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味的凉性中药列表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凉性中药列表 > 咸味的凉性中药列表
白贝

别名:贝子、贝齿、白海肥、海肥、白贝齿

味性:味咸;性凉。

归经:膀胱;肝经。

主治:清热;利尿明目退翳。主水气浮种;淋痛尿血;小便不通;眼生翳障;鼻渊脓血;下疳阴疮。白贝

百两金叶

味性:微咸,凉。

主治:包损伤,涂诸疮,通淋。百两金叶

蚌

别名:圆蚌

味性:甘、咸,凉。

主治:肉:除湿,明目。主治崩漏,带下,痔疮肿痛。用量4~6两。;壳:化痰消积。治反胃呕吐,止白带,除痈疮。配方用,2~4钱。蚌(图)

藏羚角
藏羚角

别名:羚羊、西藏羚羊、一角兽

味性:味咸;性凉。

归经:入胃、肝二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甲状腺肿大;胃痛;久泻。藏羚角

蛏壳

别名:蛏子壳

味性:味咸;性凉。

归经:肺;胃经。

主治:和胃;消肿。主胃病;咽喉肿痛。蛏壳

鸱骨

味性:咸;凉。

归经:肺;肾经。

主治:止血。主鼻衄。鸱骨

大山玄参

别名:川玄参、土玄参、元参、安东玄参、土参

味性:苦、咸,凉。

主治:滋阴降火;清热除烦;鲜毒。主热病烦渴;骨蒸潮热;津伤便秘;咽喉肿痛;痈肿瘰疬。大山玄参

大羊角瓢

别名:老君须、雪里蟠桃、婆婆针线包、川白薇、瓢儿瓜、竹灵消

味性:苦、咸,凉。

主治:清热凉血、退热除烦。用于阴虚发热,久热不退,产后发热,虚烦失眠。大羊角瓢

地牯牛

别名:倒推车、倒退牛、地股牛、山老牛、蚁狮、蚁地狱、地拱、沙虱、沙挼子、摇摇锅、砂牛、倒后虫、退退窝窝、啊喽喽、砂挼子、倒行狗子、睡虫、沙谷牛、沙牛、砂牛虫、金沙牛、沙猫

味性:咸,凉。

归经:膀胱经。

主治:通淋;截疟;软坚消症;拔毒去腐。主砂淋;疟疾;疟母;腹腔症块;瘰疬结核;阴疽久溃不倒敛。地牯牛

东风螺壳

味性:味咸;性凉。

主治:制酸止痛;清热解毒。主胃酸过多;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疥癣;烫伤。东风螺壳

对虾壳

别名:海虾壳

味性:味甘;咸;性凉。

主治:安神;止痒。主神经衰弱;疥癣;秃疮。对虾壳

鹅毛
鹅毛

味性:味咸;性凉。

归经:胆;肺经。

主治:治痈肿疮毒,疥癣,瘰疬,噎膈,惊痫。鹅毛

羖羊角

味性:咸,凉。

归经:肝;心经。

主治:清热,镇惊,明目,解毒。治小儿惊痫,风热头痛,烦闷,吐血,青盲,肿毒。羖羊角

龟甲胶
龟甲胶

味性:咸、甘,凉。

归经:归肝、肾、心经。

主治:滋阴,养血,止血。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腰膝酸软,血虚萎黄,崩漏带下。龟甲胶

哈士蟆

别名:哈什蟆、红肚田鸡、蛤蚂、田鸡、雪哈、蛤蟆、吧拉蛙、山蛤、雪蛤

味性:咸,凉。

归经:肺;肾经。

主治:补肺滋肾;利水消肿。主虚劳咳嗽;小儿疳积;水肿腹胀;疮痈肿毒。哈士蟆

海人草

别名:鹧鸪菜、海仁草、鹄菜

味性:咸,凉。

归经:大肠经。

主治:驱蛔。主蛔虫病。海人草

海蟹壳

味性:味咸;性凉。

主治:消食化滞;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主饮食积滞;跌伤瘀痛;痈肿疮毒。海蟹壳

别名:三刺鲎、鲎鱼、中国鲎、三叶虫、王蟹

味性:鲎尾炭:咸,温;鲎珠:涩,凉。

主治:鲎尾炭:止血。用于肺结核咯血,胃出血;外用治外伤出血。;鲎珠:清热解毒。用于咽喉痛。

黄瓜霜

味性:味甘;咸;性凉。

主治:清热明目;消肿止痛。主火眼赤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跌打焮肿。黄瓜霜

鸡屎白

别名:鸡矢、鸡子粪、鸡粪

味性:苦咸,凉。

归经:入膀胱经。

主治:利水,泄热,祛风,解毒。治臌胀积聚,黄疸,淋病,风痹,破伤中风,筋脉挛急。鸡屎白

碱蓬
碱蓬

别名:盐蓬、碱蒿子、盐蒿子、老虎尾、和尚头、猪尾巴、盐蒿

味性:微咸;性凉。

归经:肾经。

主治:清热;消积。主食积停滞;发热。碱蓬

江珧壳

味性:味咸;涩;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熄风镇静。主湿高分子;高血压。江珧壳

老虎泡
老虎泡

别名:老熊泡、牛毛大王、空洞泡、红毛巾

味性:酸咸;凉。

归经:肝;肾经。

主治:凉血止血,祛风除湿,解毒疗疮。主血热吐血,尿血,便血,崩漏,风湿关节痛,瘰疬,湿疹,带下。老虎泡

老鼠簕

别名:木老鼠簕、水老鼠簕、茛芀花

味性:微咸,凉。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咳平喘。用于淋巴结肿大,急、慢性肝炎,肝脾肿大,胃痛,咳嗽,哮喘。老鼠簕

鬣羚角

别名:鬣羚、苏门羚、山驴子、明鬃羊

味性:味咸;性凉。

归经:肝;心经。

主治:清热解毒;平肝熄风。主温热病高热神昏抽搐;小儿惊风;痫证;惊悸。鬣羚角

骆驼蹄草
骆驼蹄草

味性:味辛;咸;性凉。

归经:心;肝;膀胱经。

主治:通络止痛。主顽固性头痛。骆驼蹄草

马宝
马宝

别名:马粪石、马结石、鲊荅

味性:甘咸,凉。

归经:心;肝经。

主治:清热化痰,镇惊安神。用于癫痫,小儿抽搐,痈肿疮毒。马宝

马蔺花

别名:剧荔花、蠡草花、马楝花、潦叶花、旱蒲花

味性:咸酸微苦,凉。

归经:归胃;脾;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利尿。治喉痹,吐血,衄血,小便不通,淋病,疝气,痈疽。马蔺花

馒头蟹
馒头蟹

别名:雷公蟹

味性:味咸;性凉。

主治:止痛;杀虫。主胸痛;脚癣。馒头蟹

牦牛角

别名:毛犀、牦牛、旄牛、犣牛、猫牛、竹牛、毛牛

味性:酸、咸,凉。

归经:心;肝;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熄风。主高热惊痫;血热出血。牦牛角

青稞
青稞

别名:青稞麦、油麦、莜麦

味性:咸;平凉。

主治:补中益气。主脾胃气虚;四肢无力;大便稀溏。青稞

人尿

别名:溲、小便、人溺、轮回酒、还元汤

味性:咸,凉。

归经:入肺、肝、肾经。

主治:滋阴降火;止血散瘀。主虚劳咳血;骨蒸发热;吐血;衄血;产后血晕;跌打损伤;血瘀作痛。人尿

鳝鱼骨

别名:鳝骨

味性:咸;甘;凉。

归经: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主流火;风热痘毒;臁疮。鳝鱼骨

水狗子

味性:咸,凉。

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烧烫伤。水狗子

昙花茎

味性:酸;咸;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主疔疮疖肿。昙花茎

藤壶
藤壶

别名:石疥;大石疥

味性:味咸;性凉。

主治:制酸止痛;解毒疗疮。主胃痛吞酸;水火烫伤;小儿头疖;疔疮肿毒。藤壶

土马鬃
土马鬃

别名:大金发藓、独根草、眼丹药、小松柏、一口血、矮松树、万年杉、拳头草、千年松、一寸松、千年枞

味性:甘;寒;酸;咸;苦;凉;淡;平。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肺痨咳嗽;血热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二便不通。土马鬃

王母钗

别名:碱草、五粒关

味性:味咸;微苦;性凉。

主治:利尿通淋;行气活血。主热淋;小便不利;跌打损伤。王母钗

小花梾木

味性:味甘;咸;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通经活络。主高热不退;疟疾;痞块;痛经;跌打损伤;骨折;瘫痪。小花梾木

小乌泡

别名:乌泡子、狗屎泡

味性:咸,凉。

主治:行血,调经。主治月经不调,闭经,血崩,龋齿。小乌泡

小乌泡根

别名:马泡根、乌泡根

味性:咸;凉。

归经:肾经。

主治:行血调经。治劳伤,吐血,月经不调,经闭,症瘕,血崩。小乌泡根

盐肤木根皮

别名:盐麸树白皮

味性:酸;咸;凉。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散瘀。主黄疸;水肿;风湿痹痛;小儿疳积;疮疡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盐肤木根皮

盐肤子
盐肤子

别名:盐麸子、叛奴盐、盐梅子、木附子、盐肤木子、假五味子、油盐果、乌酸桃、红叶桃、红盐果、盐酸果、盐酸白

味性:味酸;咸;性凉。

主治:生津润肺;降火化痰;敛汗止痢。主痰嗽;喉痹;黄疸;盗汗;痢疾;顽癣;痈毒;头风白屑。盐肤子

盐麸根白皮

别名:盐肤木根皮

味性:味咸涩,性凉。

主治:祛风湿,散瘀血,清热解毒。治咳嗽,风湿骨痛,水肿,黄疸,跌打损伤,肿毒疮疥,蛇咬伤。盐麸根白皮

盐麸子根

别名:文蛤根、五倍根、泡木根、耳八蜈蚣

味性:酸咸,凉。

归经:入脾、肾二经。

主治:去风,化湿,消肿,软坚。治感冒发热,咳嗽,腹泻,水肿,风湿痹癌,跌打伤肿,乳痈,癣疮,消酒毒。盐麸子根

盐酸树

别名:盐霜柏、盐树、盐霜树、盐布根、野漆树、女木、五倍子树、枯盐箕、埔盐、山盐菁、山埔盐

味性:酸、咸;凉。

主治:解毒消肿;散瘀止痛。主咽喉肿痛;痈疮疔毒;胃痛;跌打骨折;腰腿痛。盐酸树

鮧鱼涎

味性:味甘;咸;性凉。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滋阴润燥。主消渴;小儿疳渴。鮧鱼涎

异型莎草

别名:咸草、王母钗

味性:味咸微苦,性凉。

归经:入心、肝、肺、膀胱经。

主治:行气,活血,通淋,利小便。治热淋,小便不通,跌打损伤,吐血。(性味以下出《泉州本草》)。异型莎草

鸢嘴

别名:鹰嘴

味性:咸;凉。

归经:心;肝经。

主治:清热;定惊。主小儿惊风。鸢嘴

雉肝
雉肝

味性:微苦;咸;凉。

归经:肝;脾经。

主治:消疳。主小儿疳积。雉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