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肾经的辛味中药列表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归入肾经的中药列表 > 归入肾经的辛味中药列表 > 第1页
八角枫根
八角枫根原生态八角枫根

别名:白龙须、白金条、白筋条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肝;肾;心经。

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瘀止痛。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八角枫根

八角枫叶

别名:大风药叶

味性:味苦;辛;性平。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化瘀接骨;解每杀虫。主跌打瘀肿;骨折;疮肿;乳痈;乳头皲裂;漆疮;疥癣;刀伤出血。八角枫叶

八角茴香
八角茴香原生态八角茴香八角茴香

别名:大茴香、大料、五香八角、舶上茴香、舶茴香、茴香八角珠、八角香、八角大茴、八角、原油茴、大八角、八角珠、八月珠

味性:辛,温。

归经:入脾、肾经。

主治:温中理气,健胃止呕。用于呕吐,腹胀,腹痛,疝气痛。八角茴香

八仙草
八仙草

别名:猪殃殃、小锯藤、锯子草、小茜草、小飞扬藤、红丝线、血见愁、细茜草、拉拉藤、小舒筋

味性:苦辛,寒。

归经:少阴;太阴经。

主治:清湿热,散瘀,消肿,解毒。治淋浊,尿血,跌打损伤,肠痈,疖肿,中耳炎。八仙草

巴豆树根

别名:大叶双眼龙根、挡蛇剑、独行千里

味性:辛;温。

归经:心;肝;肾经。

主治:治痈疽,疔疮,跌打损伤,蛇伤,风湿痹痛,胃痛。巴豆树根

白木

别名:野黄皮、鸡卵黄、小柑、小郎伞、搽散、野辣椒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肝;肾经。

主治:治跌打肿痛,骨折,扭伤,风湿痛,喉痛。白木

白鱼尾

别名:溪桃、野桃、杨波叶、蒲羌癀、白波越子、白背枫、白花醉鱼草、白鱼鲫、山苦桃、白鸡公尾、白背叶、尖尾枫、黄合叶、王记叶、单叶埔姜、独叶埔姜、白花洋泡、七里香、贼侧草、羊耳朵、瘴气花

味性:苦;微辛;性温。

归经:入心、肾、大肠三经。

主治:祛风化湿;行气活血。主头风痛;风湿痹痛;胃脘痛;腹胀,痢疾;跌打骨折;无名肿毒;湿疹;皮肤瘙痒。白鱼尾

百蕊草

别名:一棵松、凤芽蒿、青龙草、珊瑚草、打食草、石菜子、松毛参、小草、白风草、百乳草、地石榴、草檀、积药草

味性:辛;微苦;性寒。

归经:脾;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解署。用于肠炎,肺脓疡,扁桃体炎,中署,急性乳腺炎,淋巴结结核,急性膀胱炎。百蕊草

斑鸠占

别名:神仙豆腐柴、狐臭柴、斑鸠叶豆腐、小青树、跌打王

味性:味辛微甘,性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清湿热,解毒,调经。主治风湿关节痛,水肿疮毒。斑鸠占

半枝莲
半枝莲半枝莲

别名:并头草、狭叶韩信草、牙刷草、四方马兰、通经草、紫连草、小韩信草、水韩信、小耳挖草、溪边黄芩、金挖耳、野夏枯草、方草儿、半向花、半面花、偏头草、四方草、耳挖草、小号向天盏、虎咬红、再生草、赶山鞭、狭叶向天盏、言草儿

味性:辛,平。

归经:归肺;肝;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水肿,黄疸。半枝莲(图)

豹骨
豹骨

别名:川四腿、金钱豹骨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祛风通络,强筋健骨。用于风湿痹痛,脚膝酸软。豹骨

北鱼黄草
北鱼黄草

别名:钻之灵、小瓠花

味性:辛苦;寒。

归经:脾;肾经。

主治:活血解毒。主劳伤疼痛;疔疮。北鱼黄草

贝母兰
贝母兰

别名:止血果、石巴蕉、对叶果、果上叶、小绿芨

味性:辛甘,凉。

归经:肺;肾经。

主治:清热止咳,止血定痛,接骨。治支气管炎,感冒,骨折,软组织挫伤。贝母兰

荜茇根

别名:荜拨没、荜勃没

味性:辛;温。

归经:肾;胃经。

主治:温中行气;降逆消食;散寒止痛;截疟。主中寒脘腹胀满;呕逆;食积不化;疝肿;妇女宫寒不孕;疟疾。荜茇根

柄果槲寄生
柄果槲寄生

别名:有柄槲寄生、桂花寄生、油桐寄生、寄生茶、刀叶槲寄生

味性:辛;微苦;性平。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补肝肾;活血止痛;安胎;下乳。主主治风湿痹痛;腰腿痛;跌打损伤;高血压;胎动不安;乳汁不下。柄果槲寄生

驳骨丹

别名:小驳骨、细叶驳骨兰、臭黄藤、接骨草、四季花、小还魂、百节芒、小叶金不换、小接骨草、驳骨消、驳骨草、骨碎草、大力王、长生木、细骨风、尖尾峰、接骨筒、白及草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肝;肾;肺经。

主治: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痛。驳骨丹

藏茴香
藏茴香

别名:黄蒿、马缨子、小防风、贡牛、郭鸟

味性:微辛,温。

归经:入肾、胃经。

主治:芳香健胃,驱风理气。治胃痛,腹痛,小肠疝气。藏茴香

草乌
草乌草乌

别名:乌头、五毒根

味性:辛、苦,热。

归经:归心、肝、肾、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草乌

测试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肾;膀胱经。

主治:祛风止痛;利湿通淋。主跌打骨折;小便淋痛

钗子股

别名:牛角兰、寄生兰、鹿角草、吊竹、金钗股、三十根、松寄生、虫寄生、海斑虎、檀香线、锡朋草、磹竹、龙须草、金环草、大羊角、老鼠尾、肖羊耳兰、圆柱兰、石珊瑚、石鹿角

味性:辛苦,平。

归经:肺;心;肝;肾经。

主治:催吐解毒,祛风利湿。治疟疾,痈疽,风湿痛,水肿。钗子股

豺皮樟
豺皮樟

别名:大灰木、百叶仔、白柴、香叶子、过山香、山桂、山肉桂、脆脆香、豺皮黄肉楠、白叶仔、硬钉树、假面果、啫喳木

味性:辛;温。

归经:肝;胃;脾;肾经。

主治:行气活血止痛;祛风湿。主胃痛;腹痛;痢疾;腹泻;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豺皮樟

澄茄子

别名:山胡椒、味辣子、山苍子、木姜子、木香子、野胡椒、臭樟子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脾;胃;肾经。

主治:温中止痛;行气活血;平喘;利尿。主脘腹冷痛;食积气胀;反胃呕吐;中暑吐泻;泄泻痢疾;寒疝腹痛;哮喘;寒湿水臌;小便不利;小便浑浊;疮疡肿毒;牙痛;寒湿痹痛;跌打损伤。澄茄子

赤楠
赤楠

别名:牛金子、鱼鳞木、赤兰、石柃、山石榴、瓜子柴、山乌珠、细叶紫陵树、细子莲、赤楠蒲桃、瓜子木、假黄杨

味性:味甘;微苦;辛;性平。

归经:归肾;脾;肝经。

主治:健脾利湿,乎喘,散瘀。治浮肿,小儿盐哮,跌打损伤,烫伤。赤楠

赤楠根

别名:叫耳蒙根

味性:味甘;微苦;辛;性平。

归经:归肾;脾;肝经。

主治:益肾定喘;健脾利湿;祛风活血;解毒消肿。主喘咳;浮肿;淋浊;尿路结石;痢疾;肝炎;子宫脱垂;风湿痛;疝气;睾丸炎;痔疮;痈肿;水火烫伤;跌打肿痛。赤楠根

臭草
臭草

别名:臭艾、小香草、荆芥七、香草、猴子草

味性:苦辛,寒。

归经:肺;肾;肝;心经。

主治:祛风清热;活血散瘀;消肿解毒。主感冒发热;小儿高热惊风;痛经;闭经;跌打损伤;热毒疮疡;小儿湿疹;蛇虫咬伤。臭草

臭牡丹根
臭牡丹根原生态臭牡丹根

别名:臭枫根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脾;肾;肺经。

主治:行气健脾,祛风平肝,消肿解毒。治崩漏,白带,头晕,虚咳,高血压,风湿痛,脚气,荨麻疹,痈疽,痔疮。臭牡丹根

臭山羊

别名:臭常山、臭苗、大山羊、骚牯羊、地栀子、栀子黄、和常山、大骚羊、白胡椒、大素药、胡椒树根

味性:味苦;辛;性凉。

归经:肺;胃;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表,行气止痛,祛风利湿。治风热感冒,咳嗽,喉痛,牙痛,胃痛,风湿关节痛,痢疾,无名肿毒。臭山羊

川乌
川乌川乌

别名:乌头、五毒根

味性:辛、苦,热。

归经:归心、肝、肾、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川乌(图)

川乌头
川乌头川乌头

别名:川乌、乌喙、奚毒、即子、鸡毒、毒公、耿子、乌头

味性:辛,热。

归经:心;肝;脾;肾经。

主治: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川乌头

刺三甲

别名:五加皮、白竻根、白茨根、山五甲、苦竻蔃、刺三加、苦刺头、三甲皮、土三加皮、三加皮

味性:苦辛,凉。

归经:入肺、肾。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舒筋活血。治感冒高热,咳痰带血,风湿性关节炎,黄疸,白带,尿路结石,跌打损伤,疖肿疮疡。刺三甲

刺五加
刺五加刺五加

别名:刺拐棒、老虎镣子、刺木棒、坎拐棒子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归脾;肾;心经。

主治: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刺五加

大茶药根

别名:胡满蔃、大茶根、断肠草根、猪人参

味性:苦;辛;性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消肿,止痛,接骨。治疔疮肿毒,跌打损伤,骨折。大茶药根

大地棕根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肾;肺;肝经。

主治:补虚,调经,祛风湿,行瘀血。治虚劳咳嗽,遗精,白浊,崩漏,带下,风湿痹瘫,跌打损伤。大地棕根

大萼鹿角藤

别名:藤仲、土杜仲、大杜仲、金丝杜仲、银丝杜仲、水晶凉粉籽、草杜仲、大藤仲

味性:辛,温。

归经:肺;肾经。

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主风寒湿痹;腰膝冷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大萼鹿角藤

大箭

别名:水泽泻、汗枪箭

味性:淡微辛,平。

归经:肺;肾经。

主治:清热,散毒。治皮肤庖疹,小便不通,水肿,蛇咬伤。大箭

大块瓦
大块瓦

别名:花叶细辛、矮细辛、铺地细辛、土细辛、白三百棒

味性:辛;温。

归经:肺;心;肝;肾经。

主治: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止痛消肿。主风寒感冒;头痛;鼻渊;痰饮咳喘;风寒湿痹;毒蛇咬伤。大块瓦

大树跌打
大树跌打

别名:黄桐

味性:味辛;性热。

归经:肺;肾经。

主治:祛瘀定痛;舒筋活络;截疟。主骨折;跌打劳伤;风寒湿痹;疟疾。大树跌打

大叶花椒茎叶

味性:甘辛。

归经:肺;肾经。

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主风寒湿痹;胃痛;疝气痛;腰痛;跌打损伤。大叶花椒茎叶

大夜关门根

味性:辛、酸;苦;温。

归经:心;肺;肾经。

主治:止血,镇咳,补肾摄精。主血崩,咳嗽,遗精,滑精,遗尿。大夜关门根

大种半边莲
大种半边莲

别名:大半边莲、野靛、穿耳草、偏杆草、江南大将军、白苋菜

味性:味辛;甘;性平。

归经:归肺;肾经。

主治:宣肺化痰;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主咳嗽痰多;水肿;痈肿疮毒;下肢溃烂;蛇虫咬伤。大种半边莲

倒生莲

别名:倒水莲、花老鼠、尾生根、石上凤尾草、金鸡尾、盘龙莲、仙人架桥、定草根、刷把草、青丝还阳、姜公久鱼

味性:辛苦,平。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活血散瘀,去风湿,通关节。治吐血,衄血,咳嗽痰多,黄肿,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倒生莲

地骷髅

别名:仙人骨、老萝卜头、老人头、地枯萝、气萝卜、枯萝卜、空莱菔、出萝卜、老卜头、空莱服、老萝卜

味性:甘辛,平。

归经:肺;肾经。

主治:宣肺化痰,消食,利水。治咳嗽多痰,食积气滞,脘腹痞闷胀痛,水肿喘满,噤口痢疾。地骷髅

吊灯花
吊灯花

别名:小鹅儿肠、裂瓣朱槿、裂瓣槿、风铃佛桑花、五凤花、吐丝红、红花、南洋红花

味性:辛;凉。

归经:肝;肾经。

主治:消食行滞。主食积。吊灯花

吊干麻

别名:马断肠、萝卜药、大马桑、酸枣子藤、老虎麻、苦树皮、菜药、棱枝南蛇藤、大钓鱼竿、大钧鱼竿、苦通皮、菜虫药、南蛇根

味性:辛;苦;凉。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经;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骨折伤痛;闭经;疮疡溃烂;头癣;阴痒。吊干麻

丁香油
丁香油

味性:味辛;甘;性热。

归经:归脾;胃;肾经。

主治:暖胃,温肾。治胃寒痛胀、呃逆、吐泻、痹痛,疝痛,口臭,牙痛。丁香油

丢了棒

别名:刁了棒、咸鱼头、追风棍、大叶大青、赶风债、赶风柴、追风根

味性:苦辛,微温。

归经:脾;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外伤瘀痛。丢了棒

独椒

味性:辛,温。

归经:胃;肾经。

主治:散风寒,除湿邪。治牙龈肿痛及肾虚阴缩。独椒

杜衡
杜衡

别名:怀、蘅薇香、牡、土卤、楚蘅、杜蘅、土杏、马蹄香、榷香、杜衡葵、土细辛、钹儿草、杜葵、南细辛、马辛、马蹄细辛、泥里花、土里开花、杜、蘹香

味性:辛;温。

归经:肺;肝;肾;膀胱经。

主治:散风逐寒,消痰行水,活血,平喘,定痛,治风寒感冒,痰饮喘咳,水肿,风湿,跌打损伤,头疼,龋齿痛,痧气腹痛。杜衡(图)

杜仲藤

别名:藤杜仲、藤仲、土杜仲、鸡腿藤、牛腿子藤、白皮胶藤、红杜仲、白杜仲、软羌藤、九牛藤、鸡嘴藤、老鸦嘴、松筋藤、白胶藤、土续断、大种笔须藤、小白皮芯、结衣藤

味性:苦、微辛,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强筋骨。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跌打损伤。杜仲藤

杜仲叶
杜仲叶

味性:微辛;性温。

归经:入肝;肾经。

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主腰背疼痛;足膝酸软乏力;高血压病。杜仲叶

对叶四块瓦

别名:四叶莲、四块瓦、四儿风、四叶箭、金薄荷、四叶麻、四叶对、四叶金、四叶一枝花、四大天王、金大王、四对金

味性:辛,平。

归经:心;脾;肾经。

主治:祛风活血;解毒止痒。主感冒;咳喘;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疖;月经不调。对叶四块瓦

鹅臎

别名:鹅尾罂

味性:辛;温。

归经:脾;胃;肾经。

主治:补肝。主《日华子》:“治聤耳及聋,纳之;亦疗手足皴。”。鹅臎

肺形草

别名:双蝴蝶、黄金线、穿藤金兰花、铁交杯、蝴蝶草、山蝴蝶、金丝蝴蝶、石板肯、铜交杯、金交杯、大叶竹叶青、四脚喜、花蝴蝶、铁板青、胡地莲、玉蝴蝶、乌乌盖月、甜甘草、喇叭藤、天青地红、甜痧药、缠竹青、白鹿含、鸡肠风

味性:甘、辛,寒。

归经:寒肺、肾经。

主治:清肺止咳,解毒消肿。治肺热咳嗽,肺痨咯血,肺痈,肾炎,疮痈疖肿。肺形草

枫香寄生

别名:虾蚶草、百子痰梗、螃蟹夹、栗寄生、寄生包、路路通寄生、风饭寄生、柿寄生、扁枝寄生、吊杀猢狲、上树猢狲、铁角狲儿、枫上寄生、大叶枫寄生、枫香懈寄生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法风除湿;舒筋活血;止咳化痰;止血。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跌打疼痛;劳伤咳嗽;崩漏带下;产后血气虚。枫香寄生

枫香树根
枫香树根

别名:枫果根、杜东根

味性:辛;苦;平。

归经:脾;肾;肝经。

主治:解毒消肿;祛风止痛。主痈疽疔疮;风湿痹痛;牙痛;湿热泄泻;痢疾;小儿消化不良。枫香树根

枫香树皮

别名:枫皮、枫香木皮

味性:辛;微;平。

归经:肾;大肠经。

主治:除湿止泻;祛风止痒。主泄泻;痢疾;大风癞疮;痒疹。枫香树皮

枫香树叶
枫香树叶

味性:辛苦,平。

归经:脾;肾;肝经。

主治:治急性胃肠炎,痢疾,产后风,小儿脐风,痈肿发背。枫香树叶

佛手柑根

味性:辛;苦;性平。

归经:脾;胃;肾经。

主治:顺气化痰。主肝胃气痛;脾肿大;癫痫。佛手柑根

佛手露

味性:微辛;淡;性平。

归经:肺;肝;胃;肾经。

主治:行气解郁。主胸膈郁闷不舒。佛手露

佛指甲
佛指甲

别名:瓦松、瓦花、滇瓦花、石花、石根、九头狮子草、岩如意

味性:味甘;微辛;性微寒。

归经:肺;肾;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祛风湿。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佛指甲

附地菜
附地菜

别名:伏地菜、鸡肠、鸡肠草、地胡椒、搓不死、豆瓣子棵、伏地草、山苦菜、地瓜香

味性:辛苦;平。

归经:心;肝;脾;肾经。

主治:治遗尿,赤白痢,发背,热肿,手脚麻木。附地菜

附子
附子原生态附子附子附子

别名: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味性:辛甘,热。

归经:心;肾;脾经。

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附子(图)

腹水草
腹水草

别名:两头爬、两头粘、两头镇、仙桥草、钓鱼竿、钓竿藤、爬岩红、两头生根、疗疮草、翠梅草、毛叶仙桥、两头蛇、三节两梗、霜里红、两头根、吊线风、梅叶伸筋、金鸡尾、倒地龙、吊杆风、叶下红、双头粘、散血丹、两头绷、惊天雷、万里云、仙人搭桥、二头马兰、蟹珠草、过山龙、汤生草、金桑鸟草、天桥草、过天桥、一条筋、秋草、穿山鞭、疔疮草、金叠鸟草

味性:苦、辛,凉。

归经:归肝;脾;肾经。

主治:行水;消肿;散瘀;解毒。主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跌打损伤;疮肿疔毒;烫伤;毒蛇咬伤。腹水草

狗脚草根

味性:辛;苦;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通络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狗脚草根

枸橘刺

别名:臭橘刺

味性:辛;平。

归经:肾经。

主治:止痛。主龋齿疼痛。枸橘刺

光叶海桐根

别名:山枝根、山栀茶根、钻山虎、皮子药

味性:味苦;苦;辛;性微温。

归经:心,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涩精。主风湿痹痛;腰腿疼痛;跌打骨折;头晕失眠;虚劳咳嗽;遗精。光叶海桐根

桂皮
桂皮

别名:山肉桂、土肉桂、土桂、山玉桂、山桂皮

味性:辛,温。

归经:脾;胃;肝;肾。

主治: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治腹冷胸满,呕吐噎膈,风湿痹痛,跌损瘀滞,血痢肠风。桂皮

过山枫
过山枫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肝;胆;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痛风;肾炎;胆囊炎;白血病。过山枫

过山龙

别名:羊葡萄蔓、草葡萄

味性:辛;热。

归经:心;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消肿。主风寒湿痹;跌打瘀肿;痈疽肿痛。过山龙

海门冬

别名:海菜

味性:辛;苦;咸;平。

归经: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主瘰疬;瘿瘤。海门冬

海通

别名:白灯笼、木常山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通络。主半身不遂;小儿麻痹后遗症。海通

寒水石
寒水石寒水石寒水石

别名:红石膏、方解石、凝水石、白水石、凌水石、盐精、水石、冰石、鹊石、盐精石、泥精、盐枕、盐根

味性:辛咸;寒。

归经:心;胃;肾经。

主治: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发热烦渴,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痛;外用治烧烫伤。寒水石

汉中防己

别名:青木香、防己、青木香香、解离、木防己、解燕、石解

味性:苦;辛;寒。

归经:膀胱;肾;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汉中防己

旱莲花

别名:金莲花、大红鸟、吐血丹、荷叶七

味性:味辛;酸;性凉。

归经:心;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目赤肿痛;疮疖;吐血;咯血。旱莲花

鹤骨

味性:味辛;咸;性温。

归经:脾;肾经。

主治:补益;壮骨;除痹;解毒。主久病体虚;筋骨痿弱;风湿痹痛;痔疮。鹤骨

黑节草
黑节草

别名:大黑节草、肝炎草、小接骨丹、大接骨草、四棱草、节节草、小节节花、中肋耳草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清热除湿,消炎接骨。治疟疾,肝炎,风湿骨痛,结膜炎。黑节草

黑山蔗

别名:香蕉兰、蕉兰

味性:辛;微苦;平。

归经:入肝、肾二经。

主治:舒筋活络;活血止痛。主跌打闪挫;骨折筋伤。黑山蔗

黑种草子

味性:味辛;性温。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补肾健脑,通经,通乳,利尿。用于耳鸣健忘,经闭乳少,热淋,石淋。黑种草子

衡州乌药

别名:矮脚樟、木防己、十八症、九皮英、托食茶、消食树

味性:辛;甘;性温。

归经:脾;肾经。

主治:治高血压,头痛,疝气,腹痛,风湿腿痛。衡州乌药

红毛五加皮

别名:川加皮、刺加皮、刺五甲、毛五甲皮、刺甲皮、五爪刺、五加皮、蜀五加

味性:性温,味辛。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活血利水。主风寒湿痹;拘挛疼痈;艋骨痿软;足膝无力;心腹疼痛;疝气;跌打损伤;骨折;体虚浮肿。红毛五加皮

胡萝卜子

味性:味苦;辛;性温。

归经:归脾;肾经。

主治:燥湿散寒;利水杀虫。主久痢;久泻;虫积;水种;宫冷腹痛。胡萝卜子

花斑叶

别名:粪虫叶、抽筋散、花脸叶、下面红、蛤蚂藤

味性:辛;温。

归经:肺;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胜湿;藤瘀止痛。主风湿;湿疹;皮肤瘙痒;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花斑叶

花拐藤根

别名:菜豆藤、产后补、能藤、蚂蝗藤、长打破碗、腰骨藤、火烧角、黄心泥藤、亚八藤、笔须藤、厚皮藤、钩婆藤、坭藤母、红杜仲藤、乳汁藤、多须根、麻子藤

味性:苦;辛;性微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妇女闭经。花拐藤根

花姬蛙

别名:犁头、三角蚂、犁头蛙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肺;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通络;活血祛。主祛风湿痹痛;腰扭伤;跌打损伤;骨折。花姬蛙

花椒
花椒花椒

别名:香椒、大花椒、椒目、大椒、秦椒、蜀椒、南椒、巴椒、蓎藙、汗椒、陆拨、汉椒、川椒、点椒、檓

味性:辛,温。

归经:归脾、胃、肾经。

主治: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外治湿疹瘙痒。花椒(图)

花椒根

味性:辛;温。

归经:肾;膀胱经。

主治:散寒;除湿;止痛;杀虫。主虚寒血淋;风湿痹痛;胃痛;牙痛;痔疮;湿疮;脚气;蛔虫病。花椒根

华南舌蕨

别名:小儿群

味性:苦;凉;辛。

归经: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主小便淋涩疼痛。华南舌蕨

还亮草
还亮草

别名:飞燕草、鱼灯苏、蛇衔草、车子野芫荽、还魂草、对叉草、蝴蝶菊、峨山草乌、臭芹菜、山芹菜

味性:辛,温。

归经:心;肝;肾经。

主治:治风湿痛,半身不遂,痈疮癣癞。还亮草

黄栌根

味性:苦;辛;寒。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毒,活血散瘀。治皮肤瘙痒症,跌打损伤,骨折,虚肿。黄栌根

黄栌枝叶

味性:苦;辛;寒。

归经:肾;肝经。

主治:清湿热。治黄疸,水、火烫伤,漆疮。黄栌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