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肾经的酸味中药列表
|
- 白绿叶
- 白毛委陵菜
- 白梅
- 豹肉
- 豺肉
- 赤小豆叶
- 川鄂山茱萸
- 慈乌
- 刺梨
- 刺梨根
- 刺蜜
- 大夜关门
- 大夜关门根
- 倒生根
- 滇五味
- 杜鹃花
- 盾叶莓
- 覆盆子
- 挂金灯
- 寒莓根
- 旱莲花
- 薅田藨
- 红子根
- 黄藨根
- 灰贯众
- 鸡屎藤
- 金樱根
- 金樱花
- 金樱子
- 景天
- 卡密
- 狼尾巴花
- 老虎泡
- 李子
- 硫黄
- 龙涎香
- 鸬鹚骨
- 落地生根
- 蚂蚁
- 杧果
- 玫瑰茄
- 梅梗
- 猕猴桃
- 墨旱莲
- 南五味子
- 南烛叶
- 南烛子
- 牛膝
- 蓬蘽
- 葡萄
- 桑椹子
- 沙枣
- 山货榔
- 山茱萸
- 上山龙
- 鼠妇
- 酸不溜根
- 铜罗伞
- 秃鹫
- 乌龟
- 乌鸦
- 五倍子
- 五味子
- 五月茶
- 盐麸子根
- 阳桃根
- 野罂粟
- 罂粟壳
- 玉柏
别名:红踯躅、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艳山红、艳山花、山归来、满山红、清明花、红柴丬花、灯盏红花、山茶花、虫鸟花、报春花、迎山红、杜鹃、红花杜鹃、春明花、长春花、应春花
味性:酸甘,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和血,调经,祛风湿。治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杜鹃花
别名:覆盆、乌藨子、小托盘、竻藨子、山泡
味性:甘酸,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益肾,固精,缩尿。用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阳痿早泄,遗精滑精。覆盆子(图)
- 《中国药典》覆盆子
- 《中药大辞典》覆盆子
- 《中华本草》覆盆子
- 《本草纲目》覆盆子
- 《本草便读》覆盆子
- 《本草崇原》覆盆子
- 《本草从新》覆盆子
- 《本草撮要》覆盆子
- 《本草分经》覆盆子
- 《本草分经》覆盆子
- 《本草蒙筌》覆盆子
- 《本草求真》覆盆子
- 《本草新编》覆盆子
- 《本草衍义》覆盆子
- 《本草择要纲目》覆盆子
- 《本经逢原》覆盆子
- 《得配本草》覆盆子
- 《滇南本草》覆盆子
- 《雷公炮炙论》覆盆子
- 《雷公炮制药性解》覆盆子
- 《名医别录》覆盆子
- 《食疗本草》覆盆子
- 《药笼小品》覆盆子
- 《药性切用》覆盆子
- 《玉楸药解》覆盆子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覆盆子
- 《证类本草》覆盆子
- 《中药学》覆盆子
- 《千金翼方》覆盆子
- 《冯氏锦囊秘录》覆盆子
- 《顾松园医镜》覆盆子
- 《医学入门》覆盆子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酸浆实、天泡草铃儿、金灯笼、天灯笼、灯笼果、天泡果、包铃子、端浆果、野胡椒、锦灯笼、鬼灯笼、水辣子、浆水罐、勒马回、灯笼儿、王母珠、洛神珠、红姑娘、天泡灯、浆水灌、红灯笼
味性:酸,寒。
归经:归肺;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治骨蒸劳热,咳嗽,咽喉肿痛,黄疸,水肿,天泡湿疮。挂金灯
别名:藨、蛇泡竻、黑龙骨、三月泡、红梅消、红琐梅、过江龙、倒筑伞、薅秧泡、牙鹰竻、倒生根、毛叶仙桥、虎波草、布田菠草、播田花、乳痈泡、鹰爪竻、种田蒲、天青地白草、细蛇凼、小还魂、五月藨刺、龙船藨、红花脬竻、栽秧泡、蛇泡果、细蛇(乙水)、两头粘、五月红、陈刺波、草杨梅、仙人搭桥
味性:甘酸,平。
归经:肝;肺;肾经。
主治:散瘀,止痛,解毒,杀虫。治吐血,跌打刀伤,产后瘀滞腹痛,痢疾,痔疮,疥疮,瘰疬。薅田藨
别名:斑鸩饭、女青、主屎藤、却节、皆治藤、臭藤根、牛皮冻、臭藤、毛葫芦、甜藤、五香藤、臭狗藤、香藤、母狗藤、鸡矢藤、清风藤、斑鸠饭、白毛藤、狗屁藤、臭屎藤、鸡脚藤、解暑藤、玉明砂、鸡屙藤、雀儿藤
味性:甘酸;平。
归经:心;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治风湿疼痛,腹泻痢疾,肮腹疼痛,气虚浮肿,头昏食少,肝脾肿大,瘰疬,肠痈,无名肿毒,跌打损伤。鸡屎藤
别名:糖罐子、刺头、倒挂金钩、黄茶瓶、刺榆子、刺梨子、金罂子、山石榴、山鸡头子、糖莺子、棠球、糖罐、糖果、黄刺果、蜂糖罐、槟榔果、金壶瓶、野石榴、糖橘子、小石榴、藤勾子、螳螂果、糖刺果、灯笼果、刺橄榄、刺兰棵子
味性:酸涩,平。
归经:归肾、膀胱、大肠经。
主治:固精缩尿,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金樱子(图)
- 《中国药典》金樱子
- 《中药大辞典》金樱子
- 《中华本草》金樱子
- 《本草纲目》金樱子
- 《本草备要》金樱子
- 《本草便读》金樱子
- 《本草乘雅半偈》金樱子
- 《本草从新》金樱子
- 《本草撮要》金樱子
- 《本草分经》金樱子
- 《本草经解》金樱子
- 《本草蒙筌》金樱子
- 《本草求真》金樱子
- 《本草图经》金樱子
- 《本草新编》金樱子
- 《本草衍义》金樱子
- 《本草易读》金樱子
- 《本草择要纲目》金樱子
- 《本经逢原》金樱子
- 《得配本草》金樱子
- 《滇南本草》金樱子
- 《雷公炮炙论》金樱子
- 《雷公炮制药性解》金樱子
- 《中药炮制》金樱子
- 《药笼小品》金樱子
- 《药性切用》金樱子
- 《玉楸药解》金樱子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金樱子
- 《证类本草》金樱子
- 《中药学》金樱子
- 《冯氏锦囊秘录》金樱子
- 《顾松园医镜》金樱子
- 《医学入门》金樱子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活血三七、八宝、胡豆七、大打不死、戒火、慎火、火母、据火、救火、慎火草、护花草、拔火、谨火、挂臂青、护火、辟火、火丹草、火焰草、八宝草、佛指甲、火炊灯、绣球花、跤蹬草、土三七、胶稔草、美人草、挂壁青、龙头三七、蚕豆七、观音扇、橡皮七、猪脚草
味性:苦酸,寒。
归经:心;肝;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治丹毒,游风,烦热惊狂,咯血、吐血,疗疮,肿毒,风疹,漆疮,目赤涩痛,外伤出血。景天(图)
别名:狼尾珍珠菜、狼巴草、红丝毛、酸溜子、重穗排草、活血莲、红四毛草、狼尾花、血经草、铁梗将军、百日疮
味性:酸苦,平。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调经散瘀,清热消肿。治月经不调,痛经血崩,感冒风热,咽喉肿痛,乳痈,跌打扭伤。狼尾巴花
别名:硫磺、黄牙、天生黄、石流黄、石留黄、硫黄、昆仑黄、黄硇砂、石硫黄、流黄、黄英、烦硫、石亭脂、九灵黄童、山石住、将军、白硫黄、硫黄花、硫黄粉
味性:酸,温。
归经:入肾、脾经。
主治:壮阳,杀虫。治阳痿,虚寒泻痢,大便冷秘;外用治疥癣,湿疹,癞疮。硫黄(图)
别名:打不死、脚目草、土三七、叶生、叶爆芽、厚面皮、着生药、伤药、叶生根、晒不死、古仔灯、新娘灯、天灯笼、枪刀草、大疔癀、大还魂、番鬼牡丹
味性:酸,寒。
归经:肺;肾经。
主治:凉血,止血,消肿,解毒。治吐血,刀伤出血,胃痛,关节痛,咽喉肿痛;乳痈,疔疮,溃疡,烫伤。落地生根
别名:蚁、玄驹、昆蜉、马蚁
味性:味咸;酸;性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补肾益精;通经活络;解毒消肿。主肾虚头昏耳鸣;失眠多梦;阳痿遗精;风湿痹痛;中风偏瘫6;手足麻木;红斑性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蚂蚁
别名:藤梨、阳桃、白毛桃、毛梨子、木子、猕猴梨、羊桃、毛叶猕猴桃、大红袍、大零核、猴仔梨、杨桃、绳梨、金梨、野梨、山洋桃、狐狸桃、绳桃、洋桃果、甜梨、毛桃子、野洋桃、公洋桃、鬼桃
味性:甘酸,寒。
归经:肾;胃;胆;脾经。
主治:解热,止渴,通淋。治烦热,消渴,黄疸,石淋,痔疮。猕猴桃(图)
别名:旱莲草、水旱莲、莲子草、白花蟛蜞草、墨斗草、野向日葵、墨菜、黑墨草、墨汁草、墨水草、乌心草、金陵草、旱莲子、白旱莲、猢孙头、莲草、墨烟草、猪牙草、白花草、白花蟛蜞菊、墨记菜、野水凤仙、摘头乌、滴落乌、水风仙草、黑头草、古城墨、水旱蓬、冰冻草、节节乌、跳鱼草、假日头花仔、旱莲蓬、白田乌草、墨草、摘落乌、水葵花
味性:甘酸,凉。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补益肝肾;凉血止血。主肝肾不足;头晕目眩;须发早白;吐血;咯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墨旱莲
别名:红木香、紫金藤、紫荆皮、盘柱香、内红消、风沙藤、小血藤、长梗南五味子、盘柱南五味子
味性:酸、甘,温。
归经:归肺、心、肾经。
主治:活血理气,祛风活络,消肿止痛。用于溃疡病,胃肠炎,中暑腹痛,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南五味子
别名:怀牛膝、牛髁膝、山苋菜、对节草、红牛膝、杜牛膝、土牛膝[野生品]、百倍、鸡胶骨、牛茎、脚斯蹬、铁牛膝、怀夕、真夕、怀膝、土牛膝、淮牛膝、牛磕膝、牛克膝、牛盖膝、粘草子根、牛胳膝盖、野牛充膝、接骨丹、牛盖膝头
味性:苦、酸,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牛膝(图)
- 《中国药典》牛膝
- 《中药大辞典》牛膝
- 《中华本草》牛膝
- 《本草纲目》牛膝
- 《本草备要》牛膝
- 《本草便读》牛膝
- 《本草乘雅半偈》牛膝
- 《本草崇原》牛膝
- 《本草从新》牛膝
- 《本草撮要》牛膝
- 《本草分经》牛膝
- 《本草分经》牛膝
- 《本草经解》牛膝
- 《本草经集注》牛膝
- 《本草蒙筌》牛膝
- 《本草求真》牛膝
- 《本草图经》牛膝
- 《本草新编》牛膝
- 《本草衍义》牛膝
- 《本草易读》牛膝
- 《本草择要纲目》牛膝
- 《本经逢原》牛膝
- 《滇南本草》牛膝
- 《雷公炮炙论》牛膝
- 《雷公炮制药性解》牛膝
- 《名医别录》牛膝
- 《神农本草经》牛膝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牛膝
- 《吴普本草》牛膝
- 《新修本草》牛膝
- 《药鉴》牛膝
- 《药笼小品》牛膝
- 《玉楸药解》牛膝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牛膝
- 《证类本草》牛膝
- 《中药学》牛膝
- 《千金翼方》牛膝
- 《外科全生集》牛膝
- 《冯氏锦囊秘录》牛膝
- 《医学衷中参西录》牛膝
- 《顾松园医镜》牛膝
- 《医学入门》牛膝
- 《医学入门》牛膝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索索葡萄、草龙珠、葡萄秧、山葫芦、蒲陶、赐紫樱桃、琐琐葡萄、菩提子、乌珠玛、葡萄秋
味性:甘酸,平。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补气血,强筋骨,利小便。治气血虚弱,肺虚咳嗽,心悸盗汗,风湿痹病,淋病,浮肿。葡萄(图)
别名:桑实、葚、乌椹、文武实、黑椹、桑枣、桑葚子、桑粒、桑果
味性:甘;酸;性寒。
归经:肝;肾经。
主治:滋阴养血;生津;润肠。主肝肾不足和血虚精亏的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须发早白;失眠多梦;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桑椹子
别名:银柳、桂香柳、牙格达、红豆、则给德毛道[蒙名]、吉格代[维名]、四味果、吉格达
味性:味酸;微甘;性凉。
归经:肺;肝;脾;胃;肾经。
主治:养肝益肾;健脾调经。主肝虚目眩;肾虚腰痛;脾虚腹泻;消化不良;带下;月经不调。沙枣
别名:蜀枣、鼠矢、鸡足、山萸肉、实枣儿、肉枣、枣皮、萸肉、药枣、鬾实、红枣皮
味性:酸,微温。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补益肝肾,涩精止汗。头晕目眩,耳聋,自汗,腰膝酸软,阳痿,遣精,尿频。山茱萸(图)
- 《中国药典》山茱萸
- 《中药大辞典》山茱萸
- 《中华本草》山茱萸
-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茱萸
- 《本草纲目》山茱萸
- 《本草备要》山茱萸
- 《本草便读》山茱萸
- 《本草乘雅半偈》山茱萸
- 《本草崇原》山茱萸
- 《本草从新》山茱萸
- 《本草撮要》山茱萸
- 《本草害利》山茱萸
- 《本草害利》山茱萸
- 《本草经解》山茱萸
- 《本草经集注》山茱萸
- 《本草蒙筌》山茱萸
- 《本草求真》山茱萸
- 《本草思辨录》山茱萸
- 《本草图经》山茱萸
- 《本草新编》山茱萸
- 《本草衍义》山茱萸
- 《本草易读》山茱萸
- 《本草择要纲目》山茱萸
- 《本经逢原》山茱萸
- 《长沙药解》山茱萸
- 《得配本草》山茱萸
- 《雷公炮炙论》山茱萸
- 《雷公炮制药性解》山茱萸
- 《名医别录》山茱萸
- 《神农本草经》山茱萸
- 《中药炮制》山茱萸
- 《汤液本草》山茱萸
- 《吴普本草》山茱萸
- 《新修本草》山茱萸
- 《药鉴》山茱萸
- 《药笼小品》山茱萸
- 《药征续编》山茱萸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山茱萸
- 《证类本草》山茱萸
- 《中药学》山茱萸
- 《千金翼方》山茱萸
- 《顾松园医镜》山茱萸
- 《医学入门》山茱萸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潮湿虫、潮虫、地虱婆、伊威、蟠、鼠负、负蟠、蛜蜮、委黍、负蠜、蜲黍、鼠姑、鼠粘、鼠赖虫、湿生虫、地鸡、地虱、肥蛀蚋、西瓜虫、蒲鞋头虫、豌豆虫、瓢虫、潮虫子、土孵、暗板虫、鞋板虫、负攀
味性:酸,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破血,利水,解毒,止痛。治久疟疟母,经闭症瘕,小便不通,惊风撮口,口齿疼痛,鹅口诸疮。鼠妇(图)
味性:龟肉甘酸、温;龟板咸甘、平。
归经:龟肉入肝、肺、脾;;龟板入心、肝、肾。
主治:除湿痹,补阴虚,滋肾水,止血,解毒。用于龟肉治湿痹,风痹,筋骨疼痛,久年寒咳,夜多小便,小儿遗尿,痔疮下血,血痢,子宫脱垂;龟板治阴虚不足,骨蒸劳热,筋骨疼痛,小儿囟门不合及头疮、妇女胎前产后痢疾,女子赤白带下,阴痒。;(1)滋阴潜阳:用于阴虚阳亢及阴虚火旺之头晕目眩、潮热、盗汗以及热病后津液不足之咽干口渴。配熟地、知母、黄柏治潮热、盗汗。;(2)益肾壮骨:用于肾阴不足之腰膝无力及小儿囟门不合。乌龟
别名:棓子、百药煎、百虫仓、文蛤、木附子、盐麸叶上球子、漆倍子、红叶桃、旱倍子、乌盐泡
味性:酸,平。
归经:归肺、大肠、肾经。
主治: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主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痢久泻;脱肛;遗精;白浊;各种出血;痈肿疮疖。五倍子(图)
别名:北五味子、辽五味子、菋、荎蕏、玄及、会及、五梅子、、山花椒
味性:酸,温。
归经:入肺、肾经,。
主治: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五味子(图)
- 《中国药典》五味子
- 《中药大辞典》五味子
- 《中华本草》五味子
- 《本草备要》五味子
- 《本草便读》五味子
- 《本草乘雅半偈》五味子
- 《本草崇原》五味子
- 《本草从新》五味子
- 《本草撮要》五味子
- 《本草分经》五味子
- 《本草分经》五味子
- 《本草害利》五味子
- 《本草经解》五味子
- 《本草经集注》五味子
- 《本草蒙筌》五味子
- 《本草思辨录》五味子
- 《本草图经》五味子
- 《本草新编》五味子
- 《本草衍义》五味子
- 《本草易读》五味子
- 《本草择要纲目》五味子
- 《本经逢原》五味子
- 《长沙药解》五味子
- 《得配本草》五味子
- 《雷公炮炙论》五味子
- 《雷公炮制药性解》五味子
- 《名医别录》五味子
- 《神农本草经》五味子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五味子
- 《中药炮制》五味子
- 《汤液本草》五味子
- 《新修本草》五味子
- 《药鉴》五味子
- 《药笼小品》五味子
- 《药征》五味子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五味子
- 《证类本草》五味子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五味子
- 《中药学》五味子
- 《千金翼方》五味子
- 《外科全生集》五味子
- 《冯氏锦囊秘录》五味子
- 《医学衷中参西录》五味子
- 《饮膳正要》五味子
- 《顾松园医镜》五味子
- 《医学入门》五味子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山大烟、山罂粟、毛罂粟、野大烟、山米壳、丽春花
味性:酸;微苦;涩;凉。
归经:肺;肾;胃;大肠经。
主治:剑肺止咳;涩肠止泻;镇痛。主久咳喘息;泻痢;便血;脱肛;遗精;带下;头痛;胃痛;痛经。野罂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