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肺经的平性中药列表/3
|
- 僵蛹
- 金金棒
- 金橘核
- 金毛七
- 金礞石
- 金雀根
- 金樱花
- 金樱叶
- 粳谷奴
- 粳米
- 九牛薯
- 桔梗
- 扛板归
- 空心柳
- 口蘑
- 苦葛根
- 库页悬钩子
- 宽卵叶山蚂蝗
- 莱菔叶
- 莱菔子
- 兰花
- 兰花参
- 拦路虎
- 蓝花子
- 狼毒
- 狼尾巴花
- 老君须
- 酪
- 雷蘑
- 梨木灰
- 梨树根
- 李核仁
- 李树叶
- 凉山虫草
- 蓼子草
- 林檎
- 灵香草
- 灵芝
- 龙骨风
- 龙利叶
- 龙利叶花
- 龙眼花
- 龙眼树皮
- 鸬鹚涎
- 鹿藿根
- 驴脂
- 罗伞草
- 骡宝
- 落花生
- 麻黄根
- 马勃
- 马甲子根
- 马蔺子
- 马鬃
- 蚂蚁上树
- 鳗鲡鱼
- 蔓胡颓子叶
- 猫儿屎
- 猫肝
- 猫脚印
- 猫皮毛
- 猫油
- 毛大丁草
- 毛冬青
- 毛排钱草
- 毛薯
- 毛野丁香叶
- 梅核仁
- 梅花
- 礞石
- 蒙古扁桃
- 猕猴肉
- 秘鲁香胶
- 密花角蒿
- 榠樝
- 磨盘草
- 蘑菇
- 牡荆茎
- 牡荆叶
- 木芙蓉花
- 木芙蓉叶
- 木槿花
- 木贼
- 南瓜蒂
- 南天竹子
- 柠条子
- 牛背鹭
- 牛鼻
- 牛耳草
- 牛肺
- 牛喉咙
- 牛筋刺寄生
- 牛毛七
- 牛皮
- 牛乳
- 牛尾菜
- 牛尾参
- 女贞根
- 糯稻根须
- 排钱草
- 下一页
别名:包袱花、铃当花、道拉基、符蔰、白药、利如、梗草、卢如、房图、荠苨、苦梗、苦桔梗、大药、卢茹、荠世纪、苦菜根
味性:苦辛,平。
归经:归肺经。
主治: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桔梗(图)
- 《中国药典》桔梗
- 《中药大辞典》桔梗
- 《中华本草》桔梗
- 《本草纲目》桔梗
- 《本草备要》桔梗
- 《本草便读》桔梗
- 《本草乘雅半偈》桔梗
- 《本草崇原》桔梗
- 《本草从新》桔梗
- 《本草撮要》桔梗
- 《本草分经》桔梗
- 《本草分经》桔梗
- 《本草分经》桔梗
- 《本草害利》桔梗
- 《本草经解》桔梗
- 《本草经集注》桔梗
- 《本草蒙筌》桔梗
- 《本草求真》桔梗
- 《本草思辨录》桔梗
- 《本草图经》桔梗
- 《本草新编》桔梗
- 《本草衍义》桔梗
- 《本草易读》桔梗
- 《本草择要纲目》桔梗
- 《本经逢原》桔梗
- 《长沙药解》桔梗
- 《得配本草》桔梗
- 《雷公炮炙论》桔梗
- 《雷公炮制药性解》桔梗
- 《名医别录》桔梗
- 《神农本草经》桔梗
- 《中药炮制》桔梗
- 《汤液本草》桔梗
- 《吴普本草》桔梗
- 《新修本草》桔梗
- 《药鉴》桔梗
- 《药笼小品》桔梗
- 《药性切用》桔梗
- 《药征》桔梗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桔梗
- 《证类本草》桔梗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桔梗
- 《中药学》桔梗
- 《千金翼方》桔梗
- 《外科全生集》桔梗
- 《冯氏锦囊秘录》桔梗
- 《顾松园医镜》桔梗
- 《医学入门》桔梗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犁头刺藤、老虎利、雷公藤、河白草、霹雳木、方胜板、倒金钩、烙铁草、倒挂紫金钩、犁尖草、括耙草、龙仙草、鱼尾花、三木棉、刺犁头、蛇不过、急改索、退血草、虎舌草、有竻犁牛草、刺酸浆、鸡眼睛草、有刺鸠饭草、拦蛇风、白竻、有刺粪箕笃、犁头藤、三角藤、蛇倒退、地葡萄、有竻犁头草、利酸浆、有竻火炭藤、大猛脚、五毒草、火轮箭、猫爪刺、蛇牙草、南蛇风、老虎刺、猫公刺、白大老鸦酸、杠板归、豆干草、酸藤、降龙草、蛇见退、水马铃、芽叶蓼、有刺犁头藤、蛇咬草、蛇王藤、串心草
味性:酸苦,平。
归经:肺;小肠经。
主治:利水消肿,清热,活血,解毒。治水肿,黄疸,泄泻,疟疾,痢疾,百日咳,淋浊,丹毒,瘰疬,湿疹,疥癣。扛板归
别名:萝卜杆、莱菔菜、萝卜缨、莱菔甲、萝卜甲、萝卜叶、萝卜杆叶、莱菔菜、莱菔英、萝卜英
味性:辛苦,平。
归经:脾;胃;肺经。
主治:消食,理气。治胸膈痞满作呃,食滞不消,泻痢,喉痛,妇女乳肿,乳汁不通。莱菔叶
别名:土参、细叶沙参、金线吊葫芦、娃儿草、乳浆草、蓝花参、蓝花草、拐棍参、罐罐草、蛇须草、沙参草、破石珠、鼓捶草、金线草、天蓬草、葫芦草、霸王草、一窝鸡、小绿细辛、寒草、葫芦
味性: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归脾;肺经。
主治:补虚,解表。治虚损劳伤,咳血、衄血,自汗、盗汗,妇女白带,伤风咳嗽,胃痛,泻痢,刀伤。兰花参
别名:红狼毒、绵大戟、一把香、山萝卜、红火柴头花、断肠草[河北围场]、续毒、川狼毒、闷花头、热加巴、一扫光、搜山虎、药罗卜、生扯拢、断肠草、猴子根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肺经。
主治:泻水逐饮;破积杀虫。主水肿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症瘕积聚;结核;疥癣。狼毒(图)
别名:狼尾珍珠菜、狼巴草、红丝毛、酸溜子、重穗排草、活血莲、红四毛草、狼尾花、血经草、铁梗将军、百日疮
味性:酸苦,平。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调经散瘀,清热消肿。治月经不调,痛经血崩,感冒风热,咽喉肿痛,乳痈,跌打扭伤。狼尾巴花
别名:婆婆针线包、正骨草、婆婆衣、绒针、白薇、竹灵消、恶牛皮消、牛角风、九连台、犀角细辛、川白薇、细根白薇
味性:辛,平。
归经:肺经。
主治:补肾,健脾,化毒。治虚痨久嗽,浮肿,白带,月经不调,瘰疬,疮疥。老君须
别名:来禽、文林果、朱柰、五色林檎、联珠果、花红果、花红、沙果、林禽、蜜果、五色柰、文林朗果、金林禽、红林禽、水林禽、密林禽、黑林禽、频婆果
味性:酸甘,平。
归经:心;肝;肺经。
主治:止渴,化滞,涩精。治消渴,泻痢,遗精。林檎(图)
别名:零陵草、广零陵香、驱蛔虫草、满山香、熏衣草、蒙州零陵香、排草、香草、零陵香、熏草、驱虫草、闹虫草、尖叶子
味性:甘、淡,平。
归经:肺;胃经。
主治:解表;止痛;行气;驱蛔。主感冒头痛;咽喉肿痛;牙痛;胸腹胀满;蛔虫病。灵香草
别名:飞天蠄蟧、大贯众
味性:微苦;平。
归经:肾;胃;肺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肾虚腰痛;跌打损伤;小肠气痛;风火牙痛;咳嗽;哮喘;疥癣;蛔虫病;蛲虫病及预防流感。龙骨风
别名:灰包、马粪包、马疕、马屁勃、马疕苗、灰菇、马屁包、牛屎菇、灰包菌、药苞、人头菌、牛屎菌、大气菌、灰菌、鸡肾菌、地烟、马庀菌、香末菇、乌龙菌、药包
味性:辛,平。
归经:肺经。
主治:清肺利咽,解毒止血。。主咽喉肿痛,咳嗽失音,吐血衄血,诸疮不敛。马勃(图)
别名:白鳝、蛇鱼、风鳗、鳗鱼、白鳗、青鳝、鯬鯠、鳗鯠、鳗鯬、黑耳鳗、黑鳗鱼
味性:甘,平。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补虚羸,祛风湿,杀虫。治虚劳骨蒸,风湿痹痛,脚气,风疹,小儿疳积,妇女崩漏,肠风,痔漏,疮疡。鳗鲡鱼(图)
别名:猫屎瓜、猫儿子、都哥杆、猫瓜、鸡肠子、猫屎枫、水冬瓜、羊角立、羊角子、齿果、粘连子、猫屎包、鬼指头、小苦糖、猫屎筒
味性:甘、辛,平。
归经:归肺;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清肺止咳。主风湿痹痛;肛门湿烂;阴痒;肺痨咳嗽。猫儿屎
别名:水药、狗脚血竭、野麻、白花地丁、石岩酸饺草、满山红、汉荭鱼腥草、凤尾小贯众
味性:味苦;微辛;性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扭挫损伤;疮疖痈肿;麻疹;子宫脱垂。猫脚印
别名:兔耳风[云南]、小一枝箭、一枝香[福建]、白眉、一柱香、扑地香、白花一枝香、头顶一枝香、磨地香、一枝香、兔耳风、毛耳风、无风自动草、贴地风、一炷香、头顶一枝草、贴地消、巴地香、四皮香、满地香、伏地老、天灯芯、锁地虎、白花一支香、银高杯、毛扶郎花
味性:微苦,平。
归经:入肝、肺二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痢疾,小二疳积;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毛大丁草
别名:乌尾丁、细叶冬青、山熊胆、酸味木、喉毒药、茶叶冬青、毛披树、痈树、六月霜、细叶青、苦田螺、山桐油、老鼠啃、山冬青、水火药、米碎丹、高山冬青、猫秋子草、毛雌子、美仔蕉、毛莱、六青、矮梯、耐糊梯、火烙木、毒药
味性:苦,平。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活血通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心性视网膜炎,扁桃体炎,咽喉炎,小儿肺炎,冻疮。毛冬青
别名:参薯、黎洞薯、大薯、薯子、脚板薯、鸡窝薯、红毛薯、去饼山药
味性:甘;微涩;平。
归经:脾;肺;肾经。
主治:健脾止泻;益肺滋肾;解毒敛疮。主脾虚泄泻;肾虚遗精;带下;小便频数;虚劳咳嗽;消渴;疮疡溃烂;汤火伤。毛薯
别名:耳响草、白麻、磨丬果、土砻盾、石磨仔、磨仔草、磨档草、金花草、唐挡草、帽笼子、磨笼子、磨盆草、印度苘麻、牛响草、磨挡草、木磨子、苘麻、磨谷子、磨龙子、牛姑仔磨、复盆子、半截磨、假茶仔、挨砻地堵、磨砻草、磨盘花、累子草、米兰草、帽子盾、倒绋草、四米草、研仔盾草
味性:甘、淡,平。
归经:肺;肾经。
主治:清热,利湿,开窍,活血。治泄泻,淋病,耳鸣耳聋,疝气,痈肿,荨麻疹。磨盘草
别名:篱障花、清明篱、白饭花、鸡肉花、猪油花、朝开暮落花、里梅花、疟子花、喇叭花、白玉花、藩篱花、打碗花、灯盏花、白面花、朝开幕落花、白槿花、桐树花、大碗花、碗盖花、扁状花、苦松花、水槿花、槿铃花、新米花、饭汤花、旱莲花、水昌花、槿树花、三七花、扦金花、木荆花、芭壁花、木红花、肉花、白木棉花、白水绵花、白棉花
味性:甘,平。
归经:脾;肺;肝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治肠风泻血,痢疾,白带。木槿花
别名:绵还阳草、猫耳朵、石花子、崖青叶、石胆草、翻魂草、蝴蝶草、铁鹞子、八宝茶、猫爪七、菜蝴蝶、猫耳草、牛舌头、小号病毒草、四瓣草、地虎皮、地膏药、还魂草
味性:味苦;性平。
归经:肺经.。
主治:散瘀,止血,解毒。用于创伤出血,跌打损伤,肠炎,中耳炎。牛耳草
别名:牛尾蕨、土春根、牛尾结、马尾伸筋、七层楼、金刚豆藤、草菝葜、马尾伸根、过江蕨、老龙须、大伸筋草、千层塔、鲤鱼须、山豇豆、背梁骨、摇边竹、白须公、软叶菝葜
味性:甘苦,平。
归经:肝;肺经。
主治:祛风湿;通经络;祛痰止咳。主风湿痹证;劳伤腰痛;跌打损伤;咳嗽气喘。牛尾菜
别名:龙鳞草、午时合、金钱草、午时灵、叠钱草、钱排草、双排钱、金钱豹、四季春、钱串草、双金钱、纸钱剑、猎狸尾草、双排钱金钱豹、四季青
味性:味淡;苦;性平。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祛风利水,散瘀消肿。治感冒,风湿痹痛,水肿臌胀,喉风,牙痛,跌打肿痛。排钱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