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味的寒性中药列表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寒性中药列表 > 涩味的寒性中药列表 > 第1页
白残花

别名:野蔷薇

味性:苦、涩,寒。

主治:花:清暑热,化湿浊,顺气和胃。主治暑热胸闷,口渴,呕吐,不思饮食,口疮口糜。用量1~3钱。;根:活血通络。主治关节炎,面神经瘫痪。用量0.5~1两,水煎服;外用研末可治烫伤。白残花

白矾(图)
白矾

别名:明矾、矾石、石涅、羽涅、羽泽、涅石、理石、白君、雪矾、云母矾、生矾

味性:酸涩,寒。

归经:归肺、脾、肝、大肠经。

主治: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治癫痫,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黄疸,黄肿,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脱垂,白带,泻痢,衄血,口舌生疮,疮痔疥癣,水、火、虫伤。白矾

白鸡肫

味性:苦;涩;寒。

主治:凉血止血。主血热鼻衄。白鸡肫

白枪杆

别名:根根药、对节木、狗骨头树

味性:苦、涩,寒。

主治:截疟;消食;驱虫。主疟疾;虫积腹痛;消化不良。白枪杆

篦梳剑

别名:闩门草、矛叶蹄盖蕨、小石剑、蛇轮草、山鸭蕨、手指甲、舌子风、剑叶卷莲、分金草、叶下青、小金刀、天蜈蚣、青根、石箬、小连铁草、手甲草、斩蛇剑

味性:苦;涩;微寒。

归经:肺;肾经。

主治:止血通淋;清热解毒。主咳血;淋证;尿血;小儿疳积;脚癣。篦梳剑

篦子三尖杉
篦子三尖杉

味性:苦;涩;性寒。

主治:抗癌。主血液系统肿瘤及其他一些恶性实体瘤。篦子三尖杉

变蛋

别名:皮蛋、彩蛋、松花蛋

味性:味辛涩甘咸,寒。

主治:泻肺热,醒酒,去大肠火,治泻痢。能散、能敛。变蛋

布朗耳蕨
布朗耳蕨

别名:睬甲哈乌、贯众、耳蕨贯众

味性:涩,寒。

归经:肺;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杀虫。主流感;乙脑;痄腮;鼻衄;崩漏;蛲虫病;头疮白秃。布朗耳蕨

长毛风毛菊

味性:味苦;涩;性寒。

主治:泻水逐饮。主水肿;腹水;胞腔积液。长毛风毛菊

长叶柄野扇花
长叶柄野扇花

别名:链骨连、条柄野扇花、青鱼胆、千年青、柑子树

味性:苦;涩;微辛;寒。

主治:凉血散瘀;解毒敛疮。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无名肿毒;腮腺炎;黄疸。长叶柄野扇花

朝鲜崖柏
朝鲜崖柏

味性:味苦;涩;性寒。

主治:凉血止血;清热止痢;化痰止咳。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痢疾;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朝鲜崖柏

樗白皮
樗白皮

别名:樗皮、臭椿皮、苦椿皮

味性:苦涩,寒。

归经:入胃、大肠经。

主治: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治久痢,久泻,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遗精,白浊,蛔虫。樗白皮

春不见

别名:一朵云、蕨藄

味性:苦;涩;凉;甘;微寒。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平肝散结;祛风定惊。主肺痈;蛇咬伤;目赤;瘰疬;咳嗽;蛇毒;小儿急惊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春不见

春花木

味性:性寒,微苦涩。

主治:叶:消炎去腐。治溃疡红肿,煎水洗。春花木

椿皮
椿皮原生态椿皮椿皮

别名:臭椿、椿根皮、樗白皮、樗根皮

味性:苦、涩,寒。

归经:归大肠、胃、肝经。

主治:清热燥湿,收涩止带,止泻,止血。用于赤白带下,湿热泻痢,久泻久痢,便血,崩漏。椿皮(图)

刺梨叶

别名:茨藜叶

味性:酸、涩;寒。

归经:肺经。

主治:清热解暑,解毒疗疮,止血。主痔疮,痈肿,暑热倦怠,外伤出血。刺梨叶

粗榧枝叶

味性:苦;涩;性寒。

主治:抗癌。主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粗榧枝叶

粗茎罗锅底

别名:锣锅底、蛇莲、曲莲

味性:味苦;涩;性微寒。

主治:健胃行气,解毒。主消化不良;脘腹胀痛;咽喉肿痛;咳嗽;泄痢。粗茎罗锅底

大还魂草

味性:甘、涩;微寒。

主治:宁心;健脾;散瘀;止血。主心悸失眠;肝脾肿大;子宫下垂;胎动不安;脱肛;咯血;跌打肿痛;外伤出血;带状疱疹。大还魂草

大蕉皮

味性:味甘;涩;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降血压。主痢疾;霍乱;皮肤瘙痒;高血压病。大蕉皮

大九节铃

别名:艾叶酸蔹藤、牛角天麻、铜皮铁箍、牛解天麻

味性:辛涩微麻,微寒。

归经:心经。

主治:活血止痛;解毒敛疮。主骨折;刀枪伤;烧伤;痈肿。大九节铃

大马蹄蕨

别名:马蹄蕨、马蹄根、观音座莲

味性:苦、涩,寒。

主治:清热利湿,止血,止痛。用于肠炎,痢疾,胃、十二指肠溃疡,肾炎水肿,肺结核咯血,崩漏,跌打肿痛。大马蹄蕨

大泡通

别名:泡通、大木通、隔子通、饭包叶、三叉木、豆豉叶、大豆豉叶、牛嗓管、伞把木、大通塔、柴厚朴、野巴戟、万贯钱、豆豉杆、大加皮、绒毛鸭脚木、泡桐树、假通脱木

味性:苦、涩,微寒。

主治:祛风活络;强筋健骨;行气活血。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跌打肿痛;胸胁脘腹胀痛。大泡通

大泡通皮

别名:枝子皮

味性:味苦;涩;性微寒。

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大泡通皮

大泡通叶

别名:牛嗓管叶、豆鼓叶、大豆豉叶

味性:味苦;涩;性微寒。

主治:祛风燥湿;解毒敛疮。主风疹;湿疹;皮炎;皮肤皲裂。大泡通叶

地涌金莲
地涌金莲

别名:毛果矮蕉、地金莲、地涌莲、地莲花

味性:苦、涩,寒。

归经:大肠经。

主治:止带;止血。主白带;崩漏;便血。地涌金莲

跌破勒

别名:小角刺、铁梨木、凿子树

味性:味苦;涩;性寒。

主治:清热利湿;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催乳。主黄疸;水肿;跌打损伤;骨折;经闭;痈肿疮毒;乳汁不通;疮癣;瘰疬。跌破勒

迭裂黄堇
迭裂黄堇

别名:厚翅紫堇

味性:苦;涩;寒。

归经:心;肝;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敛疮。主热病高热;黄疸型肝炎;肠炎;外伤出血;疮疡溃后久不收口。迭裂黄堇

冬青叶

别名:四季青叶

味性:苦涩,寒。

主治:治烫伤,溃疡久不愈合,闭塞性脉管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尿路感染,菌痢,外伤出血,冻瘃,皲裂。冬青叶

冻绿刺

别名:鸭屎树、野苦楝子、洞皮树、臭李子、老鹤眼、山绿柴、黑鸟枝刺、黑旦子、偶栗子、冻绿、冻绿树、老鹳眼

味性:苦涩,微寒。

归经:肺;脾;胃;大肠经。

主治:杀虫消食;下气祛痰。主寸白虫;食积;瘰疬;哮喘。冻绿刺

豆梨

别名:野梨、鹿梨、铁梨树、棠梨树

味性:根、叶:微甘、涩,凉;果实:酸、甘、涩,寒。

主治:根、叶:润肺止咳,清热解毒。主治肺燥咳嗽,急性眼结膜炎。用量0.5~1两。;果实:健胃,止痢。用量0.5~1两,外用适量。豆梨

杜梨

别名:棠梨、海棠梨、野梨子、土梨

味性:果实:酸、甘、涩,寒。

主治:果实:消食止痢。治腹泻:果1两,水煎服。;枝、叶:治霍乱,吐泻不止,转筋腹痛,反胃吐食。;树皮:煎水洗治皮肤溃疡。杜梨

煅石膏
煅石膏原生态煅石膏

味性:甘、辛、涩,寒。

归经:归肺、胃经。

主治:收湿,生肌,敛疮,止血。外治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煅石膏

对生耳蕨

别名:蜈蚣草、灰贯众

味性:酸、涩,微寒。

主治:活血止痛,消肿,利尿,预防感冒;外用治跌打损伤,蛇咬伤。对生耳蕨

峨眉蕨贯众
峨眉蕨贯众

别名:贯众

味性:苦;涩;微寒。

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止血。主痢疾;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崩漏;便血;流感。峨眉蕨贯众

儿茶
儿茶儿茶

别名:儿茶膏、孩儿茶、黑儿茶

味性:苦、涩,微寒。

归经:归肺经。

主治:收湿生肌敛疮。用于溃疡不敛,湿疹,口疮,跌扑伤痛,外伤出血。儿茶

番荔枝叶

味性:苦;涩;微寒。

归经:大肠;心经。

主治:收敛涩肠;清热解毒。主赤痢;小儿脱肛;恶疮肿痛。番荔枝叶

凤尾搜山虎

别名:多羽节肢蕨、地蜈蚣、搜山虎、爬地虎、过山龙、爬山虎、石连姜、钻地风、钻地蜈蚣、凤尾草、毛消、毛虫

味性:苦、微涩,微寒。

主治:活络止痛,消积滞,通大便。主治食积,胃痛,腹胀,便秘,风湿筋骨痛,坐骨神经痛,牙痛,头痛。凤尾搜山虎

腐卑

别名:小青[湖北]、山膏药、豆腐叶、六月冻、凉粉柴

味性:苦、涩,寒。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用于痢疾,阑尾炎,雷公藤中毒;外用治烧烫伤,淋巴结炎,痈肿疮疖,毒蛇咬伤,外伤出血。腐卑

公英叶风毛菊

味性:味辛;涩;寒。

主治:清热解毒。主疮疡肿毒;食物中毒。公英叶风毛菊

钩藤根

味性:苦涩;寒。

归经:肝经。

主治:舒筋活络;清热消肿。主关节痛风;半身不遂;癫痫;水肿;跌扑损伤。钩藤根

管仲
管仲

别名:番白叶、翻白地榆、槟榔仁整理本)、翻背白草、白头翁、涩疙瘩、地管子、地摈榔、白地榆、槟榔仁、地槟榔、马屎根、翻白叶、红地榆、翻转白、银毛委陵菜、番白草、地榆、赤地榆、精地白、光委陵、翻白菜、爬地茶、马水根、白薄草、紫地榆

味性:寒;苦涩。

归经: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消炎,凉血止血。治赤白痢疾,肠炎,胃痛,肺结核咯血,鼻衄,便血,血崩,外伤出血,疔疮。管仲

黑塔子根

别名:油柿根

味性:苦;涩;性微寒。

主治:清热,凉血,通经,利水。治肺热咳嗽,吐血,肠风下血,经停,臌胀。黑塔子根

红椿
红椿

味性:苦;涩;微寒。

主治:清热燥湿;收涩;杀虫。主久泻;久痢;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遗精;白浊;疳积;蛔虫;疮癣。红椿

红景天
红景天红景天

别名:扫罗玛尔布

味性:寒;甘;涩。

归经:肺经。

主治:清肺止咳,止血,止带。用于肺热咳嗽,咯血,白带;外用治跌打损伤,烧烫伤。红景天

红雀珊瑚

别名:扭曲草、拖鞋花、青竹标、百足草、红雀掌

味性:酸、微涩,寒。

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止血生肌。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疖肿疮疡,眼角膜炎。红雀珊瑚

红瑞木
红瑞木

别名:椋子木

味性:味苦;微涩;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止痢;止血。主湿热痢疾;肾炎;风湿关节痛;目赤肿痛;中耳炎;咯血;便血。红瑞木

红树皮

别名:五梨跤、五脚里

味性:味苦;微涩;性寒。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泻止血。主咽喉肿痛;疮肿;热毒泻痢;多种出血。红树皮

虎皮草

别名:大叶金腰子、大虎耳草、猪耳巴、猪耳朵、牛耳朵、大叶金腰、马耳朵、龙香草、龙舌草、大脚片、大叶猫眼睛、虎草、坑草、闷鸡心、毛白菜、岩乌金菜、斗甲、大叶毛大丁、岩窝鸡

味性:苦、涩,寒。

主治:清热解毒,生肌收敛。主治臁疮,烫火伤。虎皮草

花蝴蝶根

别名:皂药根、拐枣七、鸡脚七、血当归

味性:苦涩,寒。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舒筋。治高热神昏,肺痨咳嗽,汤火伤,瘰疬,痈疖肿毒,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月经不调。花蝴蝶根

黄矾
黄矾

别名:金线矾、鸡矢矾、鸡屎矾

味性:酸;涩;咸;寒。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解毒杀虫;敛疮。主痔瘘;恶疮;疥癣;聤耳出脓。黄矾

黄堇
黄堇

别名:断肠草、黄花鱼灯草、粪桶草、石莲、水黄连、虾子草、野水芹、鱼子草

味性:苦涩,寒。

归经:肺;肝;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杀虫。主湿热泄泻;痢疾;黄疸;目赤肿痛;聤耳流脓;疮毒;疥癣;毒蛇咬伤。黄堇

黄开口
黄开口

别名:老虎脚迹草、见血住

味性:苦;涩;性微寒。

归经:脾;肝经。

主治:凉血止血;平肝;解蛇毒。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失眠;高血压病;毒蛇咬伤。黄开口

黄莲花

味性:酸、涩,微寒。

主治:镇静,降压。主治高血压,失眠。黄莲花

黄练芽

别名:黄楝头、回味、黄裢头、蓝香、黄连芽、黄鹂芽、黄儿茶、黄连茶

味性:苦涩,寒。

主治:清热,解毒,止渴。治暑热口渴,痧症,痢疾,晒喉肿痛,口舌糜烂,风湿疮、漆疮。黄练芽

灰贯众

别名:蜈蚣草、胃痛药、小牛肋巴、昏头鸡、蓖子草

味性:酸涩,微寒。

归经:肝;肾经。

主治:活血止血;清热解毒。主感冒;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蛇咬伤;预防感冒。灰贯众

荚蒾根

味性:味辛;涩;性微寒。

主治:祛瘀消肿;解毒。主跌打损伤;牙痛;淋巴结炎。荚蒾根

假耧斗菜

别名:小叶假耧斗菜、叶矛对钩

味性:味苦;涩;性寒。

归经:肝;肾;脾经。

主治:活血祛瘀;敛疮止血。主跌打损伤;经闭;痛经;外伤出血;金疮;伤口久不愈合;崩漏下血。假耧斗菜

尖叶铁扫帚

别名:夜关门、扁座、野鸡花、化食草、鱼吊草、关门草

味性:苦、涩,微寒。

主治:止泻利尿,止血。主治痢疾,遗精,吐血,子宫下垂。尖叶铁扫帚

刻裂紫堇

别名:黄花地锦苗、断肠草、裂苞紫堇

味性:苦、涩,寒。

主治:解毒杀虫。主治疮毒,癞痢头,顽癣,毒蛇咬伤。刻裂紫堇

宽瓣红景天

味性:甘;涩;寒。

主治:清肺;益气。主肺结核咳嗽;咯血;肺炎;支气管炎。宽瓣红景天

丽春花

别名:虞美人、赛牡丹、锦被花、百般娇、蝴蝶满园春

味性:苦;涩;微寒。

归经:大肠经。

主治:镇咳,镇痛,止泻。主治咳嗽,腹痛,痢疾。丽春花

芦荟叶

味性:苦涩,寒。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泻火,通经,杀虫,解毒。治白浊,尿血,妇女经闭、带下,小儿惊痫、疳积,烫伤,痔疮,疥疮,痈肿。芦荟叶

鹿梨

别名:檖、赤罗、罗、山梨、杨檖、鼠梨、赤萝、树梨、酸梨、野梨、阳檖、糖梨、杜梨

味性:酸涩;寒。

归经:大肠经。

主治:健脾消食,涩肠止痢。主饮食积滞,泻痢。鹿梨

鹿梨根皮

味性:酸、涩;寒。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敛疮。。主疮疡,疥癣。鹿梨根皮

绿绒蒿
绿绒蒿

别名:阿拍色鲁

味性:苦;涩;寒。

归经:肝;肾;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止咳。主肺炎咳嗽;湿热黄疸;水肿;创伤久不愈合。绿绒蒿

麻疯树

味性:涩,微寒。

主治:治跌打肿痛、骨折、创伤,皮肤瘙痒,湿疹,急性胃肠炎。麻疯树

马蹄根

别名:马蹄蕨

味性:苦涩,寒。

归经:心;肺;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祛湿利尿。治肠炎,痢疾,食滞腹胀。肾炎水肿,肺结核,咳血,血崩,跌打,风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马蹄根

麦穗七

别名:山酢浆草、麦子七、大酸梅草、钻地蜈蚣、三块瓦、断脚蜈蚣、上天梯、地海椒、大酸米子草、老鸦酸

味性:酸、涩,寒。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泄泻,痢疾,目赤肿痛,小儿口疮;外用治乳腺炎,带状疱疹。麦穗七

毛瓣绿绒蒿

味性:甘、涩,寒。

主治:清肺热,除湿利尿。用于咳嗽,肺炎,肝炎,湿热水肿。毛瓣绿绒蒿

毛竹

别名:江南竹、孟宗竹、南竹、茅竹、猫头竹、狸头竹

味性:甘、淡,微涩,寒。

主治:清热,利尿,活血,袪风。;叶:主治烦热口渴,小儿发热,高热不退,疳积。;根状茎:治关节风痛。;鲜笋配方:外治火器伤。毛竹

茅瓜
茅瓜

别名:解毒草、老鼠瓜、山熊胆、金丝瓜、老鼠黄瓜、老鼠香瓜、狗黄瓜、银丝莲、野黄瓜、老鼠拉冬瓜、大种老鼠拉冬瓜、天瓜、耗子瓜、小苦瓜蒌、王瓜、土瓜、野甜瓜、山天瓜、牛奶子、波瓜公、狗屎瓜、小鸡黄瓜

味性:味甘;苦;微涩;性寒。

归经:归肺;肝;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化痰利湿。主疮痈肿毒;烫火饬;肺痈咳嗽;咽喉肿痛;水肿腹胀;腹泻;痢疾;酒疸;湿疹;风湿痹痛。茅瓜

茅瓜叶

味性:味甘;苦;微涩;性寒。

归经:归肺;肝;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化痰利湿。主疮痈肿毒;烫火伤;肺痈咳嗽;咽咽喉肿痛;水肿腹胀;腹泻;痢疾;酒疸;湿产仍;风湿痹;痛。茅瓜叶

南苜蓿

别名:母齐头、金花菜、黄花草子、草头

味性:全草:苦、微涩,平;根:苦、微涩,寒。

主治:全草:清热利尿。治膀胱结石。;根:清热利尿,退黄。治黄疸,尿路结石。南苜蓿

牛奶浆草

别名:见气消、柳州七、生死还阳、鬼打伞、搜山虎、铁凉伞[湖南湘阴]

味性:微苦、涩,寒。

主治:逐水消肿。用于血吸虫病腹水,全身水肿,胸腔积液。牛奶浆草

披散糖芥

味性:甘;涩;寒。

主治:敛肺止咳。主虚劳咳嗽。披散糖芥

皮袋香根

味性:涩;苦;性微寒。

主治:收涩止血。主妇女崩漏。皮袋香根

毗黎勒

味性:味苦;微涩;性寒。

主治:解毒利咽;止咳止痢;养血止血。主咽喉肿痛;咳嗽;泻痢;痔疮出血;崩漏;病后体虚。毗黎勒

葡萄叶秋海棠
葡萄叶秋海棠

别名:大叶半边莲

味性:味酸;涩;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主疮疖肿毒;痢疾;肺热咯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跌打伤肿;蛇咬伤。葡萄叶秋海棠

普洱茶
普洱茶普洱茶

别名:普雨茶、大叶茶、普茶

味性:苦涩,寒。

归经:肝;胃经。

主治:清热利水,消食醒神。主治神疲多眠,头痛,目昏,小便不利,解酒毒。普洱茶

普洱茶膏
普洱茶膏

味性:苦;甘;涩;寒。

归经:胃经。

主治:消食化痰;清胃生津;敛疮止痛;止血。主肉食积滞;酒后口渴;口糜;咽痛;外伤出血。普洱茶膏

祁连山圆柏

别名:柴达木圆柏

味性:苦、涩,寒。

主治:止血,镇咳。用于;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干叶炒炭,2~4钱,水煎服。;鼻衄:干叶1两炒焦,水煎,每日分2次服。;百日咳:叶5钱,水煎,每日2次分服。祁连山圆柏

赛金刚

别名:曲莲、细叶锣锅底、穿山龙

味性:味苦;涩;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止痛。主菌痢;肠炎;胃炎;咽喉炎;腮腺炎;牙周炎;暴发火眼;扁桃体炎;高热;尿路感染。赛金刚

三尖杉
三尖杉

别名:榧子、血榧、石榧、水柏子、藏杉、桃松、狗尾松、尖松、山榧树、白头杉、崖头杉、岩杉

味性:苦;涩;性寒。

主治:抗癌。主恶性淋巴瘤;白血病;肺癌;胃癌;食道癌;直肠癌等。三尖杉

涩草

别名:锦标草、金钱标、涩叶、金线标、锦线镖、红地榆、白斑人参果

味性:涩;甘;微寒。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治风热声哑,湿痰风邪,腹痛下痢及妇女白带。涩草

山稗子根

味性:味苦;涩;性微寒。

主治:凉血止血;调经。主月经不调;崩漏;鼻衄;消化道出血。山稗子根

山茶叶

味性:苦;涩;寒。

归经:心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主痈疽肿毒;汤火伤;出血。山茶叶

山大刀根

别名:刀斧伤根

味性:苦涩,微寒。

主治:祛风除湿,消肿解毒。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风湿痛,胃痛,疟疾,痔疮,跌打损伤,疮疡肿毒。山大刀根

山大烟

别名:野大烟花

味性:酸涩,微寒。

主治:止痛,止泻,镇咳。治腹痛,肠炎,腹泻,痢疾,月经痛,头痛,久咳,喘息。山大烟

蛇菰

别名:角菌、铺地开花

味性:苦、涩,寒。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咳嗽吐血,血崩,痔疮肿痛,指疔。蛇菰

石寄生

味性:涩;苦;微寒。

主治:凉血,止血。治吐血,衄血,高血压症。石寄生

石龙刍根

别名:灯心草根

味性:甘;涩;微寒。

归经:归脾;心;肝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淋浊;心烦失眠;鹤膝风;目赤肿痛;齿痛;鼻衄;便血;崩漏;白带。石龙刍根

柿(图)
柿

别名:柿子、朱果

味性:果:甘,寒;根:苦、涩,凉;叶:苦、酸、涩,凉。

主治:果:润肺生津,降压止血。用于肺燥咳嗽,咽喉干痛,胃肠出血,高血压病。;根:清热凉血。用于吐血,痔疮出血,血痢。;叶:降压。用于高血压病。

柿饼
柿饼

别名:干柿、柿花、柿干、火柿;乌柿;干柿;白柿;柿花;柿干

味性:甘涩,寒。

主治:润肺,涩肠,止血。治吐血,咯血,血淋,肠风,痔漏,痢疾。柿饼

柿皮

味性:甘;涩;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主疔疮;无名肿毒。柿皮

柿子
柿子

味性:甘涩,寒。

归经:心;肺;大肠经。

主治:清热,润肺,止渴。治热渴,咳嗽,吐血,口疮。柿子

水棉花

别名:满天星、花升麻、绿升麻、野棉花、五匹马

味性:苦涩,寒。

归经:大肠;心;胃经。

主治:清热除湿;活血祛瘀。主痢疾;淋病;风湿性关节痛。水棉花

丝绵木

别名:明开夜合、桃叶卫矛、白杜、白桃树

味性:苦、涩,寒。

主治:根、茎皮:止痛。用于膝关节痛。;枝、叶:解毒。外用治漆疮。丝绵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