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肝经的咸味中药列表
|
- 白贝
- 白花蛇
- 白花蛇目睛
- 白花蛇头
- 白僵蚕
- 白梅
- 白薇
- 白线蛇
- 百花锦蛇
- 蚌粉
- 蚌肉
- 壁虎
- 壁钱
- 壁钱幕
- 蝙蝠
- 扁青
- 鳖甲
- 鳖甲胶
- 鳖血
- 鳖脂
- 藏羚角
- 侧耳
- 蛏肉
- 鸱肉
- 鸱头
- 鸱鸺
- 赤腹松鼠
- 穿山甲
- 磁石
- 楤木白皮
- 粗皮蛙
- 脆蛇
- 大避债蛾
- 大青盐
- 倒生根
- 地龙
- 丁蛎
- 峨屏草
- 鹅肠菜
- 鹅血
- 浮石
- 蝮蛇皮
- 覆盆子叶
- 鸽
- 蛤蜊
- 狗齿
- 狗毛
- 狗脑
- 狗心
- 狗血
- 羖羊角
- 光明盐
- 龟版
- 龟甲
- 龟甲胶
- 龟肉
- 龟血
- 海带根
- 海胆
- 海狗肾
- 海龟胶
- 海螺壳
- 海盘车
- 海螵蛸
- 海茜
- 海虾
- 海蕴
- 海藻
- 海蜇
- 海蜇皮
- 河乌
- 猴枣
- 鲎壳
- 鲎尾
- 狐头
- 虎骨胶
- 黄矾
- 黄海葵
- 黄梢蛇
- 黄羊角
- 鸡血
- 鲫鱼骨
- 家白蚁
- 僵蚕
- 僵蛹
- 金环蛇
- 金剪刀
- 金精石
- 金礞石
- 金钱白花蛇
- 九香虫
- 驹胞衣
- 锯齿溪蟹
- 卡密
- 珂
- 昆布
- 蛞蝓
- 老虎泡
- 李根皮
- 鲤鱼鳞
- 下一页
别名:白马尾、葞、春草、芒草、白微、白幕、薇草、骨美、龙胆白薇、白龙须、山烟根子、拉瓜瓢、白马薇、巴子根、金金甲根、老君须、老虎瓢根、婆婆针线包、东白微
味性:苦咸,寒。
归经:肺;胃;肝。
主治:清热,凉血。治阴虚内热,风温灼热多眠,肺热咳血,温疟,瘅疟,产后虚烦血厥,热淋,血淋,风湿痛,瘰疬。白薇(图)
- 《中国药典》白薇
- 《中药大辞典》白薇
- 《中华本草》白薇
- 《本草纲目》白薇
- 《本草备要》白薇
- 《本草便读》白薇
- 《本草乘雅半偈》白薇
- 《本草崇原》白薇
- 《本草从新》白薇
- 《本草撮要》白薇
- 《本草分经》白薇
- 《本草分经》白薇
- 《本草经集注》白薇
- 《本草蒙筌》白薇
- 《本草求真》白薇
- 《本草图经》白薇
- 《本草新编》白薇
- 《本草易读》白薇
- 《本经逢原》白薇
- 《长沙药解》白薇
- 《得配本草》白薇
- 《雷公炮炙论》白薇
- 《雷公炮制药性解》白薇
- 《名医别录》白薇
- 《神农本草经》白薇
- 《中药炮制》白薇
- 《汤液本草》白薇
- 《吴普本草》白薇
- 《新修本草》白薇
- 《药笼小品》白薇
- 《药性切用》白薇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白薇
- 《证类本草》白薇
- 《中药学》白薇
- 《千金翼方》白薇
- 《冯氏锦囊秘录》白薇
- 《顾松园医镜》白薇
- 《医学入门》白薇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团鱼盖、脚鱼壳、上甲、甲鱼、鳖壳、团鱼甲、鳖盖子、甲鱼壳、团鱼壳
味性:咸,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用于阴虚发热,劳热骨蒸,虚风内动,经闭,癓瘕,久疟疟母。鳖甲(图)
- 《中国药典》鳖甲
- 《中药大辞典》鳖甲
- 《中华本草》鳖甲
- 《单验方》鳖甲
- 《本草备要》鳖甲
- 《本草便读》鳖甲
- 《本草乘雅半偈》鳖甲
- 《本草崇原》鳖甲
- 《本草从新》鳖甲
- 《本草撮要》鳖甲
- 《本草分经》鳖甲
- 《本草害利》鳖甲
- 《本草经解》鳖甲
- 《本草经集注》鳖甲
- 《本草蒙筌》鳖甲
- 《本草求真》鳖甲
- 《本草思辨录》鳖甲
- 《本草新编》鳖甲
- 《本草衍义》鳖甲
- 《本草易读》鳖甲
- 《本草择要纲目》鳖甲
- 《本经逢原》鳖甲
- 《长沙药解》鳖甲
- 《得配本草》鳖甲
- 《雷公炮炙论》鳖甲
- 《雷公炮制药性解》鳖甲
- 《名医别录》鳖甲
- 《神农本草经》鳖甲
- 《中药炮制》鳖甲
- 《汤液本草》鳖甲
- 《新修本草》鳖甲
- 《药性切用》鳖甲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鳖甲
- 《证类本草》鳖甲
- 《中药学》鳖甲
- 《千金翼方》鳖甲
- 《冯氏锦囊秘录》鳖甲
- 《顾松园医镜》鳖甲
- 《医学入门》鳖甲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北风菌、蚝菌、杂蘑、平菇、桐子菌、粗皮侧耳、水风菌、冻菌、青蘑、灰蘑
味性:微咸,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补肾壮阳。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阳痿遗精,腰膝无力。侧耳
别名:怪鸱、钩鵅、大头鹰、角鸱、毂辘鹰、鵋鶀、呼咵鹰、夜食鹰、猫头鹰、鬼鸠、夜猫子、横虎、恨狐、老兔、鸱旧、旧留、老菟、夜猫
味性:味酸;微咸;性寒。
归经:心;肝经。
主治:滋阴补虚;截疟。主肺结核;风虚眩晕;疟疾。鸱鸺
别名:山甲片、甲片、鲮鲤甲、鳢鲤甲、鲮鲤角、川山甲、鳖鲤甲、山甲、麒鳞片、鳞片、随碱片、鳣鲤甲、麒麟片、麟片、钱鲤甲
味性:咸,凉。
归经:肝;胃经。
主治: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主血瘀经闭;症瘕;风湿痹痛;乳汁不下;痈肿;瘰疬。穿山甲(图)
别名:吸铁石、活磁石、灵磁石、磁铁石、玄石、磁君、慈石、处石、元武石、吸针石、熁石、摄石、铁石、戏铁石、延年沙、续未石、拾针、绿秋、伏石母、玄武石、帝流浆、席流浆、瓷石、熁铁石、雄磁石
味性:咸,寒。
归经:肾;肝;肺经。
主治:潜阳纳气,镇惊安神。治头目眩晕,耳鸣耳聋,虚喘,惊痫,怔忡。磁石(图)
- 《中国药典》磁石
- 《中药大辞典》磁石
-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磁石
- 《本草备要》磁石
- 《本草便读》磁石
- 《本草乘雅半偈》磁石
- 《本草撮要》磁石
- 《本草分经》磁石
- 《本草分经》磁石
- 《本草经解》磁石
- 《本草经集注》磁石
- 《本草蒙筌》磁石
- 《本草求真》磁石
- 《本草图经》磁石
- 《本草新编》磁石
- 《本草衍义》磁石
- 《本草易读》磁石
- 《本经逢原》磁石
- 《得配本草》磁石
- 《雷公炮炙论》磁石
- 《雷公炮制药性解》磁石
- 《名医别录》磁石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磁石
- 《中药炮制》磁石
- 《吴普本草》磁石
- 《新修本草》磁石
- 《药笼小品》磁石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磁石
- 《证类本草》磁石
- 《中药学》磁石
- 《千金翼方》磁石
- 《冯氏锦囊秘录》磁石
- 《顾松园医镜》磁石
- 《医学入门》磁石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蚯蚓、蛐蟮、曲虫、土蟺、赤虫、螼、螾、丘螾、蜿蟺、引无、附蚓、寒蚓、曲蟺、曲蟮、土龙、地龙子、虫蟮
味性:咸,寒。
归经:归肝;脾;膀胱经。
主治: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地龙(图)
别名:龟甲、神屋、龟壳、败龟甲、败将、败龟版、龟筒、龟下甲、龟底甲、龟腹甲、元武版、坎版、拖泥板
味性:咸甘,平。
归经:入肝、肾经。
主治:滋阴,潜阳,补肾,健骨。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吐血,衄血,久咳,遗精,崩漏,带下,腰痛,骨痿,阴虚风动,久痢,久疟,痔疮,小儿囟门不合。龟版
别名:龟板、乌龟壳、乌龟板、下甲、血板、烫板
味性:咸、甘,微寒。
归经:归肝、肾、心经。
主治: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龟甲(图)
别名:乌贼骨、墨鱼骨、乌鲗骨、乌贼鱼骨、墨鱼盖
味性:咸,微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除湿,制酸,止血,敛疮。治胃痛吞酸,吐、衄、呕血,便血,崩漏带下,血枯经闭,腹痛症瘕,虚疟泻痢,阴蚀烂疮。海螵蛸(图)
别名:蒋、落首、海萝、藫、乌菜、海带花、海藻菜
味性:苦咸,寒。
归经:归肝、胃、肾经。
主治:软坚散结,消痰,利水。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海藻(图)
- 《中国药典》海藻
- 《中药大辞典》海藻
-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海藻
- 《本草纲目》海藻
- 《本草备要》海藻
- 《本草便读》海藻
- 《本草乘雅半偈》海藻
- 《本草崇原》海藻
- 《本草从新》海藻
- 《本草分经》海藻
- 《本草经集注》海藻
- 《本草蒙筌》海藻
- 《本草求真》海藻
- 《本草图经》海藻
- 《本草新编》海藻
- 《本草易读》海藻
- 《本草择要纲目》海藻
- 《本经逢原》海藻
- 《长沙药解》海藻
- 《得配本草》海藻
- 《海药本草》海藻
- 《雷公炮炙论》海藻
- 《名医别录》海藻
- 《神农本草经》海藻
- 《食疗本草》海藻
- 《中药炮制》海藻
- 《汤液本草》海藻
- 《吴普本草》海藻
- 《新修本草》海藻
- 《药鉴》海藻
- 《药笼小品》海藻
- 《药性切用》海藻
- 《药征续编》海藻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海藻
- 《证类本草》海藻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海藻
- 《中药学》海藻
- 《千金翼方》海藻
- 《冯氏锦囊秘录》海藻
- 《顾松园医镜》海藻
- 《医学入门》海藻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灰鼠蛇、过树蛇、上竹龙、黄肚蛇、索蛇、过树榕、过树龙、黄肚龙、灰背蛇
味性:味甘;咸;性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止痛;舒筋活络。主风湿痹证;腰腿酸痛;肢体麻木,半身炒遂;小儿麻痹症。黄梢蛇
别名:鼻涕虫、大蛞蝓、黄蛞蝓、野蛞蝓、双线粘液蛞蝓、陵蠡、土蜗、附蜗、蜒蚰、托胎虫、蛞蜗、蜒蚰螺
味性:味咸;性寒。
归经:归肝;肺;大肠经。
主治:疏风,镇静,固脱,解毒。主治热疮肿毒,支气管喘息,痔疮肿毒,脱肛等。蛞蝓(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