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味的凉性中药列表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凉性中药列表 > 涩味的凉性中药列表 > 第1页
白饭树

别名:鱼眼木、鹊饭树

味性:苦、微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痒止血。外用治湿疹,脓疱疮,过敏性皮炎,疮疖,烧烫伤。白饭树

白饭树叶

味性:味苦微涩,性凉。

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杀虫。治风湿关节痛,头疮、脓疱疮、湿疹。白饭树叶

白三七根

味性:味苦涩,性凉。

主治:理气,收涩,消肿。治痢疾,腹泻,喉炎,劳伤,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白三七根

白杨树

别名:响叶杨

味性:涩微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消炎,利水,杀虫。治肾炎,感冒,蛔虫症,牙痛。白杨树

柏勒儿茶

味性:苦、涩、凉。

主治:止血止泻,敛疮定痛。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柏勒儿茶

败火草

别名:小黄馨、常春小黄馨、火炮子

味性:苦;甘;微涩;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主烧烫伤;热毒疮疡。败火草

半把伞

别名:搜山虎、虎爪搜山虎、箐鸡尾、野蕨菜

味性:甘、微苦、涩,凉。

主治:清热利湿,理气通便。用于慢性胃炎,胃腹胀满,便秘,痢疾,膀胱炎,咽炎,风湿关节疼痛。半把伞

半圆盖阴石蕨

味性:苦;涩;凉。

归经:肺;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散瘀通络。主风湿疼痛;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破伤风;跌打损伤;骨折;肾炎水肿。半圆盖阴石蕨

崩疮药

别名:山暗册、山崩砂、黄京木、山暗赤、黄金稍、白筋、白暗赤、白泡、山阴木、四大天王、山甜娘

味性:味苦;涩;性凉。

主治:收敛止血;清热解毒。主产后流血不止;月经过多;肠炎;腹泻;风湿骨痛;肝硬化;疮疡肿毒;烫火伤;跌打肿痛;外伤出血;湿疹;疥癞。崩疮药

扁果

别名:野荔枝

味性:皮:味苦、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血。主咽喉肿痛;吐血;痢疾。扁果

变异鳞毛蕨

别名:小叶金鸡尾巴草、小狗脊子

味性:微涩;凉。

归经:肺;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止痛。主内热腹痛;肺结核。变异鳞毛蕨

苍蝇草

别名:马鞭草

味性:苦微涩,凉。

归经:肺;肝;胃经。

主治:祛风;泻火;止痛。主齿龈肿痛;跌打损伤;麻风。苍蝇草

藏青果
藏青果

别名:西青果、西藏青果

味性:苦、微甘、涩,凉。

归经:入肺、胃等经。

主治:治虚证白喉,喉炎,扁桃体炎,菌痢。藏青果

草鞋青

别名:鹅仔草、百叶草

味性:苦;微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主咽喉肿痛;痢疾;毒蛇咬伤。草鞋青

潺槁树

别名:青胶木、树仲、油槁树、胶樟、青野槁、潺槁木

味性:甘、苦、涩,凉。

主治:清湿热,消肿毒,止血,止痛。;根:内服治腹泻,跌打损伤,腮腺炎,糖尿病。;皮、叶:外用治腮腺炎,疮疖痈肿,乳腺炎初起,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潺槁树

长盖铁线蕨

味性:微苦;涩;凉。

归经:膀胱;肝;肺经。

主治:清热利尿;清肺祛痰;活血调经。主小便涩痛;咳嗽痰多;月经不调。长盖铁线蕨

长圆叶梾木枝叶

味性:味苦;涩;性凉。

主治:解毒敛疮。主疮疖;皮炎。长圆叶梾木枝叶

赤地榆
赤地榆原生态赤地榆赤地榆

别名:隔山消、紫地榆、红地榆、万两金、雀食地榆、万榄筋、红寒药

味性:苦涩,凉。

归经:肝;脾;胃;膀胱经。

主治:消炎,止血,涩肠。治肠炎,痢疾,脘腹疼痛,内出血,鼻衄,便血,月经过多,产后流血,跌打损伤。赤地榆

赤火绳

别名:火绳树、接骨丹、火素树、火索树

味性:苦;涩;凉。

主治:收敛止血;续筋接骨。主外伤出血;骨折;烧烫伤;慢性胃炎;胃溃疡。赤火绳

赤扬

别名:水拨树、水瓜树、水冬果

味性:苦、涩,凉。

主治:清热降火。;鼻血不止:1两,浓煎加白糖服。;预防水痘:泡开水当茶饮。;外伤出血:干品研末或鲜品捣烂敷患处。赤扬

赤杨
赤杨

别名:木拨树、木瓜树、水冬果、水柯子、赏树

味性:苦涩,凉。

主治:清热降火;止血。主鼻衄;外伤出血;水泻。赤杨

翅柄蓼

味性:微甘;涩;性凉。

主治:理肺止咳;清热解毒。主风热感冒;肺热咳嗽;肺痈;泄泻;痢疾。翅柄蓼

川滇桤木

别名:滇赤杨

味性:苦;涩;性凉。

主治:凉血解毒。主吐血;衄血;腹泻;痢疾;疮疡。川滇桤木

穿鱼藤

别名:大穿鱼草、水杨柳、疏脉山茱萸、乌金草、茶头接筋叶、火烫药、酸皮条

味性:苦涩,凉。

主治:清热解表;解毒疗疮。主感冒头痛;风湿热痹;腹泻;跌打骨折;外伤出血;热毒疮肿;烧烫伤。穿鱼藤

春不见

别名:一朵云、蕨藄

味性:苦;涩;凉;甘;微寒。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平肝散结;祛风定惊。主肺痈;蛇咬伤;目赤;瘰疬;咳嗽;蛇毒;小儿急惊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春不见

椿白皮

别名:香椿皮、春颠皮、椿皮

味性:苦涩,凉。

归经:大肠;胃经。

主治: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主泄泻;痢疾;肠风便血;崩漏;带下;蛔虫病;丝虫病;疮癣。椿白皮

刺柄莲座蕨

别名:刺柄观音座莲

味性:味淡;涩;性凉。

主治:清热利湿;痰止咳;解毒消肿。主泄泻;痢疾;肺热咳嗽;瘰疬;痄腮;痈疖;骨折;毒蛇咬伤。刺柄莲座蕨

刺齿凤尾蕨

别名:半边双、半边旗

味性:苦;涩;凉。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瘀凉血。主痢疾;泄泻;痄腮;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毒蛇咬伤。刺齿凤尾蕨

莿(木冬)

味性:味苦;涩;性凉。

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骨折;痈肿;乳汗不通;风湿骨痛。莿(木冬)

粗糠柴

别名:香桂树、香檀、痢灵树、吕宋楸荚粉[腺体粉末]

味性:微苦、微涩,凉。

主治:根:清热利湿。用于急、慢性痢疾,咽喉肿痛。;果上腺体粉末:驱虫。驱绦虫兼能驱蛲虫、线虫。粗糠柴

大白药

别名:小白药、蛆藤、大对节生、大掰角牛、小白前

味性:苦、涩,凉。

归经:心;肾经。

主治:止血接骨。外用治外伤出血,骨折。大白药

大串连果

味性:涩、微苦,凉。

主治:果:催吐,解毒。可解草乌、五楞金刚、曼陀罗、雪上一支蒿中毒,鲜果3~7粒,捣烂白开水送服。;根:消炎,止泻。主治腹泻,脱肛。用量1~2两。大串连果

大果臭椿皮

味性:苦;涩;凉。

主治:清热燥湿;解毒杀虫。主痢疾;便血;崩漏;带下;疮痈。大果臭椿皮

大金香炉
大金香炉

别名:假豆稔、豹牙郎、石老虎、白爆牙郎、天红地白、开口枣、马缨花、茶罐叶、打破碗花树、羊开口、满拉、老虎杆、黑口莲、猪如稔

味性:味苦;涩;性凉。

主治:收敛,止血,解毒。治泄痢,崩漏带下,内外伤出血。大金香炉

大叶金锦香

别名:野牡丹、尼泊尔金锦香、响玲果、窄腰泡

味性:苦、涩,凉。

主治:燥湿杀虫。主疥癣瘙痒。大叶金锦香

单花山竹子

味性:苦;涩;凉。

归经:心;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主湿疹;口腔炎;牙周炎;下肢溃疡;烧伤;烫伤。单花山竹子

地八角

别名:球花紫云英、土牛膝、旱皂角、地皂角、八角花、野落地松、黄鳝草

味性:苦涩;凉。

归经:肝;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治扁桃体炎,浮肿,牙痛,口鼻出血,麻疹。地八角

地瓜根

味性:苦涩,凉。

归经:脾;肾经。

主治:清热,利湿。治腹泻,痢疾,黄疸,瘰疬,遗精,白带,痔疮。地瓜根

地红子

别名:矮红子

味性:酸、涩,凉。

主治:清热除湿,止血。治痢疾,吐血。地红子

地红子根

味性:酸、涩;凉。

归经:肝、胃经。

主治:清热,除湿,止血,止痛。主痢疾,白带,吐血,痛经。地红子根

地苏木

别名:过山龙、蕨萁钻石黄、鸡血莲、散血莲、凤尾七

味性:苦涩,凉。

主治:散瘀血,除湿。治跌打腰痛,血凝气滞。地苏木

吊白叶

别名:粉帕叶、粉桐叶

味性:性凉,味淡涩。

主治:清热凉血,化湿通络。治燥咳,痢疾,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疮疡疥癣。吊白叶

调羹树
调羹树

别名:痄腮树

味性:淡、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主腮腺炎;皮炎。调羹树

东北桤木

味性:苦;涩;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收敛固涩。主腹泻;外伤出血。东北桤木

冬葵果

别名:冬葵子

味性:甘、涩,凉。

主治:清热利尿,消肿。用于尿闭,水肿,口渴;尿路感染。冬葵果

冻青叶
冻青叶

别名:云南冻青叶

味性:苦涩,凉。

归经:心;肝;肺;肾经。

主治:清热消炎。治腮腺炎,疮毒,水火烫伤,风湿,跌打骨折。冻青叶

豆腐渣果根

味性:涩;性凉。

主治:涩肠止泻;解毒。主肠炎;腹泻;食物中毒;蕈中毒。豆腐渣果根

豆梨

别名:野梨、鹿梨、铁梨树、棠梨树

味性:根、叶:微甘、涩,凉;果实:酸、甘、涩,寒。

主治:根、叶:润肺止咳,清热解毒。主治肺燥咳嗽,急性眼结膜炎。用量0.5~1两。;果实:健胃,止痢。用量0.5~1两,外用适量。豆梨

毒蛆草

别名:透骨草、一马光、接生草、老婆子针线

味性:涩,凉。

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消肿。主治黄水疮,疥疮,湿疹,跌打损伤,骨折。毒蛆草

独角牛

别名:红皮紫陵、广东克雷木、碎骨红

味性:甘、苦、涩,凉。

主治:通经活络,散瘀消肿。主治跌打损伤,扭伤。独角牛

短叶蹄盖蕨

味性:微苦、涩;凉。

归经:入大肠、肝二经。

主治:驱杀蛔虫;收敛止血。主蛔虫病;外伤出血。短叶蹄盖蕨

断线蕨

别名:石韦、一双剑、斩蛇剑

味性:淡;涩;凉。

归经:膀胱、肾二经。

主治:解毒;清热利尿。主小便短赤淋痛;发痧;毒蛇咬伤。断线蕨

断血流
断血流

别名:灯笼草、山藿香、走马灯笼草、荫风轮、脚癣草、绣球草、楼台草[云南]、蜂窝草、节节草[贵州]、土荆芥[江苏]、漫胆草、大叶藿香[植物名实图考]、大叶香薷、瘦风轮、九层塔、野薄荷、田螺菜、蒙锄草、多头风轮菜

味性:微苦、涩,凉。

归经:归肝经。

主治:止血。用于崩漏,尿血,鼻衄,牙龈出血,创伤出血;子宫肌瘤出血。断血流

盾翅藤

别名:吼盖贯

味性:涩,凉。

归经: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尿;祛风通络。主热淋;石淋;风湿热痹。盾翅藤

多花胡枝子

别名:铁鞭草、米汤草

味性:涩,凉。

主治:消积散瘀。主治疳积。多花胡枝子

多花野牡丹

别名:炸腰果、水石榴、爆肚叶、野广石榴

味性:苦、涩,凉。

主治:清热利湿,化瘀止血。用于消化不良,痢疾,肠炎,衄血;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多花野牡丹

番薯藤

别名:红苕藤、番苕藤

味性:性微凉,味甘涩。

主治:治吐泻,便血,血崩,乳汁不通,痈疮。番薯藤

翻背白草

别名:白头翁

味性:涩,凉。

主治:利湿,解毒,镇痛。主治痢疾,风湿痛。外用治疔疮。翻背白草

方儿茶

别名:棕儿茶

味性:苦;涩;凉。

主治:收湿敛疮;止血定痛;清热化痰。主疮疡久溃不敛;湿疮流水;牙疳;口疮;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血崩;外伤出血;痔疮痈肿;痰热咳嗽。方儿茶

肥荚红豆

别名:鸭公青、青竹蛇

味性:苦、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急性肝炎,跌打损伤,肿痛,风火牙痛,烧烫伤。肥荚红豆

复叶耳蕨

味性:微苦;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敛疮。主痢疾;烧烫伤。复叶耳蕨

复叶葡萄叶

别名:止血灵;甜茶叶

味性:味甘;微涩;性凉。

主治:止血;清热解暑。主外伤出血;预防中暑。复叶葡萄叶

干蕨鸡

别名:金鸡尾

味性:辛;涩;凉。

主治:散瘀止痛;凉血止血。主跌打损伤;瘀血疼痛;便血;尿血;子宫出血。干蕨鸡

干檀香叶

味性:涩;微苦;性凉。

主治:祛瘀血;解疮毒。主痈疮;疥癣;刀伤;骨折。干檀香叶

葛叶

味性:味甘;微涩;性凉。

归经:肝经。

主治:止血。主外伤出血。葛叶

光决明
光决明

别名:平滑决明

味性:苦;涩;凉。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肝明目,通便。主感冒发热,肝热目赤,云翳障目,大便秘结。光决明

光里白

味性:微苦;涩;凉。

主治:行气;止血;接骨。主胃脘胀痛;跌打骨折;鼻衄。光里白

孩儿茶

别名:乌爹泥、乌垒泥、乌丁泥、西谢、儿茶、粉儿茶、儿茶膏、黑儿茶

味性:苦涩,凉。

归经:心;肺。

主治:清热,化痰,止血,消食,生肌,定痛。治痰热咳嗽,消渴,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血崩,小儿消化不良,牙疳,口疮,喉痹,湿疮。孩儿茶

海南虎皮楠

味性:苦、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脾脏肿大,毒蛇咬伤,骨折。海南虎皮楠

合掌草

别名:合叶、午时合、对时接骨草

味性:苦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合掌草

河口莲座蕨

别名:河口观音座莲

味性:味微苦;涩;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痄腮;瘰疬;痈疖;骨折;毒蛇咬伤。河口莲座蕨

黑塔子

别名:金弹子[果]、野油柿子

味性:苦、涩,凉。

主治:清热除湿。主治痔疮,肠风下血,风火牙痛,肺热咳嗽。外用治疖肿,烫火伤。黑塔子

黑心蕨

味性:微苦;涩;凉。

归经:入膀胱、肝二经。

主治:清热利尿;止血。主淋证;外伤出血。黑心蕨

黑血藤

别名:褐毛黎豆、肉麻绳、黑肉风、牛豆藤、老鸦花藤、大血藤、血藤、嘿良龙

味性:涩,凉。

归经:入肝、肾二经。

主治:清肺热,止咳,舒筋活血。主治肺燥咳,咳血,腰膝酸痛,月经不调,贫血,萎黄病。黑血藤

红半边莲

别名:半边风、山蚂蝗、红莲、鬼边榜、大半边莲、肉半边莲、红叶子

味性:味酸;涩;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温热病下血,咽喉肿痛,疮肿疥癣。红半边莲

红接骨草

别名:耳草长蒴苣苔、矮脚甘松、石上莲

味性:微苦、涩,凉。

主治:散瘀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痈疮疖肿。红接骨草

红簕钩

别名:红簕菜、梨叶悬钩子

味性:酸;涩;凉。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肺凉血,解郁。主治肺热咳血,胸闷咳嗽。红簕钩

红三七

别名:扭子七、九节犁、九节雷、赶山鞭、蜈蚣七、伞墩七、螺丝七、螺丝三七、血三七、算盘七、九龙盘、九牛、荞叶七、钻山狗、荞莲、蜈蚣草、盘龙七、牡蒙、荞麦三七、散血丹、紫参七

味性:苦;涩;性凉。

归经:肝;脾经。

主治:散血,止血,行气,调经。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红三七

红铁泡刺

别名:乌龙须

味性:甘微涩,凉。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痛。治吐血,全身出血斑,腹泻,劳伤疼痛。红铁泡刺

红香树

别名:红楣、香叶树、茶梨、猪头果、胖婆茶、大树杜仲

味性:涩微苦,凉。

归经:肝;胃;大肠经。

主治:健胃,舒肝,退热。治消化不良,肠炎,肝炎。红香树

红药子
红药子

别名:红要子、白药子[西北]、金荞仁、红药、赤药、朱砂七、黄药子、朱砂莲、猴血七、血三七、毛葫芦、雄黄连、医馒头、散血蛋、鸡血莲、点血、血

味性:味苦微涩,性凉。

归经:肺;大肠;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主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急性菌痢;急性肠炎;泌尿系统感染;多种出血;跌打损伤;月经不调;风湿痹痛;热毒疮疡;烧伤。红药子

红叶铁线莲

别名:粗糠藤、细木通、花木通

味性:苦、涩,凉。

主治:除湿利尿,清血解毒。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尿道炎,膀胱炎,便血,口腔溃疡,胎盘难下。还可治乳汁不通,月经不调等症。红叶铁线莲

厚皮树

别名:胶皮麻、十八拉文公、喃木、万年青、脱皮麻、牛脚树、厚皮麻、蜜中

味性:味淡;涩;凉。

归经:肝经。

主治:接骨;解毒。主骨折;河豚鱼、木薯、菠萝中毒。厚皮树

厚皮树皮

别名:喃木、马楠、牛角麻、龙泥漆、胶皮麻、扒拉文公、万年青树[广东吊罗山]

味性:淡、涩,凉。

主治:解毒。用于治河豚鱼中毒,木薯中毒,地菠萝中毒。厚皮树皮

别名:三刺鲎、鲎鱼、中国鲎、三叶虫、王蟹

味性:鲎尾炭:咸,温;鲎珠:涩,凉。

主治:鲎尾炭:止血。用于肺结核咯血,胃出血;外用治外伤出血。;鲎珠:清热解毒。用于咽喉痛。

胡豆草

别名:石蜈蚣草、吊鱼杆

味性:性凉,味苦涩。

主治:疏风解表;清肝明目。主感冒头痛;风热目昏。胡豆草

胡桃树皮
胡桃树皮

味性:苦;涩;性凉。

主治:治水痢,肾囊风,麻风结节,全身发痒。胡桃树皮

葫芦茶
葫芦茶

别名:剃刀柄、虫草、金剑草、咸鱼草、百劳舌、鲮鲤舌、牛虫草、迫颈草、螳螂草、田刀柄、钊板茶、麻草、土豆、地马庄、龙舌癀、鳖颈草、金腰带、三脚虎、龙舌广、葫芦叶

味性:苦涩,凉。

归经:肺;肝;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消滞,杀虫。治感冒,咽痛,肺病咳血,肠炎,痢疾,黄疸,风湿关节痛,钩虫病,妊娠呕吐,小儿疳积,疮疥。葫芦茶

虎皮楠
虎皮楠

味性:苦;涩;凉。

归经:心;肝;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脾脏肿大,毒蛇咬伤,骨折。虎皮楠

花酸苔

别名:山海棠、公鸡酸苔、花叶一口血

味性:酸涩,凉。

主治:消炎清热,解毒祛瘀。治水火烫伤,痈疮疖肿,跌打瘀痛。花酸苔

花叶秋海棠

别名:山海棠、公鸡酸苔、花酸苔

味性:酸、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主治火烫伤,痈疮疖肿,跌打瘀痛。花叶秋海棠

华东膜蕨

味性:涩;凉。

归经:肝经。

主治:化瘀止血。主外伤出血。华东膜蕨

华东瓶蕨

味性:微涩;苦;凉。

归经:肝;肺;脾;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健脾消食;止血生肌。主痈疖肿毒;消化不良;肺热咳嗽;外伤出血。华东瓶蕨

华南实蕨

别名:凤尾蕨

味性:微涩;凉。

归经:肝;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毒蛇咬伤;痢疾;吐血;衄血;外伤出血。华南实蕨

还阳草

别名:三匹七、姜皮矮陀陀、王蝴蝶、黄花参

味性:苦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治喉炎,咳嗽,泄泻,痢疾,跌打,创伤。还阳草

黄茶根

别名:女儿茶、岩果紫、女儿红、紫果叶

味性:涩;微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痢疾;疮痈;吐血;咯血;痔疮出血;崩漏;白带;暑热烦渴。黄茶根

黄葛树

别名:大叶榕、马尾榕、雀树、黄桷树

味性:根:微辛,凉;叶:涩,平。

主治:根: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用于风湿骨痛,感冒,扁桃体炎,眼结膜炎。;叶:消肿止痛。外用治跌打肿痛。黄葛树

黄鼠狼

别名:青蕨

味性:性凉,味苦涩。

主治:治痢疾,黄水疮,刀伤出血。黄鼠狼

黄心果

别名:歪脖子果、黄牙果、化皮果、酸果、云树、大叶藤黄、云南莽吉柿、黄芽果、云南莽桔柿

味性:苦、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驱虫。主湿疹;口腔炎;牙周炎;痈疮溃烂;烫火伤;蚂蝗入鼻。黄心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