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盐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光明盐
Guānɡ Mínɡ Yán
别名石盐、圣石、水晶盐
功效作用祛风明目;消食化积解毒。主目赤肿痛;泪多;食积胀;食物中毒
英文名Bright Salt
始载于唐本草
毒性无毒
归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光明盐

ɡuānɡ mínɡ yán

1.即岩盐。纯净者无色透明,故称。

【出处】出自《唐本草》

【拼音名】 Guānɡ Mínɡ Yán

【英文名】 Bright Salt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lite

【别名】石盐、圣石、水晶盐

【药材基源】为氯化物类石盐族石盐无色透明的晶体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采得后刮净外面杂质即可

【生境分布】产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及西南等地

化学成份】主要成分同大青盐,杂质较少

【鉴别】本品显氯化物及钠盐的反应,参见“大青盐”条

【炮制】《品汇精要》:“研细用。”现行,除去杂质,捣碎。饮片性状:参见“药材鉴别”项。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解

性味】咸;平;无毒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明目;消食化积解毒。主目赤肿痛;泪眵多;食积脘胀;食物中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化水洗 目

【性状】

性状鉴别 大多呈方块状,大小不等,显白色,透明。表面因溶蚀而致钝圆,有时附有微量泥土,微有光泽。质硬,较脆,易砸碎;断面有玻璃光泽。气微,味咸。易潮解。以洁白,透明,纯净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旋旋旋光性同大青

【附方】 1.治久风目赤兼胎赤 光明盐六分,杏仁油五合。以净铜锣一尺面者一枚,内盐油,即取青柳枝如箸大者一握,急束,截令头齐,用研之三日,候如稠墨,即先剜地作一小坑,置瓦于底,又取熟艾一鹅子许,于瓦上烧火,即安前药锣覆坑上令烟熏之,勿令火灭,候火尽,可收置于铜合子或垍合子中,每夜用点眦间,便卧,频点。(《外台》)2.治食积不消,不思饮食,胃脘胀痛,食物中毒 光明盐25g,诃子25g,荜茇25g,干姜25g。共为粗末,装袋,每袋重10g,每服半钱,每日2次。(《中国矿物药》引蒙医方)

【各家论述】

1.《雷公炮炙论》:开盲明目

2.《唐本草》:主头面诸风,目赤痛,多哆泪

【原形态】晶体结构属等轴晶系。以其光明纯净而与大青盐有别。为在较稳定不幸下结出的较大晶体,多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无色透明。具玻璃样光泽,少数因灰尘污染而呈油脂状光泽,或因潮解而光泽变暗时,其鹇断面仍可见较强光泽,或带晕彩。立方体解理完全。硬度同指甲,易砸开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