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味的凉性中药列表/2
|
- 火绳树
- 火炭母
- 鸡嗉子根
- 鸡雪莲
- 鸡血莲
- 鸡爪簕
- 蕺叶秋海棠
- 假菠萝
- 尖萼厚皮香
- 见血住
- 江珧壳
- 酱头
- 蛟龙木
- 接骨风
- 金鸡尾
- 金荞麦
- 金丝莲
- 金银花子
- 九倒生
- 酒瓶花
- 锯齿王
- 蕨萁
- 君迁子
- 棵麻
- 空心泡
- 宽叶独行菜
- 蓝树
- 澜沧扁担杆
- 榄仁树子
- 老蜗生
- 梨果榕
- 梨木皮
- 梨皮
- 梨叶
- 梨枝
- 里白
- 荔枝藤
- 莲座叶通泉草
- 凉三七
- 亮叶茉莉
- 龙齿
- 龙船花根
- 龙船乌泡
- 龙州线蕨
- 龙棕
- 蕗蕨
- 卵叶鳞始蕨
- 罗浮柿
- 麻风树
- 马鞍叶
- 马蝗果
- 蚂蚁花根
- 蔓胡颓子根
- 猫人参
- 毛冬青叶
- 毛木树
- 毛稔
- 毛血藤
- 毛叶黄杞
- 毛叶嘉榄
- 毛嘴签
- 茅莓
- 蒙自赤杨
- 猕猴桃根
- 猕猴桃枝叶
- 墓头回
- 奶浆木
- 南酸枣
- 牛齿
- 脓见愁根
- 女儿茶
- 排钱草根
- 披针骨牌蕨
- 皮袋香
- 片鸡尾草
- 破碗掌脚树
- 蒲葵根
- 蒲桃根皮
- 桤木
- 桤木皮
- 桤木枝梢
- 枪刀药
- 蔷薇根
- 青竹蛇
- 琼越线蕨
- 秋枫
- 秋枫木
- 秋海棠
- 秋海棠果
- 秋葡萄
- 秋葡萄茎
- 榕树
- 肉半边莲
- 肉穗草
- 三叉凤尾蕨
- 三花枪刀药
- 三叶委陵菜根
- 散尾葵
- 沙梨
- 沙枣树皮
- 下一页
别名:翅地利、火炭星、火炭藤、白饭草、白饭藤、信饭藤
味性:微酸、微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滞,凉血止痒,明目退翳。用于痢疾,肠炎,消化不良,肝炎,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白喉,百日咳,角膜云翳,霉菌性阴道炎,白带,乳腺炎,疖肿,小儿脓疱疮,湿疹,毒蛇咬伤。火炭母
别名:野荞麦、荞麦三七、金锁银开、赤地利、赤薛荔、天荞麦根、开金锁、贼骨头、透骨消、苦荞头、铁石子、野荞子、蓝养头、野荞麦根、苦养麦根、荞当归、铁拳头
味性:微辛、涩,凉。
归经:归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排脓祛瘀。用于肺脓疡,麻疹肺炎,扁桃体周围脓肿。金荞麦
别名:锯叶竹节树、百六齿、叶上花、鱼骨木、铁巴掌、大痧木、飞天锯、大苦灯茶、天云锯、铁锯齿、鼻子王、蛇通关、假山桃、百二齿
味性:微甘、涩,凉。
主治:清热解暑;活血消肿;止血。主感冒发热;暑热口渴;跌打肿痛;骨折;刀伤出血。锯齿王
别名:蔷薇莓、七叶饭消扭、三月泡、白花三月泡、划船泡、龙船泡、倒触伞
味性:苦、甘、涩,凉。
主治:清热、止咳,止血,祛风湿。用于肺热咳嗽、百日咳咯血,盗汗、牙痛,筋骨痹痛,跌打损伤;外用治烧烫伤。空心泡
别名:米木、大蓝靛、木蓝、木靛、板蓝根[广西、博白、南宁]、大青叶[广西、邕宁]、大青叶、板蓝根、山蓝树、滞良、蓝木、岭刀把、七星树、大蓝木、野蓝靛树、羊角汁
味性:微苦;微涩;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敛疮。主痒腮;毒蛇咬伤;刀伤出血;湿疹;疮疡溃烂。蓝树
别名:天蓝、黑荚苜蓿、杂花苜蓿、清酒缸、野花生、地梭罗、丫雀扭、三三光、接筋草、黄花马豆草、金花菜、小黄花草、雀扭
味性:甘;苦;微涩;性凉。
归经:肺;肝;胆;肾经。
主治:清热利湿,舒筋活络,止咳。治黄疸型肝炎,坐骨神经痛,风湿筋骨疼痛,喘咳,痔血。老蜗生
别名:夜关门、蝴蝶风、羊蹄藤、夜合叶
味性:根:酸、涩,平;叶、幼枝:苦、涩,凉。
主治:根:止泻,安神,止痛,散结。用于腹泻,神经功能症,筋骨疼痛;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叶、幼枝:解湿毒,祛腐生肌。用于天疱疮,顽癣,皮肤湿疹,疮痈溃烂,烧烫伤。马鞍叶
别名:山啄咯、红花野牡丹、豹牙郎、豺狗舌、红爆牙狼、长叶金香炉、红芯猪牯稔、开口枣、雉头叶、鸡头木、射牙郎、黄狸胆、猛虎下山、红狗杆木
味性:味苦;涩;性凉。
归经:归脾;肝经。
主治:解毒止痛;生肌止血。主痧气腹痛;痢疾;便血;月经过多;疮疖;跌打肿痛;外伤出血。毛稔
别名:烧伤藤、节节藤
味性:微苦、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血。;烧烫伤:鲜嫩茎叶,捣烂取汁外涂;或用茎、叶研粉,冷开水浸泡取液外涂,日涂3~5次。;外伤出血:鲜嫩茎、叶、捣烂外敷,或用叶研粉撒患处。;疮疖红肿,湿疹,痈疮溃烂:茎、叶研粉,调茶油外涂。毛嘴签
别名:五眼果、四眼果、酸枣树、货郎果、连麻树、山枣树、鼻涕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冬东子、酸枣、山桉果、广枣、醋酸果
味性:酸涩,凉。
归经:脾;肝经。
主治:解毒,收敛,止痛,止血。用于烧烫伤,外伤出血,牛皮癣。南酸枣
别名:野广石榴、炸腰果、老扫叶、水多尼、大号蒲淡、蓝屿野牡丹、老鼠丁根、翁登木、乌提子、山甜娘、酒瓶果、催生药
味性:味苦、涩、性凉。
主治:清热利湿;化瘀止血;解毒。主肠炎;痢疾;肝炎;疟疾;偏头痛;咯血;咳血;衄血;便血;尿血;月经不调;难产;宫颈糜烂;乳腺增生;痈疖肿毒;水火烫伤;湿疮;跌打伤肿。破碗掌脚树
别名:竹叶青、青竹丝、鸭公青、鸡胆豆、鸡冠果、鸡冠豆、圆子红豆、三椿
味性:苦;涩;性凉。
归经:心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急性热病;急性肝炎;风火牙痛;跌打肿痛;痈疮肿毒;烧、烫伤。青竹蛇
别名:茄冬、秋风子、大秋枫、红桐、过冬梨、朱桐树、乌杨
味性:微辛、涩,凉。
主治:行气活血,消肿解毒。;根及树皮:用于风湿骨痛。;叶:食道癌,胃癌,传染性肝炎,小儿疳积,肺炎,咽喉炎;外用治痈疽,疮疡。秋枫
别名:秋风、胡杨、红桐、茄苳树、赤木、水梁木、三叶红、鸭脚枫、千金不倒、丢了棒、大秋枫、过冬梨、重阳木
味性:味辛;涩;性凉。
归经:心经。
主治:祛风除湿;化瘀消积。主风湿骨痛;噎膈;反胃;痢疾。秋枫木
别名:细叶榕、成树、榕树须
味性:叶:微苦、涩,凉;气根:微苦、涩,凉。
主治:叶:清热,解表,化湿。用于流行性感冒,疟疾,支气管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百日咳。;气根:发汗,清热,透疹。用于感冒高热,扁桃体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榕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