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膀胱经的凉性中药列表
|
- 白贝
- 白刺花
- 半边钱
- 笔仔草
- 辫子草根
- 长盖铁线蕨
- 长管假茉莉
- 秤钩风
- 赤地榆
- 翅柄铁线蕨
- 大金刀
- 地牯牛
- 吊竹梅
- 钓杆柴
- 冬瓜
- 断线蕨
- 盾翅藤
- 翻白柴
- 梗通草
- 功劳子
- 古羊藤
- 光石韦
- 广金钱草
- 过坛龙
- 荷莲豆菜
- 黑面防己
- 黑心蕨
- 红背叶
- 红钉耙藤
- 葫芦茶
- 华南舌蕨
- 黄毛耳草
- 黄蜀葵花
- 黄紫堇
- 活血丹
- 鸡屎白
- 荚囊蕨
- 金鸡尾
- 金钱草
- 金线兰
- 井边草
- 酒瓶花
- 矩圆石韦
- 阔叶石韦
- 竻慈姑
- 梨叶
- 镰叶瘤足蕨
- 鳞始蕨
- 芦荟根
- 骆驼蹄草
- 蔓荆子
- 芒萁骨根
- 杧果
- 毛轴牙蕨
- 棉花藤
- 磨盘根
- 木通
- 牛藤
- 蒲草根
- 青蛙
- 琼越线蕨
- 柔软石韦
- 山大刀
- 山甘草
- 山牛毛毡
- 声色草
- 石韦
- 石燕
- 蜀葵苗
- 树扁竹
- 水前草
- 水团花根
- 太白鹿角
- 甜茶
- 铁扇子
- 碗蕨
- 蜈蚣兰
- 狭叶海金沙
- 狭叶瓦韦
- 相思子根
- 小二仙草
- 小米草
- 星蕨
- 萱草根
- 鸭头
- 野马蹄草
- 野苋子
- 叶底红
- 夜花藤
- 异型莎草
- 茵陈蒿
- 银兰
- 营实
- 蝇子草
- 莸
- 圆节山蚂蝗
- 粤瓦韦
- 竹芋
别名:蝴蝶叶、罗藟草、马蹄金、三脚虎、钱凿草、马蹄香[福建]、罗瑞草、土豆草、纱帽草、马蹄香、蝴蝶草
味性:微苦,凉。
归经:肺;心;肾;膀胱经。
主治:利水通淋,散瘀,解毒。治小便不通,淋病,急、慢性肾炎,吐血、咳血,跌打损伤,疮疡,疥癣,蛇咬伤。半边钱
别名:竹篙草、黄毛草、墙头竹、猫仔草、牛尾草、金丝茅、笔毛草、猴毛草、眉毛草、金黄草、胡毛草、猫毛草、牛毛草、竹叶草
味性:甘,凉。
归经:入脾、肾、膀胱三经。
主治:清热,利水。治热病烦渴,泄泻,黄疸型肝炎,糖尿病,淋蚀,尿血,小便不利。;①《福建民间草药》:俐小便,通淋闭,止消渴,除烦热。"。笔仔草
别名:穿墙风、九层皮、土防己、蛇总管[海南]、追骨风、华防己、湘防己、穿山藤、杜藤、过山龙、花防己
味性:苦;凉。
归经:肝;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用于风湿骨痛,胆囊炎,尿路感染,毒蛇咬伤。秤钩风
![赤地榆原生态](/images/zy-297/chidiyu-72-yst.jpg)
![赤地榆](/images/zy-297/chidiyu-72-cp.jpg)
![赤地榆](/images/6/1615.jpg)
别名:隔山消、紫地榆、红地榆、万两金、雀食地榆、万榄筋、红寒药
味性:苦涩,凉。
归经:肝;脾;胃;膀胱经。
主治:消炎,止血,涩肠。治肠炎,痢疾,脘腹疼痛,内出血,鼻衄,便血,月经过多,产后流血,跌打损伤。赤地榆
别名:西风剑、单叶扇蕨、青卷莲、肺经草、青竹标、梳子草、水石韦、银茶匙、牌坊草、肺甲、阿加参、岩豆草、七星凤尾草
味性:苦;凉。
归经:心;肺;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窍,散瘀止血。治吐血,血淋,痈毒,跌打损伤,烫伤。大金刀
别名:倒推车、倒退牛、地股牛、山老牛、蚁狮、蚁地狱、地拱、沙虱、沙挼子、摇摇锅、砂牛、倒后虫、退退窝窝、啊喽喽、砂挼子、倒行狗子、睡虫、沙谷牛、沙牛、砂牛虫、金沙牛、沙猫
味性:咸,凉。
归经:膀胱经。
主治:通淋;截疟;软坚消症;拔毒去腐。主砂淋;疟疾;疟母;腹腔症块;瘰疬结核;阴疽久溃不倒敛。地牯牛
![吊竹梅](/images/b/1869.jpg)
别名:花叶竹夹菜、红莲、鸭舌红、金发草、白带草、紫背鸭跖草、红竹壳菜、百毒散、水竹草、金瓢羹、吊竹菜、紫背金牛、血见愁、鸡舌黄、红舌草、红竹仔草、二打不死、红鸭跖草、假石蚕、花叶竹节草、百书草、花蝴蝶、风眼草、银白风眼草
味性:甘,凉。
归经:膀胱;肺;大肠经。
主治:治咳嗽吐血,淋病,白带,痢疾,痈毒。吊竹梅
![冬瓜](/images/8/2287.jpg)
别名:白瓜、水芝)、蔬秬、白冬瓜、地芝、濮瓜、蔬苽、东瓜、枕瓜、水芝
味性:甘淡,凉。
归经:归肺;大小肠;膀胱经。
主治:利尿;清热;化痰;生津;解毒。主水肿胀满;淋病;脚气;痰喘;暑热烦闷;消渴;痈肿;痔漏;并解丹石毒;鱼毒;酒毒。冬瓜(图)
别名:苦羊藤、南苦参、老鸦咀、毛青才、奶藤、马达、红马连鞍、虎阴藤、有毛老鸦嘴、老鸦嘴、鱼藤、苦参、小暗消
味性:苦微甘;凉。
归经:脾;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泄泻,痢疾,疟疾,感冒,胃痛,淋浊。古羊藤
别名:牛皮风尾草、大石韦、石莲姜、岩莲鸡尾、大鱼刀、石韦、一包针、牛皮凤尾草、铁牛皮、牛舌条
味性:苦;酸;凉。
归经:肺;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尿;止咳;止血。主肺热咳嗽;痰中带血;小便不利;热淋;沙淋;颈淋巴结核;烧烫伤;外伤出血。光石韦
别名:铁线草、黑骨芒、秧居草、铁线蕨、黑骨芒箕、螺厥蕨、黑脚蕨、五爪黑蕨、乌脚枪、螺靥蕨、铁脚路箕、铁鲁基、乌蝇翼、小熊胆、鸡爪莲、乌脚路基、铁笊篱、铁脚狼萁、双甲草、鸡骨草、乌脚鸡、五爪蕨、铁狼萁、铁脚路萁、黑骨芒萁、旱猪毛七、黑骨头、铁丝分筋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肝;膀胱;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散结。主流感发热;泄泻痢疾;黄疸;石淋;痈肿;瘰疬;蛇虫咬伤;跌打肿痛。过坛龙
别名:团叶鹅儿肠、地花生、痞子草、荷连豆、水青草、青蛇仔、有米菜、串钱草、水荷兰、水流冰、青钱草、水蓝青、水冰片、穿线蛇、串莲草、野豌豆尖、对叶莲、青芳草、粉丹草、对节草、月光草、金玉藤、十二时草、田日星、倒藤匙、痞子药、月亮草、野豌豆菜
味性:苦,凉。
归经:肝;胃;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疮疖痈肿,黄疸,疟疾,风湿脚气。荷莲豆菜
别名:耳叶马兜铃、木防己、麻疯龙、暗消、假通城虎、假大薯、鬼灯笼、藤子防己、小提萝、大暗消、白解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肺;心;肝;膀胱;大肠经。
主治:利水,除湿,止痛,消炎。用于泌尿道感染,水肿,风湿关节疼痛,胃溃疡。黑面防己
![葫芦茶](/images/a/876.jpg)
别名:剃刀柄、虫草、金剑草、咸鱼草、百劳舌、鲮鲤舌、牛虫草、迫颈草、螳螂草、田刀柄、钊板茶、麻草、土豆、地马庄、龙舌癀、鳖颈草、金腰带、三脚虎、龙舌广、葫芦叶
味性:苦涩,凉。
归经:肺;肝;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消滞,杀虫。治感冒,咽痛,肺病咳血,肠炎,痢疾,黄疸,风湿关节痛,钩虫病,妊娠呕吐,小儿疳积,疮疥。葫芦茶
别名:拖地莲、铺地蜈蚣、白头走马仔、细种节节花、蜈蚣草、敷地两耳草、铜眼狮、地坎风、山蜈蚣、对叶寸节草、过路蜈蚣、串地蜈蚣、白山茄、地蜈蚣、落地蜈蚣、摊地蜈蚣、腹泻草、絮被草、金销匙、细花草、对口草、瓜子草、花生草、仙人对坐草、上方旗、飞天蜈蚣、节节花、翻石草、布盘草、伤口草、鹅不食草、蛇舌草
味性:苦,凉。
归经:肝;胆;膀胱;大肠经。
主治:清热,除湿,活血舒筋。治黄疸,水肿,乳糜尿,痢疾,腹泻,跌打损伤,无名肿毒,乳腺炎。黄毛耳草
![活血丹](/images/2/2150.jpg)
别名:遍地香、地钱儿、钹儿草、连钱草、铜钱草、白耳莫、乳香藤、九里香、半池莲、午年冷、遍地金钱、金钱早草、金钱 艾、也蹄草、透骨消、透骨风、过墙风、甾骨风、蛮子草、胡薄荷、穿穿墙草、团经药、风草、肺风草、金钱薄荷、十八缺草、江苏金钱草、一串钱、四方雷公根、马蹄筋骨草、破铜钱、对叶金钱草、疳取草、钻地风、接骨消
味性:味苦;辛;性凉。
归经:肝;胆;膀胱经。
主治: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热淋石淋;湿热黄疸;疮痈肿痛;跌仆损伤。活血丹
![金钱草](/images/zy-697/jinqiancao-437.jpeg)
![金钱草](/images/5/2374.jpg)
别名:大金钱草、对座草、路边黄、遍地黄、铜钱草、一串钱、寸骨七、遍地香、地钱几、钹儿草、连钱草、白耳草、乳香藤、九里香、半池莲、千年冷、遍地金钱、金钱艾、马蹄草、透骨消、透骨风、过墙风、巡骨风、蛮子草、胡薄荷、穿墙草、团经药、风草、肺风草、金钱薄荷、十八块草、江苏金钱草、神仙对坐草、地蜈蚣、蜈蚣草、野花生、仙人对坐草、四川大金钱草、对坐草、临时救、黄疸草、一面锣、金钱肺筋草、藤藤侧耳根、白侧耳根、铜钱花、水侧耳根、大连钱草、黄花过路草、龙鳞片、真金草、走游草、铺地莲莲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肝;胆;肾;膀胱经。
主治:清利湿热,通淋,消肿。用于热淋,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金钱草(图)
![金线兰](/images/e/1552.jpg)
别名:金线莲、金蚕、金石松、树草莲、鸟人参、金线虎头蕉、金线入骨消、金丝线、金耳环、金钱草、金线石松、金石蚕、少年红、小叶金耳环、麻叶菜
味性:甘;凉。
归经:肺;肝;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凉血;除湿解毒。主肺热咳血;肺结核咯血;尿血;小儿惊风;破伤风;肾炎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金线兰
别名:黑枸杞、凤尾草、井口边草
味性:辛;微苦;凉。
归经:肝;大肠;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消肿。主痢疾;腹泻;水肿;肝炎;胆囊炎;喉痹;泌尿系感染;痈肿疮毒;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骨折。井边草
别名:天河芋、刺芋、水竻钩、勒蒙、竻芋、竻藕、勒茹茹、水刺芋、勒慈茹、勒芋、巧南、野茨茹、山茨茹、水勒芋、有勒慈姑、旱慈姑
味性:味苦;辛;性凉。
归经:心;肺;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尿,解毒。治热病口渴,肺热咳嗽,小便黄赤,皮肤热毒。竻慈姑
![蔓荆子](/images/zy-697/manjingzi-5.jpeg)
![蔓荆子](/images/c/2461.jpg)
别名:白背木耳、白背杨、水捻子、白布荆、蔓荆实、荆子、万荆子、蔓青子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肝;胃;膀胱经。
主治: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蔓荆子(图)
- 《中国药典》蔓荆子
- 《中药大辞典》蔓荆子
- 《中华本草》蔓荆子
- 《本草备要》蔓荆子
- 《本草便读》蔓荆子
- 《本草崇原》蔓荆子
- 《本草从新》蔓荆子
- 《本草撮要》蔓荆子
- 《本草撮要》蔓荆子
- 《本草撮要》蔓荆子
- 《本草撮要》蔓荆子
- 《本草撮要》蔓荆子
- 《本草撮要》蔓荆子
- 《本草撮要》蔓荆子
- 《本草撮要》蔓荆子
- 《本草撮要》蔓荆子
- 《本草撮要》蔓荆子
- 《本草撮要》蔓荆子
- 《本草撮要》蔓荆子
- 《本草分经》蔓荆子
- 《本草害利》蔓荆子
- 《本草经解》蔓荆子
- 《本草求真》蔓荆子
- 《本草新编》蔓荆子
- 《本草易读》蔓荆子
- 《本草易读》蔓荆子
- 《本草择要纲目》蔓荆子
- 《本经逢原》蔓荆子
- 《得配本草》蔓荆子
- 《雷公炮制药性解》蔓荆子
- 《中药炮制》蔓荆子
- 《汤液本草》蔓荆子
- 《药笼小品》蔓荆子
- 《玉楸药解》蔓荆子
- 《中药学》蔓荆子
- 《冯氏锦囊秘录》蔓荆子
- 《顾松园医镜》蔓荆子
- 《医学入门》蔓荆子
- 资助【中医宝典】>>>
![木通](/images/d/1136.jpg)
别名:通草、附支、丁翁、丁父、葍藤、王翁、万年、万年藤、燕蕧、乌蕧、活血藤
味性:苦,凉。
归经:入心、小肠、膀胱经。
主治:泻火行水,通利血脉。治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木通
- 《中药大辞典》木通
- 《中华本草》木通
- 《本草备要》木通
- 《本草便读》木通
- 《本草崇原》木通
- 《本草从新》木通
- 《本草撮要》木通
- 《本草分经》木通
- 《本草分经》木通
- 《本草分经》木通
- 《本草分经》木通
- 《本草分经》木通
- 《本草分经》木通
- 《本草害利》木通
- 《本草害利》木通
- 《本草害利》木通
- 《本草经解》木通
- 《本草求真》木通
- 《本草新编》木通
- 《本草易读》木通
- 《本草择要纲目》木通
- 《本经逢原》木通
- 《得配本草》木通
- 《滇南本草》木通
- 《雷公炮制药性解》木通
- 《中药炮制》木通
- 《汤液本草》木通
- 《药鉴》木通
- 《药笼小品》木通
- 《玉楸药解》木通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木通
- 《中药学》木通
- 《外科全生集》木通
- 《冯氏锦囊秘录》木通
- 《医学衷中参西录》木通
- 《顾松园医镜》木通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大丹叶、暗山公、暗山香、山大颜、吹筒管、刀斧伤、血丝罗伞、大退七、刀伤木、金鸡爪、大罗伞、散血丹、假太竹、脂红叶、火简树、大口唇、驳节兰、假木竹、九节、九节木、弄楼子、九节仔头、锁脚贼
味性:苦;凉。
归经:肺;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去湿。治扁桃体炎,白喉,疮疡肿毒,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山大刀
别名:野白纸扇、白蝴蝶、白茶、白纸扇、凉茶藤、白头公、凉藤、黄蜂藤、生肌藤、粘雀藤、土甘草、水藤根、假忍冬藤、蝴蝶藤
味性:甘微苦;凉。
归经:膀胱;肺;大肠经。
主治:解表,消暑,利湿,解毒,活血。治感冒,中暑,发热,咳嗽,咽喉肿痛,暑湿泄泻,痢疾,疮疡脓肿,跌打,蛇伤。山甘草
![石韦原生态](/images/zy-297/shiwei-103-yst.jpg)
![石韦](/images/zy-297/shiwei-103-cp.jpg)
![石韦](/images/7/1733.jpg)
别名:小石韦、飞刀剑、石皮、石剑、石兰、金茶匙、石樜、石苇、金星草、生扯拢、虹霓剑草、潭剑、金汤匙、石背柳、石zhe、肺心草、会全草、石耳朵、蛇舌风、小叶下红
味性:苦甘,凉。
归经:归肺、膀胱经。
主治:利尿通淋,清热止血。用于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吐血,衄血,尿血,崩漏,肺热喘咳。石韦(图)
别名:石扁兰、燕尾扁竹兰、树竹、老鼠尾巴、鱼尾巴草、野扁竹、鸢尾叶莪白兰、老鼠尾、石扁竹、毛鼠尾
味性:淡,凉。
归经: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主尿路感染;支气管炎;哮喘;肠炎;消化不良;跌打损伤;骨折。树扁竹
![蜈蚣兰](/images/6/570.jpg)
别名:金百脚、石蜈蚣、飞天蜈蚣、岩洛、蜈蚣草、百脚蜈蚣、柏子兰、狗牙半枝、齿牙半枝莲、白脚蜈蚣、有脚蜈蚣
味性:凉;微苦。
归经:肺;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治口腔炎,副鼻窦炎,气管炎,咯血,肾盂肾炎。蜈蚣兰
别名:豆瓣草、蚁塔、砂生草、女儿红、沙生草、水豆瓣、豆瓣菜、地茜、白粘草、同丹药、斑鸠窝、船板草、地花椒
味性:苦,凉。
归经:归肺;大肠;膀胱;无毒。
主治:止咳平喘,清热利湿,调经活血。用于咳嗽哮喘,痢疾,小便不利,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小二仙草
![萱草根](/images/6/1397.jpg)
别名:漏芦果、漏芦根果、地人参、黄花菜根、天鹅孵蛋、绿葱兜、水大蒜、皮蒜、地冬、玉葱花根、竹叶麦冬、多儿母、红孩儿、爬地龙、绿葱根、镇心丹、昆明漏芦
味性:甘,凉。
归经:脾;肝;膀胱经。
主治:利水,凉血。治水肿,小便不利,淋浊,带下,黄疸,衄血,便血,崩漏,乳痈。萱草根
![叶底红](/images/e/2534.jpg)
别名:调经草、叶下红、野海棠、红娘子、江南野海棠、大毛蛇、血还魂、还魂红、沙崩草、假紫苏、红背野海棠
味性:味微苦;甘;性凉。
归经:归肝;心;膀胱经。
主治:养血调经。主血虚萎黄;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带下。叶底红
![茵陈蒿](/images/zy-697/yinchenhao-268.jpeg)
![茵陈蒿](/images/f/2893.jpg)
别名:因尘、马先、茵蔯蒿、茵陈、因陈蒿、绵茵陈、绒蒿、细叶青蒿、臭蒿、安吕草、婆婆蒿、野兰蒿
味性:苦辛,凉。
归经:归脾;胃;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退黄。主黄疸;小便一利;湿疮瘙痒。茵陈蒿
别名:银柴胡[陕西]、土桔梗[陕西眉县]、脱力草、粘蝇草、野蚊子草、鹤草、洒线花、沙参、粘蝇花、苍蝇花、土桔梗、银柴胡、蚊子草、白接骨丹、水白参、白花壶瓶、小叶鲤鱼胆、瞿麦沙参、八月白、白花瞿麦、小仙桃草、白葫芦、蛇王草、消浮参、白花石竹、瘰疬根、本瞿麦、旧麦
味性:辛、涩,凉。
归经:大肠;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痢疾,肠炎;外用治蝮蛇咬伤,扭挫伤,关节肌肉酸痛。蝇子草
别名:小金刀、叶下子、大茅镰、骨牌伸筋、独立枝生、剑丹、一枝枪
味性:苦;凉。
归经:入肺、脾、膀胱三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止血。主咽喉肿痛;痈肿疮疡;烫火伤;蛇咬伤;小儿惊风;呕吐腹泻;热淋;吐血。粤瓦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