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肝经的辛味中药列表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归入肝经的中药列表 > 归入肝经的辛味中药列表 > 第1页
八宝茶

别名:甘青卫矛

味性:苦;辛;微寒。

归经:肝经。

主治:祛瘀调经;通络止痛。主有经不调;产后瘀阴腹痛;跌打肿痛;半身不遂。八宝茶

八角枫根
八角枫根原生态八角枫根

别名:白龙须、白金条、白筋条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肝;肾;心经。

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瘀止痛。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八角枫根

八角枫花

别名:牛尾巴花

味性:味辛;性平。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散风;理气;止痛。主头风头痛;胸腹胀痛。八角枫花

八角枫叶

别名:大风药叶

味性:味苦;辛;性平。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化瘀接骨;解每杀虫。主跌打瘀肿;骨折;疮肿;乳痈;乳头皲裂;漆疮;疥癣;刀伤出血。八角枫叶

八角莲
八角莲原生态八角莲八角莲

别名:一把伞、六角莲、独叶一枝花、独脚莲[江西]、一碗水[陕西]、八角七、八角兵盘七、鬼臼、八角连、金魁莲、旱八角、叶下花、马眼莲、八角盘、独脚莲、独角莲、八角金盘、山荷叶、爵犀、马目毒公、九臼、天臼、解毒、害母草、独荷草、羞天花、术律草、琼田草、旱荷、金星八角、金魁连、八角乌、白八角莲、金边七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瘀消肿。治痈肿,疔疮,瘰疬,喉蛾,跌打损伤,蛇咬伤。八角莲

八仙过海

味性:味辛;性温。

归经:肺;肝;胃;大肠经。

主治: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截疟。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四技麻木;腰膝痿软;急性胃肠炎;疟疾。八仙过海

巴豆树根

别名:大叶双眼龙根、挡蛇剑、独行千里

味性:辛;温。

归经:心;肝;肾经。

主治:治痈疽,疔疮,跌打损伤,蛇伤,风湿痹痛,胃痛。巴豆树根

芭蕉花

味性:甘谈微辛,凉。

归经:心;肝;胃;大肠经。

主治:化痰消痞;散瘀;止痛。主胸膈饱胀;脘腹痞疼;吞酸反胃;呕吐痰涎;头目昏眩;心痛;怔忡;风湿疼痛。芭蕉花

霸王七

别名:万年炦、炦七、万年巴、成年

味性:辛;苦;性微寒。

归经:肝经。

主治:祛瘀消肿,解毒。治跌打损伤及痈疮。霸王七

白桂

别名:三股筋、滇新樟、沙癞叶、香味叶、羊角香、梅根、茶蚬

味性:辛;甘;温。

归经:肺;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主治感冒,月经不调,寒性胃痛,腹胀,风湿性关节炎,半身不遂,骨折,湿疹疥疮。白桂

白花菜
白花菜白花菜

别名:羊角菜、屡析草、臭花菜、臭豆角、猪屎草、五梅草、白花仔草

味性:辛甘,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疟疾,痢疾,白带,痔疮。白花菜(图)

白花射干

别名:冷水丹

味性:苦;辛;寒。

归经:肺;胃;肝经。

主治:治咽喉肿痛,肝炎,胃痛,乳腺炎,牙龈肿痛。白花射干

白花藤

别名:大发汗、白藤、大豆毛、断肠叶、活血大力王

味性:辛;苦;性温。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血。主风寒感冒;类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闭经;外伤出血。白花藤

白胶香

别名:枫香脂、枫脂、白胶、芸香、胶香

味性:味辛苦,平。

归经:入脾、肝二经。

主治:活血,凉血,解毒,止痛。治痈疽,疮疥,瘾疹,瘰疬,金疮,齿痛,吐血,衄血。白胶香

白辣蓼

别名:蓼子草、马蓼、假长尾叶蓼、假长尾蓼、山蓼

味性:辛;性温。

归经:肝;胃;大肠经。

主治:解毒;除湿。主肠炎;菌痢;无名肿毒;阴疳;瘰疬;毒蛇咬伤;风湿痹痛。白辣蓼

白马骨
白马骨

别名:六月雪、路边金、满天星、路边鸡、六月冷、曲节草、路边荆、鱼骨刺、光骨刺、过路黄荆、硬骨柴、天星木、凉粉草、细牙家、白点秤、鸡骨头草、鸡脚骨、路边姜、鸡骨柴、千年勿大、白马里梢、野黄杨树、永勿大、米筛花、冻米柴、月月有、朱米雪、白金条、坐山虎、千年树、白花树、铁线树、黄羊脑、五经风、鸡骨头柴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治风湿腰腿痛,痢疾,水肿,目赤肿痛,喉痛,齿痛,妇女白带,痈疽,瘰疬。白马骨

白木

别名:野黄皮、鸡卵黄、小柑、小郎伞、搽散、野辣椒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肝;肾经。

主治:治跌打肿痛,骨折,扭伤,风湿痛,喉痛。白木

白牛胆
白牛胆

别名:毛老虎、猪耳风、大力黄、白叶菊、大麻香、毛柴胡、白面风、土蒙花、大刀药、白背风、白羊耳、华耳木、金边草、上大黄、过山香、羊耳茶、毛茶、山白芷、大力王、白羊风、白头翁、飞扬药、观音茶、羊仔耳、白面猫子骨、壮牛浪、八面风、蜡毛香、羊耳风

味性:味辛;甘;微苦;性温。

归经:入肝、肺、脾、胃诸经。

主治:祛风散寒;行气利湿;解毒消肿。主风寒感冒;咳嗽;风湿痹痛;泄痢;肝炎;乳腺炎;痔疮;湿疹;疥癣。白牛胆

白千层油

味性:味辛;性平。

归经:归肝;胃;心经。

主治:祛风通络;理气止痛;杀虫。主风湿痹痛;拘挛麻木;脘腹胀痛;牙痛;头痛;疝气痛;跌打肿痛;疥疮。白千层油

白山苔

味性:苦;辛;性微寒。

归经:肝;胃经。

主治:调经。治月经不调,不孕,胃溃疡。白山苔

白藤
白藤

别名:大发汗、白花藤、大毛豆、断肠叶

味性:味辛;性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发汗,祛风,活血,止血。治风寒感冒,类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闭经,外伤出血。白藤

白朱砂莲

别名:朱砂莲、一点血、躲蛇生、毒蛇药、避蛇生

味性:苦;辛;寒。

归经:心;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理气止痛。主湿热痢疾;泄泻;脘腹疼痛;咽喉肿痛;肺结核;毒蛇咬伤;痈肿。白朱砂莲

百草霜
百草霜百草霜

别名:锅底灰、锅烟子、灶突墨、灶突中尘、灶额上墨、灶烟煤、灶煤、月下灰、釜下墨、釜脐墨、釜月中墨、铛墨、釜底墨、锅底黑、铛底煤、灶额墨、釜煤、釜炲

味性:辛,温。

归经:肝;肺;胃经。

主治:止血,消积。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带下,泻痢,食积,咽喉口舌诸疮。百草霜

百味参

别名:小棕皮、虎须草、绵毛肺筋草、白花痢疾草、麂子草、盗汗草、鹿吃草、夏生草、母复生、偏竹参、一柱香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肺;肝经。

主治:补虚敛汗;止血。主体虚多汗;盗汗;神经衰弱;吐血;便血。百味参

百足藤

别名:神仙对坐草、石上蜈蚣、飞天蜈蚣、百足草、铁斑鸠、巴岩姜、姜藤、天蜈蚣、土石蜈蚣、雄鸡尾、细蜈蚣草、蜈蚣草、石蜈蚣、下山蜈蚣

味性:味辛;性温。

归经:肝经。

主治:散瘀接骨,消肿止痛。主劳伤;跌打肿痛;骨折;疮毒。百足藤

败酱草
败酱草败酱草

别名:黄花败酱、龙芽败酱、黄花龙牙

味性:辛、苦,凉。

归经:入胃、大肠、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败酱草

斑鸠占

别名:神仙豆腐柴、狐臭柴、斑鸠叶豆腐、小青树、跌打王

味性:味辛微甘,性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清湿热,解毒,调经。主治风湿关节痛,水肿疮毒。斑鸠占

半边旗

别名:半边蕨、单片锯、半边牙、半边梳、半边风药、甘草蕨、甘草凤尾蕨、半边莲、半凤尾草、凤凰尾巴草、单边旗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止血,生肌,解毒,消肿。治吐血,外伤出血,发背,疔疮,跌打损伤,目赤肿痛。半边旗

半枫荷根

别名:枫荷桂、半边枫荷、阴阳叶、三不怕、铁巴掌、白背枫、半梧桐、番张麻、大叶半枫荷

味性:味辛;甘;性微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手足酸麻无力,跌打损伤。半枫荷根

半枝莲
半枝莲半枝莲

别名:并头草、狭叶韩信草、牙刷草、四方马兰、通经草、紫连草、小韩信草、水韩信、小耳挖草、溪边黄芩、金挖耳、野夏枯草、方草儿、半向花、半面花、偏头草、四方草、耳挖草、小号向天盏、虎咬红、再生草、赶山鞭、狭叶向天盏、言草儿

味性:辛,平。

归经:归肺;肝;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水肿,黄疸。半枝莲(图)

包袱七

别名:小八角莲、半碗水、铁骨散、包袱莲、一块砖

味性:味苦;辛;性凉。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瘀止痛。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肺炎;腮腺炎;毒蛇咬伤;瘰疬;跌打损伤。包袱七

豹骨
豹骨

别名:川四腿、金钱豹骨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祛风通络,强筋健骨。用于风湿痹痛,脚膝酸软。豹骨

鼻血雷

别名:鼻血连、南木香、红叶青木香、避蛇参、九月生、白朱砂莲、万丈龙、一点血、一吊血、天然草、鼻血莲、毕石牛、红白药、金丝丸

味性:苦;辛;寒。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行气止痛。主毒蛇咬伤;疮疡疖肿;胃疼痛;肠炎痢疾;腹泻;风湿关节疼痛;痛经;跌打损伤。鼻血雷

蓖麻根

味性:辛;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镇静解痉,祛风散瘀。治破伤风,癫痫,风湿疼痛,跌打瘀痛,瘰疬。蓖麻根

辟汗草

别名:野苜蓿、品川萩、菔萩、铁扫把、散血草、省头草、野长生果、鸡头花草、鸡虱子草、黄花草木犀、臭苜蓿、败毒草、香马料、真东刹里、蛇退草

味性:辛苦,凉。

归经:肝;脾;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化湿,杀虫。治暑热胸闷,疟疾,痢疾,淋病,皮肤疮疡。辟汗草

扁藤
扁藤

别名:腰带藤、羊带风、扁骨风、铁带藤、大芦藤、过江扁龙、脚白藤、大血藤、岩五加

味性:辛;酸;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祛风化湿;舒筋活络。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中风偏瘫;跌打损伤。扁藤

变叶美登木

别名:变叶裸实、刺仔木、咬眼刺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化瘀消肿解毒。主肿瘤。变叶美登木

柄果槲寄生
柄果槲寄生

别名:有柄槲寄生、桂花寄生、油桐寄生、寄生茶、刀叶槲寄生

味性:辛;微苦;性平。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补肝肾;活血止痛;安胎;下乳。主主治风湿痹痛;腰腿痛;跌打损伤;高血压;胎动不安;乳汁不下。柄果槲寄生

驳骨丹

别名:小驳骨、细叶驳骨兰、臭黄藤、接骨草、四季花、小还魂、百节芒、小叶金不换、小接骨草、驳骨消、驳骨草、骨碎草、大力王、长生木、细骨风、尖尾峰、接骨筒、白及草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肝;肾;肺经。

主治: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痛。驳骨丹

菜子七

别名:白花石芥菜、山芥菜、假芹菜、角蒿

味性:辛,温。

归经:肺;肝经。

主治:化痰止咳;活血止痛。主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有经不调;跌打损伤。菜子七

蚕沙
蚕沙蚕沙

别名:原蚕屎、晚蚕沙、蚕砂、原蚕沙、马鸣肝、晚蚕矢、二蚕沙、蚕屎

味性:味甘;辛;性温。

归经:肝;脾;胃经。

主治: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活血通经。主风湿痹痛;肢体不遂;风疹瘙痒;吐泻转筋;闭经;崩漏。蚕沙

苍白过路黄

味性:辛;性凉。

归经:肝经。

主治:透疹。主小儿麻疹不透。苍白过路黄

苍耳
苍耳

别名:卷耳、葹、苓耳、地葵、枱耳、白胡荽、常枱、爵耳、耳珰草、常思、常思菜、羊负来、只刺、进贤菜、道人头、喝起草、佛耳、缣丝草、野缣丝、野茄、猪耳、痴头婆、虱麻头、粘粘葵、白痴头婆、胡葈、枲耳、常枲、刺儿颗、假矮瓜、白猪母络、疔疮草、野紫菜、野落苏、狗耳朵草、苍子棵、青棘子、菜耳

味性:苦辛,寒。

归经:归肺;脾;肝经。

主治:祛风散热,解毒杀虫。治头风,头晕,湿痹拘挛,目赤、目翳,风癞,疔肿,热毒疮疡,皮肤瘙痒。苍耳(图)

草果药

别名:野姜、独叶台、四合红、草果、豆蔻、小草果、草果子

味性: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温中散寒;理气消食。主胃寒脘腹疼痛;食积腹胀;寒疝腹痛。草果药

草胡椒
草胡椒

味性:辛;凉。

归经:肝;肺经。

主治:散瘀止痛;清热解毒。主痈肿疮毒;烧烫伤;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草胡椒

草灵芝

别名:八股绳、长梗岩须、雪灵芝、水麻黄、铁刷把、万年青、水灵芝

味性:辛、微苦,平。

归经:心;肝;胃经。

主治:行气止痛,安神。用于肝胃气痛,食欲不振,神经衰弱。草灵芝

草牡丹
草牡丹

别名:牡丹藤

味性:辛,平。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祛风除湿;止泻痢;消痈肿。主风湿性关节痛;腹泻;痢疾;结核性溃疡。草牡丹

草乌
草乌草乌

别名:乌头、五毒根

味性:辛、苦,热。

归经:归心、肝、肾、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草乌

草乌头
草乌头草乌头

别名:堇、芨、乌头、乌喙、奚毒、鸡毒、茛、千秋、毒公、果负、耿子、帝秋、独白草、土附子、草乌、竹节乌头、金鸦、断肠草、即子、五毒根、耗子头

味性:辛,热。

归经:心;肝;脾经。

主治: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草乌头

草绣球
草绣球

别名:紫阳花、牡丹三七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心;肺;肝经。

主治:祛瘀消肿。主跌打损伤。草绣球

檫树
檫树

别名:枫荷桂[广东]、独脚樟、天鹅枫、梓木[江西]、蔡木、半枫樟、枫荷桂、山檫、青檫、桐梓树

味性:辛;甘;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治风湿,腰肌劳损,扭挫伤筋,胃病。檫树

钗子股

别名:牛角兰、寄生兰、鹿角草、吊竹、金钗股、三十根、松寄生、虫寄生、海斑虎、檀香线、锡朋草、磹竹、龙须草、金环草、大羊角、老鼠尾、肖羊耳兰、圆柱兰、石珊瑚、石鹿角

味性:辛苦,平。

归经:肺;心;肝;肾经。

主治:催吐解毒,祛风利湿。治疟疾,痈疽,风湿痛,水肿。钗子股

柴桂

别名:臭马桂、三条筋、桂皮香、桂皮、肉桂

味性:辛;甘;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温通经脉;行气止痛。主寒湿痹痛;脘腹疼痛;痛经;跌打损伤。柴桂

豺皮樟
豺皮樟

别名:大灰木、百叶仔、白柴、香叶子、过山香、山桂、山肉桂、脆脆香、豺皮黄肉楠、白叶仔、硬钉树、假面果、啫喳木

味性:辛;温。

归经:肝;胃;脾;肾经。

主治:行气活血止痛;祛风湿。主胃痛;腹痛;痢疾;腹泻;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豺皮樟

蟾蜍
蟾蜍

别名:苦蠪、蟾、虾蟆、蚵蚾、癞虾蟆、石蚌、癞格宝、癞巴子、癞蛤蟆、癞蛤蚆、蚧蛤蟆、蚧巴子、蟾诸、去甫;蟾

味性:辛,凉。

归经:心;肝;脾;肺经。

主治: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治疔疮,发背,阴疽瘰疬,恶疮,症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蟾蜍(图)

蟾蜍肝

味性:味辛;苦;甘;性凉。

归经:心;肝经。

主治:解毒散结;拔疔消肿。主痈疽;疔毒;疮肿;蛇咬伤;麻疹。蟾蜍肝

长叶丹参

别名:对口元宝草

味性:味辛;性微温。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通络。主月经不调;关节酸痛。长叶丹参

赪桐叶

别名:红蜻蜒叶

味性:辛;甘;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消肿散瘀。治痈疽疔疮,跌打损伤。赪桐叶

橙叶

味性:辛;苦;性平。

归经:肝经。

主治:散瘀止痛。主疮疡肿痛。橙叶

齿瓣延胡索
齿瓣延胡索

别名:蓝雀花、蓝花菜、元胡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主心腹腰膝诸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跌打肿痛。齿瓣延胡索

赤楠
赤楠

别名:牛金子、鱼鳞木、赤兰、石柃、山石榴、瓜子柴、山乌珠、细叶紫陵树、细子莲、赤楠蒲桃、瓜子木、假黄杨

味性:味甘;微苦;辛;性平。

归经:归肾;脾;肝经。

主治:健脾利湿,乎喘,散瘀。治浮肿,小儿盐哮,跌打损伤,烫伤。赤楠

赤楠根

别名:叫耳蒙根

味性:味甘;微苦;辛;性平。

归经:归肾;脾;肝经。

主治:益肾定喘;健脾利湿;祛风活血;解毒消肿。主喘咳;浮肿;淋浊;尿路结石;痢疾;肝炎;子宫脱垂;风湿痛;疝气;睾丸炎;痔疮;痈肿;水火烫伤;跌打肿痛。赤楠根

虫莲
虫莲

别名:线叶地榆、海参、五母那包、地海参

味性:辛;温。

归经:肝经。

主治:补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痛经。虫莲

抽筋草

别名:虫儿被单、筋骨菜、单背叶、青姑草、金缠莱、大娥嫦菜、石灰草、接筋草、小伸筋草、背单草、滇繁缕、白筋骨草、鸡骨草、唐根草、石繁缕、糯米藤

味性:辛;性凉。

归经:肝;脾经。

主治:平肝;舒筋活血;利湿;解毒。主中风不语;口眼歪斜;肢体麻木;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黄疸型肝炎;白带;疮疖。抽筋草

臭草
臭草

别名:臭艾、小香草、荆芥七、香草、猴子草

味性:苦辛,寒。

归经:肺;肾;肝;心经。

主治:祛风清热;活血散瘀;消肿解毒。主感冒发热;小儿高热惊风;痛经;闭经;跌打损伤;热毒疮疡;小儿湿疹;蛇虫咬伤。臭草

臭辣树
臭辣树

别名:野米辣、野吴芋、臭桐子树、刁近树、臭辣吴萸

味性:苦;辛;温。

归经:肺;肝经。

主治:目咳;散寒;止痛。主咳嗽;腹痛。臭辣树

臭牡丹
臭牡丹

别名:矮桐子、大红花、臭枫根、臭八宝、臭芙蓉、矮脚桐、大红袍、矮童子、野朱桐、臭枫草、臭珠桐、矮桐、逢仙草、臭灯桐、假真珠梧桐、臭树、臭草、鸡虱草、臭黄根、臭茉莉、臭梧桐

味性:辛苦;平。

归经:心;肝;脾经。

主治:活血散瘀,消肿解毒。治痈疽,疔疮,乳腺炎,关节炎,湿疹,牙痛,痔疮,脱肛。臭牡丹

臭牡丹根
臭牡丹根原生态臭牡丹根

别名:臭枫根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脾;肾;肺经。

主治:行气健脾,祛风平肝,消肿解毒。治崩漏,白带,头晕,虚咳,高血压,风湿痛,脚气,荨麻疹,痈疽,痔疮。臭牡丹根

臭梧桐花

别名:龙船花、后庭花

味性:味苦;微辛;性平。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祛风;降压;止痢。主风气头痛;高血压病;痢疾;疝气。臭梧桐花

臭梧桐子

别名:凤眼子、矮桐子、岩桐子

味性:味苦;微辛;性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祛风;止痛;平喘。主风湿痹痛;牙痛;气喘。臭梧桐子

川防风

别名:竹节防风、毛前胡、西风、西风土藁本、防风

味性:性温,味甘辛。

归经:归肺;膀胱肝;脾经。

主治:发表镇痛,祛风胜湿。治外感表症,头痛昏眩,关节疼痛,四肢拘挛,目赤疮疡及破伤风。(性味以下出《四川中药志》)。川防风

川木香
川木香

别名:木香、铁杆木香、槽子木香

味性:辛、苦,温。

归经:归肝;胃;磊肠经。

主治:行气止痛。用于脘腹胀痛,肠鸣腹泻,里急后重,两胁不舒,肝胆疼痛。川木香(图)

川乌
川乌川乌

别名:乌头、五毒根

味性:辛、苦,热。

归经:归心、肝、肾、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川乌(图)

川乌头
川乌头川乌头

别名:川乌、乌喙、奚毒、即子、鸡毒、毒公、耿子、乌头

味性:辛,热。

归经:心;肝;脾;肾经。

主治: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川乌头

穿根藤

别名:春根藤、木头疳、崧根藤、伸筋藤、石邦子、上木蛇、、白花风不动、山芡实、潭薏米、多泥红、风不动藤、松筋藤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肝;心经。

主治:祛风湿,壮筋骨,止痛,消肿。治风湿关节痛,咽喉肿痛,痈肿,疥疮。穿根藤

穿石藤
穿石藤

味性:苦;辛;温。

归经:肝;胃;大肠经。

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胃痛;跌打瘀肿疼痛;肠炎;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穿石藤

吹云草

别名:莎萝莽、一碗泡、公儿草、过山蛇、斩蛇剑、吹魂草、川风、过路蛇、小腻药、细黄药

味性:味微辛;性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解毒,止痛,去翳。治无名肿毒,牙痛,眼生白膜。吹云草

垂丝卫矛

别名:球果卫矛、五棱子、青皮树、小米饭、暖木

味性:苦;辛;平。

归经:心;大肠;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经;利水解毒。主风湿痹痛;痢疾;泄泻;痛经;闭经;跌打骨折;脚气;水肿;阴囊湿痒;疮疡肿毒。垂丝卫矛

椿树花

别名:椿花、椿芽树花、春尖花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肺经。

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主风湿痹痛;久咳;痔疮。椿树花

慈姑

别名:茨菇、白地栗、慈菇、藉姑、槎牙、茨菰

味性:味甘;微苦;微辛;性微寒。

归经:归肝;肺;脾;膀胱经。

主治:行血通淋。治产后血闷,胎衣不下,淋病,咳嗽痰血。慈姑(图)

刺蒺藜

别名:茨、蒺藜、蒺藜子、旁通、屉人、止行、豺羽、升推、即藜、白蒺藜、杜蒺藜、休羽、旱草、三角蒺藜、三角刺、八角刺、蒺骨子、野菱角、地菱、硬蒺藜、蒺藜蓇葖、屈人、白蒺藜子、社蒺藜土蒺藜、硬蒺黎、蒺黎蓇葖、蒺藜狗子、七里丹、陀罗刺、菱角刺

味性:苦辛,温。

归经:入肝、肺经。

主治:散风,明目,下气,行血。治头痛,身痒,目赤肿翳,胸满,咳逆,症瘕,乳难,痈疽,瘰疬。刺蒺藜

葱汁
葱汁

别名:葱苒、葱涕、空亭液、葱涎、葱油

味性:辛,温。

归经:肝经。

主治:散瘀,解毒.驱虫。治头痛,衄血,尿血,虫积,痈肿,跌打损伤。葱汁

粗灰钉

味性:辛;性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肺利咽;解毒消肿;止血。主咳嗽;咽喉肿痛;吐血;外伤出血。粗灰钉

大驳骨
大驳骨

别名:黑叶爵床、大接骨、大还魂、龙头草、大驳骨消、大驳骨丹、大骨风、接骨木、大骨碎、大骨节草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活血散瘀。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血瘀肿痛,月经不调。大驳骨

大茶药根

别名:胡满蔃、大茶根、断肠草根、猪人参

味性:苦;辛;性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消肿,止痛,接骨。治疔疮肿毒,跌打损伤,骨折。大茶药根

大巢菜
大巢菜

别名:薇、垂水、薇莱、巢菜、野豌豆、野麻豌、箭舌豌豆、救荒野豌豆、春巢菜、普通苕子、野菜豆、黄藤子、苕子、肥田草、薇菜、箭筈豌豆、马豆草、肥田草麦豆藤

味性:甘辛,寒。

归经:心;肝;脾经。

主治:清热利湿,和血祛瘀。治黄疸,浮肿,疟疾,鼻衄,心悸,梦遗,月经不调。大巢菜

大地棕根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肾;肺;肝经。

主治:补虚,调经,祛风湿,行瘀血。治虚劳咳嗽,遗精,白浊,崩漏,带下,风湿痹瘫,跌打损伤。大地棕根

大飞扬草
大飞扬草

别名:大飞羊、飞扬、神仙对坐草、节节花、大号乳仔草、蚝刈草、猫仔癀、大乳草、木本奶草、金花草、蜻蜒草、白乳草、过路蜈蚣、蚂蚁草、天泡草、大乳汁草、奶子草、九歪草、假奶子草、癣药草、奶母草、神仙对座草、猫仔病、脚癣草、毛飞扬、大本乳仔草、乳仔草、红骨大本乳子草、催乳草、大奶浆草

味性:辛酸,寒。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通乳,渗湿,止痒。治急性肠炎,菌痢,淋病,尿血,肺痈,乳痈,疔疮,肿毒,湿疹,脚癣,皮肤瘙痒。大飞扬草

大肺筋草

别名:肺经草、半边钱、脐风草、反背红、血经草、乌兜、乌豆草、一支箭、薄片变豆菜、大肺经草、水黄连、瓣练、小山芹菜、五爪风、子仔七、肺筋草、打不死、散血草、鹅掌脚草、山芹菜、野芹菜

味性:辛甘,平。

归经:归肺;肝经。

主治:散风,清肺,化痰,行血。治愈冒,咳嗽,哮喘,经闭。大肺筋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