

红菠菜

别名:血见草、肺痨草、土参叶

味性:味微甘;酸;性平。

主治:清热生津止渴。主热病津伤口渴;流行性出血热。红菠菜

红麸杨根

味性:酸;涩;平。

主治:涩肠止泻。主痢疾;泄泻。红麸杨根

红花岩松

别名:山瓦松、瓦指甲、堆山花、石莲花[云南]

味性:酸,平。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止痢。用于咽喉肿痛,痢疾,崩漏,便血;外用治疮疡久不收口,烧烫伤。红花岩松

红鸡踢香根

味性:苦;酸;平。

主治:清热利湿;止咳;止血。主风湿腰痛;咳喘;痢疾;吐血;血崩;痔血;恶疮。红鸡踢香根

红毛悬钩子

别名:老熊泡、老虎泡

味性:酸、咸,平。

主治:祛风除湿,散瘰疬。;根:主治风湿关节痛,刀伤,吐血,颈淋巴结结核。;叶:治黄水疮及狗咬伤。红毛悬钩子

红瑞木果

味性:味酸;涩;性平。

主治:滋肾强壮。主肾虚腰痛;体弱赢瘦。红瑞木果

红子根

别名:火把果根

味性:酸;涩;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清热凉血,化瘀止痛。主潮热盗汗,肠风下血,崩漏,疮疖痈痛,目赤肿痛,风火牙痛,跌打损伤,劳伤腰痛,外伤出血。红子根

猴骨

别名:猕猴骨、申骨、黄猴

味性:酸,平。

主治:除风祛湿,镇惊,截疟。主治风寒湿痹,四肢麻木,小儿惊痫及疟疾发热等症。猴骨

胡荽子

别名:芫荽子

味性:味辛;酸;性平。

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主治:透疹,健胃。治痘疹透发不畅,饮食乏味,痢疾,痔疮。胡荽子

胡颓子
胡颓子

别名:牛奶子根、半春子、半含春、石滚子、四枣、柿模、羊奶奶、甜棒锤、卢都子、雀儿酥、王婆奶、蒲颓子、甜棒捶、牛奶子、羊母奶子、糖罐头、咸匏头、柿蒲、灯蒲、土萸肉、补阴丹、瓶匏、田蒲、野荸荠、野枇杷、浆米草、野水葡萄、大麦奶、白萹蓄、甜果儿、麦榄、鸡卵子、清明子、斑楂、干茄、假灯笼、梅花泡、潘桑果、野枣子、羊头泡、白叶丹、半钱子、小青六、郎郎崽、旗杞

味性:酸湿,平。

归经:肺;胃;大肠经。

主治:收敛止泻;健脾消食;止咳平喘;止血。主泄泻;痢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气喘;崩漏;痔疮下血。胡颓子(图)

胡颓子根
胡颓子根

别名:牛奶根、贯榨根、叶刺头

味性:酸,平。

归经:肺;脾经。

主治:止咳,止血,祛风,利湿,消积滞,利咽喉。治咳喘,吐血,咯血,便血。月经过多,风湿关节痛,黄痘,泻痢,小儿疳积,咽喉肿痛。胡颓子根

湖北海棠
湖北海棠

味性:味酸;性平。

主治:消积化滞;和胃健脾。主食积停滞;消化不良;痢疾;疳积。湖北海棠

獾肉

别名:狗獾、獾、天狗、山獭、山狗

味性:味甘;酸;性平。

归经:肺经。

主治:补中益气;祛风除湿;杀虫。主小儿疳瘦;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蛔虫症;酒渣鼻。獾肉

黄藨根

别名:黄泡根

味性:咸酸;平。

归经:肺;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治吐血及瘰疬。黄藨根

黄藨叶

味性:咸酸;平。

归经:心;肺经。

主治:解毒杀虫,收湿止痒。主湿疹瘙痒,黄水疮,外伤出血,烫火伤。黄藨叶

黄泡果
黄泡果

味性:酸,平。

主治:补肾涩精。治神经衰弱,多尿,遗精,早泄。黄泡果

黄泡子

别名:黄泡叶、牛尾泡

味性:酸、涩,平。

主治:收敛,止血,解毒。;根:通经散瘀。治吐血,痔疮出血。;叶:治黄水疮,湿热疮毒等。黄泡子

黄稔根

别名:木夕

味性:味苦;酸;性平。

主治:熄风定惊。主小儿惊风。黄稔根

黄锁梅根

别名:锁梅根、钻地风、锁地风、黄泡刺根、红锁梅、乌泡、黄泡、倒竹伞、三月泡、雀不站、黄茨果、雀不钻

味性:酸苦;平。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通络,消肿,止泻。治筋骨疼痛,痿软麻木,扁桃体炎,肿毒,黄疸型肝炎,细菌性痢疾。黄锁梅根

火棘

别名:火把果、救军粮、救兵粮、救命粮、赤阳子、红子、豆金娘、水搓子

味性:甘、酸,平。

主治:果:消积止痢,活血止血。用于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小儿疳积,崩漏,白带,产后腹痛。;根:清热凉血。用于虚痨骨蒸潮热,肝炎,跌打损伤,筋骨疼痛,腰痛,崩漏,白带,月经不调,吐血,便血。;叶:清热解毒。外敷治疮疡肿毒。火棘

火炭母草根
火炭母草根

味性:酸甘,平。

主治:治气虚头昏,耳鸣,耳聋,白带,跌打损伤。火炭母草根

鸡蛋果
鸡蛋果

别名:土罗汉果、芒葛萨、洋石榴

味性:甘、酸,平。

归经:心;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镇痛安神。主治痢疾,痛经,失眠。鸡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