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肺经的平性中药列表
|
- 阿胶
- 八角莲
- 八角莲叶
- 白果
- 白果叶
- 白鹤灵芝
- 白僵蚕
- 白绿叶
- 白螺蛳壳
- 白梅花
- 白沙糖
- 白石榴花
- 白石脂
- 白藤
- 白鹇
- 白鸭肉
- 百脉根
- 百药煎
- 柏树果
- 斑鸠
- 半边莲
- 半枝莲
- 笔罗子
- 蓖麻油
- 蓖麻子
- 碧桃干
- 壁钱
- 壁钱幕
- 扁秆藨草
- 冰糖
- 柄马勃
- 参须
- 钗子股
- 长叶山竹子
- 柽柳
- 橙黄玉凤花
- 赤腹松鼠
- 臭梧桐花
- 臭梧桐子
- 穿山龙
- 穿心草
- 慈乌
- 刺萼悬钩子
- 刺蜜
- 葱须
- 粗灰钉
- 大对经草
- 大肺筋草
- 大过路黄
- 大箭
- 大金牛草
- 大毛桐子根
- 大尾摇
- 大叶金花茶叶
- 大叶紫珠
- 大一面锣
- 大种半边莲
- 玳瑁肉
- 单肾草
- 蛋不老
- 党参
- 倒触伞
- 倒生莲
- 鸐雉
- 地柏枝
- 地蚕
- 地骷髅
- 地菍
- 地菍根
- 地梢瓜
- 地桃花
- 地下明珠
- 棣棠花
- 滇白药子
- 貂尾
- 丁香根
- 东廧子
- 冬虫夏草
- 冬瓜瓤
- 都咸子
- 豆腐浆
- 豆腐皮
- 独叶一枝花
- 峨眉耳蕨
- 峨三七
- 鹅蛋壳
- 鹅喉管
- 鹅肉
- 鹅涎
- 番杏
- 榧子
- 粉背蕨
- 粉叶地锦
- 枫香脂
- 蜂毒
- 蜂蜜
- 佛手露
- 凫羽
- 扶桑根
- 茯苓
- 下一页
别名:驴皮胶、傅致胶、盆覆胶
味性:甘,平。
归经:肝;肺;肾经。
主治:滋阴补血,安胎。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阿胶(图)
- 《中国药典》阿胶
- 《中药大辞典》阿胶
- 《中华本草》阿胶
- 《本草纲目》阿胶
- 《本草备要》阿胶
- 《本草便读》阿胶
- 《本草乘雅半偈》阿胶
- 《本草崇原》阿胶
- 《本草从新》阿胶
- 《本草撮要》阿胶
- 《本草分经》阿胶
- 《本草分经》阿胶
- 《本草分经》阿胶
- 《本草害利》阿胶
- 《本草经解》阿胶
- 《本草经解》阿胶
- 《本草经集注》阿胶
- 《本草蒙筌》阿胶
- 《本草求真》阿胶
- 《本草思辨录》阿胶
- 《本草图经》阿胶
- 《本草新编》阿胶
- 《本草易读》阿胶
- 《本草择要纲目》阿胶
- 《本经逢原》阿胶
- 《长沙药解》阿胶
- 《雷公炮炙论》阿胶
- 《雷公炮制药性解》阿胶
- 《名医别录》阿胶
- 《神农本草经》阿胶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阿胶
- 《汤液本草》阿胶
- 《新修本草》阿胶
- 《药鉴》阿胶
- 《药笼小品》阿胶
- 《药性切用》阿胶
- 《药征续编》阿胶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阿胶
- 《证类本草》阿胶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阿胶
- 《中药学》阿胶
- 《千金翼方》阿胶
- 《冯氏锦囊秘录》阿胶
- 《医学入门》阿胶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一把伞、六角莲、独叶一枝花、独脚莲[江西]、一碗水[陕西]、八角七、八角兵盘七、鬼臼、八角连、金魁莲、旱八角、叶下花、马眼莲、八角盘、独脚莲、独角莲、八角金盘、山荷叶、爵犀、马目毒公、九臼、天臼、解毒、害母草、独荷草、羞天花、术律草、琼田草、旱荷、金星八角、金魁连、八角乌、白八角莲、金边七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瘀消肿。治痈肿,疔疮,瘰疬,喉蛾,跌打损伤,蛇咬伤。八角莲
别名:鹎雉、白鹎、白雉、越禽、银鸡、银雉、白鵫、白翰、鵫雉、雗雉、白雗、文雗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肺经。
主治:补气;健脾;益肺。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后饱胀;大便溏泄;虚劳发热;咳嗽。白鹇
别名:细米草、急解索、半边花、蛇脷草[广东]、长虫草[河南]、蛇利草、蛇舌草、鱼尾花、半边菊、半边旗、奶儿草、箭豆草、顺风旗、单片芽、小莲花草、绵蜂草、吹血草、腹水草、疳积草、白腊滑草、金菊草、金鸡舌、片花莲、偏莲、瓜仁草、蛇啄草、长虫草
味性:辛,平。
归经:归心;肺;小肠经。
主治: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用于大腹水肿,面足浮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半边莲(图)
别名:并头草、狭叶韩信草、牙刷草、四方马兰、通经草、紫连草、小韩信草、水韩信、小耳挖草、溪边黄芩、金挖耳、野夏枯草、方草儿、半向花、半面花、偏头草、四方草、耳挖草、小号向天盏、虎咬红、再生草、赶山鞭、狭叶向天盏、言草儿
味性:辛,平。
归经:归肺;肝;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水肿,黄疸。半枝莲(图)
别名:牛角兰、寄生兰、鹿角草、吊竹、金钗股、三十根、松寄生、虫寄生、海斑虎、檀香线、锡朋草、磹竹、龙须草、金环草、大羊角、老鼠尾、肖羊耳兰、圆柱兰、石珊瑚、石鹿角
味性:辛苦,平。
归经:肺;心;肝;肾经。
主治:催吐解毒,祛风利湿。治疟疾,痈疽,风湿痛,水肿。钗子股
别名:柽、河柳、殷柽、雨师、赤杨、人柳、赤柽、三春柳、春柳、三眠柳、檴落、长寿仙人柳、观音柳、雨丝、蜀柳、垂丝柳、赤柳、西河柳、赤柽柳、西湖柳、红筋条、山川柳、红柳、赤柽木、赤树柳、山柽柳
味性:甘咸,平。
归经:归肺;胃;心经。
主治:疏风,解表,利尿,解毒。治麻疹难透,风疹身痒,感冒,咳喘,风湿骨痛。柽柳(图)
别名:穿地龙、地龙骨、金刚骨、鸡骨头、野山药、穿龙骨、狗山药、山常山、穿山骨、火藤根、粉萆薢、黄姜、土山薯、竹根薯、铁根薯、雄姜、黄鞭、山花啦、串山龙、过山龙
味性:平;苦。
归经:肝;肺经。
主治: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用于风湿痛,风湿关节痛,筋骨麻木,大骨节病,跌打损伤,支气管炎。穿山龙
别名:肺经草、半边钱、脐风草、反背红、血经草、乌兜、乌豆草、一支箭、薄片变豆菜、大肺经草、水黄连、瓣练、小山芹菜、五爪风、子仔七、肺筋草、打不死、散血草、鹅掌脚草、山芹菜、野芹菜
味性:辛甘,平。
归经:归肺;肝经。
主治:散风,清肺,化痰,行血。治愈冒,咳嗽,哮喘,经闭。大肺筋草
别名:紫背金牛、金牛远志、坡白草、金牛草、大金不换、肥儿草、蛇总管、鹧鸪茶、金不换、大兰青、大金草、午时合、疳积草、厚皮柑、大金不换草、多年红、安心草、千里马、叶叶一枝花、银不换、腻药虫
味性:甘,平。
归经:肺;脾经。
主治:止咳,消积,活血散瘀。治痰咳痨嗽,痢疾,疳积,瘰疬,蛇伤,跌打损伤。大金牛草
别名:象鼻草、全虫草、狗尾虫、天芥菜、鱿鱼草、斑草、猫尾草、象鼻癀、墨鱼须草、大狗尾、象鼻花、四角苏、勾头蛇、臭柠檬
味性:苦;平。
归经:肺;膀胱经。
主治:利尿;消肿;解毒。主肺炎;脓胸;咽痛;口腔糜烂;膀胱结石;痈肿。大尾摇
别名:紫珠草、大风叶、赶风紫、红大曰、假大艾、白骨风、蜘蛛、白背木、细朴木、白狗肠、羊耳朵、止血草、赶风柴、岩贼子叶、大蚂蚁、白饭木
味性:辛苦;平。
归经:心;肺经。
主治: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主咯血;衄血;吐血;便血;创伤出血;跌打肿肿;风湿痹痛。大叶紫珠
别名:大半边莲、野靛、穿耳草、偏杆草、江南大将军、白苋菜
味性:味辛;甘;性平。
归经:归肺;肾经。
主治:宣肺化痰;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主咳嗽痰多;水肿;痈肿疮毒;下肢溃烂;蛇虫咬伤。大种半边莲
别名:东党、台党、潞党、口党、上党人参、黄参、狮头参、中灵草、防风党参、防党参、上党参
味性:甘,平。
归经:归脾;肺经。
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党参(图)
别名:蔷薇莓、空心藨、七叶饭消扭、空筒泡、白花暗洞、三月莓、五月泡、三月泡、白花三月泡、划船泡、龙船泡
味性:涩;微辛苦;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止咳,收敛止血,解毒,接骨。主肺热咳嗽,小儿百日咳,咯血,小儿惊风,月经不调,痢疾,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烧烫伤。倒触伞
别名:倒水莲、花老鼠、尾生根、石上凤尾草、金鸡尾、盘龙莲、仙人架桥、定草根、刷把草、青丝还阳、姜公久鱼
味性:辛苦,平。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活血散瘀,去风湿,通关节。治吐血,衄血,咳嗽痰多,黄肿,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倒生莲
别名:岩柏草、岩柏枝、石柏、岩柏、山扁担、红鸡草、地柏、油面风、铺地金牛、百叶草、烂皮蛇、孔雀毛、土黄连、石金花、山扁柏、细叶狼鸡、并草、发治草、高脚红萝卜、夹韦草、帅石草、石掌柏、四叶菜、岩花、石松柏、千步还阳、百叶卷柏、伤寒草、曲兰草、软鸡草、拨云草、黄疸卷柏、金花草
味性:甘辛,平。
归经:肝;胆;肺经。
主治:止血,清热,利湿。治吐血,痔血,便血,血崩,创伤出血,黄疸,淋病,小儿惊风。地柏枝
别名:仙人骨、老萝卜头、老人头、地枯萝、气萝卜、枯萝卜、空莱菔、出萝卜、老卜头、空莱服、老萝卜
味性:甘辛,平。
归经:肺;肾经。
主治:宣肺化痰,消食,利水。治咳嗽多痰,食积气滞,脘腹痞闷胀痛,水肿喘满,噤口痢疾。地骷髅
别名:地茄子、地兰子、地石榴、铺地锦、山地菍、地茄、地吉桃、地葡萄、地红花、古柑、苦含、倒藤王不留、金头石榴、毛冬瓜、水汤泡、提脚龙、猫儿眼睛草、铺地稔、野落苏、红地茄、落地稔、地稔藤、矮脚埔梨、埔淡、波罗罂子、铺地菍、落地菍、地菍藤、矮脚补翁、杜茄、土地榆、小号埔淡、铺地粘
味性:甘、涩,平。
归经:归心;肝;脾;肺经。
主治:活血止血,清热解毒。治痛经,产后腹痛,血崩,带下,便血,痢疾,痈肿,疔疮。地菍
别名:地梢花、地瓜瓢、羊不奶棵、小丝瓜、浮瓢棵、女青、山角、地瓜儿、羊不奶果、老瓜瓢、沙奶奶、马奶奶、沙奶草、细叶牛皮消、雀瓜、罗汉草、地瓜子、地葛、盘龙草、牛梢瓜、羊奶草、羊巴奶
味性:甘,平。
归经:肺经。
主治:补肺气,清热降火,生津止渴,消炎止痛。地梢瓜
别名:红花地桃花、肖梵天花、野棉花、狗脚迹、大梅花树、刺头婆、痴头婆、天下捶、八卦拦路虎、野茄子、小朝阳、假桃花、野梅花、粘油子、羊带归、虱麻头、八卦草、红孩儿、石松毛、毛桐子、牛毛七、三角风、桃子草、迷马桩、野桃花、土口芪、刀伤药、大迷马桩棵、油玲花、土杜仲、野桐乔、山棋菜、千下捶、野挑花、梵尚花、奇马桩、半边月、拔脓膏、山茄簸、千下锤、土黄芪、巴巴叶、窝吼、地马格
味性:甘辛,平。
归经:肺;脾经。
主治: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治感冒发热,风湿痹嘉,痢疾,水肿,淋病,白带,吐血,痈肿,外伤出血。地桃花
别名:落地珍珠、铁秤锤、土地子、一粒金丹、陈伤子、铁钮子、山砒霜、泥里珠、寸金黄、一滴金丹、地下珍珠、内宝珠、茅膏菜根
味性:甘;微苦;平。
归经:肺;肝;胃经。
主治:祛风胜湿;活血止痛;散结解毒。主筋骨疼痛;腰痛;偏头痛;跌打损伤;疟疾;瘰疬;肿毒;目赤;翳障;疥疮;亦可用于小儿破伤风;肺炎;感冒。地下明珠
别名:蜂棠花、地棠、黄度梅、金棣棠、黄榆叶梅、麻叶棣棠、地园花、小通花、清明花、金旦子花、画眉杠、鸡蛋花、三月花、青通花、通花条、地团花、金钱花
味性:苦、涩;平。
归经:肺;胃;脾经。
主治:治久咳,消化不良,水肿,风湿痛,热毒疮。棣棠花
别名:铁脚凤尾草、鸡脚草、水郎鸡、卷叶凤尾、岩飞蛾、白烤、白蓝地草、天青地白、姬里白、猪棕草、大叶猪棕
味性:温;淡;平微涩。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祛痰止咳,利湿和瘀。治百日咳,喉风,痢疾,泄泻,淋病,白带,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粉背蕨
别名:蜂糖、蜜糖、石蜜、石始、食蜜、蜜、白蜜、白沙蜜、沙蜜、石饴
味性:甘,平。
归经:归肺、脾、大肠经。
主治: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用于脘腹虚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外治疮疡不敛,水火烫伤。蜂蜜(图)
别名: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赤茯苓、白茯苓、茯菟、茯灵、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绛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不死面
味性:甘淡,平。
归经:入心、脾、肺经。
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茯苓(图)
- 《中国药典》茯苓
- 《中药大辞典》茯苓
- 《中华本草》茯苓
- 《本草纲目》茯苓
- 《本草备要》茯苓
- 《本草便读》茯苓
- 《本草乘雅半偈》茯苓
- 《本草崇原》茯苓
- 《本草从新》茯苓
- 《本草撮要》茯苓
- 《本草分经》茯苓
- 《本草分经》茯苓
- 《本草分经》茯苓
- 《本草分经》茯苓
- 《本草害利》茯苓
- 《本草经解》茯苓
- 《本草经集注》茯苓
- 《本草蒙筌》茯苓
- 《本草求真》茯苓
- 《本草思辨录》茯苓
- 《本草图经》茯苓
- 《本草新编》茯苓
- 《本草衍义》茯苓
- 《本草易读》茯苓
- 《本草择要纲目》茯苓
- 《本经逢原》茯苓
- 《长沙药解》茯苓
- 《雷公炮炙论》茯苓
- 《名医别录》茯苓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茯苓
- 《汤液本草》茯苓
- 《吴普本草》茯苓
- 《新修本草》茯苓
- 《药鉴》茯苓
- 《药笼小品》茯苓
- 《药征》茯苓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茯苓
- 《证类本草》茯苓
- 《中药学》茯苓
- 《千金翼方》茯苓
- 《医学衷中参西录》茯苓
- 《顾松园医镜》茯苓
- 资助【中医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