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味的平性中药列表/3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谷木

别名:爬石榕

味性:味苦;微辛;性平。

主治:活血止痛。主腰背疼痛;跌打肿痛。谷木

瓜子金
瓜子金

别名:辰砂草、金锁匙、瓜子草、挂米草、竹叶地丁、金牛草、神砂草、地藤草、远志草、小远志、惊风草、瓜米细辛、鱼胆草、蓝花草、产后草、山黄连、银不换、拦路枝、小金盆、鸡拍翅、铁线风、瓜子莲、女儿红、歼疟草、小英雄、散血丹、通性草、黄瓜仁草、接骨红、二月花、丁蒿、苦远志、叶地丁、小叶地丁草、小叶瓜子草、高脚瓜子草、铁铣草、黄瓜位草、地风消、铁箭风、小丁香、小万年青、蓝花地丁、火草杆、慢惊药、地丁、直立地丁、紫花地丁、苦草、七寸金、蚋仔草、铁钓竿、铁甲草、紫金花

味性:辛苦,平。

归经:肺;胃;心经。

主治:镇咳,化痰,活血,止血,安神,解毒。治咳嗽痰多,吐血,便血,怔忡,失眠,咽喉肿痛,痈疽疮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瓜子金

灌木蒲桃

味性:味苦;辛;性平。

主治:驱蛔。主蛔虫腹痛。灌木蒲桃

光梗丝石竹

味性:微甘;辛;性平。

主治:止咳;化痰。主咳嗽。光梗丝石竹

光素馨

别名:三叉叶

味性:苦、辛,平。

主治:祛风除湿,行血止痛。主治风湿关节痛,腰痛,感冒发热,全身酸痛,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光素馨

光头前胡
光头前胡

别名:岩防风、棕包头、鸡肢前胡、独活、岩棕、官防风

味性:味辛;苦;性平。

归经:归肺;肝经。

主治:宣肺祛痰;降气止咳;定惊。主感冒;咳嗽;痰喘;胞闷;风湿痛;小儿惊风。光头前胡

广西狗牙花

别名:大驳骨、山狮子

味性:苦;辛;性平。

主治:活血止痛。主跌打损伤;骨折肿痛。广西狗牙花

广香藤
广香藤原生态广香藤

别名:降香藤、钻山风、铁牛钻石、香藤、黑风藤、小香藤、香藤风、铁钻、笼藤、山龙眼藤、飞扬藤、古风子、藤龙眼

味性:微辛;平。

归经:肝;胃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腰痛;胃痛;跌打损伤。广香藤

鬼臼
鬼臼

别名:爵犀、马目毒公、九臼、天臼、马目公、解毒、术律草、羞天花、羞寒花、害母草、八角盘、独脚莲、独荷草、旱荷、山荷叶、八角镜、金星八角、独叶一枝花、千斤锤、一碗水、江边一碗水、独荷莲、独角莲、八角乌

味性:苦辛,平。

主治:祛痰散结,解毒祛瘀。治痨伤,咳嗽,吐血,胃痛,瘿瘤,瘰疬,痈肿,疔疮,跌打,蛇伤。鬼臼(图)

桂木

别名:狗果树、白桂木、大叶胭脂

味性:果:甘、酸,平;根:辛,微温。

主治:果:清肺止咳,活血止血。用于肺结核咳血,支气管炎,鼻衄,吐血,咽喉肿痛。;根:健胃行气,活血祛风。用于胃炎,食欲不振,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桂木

蝈蝈
蝈蝈

别名:螽斯、聒聒儿、郊游子、聒子、聒聒、山蝈蝈

味性:味辛;微甘;性平。

主治:解毒,行水,止痛。主治中耳炎,水肿及腰腿疼痛。蝈蝈

过江藤

别名:苦舌草、番梨仔草、蓬莱草、大二朗箭、水黄芹

味性:微苦、辛,平。

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痢疾,急性扁桃体炎,咳嗽咯血,跌打损伤;外用治痈疽疔毒,带状疱疹,慢性湿疹。过江藤

海门冬

别名:海菜

味性:辛;苦;咸;平。

归经: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主瘰疬;瘿瘤。海门冬

海通

别名:白灯笼、木常山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通络。主半身不遂;小儿麻痹后遗症。海通

韩信草

别名:大力草、耳挖草、金茶匙、大韩信草、顺经草、调羹草、红叶犁头尖、大叶半枝莲、笑花草、虎咬癀、向天盏、印度黄芩、笑药草、半枝莲、合耳花、龙游香草、钩头线

味性:辛苦,平。

归经:归心;肝;肺经。

主治:祛风,活血,解毒,止痛。治跌打损伤,吐血,咳血,痈肿,疔毒,喉风,牙痛。韩信草

旱荷叶

味性:味辛;甘;性平。

主治:经痰;止咳。主咳嗽痰多。旱荷叶

杭州荠薴

味性:味辛;性平。

主治:发表;祛暑;和中;解毒。主感冒;咽肿;中暑;呕吐;消化不良;阴痒;皮肤瘙痒。杭州荠薴

合血香

别名:排草、南排草

味性:辛;甘;性平。

归经:肝;肺经。

主治:疏风宣肺;止咳平喘。主感冒;咳嗽;哮喘。合血香

合掌消

别名:土胆草、合掌草、神仙对坐草、硬皮草、合同硝、神仙对座草、肿三消、牛皮消、扶地龙、水马尾、抱茎白前、野豆蕉

味性:味苦;辛;性平。

归经:肺;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湿;活血消肿。主风湿痹痛;偏头痛;腰痛;月经不调;乳痈;痈肿疔毒。合掌消

和他草

别名:仙人撒网、满地毡

味性:辛微甘,平。

主治:祛湿,驱风,消炎,解毒。治白带,痈疖,乳腺炎。和他草

核桃楸

别名:山核桃、胡桃楸

味性:种仁:甘,温;青果:辛,平;树皮:苦、辛,平。

主治:种仁:敛肺定喘,温肾润肠。用于体质虚弱,肺虚咳嗽,肾虚腰痛,便秘,遗精,阳痿,尿路结石,乳汁缺少。;青果:止痛。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痛;外用治神经性皮炎。;树皮:清热解毒。用于细菌性痢疾,骨结核,麦粒肿。核桃楸

核桃楸果

别名:胡桃楸、马核果、楸马核果、马核桃、山核桃

味性:辛;微苦;性平。

归经:胃经。

主治:行气止痛。主脘腹疼痛;牛皮癣。核桃楸果

核子木

味性:辛;苦;平。

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核子木

黑风散根

别名:广藤根

味性:辛;平。

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止咳。主疮疖痈肿痛;咽喉肿痛;咳嗽;毒蛇咬伤。黑风散根

黑龙串筋

别名:大叶勾儿茶、黑观音

味性:涩微辛,平。

主治:舒筋络,祛风湿,散瘀止痛。治风湿关节痛,腰腿痛,痛经,淋巴结核,肾炎水肿。黑龙串筋

黑山蔗

别名:香蕉兰、蕉兰

味性:辛;微苦;平。

归经:入肝、肾二经。

主治:舒筋活络;活血止痛。主跌打闪挫;骨折筋伤。黑山蔗

黑腺珍珠菜

别名:满天星

味性:苦;辛;性平。

主治:活血;解蛇毒。主闭经;毒蛇咬伤。黑腺珍珠菜

红背桂
红背桂

别名:叶背红、金琐玉、金锁玉、箭毒木、天青地红

味性:辛、微苦,平。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红背桂

红背马蓝

味性:味苦;辛;性平。

主治:活血散瘀;清热解毒。主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尽;湿热痢疾;疔疮痈肿;跌打损伤;骨折。红背马蓝

红花菜

别名:米布袋、碎米荠、翘摇、翘翘花、野蚕豆、紫云英、荷花紫草、荷花莨、荷花郎、莲花草、花草、螃蟹花、灯笼花、米伞花、野鸭草、斑鸠花、滚龙珠、米筛花草、红花草、花菜、红花郎、草籽

味性:甘辛;平。

归经:心;肝;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风痰咳嗽,喉痛,火眼,疔疮,带状疱疹,外伤出血。红花菜

红花寄生

别名:红花寄、柏寄生、桃树寄生、红花桑寄生、寄脏匡、寄居花童

味性:辛;苦;性平。

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活血解毒。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胃痛;乳少;跌打损伤;疮疡肿毒。红花寄生

红花锦鸡儿
红花锦鸡儿

味性:甘微辛,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健脾强胃,活血催乳,利尿通经。治虚损劳热,阴虚喘咳,淋浊白带。红花锦鸡儿

红椋子

味性:味辛;性平。

主治:祛风止痛;舒筋活络。主风湿痹痛;劳伤腰腿痛;肢体瘫痪。红椋子

红母鸡草
红母鸡草

别名:粘人草、粘草、粘波波、小百解菜、籽蚂蟥、红毛鸡草

味性:甘辛;平。

归经:肝经。

主治:祛瘀调经,解毒,止痛。主跌打损伤,子宫脱垂,脱肛,闭经,牛皮癣,牙痛,头痛。红母鸡草

红千层
红千层

味性:味辛;性平。

归经:归肺经。

主治:祛风;化痰;消肿。主感冒;咳喘;风湿痹痛;湿疹;跌打肿痛。红千层

红山药

别名:红孩儿、野红薯、粘薯、羊角山药、草巴山药、苦山药、盘薯

味性:苦;微辛;平。

主治:通经活络,止血,止痢。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腰肌劳损,外伤出血。红山药

厚叶子树

别名:千年青、百年青、黑果清香桂

味性:辛;苦;平。

主治:活血行气;消肿止痛。主胃脘疼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厚叶子树

鲎肉
鲎肉

别名:鲎鱼肉

味性:辛咸,平。

归经: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明目;解毒消肿。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痔疮;脓疱疮。鲎肉

胡萝卜叶

别名:胡萝卜英、胡萝卜缨子

味性:味辛;甘;性平。

主治:理气止痛;利水。主脘腹痛;浮肿;小便不通;淋痛。胡萝卜叶

胡荽子

别名:芫荽子

味性:味辛;酸;性平。

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主治:透疹,健胃。治痘疹透发不畅,饮食乏味,痢疾,痔疮。胡荽子

葫芦茶根

味性:味微苦;辛;性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风热咳嗽,肺痈,黄疸,痈肿,瘰疬,骨痨。葫芦茶根

虎耳还魂草

别名:还魂草、九倒生、滴滴花、石莴苣

味性:味微辛;性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健脾;化瘀;止血。主小儿疳积;跌打损伤;刀伤出血。虎耳还魂草

虎掌草
虎掌草原生态虎掌草虎掌草

别名:溪畔银莲花、白花虎掌草、见风青、见风黄、蜜马常、汉虎掌、野棉花、见风蓝、乌骨鸡、羊九、狗脚迹、土黄芩、五朵云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肺;胃;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舒筋。治喉蛾,痄腮,瘰疬结核,痈疽肿毒,疟疾,风湿疼痛,胃痛,跌打损伤。虎掌草

护心草

别名:旋颖莎草、旋鳞莎草、附心草

味性:淡、辛,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行气养血;调经。主月经不调;痛经。护心草

花杜仲藤

别名:有用花皮胶藤、刺耳南、刺耳蓝、花喉崩、喉崩癞、头钳模、眼角蓝

味性:苦;微辛;性平。

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消肿;解毒。主小儿麻痹后遗症;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疮毒。花杜仲藤

华凤仙

别名:水指甲花、象鼻花

味性:味微苦辛,性平。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拔脓。华凤仙

华南毛蕨
华南毛蕨

别名:冷蕨棵、大风寒

味性:辛;平;微苦。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感冒;痢疾。华南毛蕨

华卫矛

别名:杜仲藤

味性:苦;辛;平。

主治:祛风除湿;强壮筋骨。主风湿腰腿痛;肾虚腰痛;跌打损伤;高血压病。华卫矛

槐耳
槐耳

别名:槐糯、槐菌、槐鸡、槐鹅、槐蛾、赤鸡、槐檽

味性:苦;辛;性平。

归经:肝;脾;大肠经。

主治:止血;止痢;抗癌。主痔疮出血;便血;崩漏;痢疾;肝癌;肝炎。槐耳

黄葛树

别名:大叶榕、马尾榕、雀树、黄桷树

味性:根:微辛,凉;叶:涩,平。

主治:根: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用于风湿骨痛,感冒,扁桃体炎,眼结膜炎。;叶:消肿止痛。外用治跌打肿痛。黄葛树

黄花岩松

别名:玉蝴蝶

味性:辛,平。

主治:清热消炎。用于肝炎;外用治中耳炎,烧烫伤。黄花岩松

黄花仔

别名:吸血草、索仔草

味性:性平,味甘微辛。

主治:活血行气,清热解毒。治肝炎,痢疾,腰肌劳损,乏力,脓疡。黄花仔

黄荆

别名:黄荆条、黄荆子、布荆、荆条、五指风、五指柑

味性:根、茎:苦、微辛,平;叶:苦,凉;果实:苦、辛,温。

主治:根、茎:清热止咳,化痰截疟。用于支气管炎,疟疾,肝炎。;叶:化湿截疟。用于感冒,肠炎,痢疾,疟疾,泌尿系感染;外用治湿疹,皮炎,脚癣,煎汤外洗。;果实:止咳平喘,理气止痛。用于咳嗽哮喘,胃痛,消化不良,肠炎,痢疾。;鲜叶:捣烂敷,治虫、蛇咬伤,灭蚊。;鲜全株:灭蛆。黄荆

黄荆枝

别名:黄金条

味性:味辛;微苦;性平。

归经:心;肺;肝经。

主治:祛风解表,消肿解毒。治感冒,咳嗽,喉痹肿痛,风湿骨痛,牙痛,烫伤。黄荆枝

黄龙藤

别名:五香藤、通气香、铁骨散、小血藤、蛇毒药、拔毒散、小红袍、岩青叶、大红袍、满山香、滑藤、紫龙、血藤、五沙藤

味性:苦;辛;性平。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流感;痈肿疮毒;毒蛇咬伤;风湿麻木;跌打损伤;月经不调。黄龙藤

黄毛山牵牛

味性:味甘;辛;性平。

主治:解毒消肿;止痛。主痈肿初起;跌打伤痛。黄毛山牵牛

黄皮叶

别名:油皮、油梅

味性:辛;苦;平。

归经:肺经。

主治:疏风解表,除痰行气。治温病身热,咳嗽哮喘,气胀腹痛,黄肿,疟疾,小便不利,热毒疥癞。黄皮叶

黄杞
黄杞

别名:黄榉、土厚朴[广西]

味性:树皮:微苦、辛,平;叶:微苦,凉。

主治:树皮:行气,化湿,导滞。叶:清热止痛。;脾胃湿滞,胸腹胀闷,湿热泄泻:树皮2~3钱,水煎服。;疝气腹痛,感冒发热:叶4~5钱,水煎服。黄杞

黄杞皮

别名:土厚朴、假玉桂

味性:微苦;辛;性平。

主治:行气;化湿;导滞。主脾胃湿滞;脘腹胀闷;泄泻。黄杞皮

黄山药

别名:黄姜、姜黄草、知母山药、小哨姜黄、老虎姜

味性:甘、微辛,平。

主治: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胃痛,跌打损伤;外用治淋巴结结核。黄山药

黄杨

别名:瓜子黄杨、千年矮、乌龙木

味性:苦、辛,平。

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活血。用于风湿关节痛,痢疾,胃痛,疝痛,腹胀,牙痛,跌打损伤,疮疡肿毒。黄杨(图)

黄杨根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止咳;清热除湿。主风湿痹痛;伤风咳嗽;湿热黄疸。黄杨根

灰包

别名:牛屎菰、蛇枕、多形马勃、马皮泡、灰泡

味性:淡;辛;性平。

归经:肺经。

主治:清热利咽;解毒敛疮;止血。。主急性咽喉炎;肺炎;肺脓肿;鼻衄;外伤出血。灰包

灰锤

味性:辛;性平。

主治:清肺利咽;解毒消肿;止血。主感冒后咳嗽;咽喉肿痛;音哑;外伤出血。灰锤

灰钉

味性:辛;性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肺利咽;解毒消肿;止血。主咳嗽;音哑;咽喉肿痛;外伤出血。灰钉

灰凤梨

味性:辛;性平。

主治:止血;消肿。主外伤出血;冻疮破溃。灰凤梨

灰叶南蛇藤

味性:辛;平。

主治:散瘀;止血。主跌打损伤;刀伤出血;肠风便血。灰叶南蛇藤

回心草
回心草

别名:茴心草、茴薪草、铁脚一把伞、岩谷伞、大叶藓、铁脚一把伞、太阳草

味性:辛、苦,平。

归经:心经。

主治:安神镇静。治心脏病心慌、心悸,神经衰弱。回心草

茴香虫

别名:黄凤蝶、金凤蝶、芹菜金凤蝶[成虫名]、蘹香虫

味性:甘、辛,平。

归经:肝;胃经。

主治:理气;化瘀;止痛。主胃脘痛;疝气腹痛;呃逆;噎膈。茴香虫

火索麻

别名:假芝麻、癞皮树、火索木、坡皮麻、鞭龙、大麻树、黎仔麻木、买买刘才、野芝麻、麻纽塞、扭索麻

味性:辛;苦;平。

归经:胃经。

主治:理气止痛。主慢性胃炎;胃溃疡;肠梗阻;肠炎腹泻。火索麻

火焰兰
火焰兰

别名:红珊瑚、山观带、山裙带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化瘀。主风湿痹痛;骨折。火焰兰

火油草

别名:走马风

味性:辛,平。

主治:祛风活血;通络止痛。主头头风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火油草

鸡脚参

别名:化积药、山萝卜、地葫芦、直管花

味性:辛、甘,平。

主治:祛风利尿,镇痛化积,接骨生肌。用于食积,脉管炎,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痛;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鸡脚参

鸡眼草(图)

别名:人字草、三叶人字草、掐不齐、老鸦须、铺地锦、白斑鸠窝、斑珠科、公母草、牛黄黄、炸古基、小蓄片、妹子草、红花草、地兰花、土文花、满路金鸡、细花草、鸳鸯草、夜关门、铺地龙、蚂蚁草、莲子草、花花草、夏闭草、小延边草、花生草、白萹蓄、小关门、瞎眼草、小号苍蝇翼、红骨丹、白扁蓄、小号苍蝇草

味性:甘、辛,平。

归经:肝;脾;肺;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治感冒发热,暑湿吐泻,疟疾,痢疾,传染性肝炎,热淋,白浊。鸡眼草

鸡爪花

别名:鸡爪藤、黑骨头

味性:辛;性平。

主治:清热明目;理气止痛。主眼睑肿;腹痛。鸡爪花

鸡爪槭
鸡爪槭

别名:小叶五角鸦枫、阿斗先、柳叶枫

味性:辛;微苦;平。

主治:止痛,解毒。用于腹痛;外用治痈疖肿毒。鸡爪槭

蒺藜苗

别名:蒺藜蔓

味性:味辛;性平。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止痒;消痈。主暑湿伤中;呕吐泄泻;鼻塞流涕;皮肤风痒;疥癣;痈肿。蒺藜苗

寄马桩

别名:鸡麻抓、赫勒尼-努德[蒙名]

味性:辛,平。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杀虫,止痒。外用治神经性皮炎,牛皮癣,疮疖痈肿。寄马桩

寄生黄

别名:鹿仙草、见根生、地杨梅、土里开花、鹿心草、红菌、牛奶菌、鸡心七、文王一支笔、接木怀胎、观音莲、黄药子、借母怀胎、儿子不离母、葛菌

味性:辛,平。

归经:肺;胃;肝经。

主治:理气健胃,清热利湿,解毒。治胃气痛,黄疸病,痔疮。寄生黄

假通草树皮

味性:味辛;微苦;性平。

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伤肿。假通草树皮

假茼蒿

别名:野茼蒿、冬风菜

味性:辛,平。

主治:行气,利民治水肿。假茼蒿

尖顶地星

别名:地星、土星菌、马勃

味性:辛,平。

主治:消肿、止血、清肺、利喉、解毒。尖顶地星

尖山橙
尖山橙

别名:竹藤、乳汁藤、藤皮黄、鸡腿果、石芽枫、黄狗合藤、咛头果、乳藤、岩山枝、驳筋树

味性:苦;辛;性平。

主治:祛风湿;活血。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尖山橙

尖头蚱蜢

别名:扦担蚂蚱、老扁担、尖担牙子、小尖头蝗、老扁、挂搭扁

味性:辛,平。

主治:主治咳嗽,惊风,痧胀,冻疮。外用拔枪弹。尖头蚱蜢

剪草

别名:翦草、四块瓦、土细辛、四叶对、银线草、四对草

味性:辛;苦;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祛风活血;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疮疖癣疥;毒蛇咬伤。剪草

建兰根

别名:土续断、兰根)、兰花根

味性:辛,平。

主治:顺气,和血,利湿,消肿。治咳嗽吐血,肠风,血崩,淋病,白浊,白带,跌打损伤,痈肿。建兰根

建兰花

味性:味辛,平。

归经:入心、脾、肺三经。

主治:理气,宽中,明目。治久咳,胸闷,腹泻,青盲内障。建兰花

建兰叶

味性:味辛,平。

归经:入心、脾、肺三经。

主治:清热,凉血,理气,利湿。治咳嗽,肺痈,吐血,咯血,白浊,白带,疮毒,疔肿。建兰叶

姜黄草

别名:黄姜、老虎姜、猴节莲

味性:微辛;微辛;平。

主治:理气止痛;解毒消肿。主胃气痛;吐泻腹痛;跌打劳伤;疮疡肿毒毒蛇咬伤。姜黄草

僵蛹
僵蛹

味性:味咸;辛;性平。

归经:肝;肺;胃经。

主治:清热镇惊;化痰止咳;消肿散结。主高热惊风;痉挛抽搐;癫痫;急性喉炎;肋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荨麻疹;高脂血症。僵蛹

绛梨木

别名:叫梨子、乌槎子、绛耳木、叫铃子、牛筋刺、鹿角刺、乌苕子刺、黑龙须

味性:苦、辛,平。

主治:消食顺气,活血祛瘀。用于食积腹胀,食欲不振,胃痛,嗳气,跌打损伤,痛经。绛梨木

接骨木叶

味性:味辛;苦;性平。

主治:活血,行瘀,止痛。治跌打骨折,风湿痹痛,筋骨疼痛。接骨木叶

金边龙舌兰
金边龙舌兰

别名:金边兰、割舌兰、金边假菠萝、金边菠萝麻、金边百年兰、金边莲、龙舌兰、黄边龙舌兰

味性:辛,平。

主治:润肺,化痰,止咳。治虚劳咳嗽,吐血,哮喘。金边龙舌兰

金刚刺
金刚刺

别名:金刚藤

味性:味苦辛,性平。

主治:除风湿,活血,解毒,镇惊息风,抗癌。治风湿腰腿痛,小儿惊风,肠炎,疮疖,瘰疬,癌肿。金刚刺

金刚散

别名:红十字创粉、大接骨丹、见肿消、红赤葛、红内消、赤葛、赤木通、野蒲桃根、五爪金、野葡萄根、玉葡萄根、枪花药、五爪龙、破石珠、红母猪藤、飞蜈蚣藤、乌血藤、三叶藤、红狗杨

味性:辛,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祛风活络,消肿解毒,止血生肌。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痈肿疔疮。金刚散

金橘核

别名:金橘子

味性:酸、辛、平。

归经:入肝、肺二经。

主治:治目疾、喉痹,消瘰疬结核。(性味以下出《本草再新》)。金橘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