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味的平性中药列表/4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三匹叶

别名:豆角柴

味性:苦涩,平。

主治:通经活血,舒筋络,收敛止痛。主治腹泻,赤白痢,慢性肝炎,腹痛,风湿痛,痛经。三匹叶

三叶金锦香

味性:味甘;涩;性平。

主治:补肾;止泻;止血。主肾虚腰痛;泄泻;外伤出血。三叶金锦香

三羽叉蕨

别名:鸡爪蕨、大叶入地蜈蚣、昏头鸡

味性:涩;平。

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止血。主风湿骨痛;痢疾;外伤出血;毒蛇咬伤。三羽叉蕨

沙松果

别名:榧子、云南榧子、滇榧子、土榧子、杉松果

味性:涩;微苦;性平。

主治:杀虫消积;润肠通便。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便秘;痔疮。沙松果

沙枣胶

味性:味涩;微苦;性平。

归经:肾经。

主治:接骨续筋;活血止痛。主骨折。沙枣胶

山崩砂

别名:柏拉木、黄京木、山甜娘

味性:涩、微酸,平。

主治:收敛止血,消肿解毒。主治产后流血不止,月经过多,肠炎腹泻。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疮疡溃烂。山崩砂

山兵豆

味性:涩,平。

主治:消炎,收敛,止泻。主治痢疾,肠炎,肠结核,肝炎,肾炎,小儿疳积。山兵豆

山刺梨

别名:刺梨根、绢毛蔷薇、色瓦

味性:甘酸涩,平。

归经:脾;大肠经。

主治:健脾助运,止痢。主积食腹胀;肠鸣腹泻。山刺梨

山杜仲

别名:飞天驳、土杜仲[广东]、木杜仲[广西]

味性:淡、涩,平。

归经:肝;肾;脾经。

主治:祛风湿,强筋骨。用于风湿骨痛,腰膝酸痛,跌打疼痛。山杜仲

山矾叶

味性:酸;涩;微甘;性平。

归经:肺;胃经。

主治:清热,收敛。治肺结核咯血,便血,久痢,急性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烂弦风眼。山矾叶

山红稗

别名:山稗子、红稗、浆果苔草、芭茅草

味性:根:苦、涩,凉;种子:甘、辛,平。

主治:根:调经止血。用于鼻衄,便血,月经过多,产后出血。;种子:透疹止咳,补中利水。用于麻疹,水痘,百日咳,脱肛,浮肿。;全草兼具根与种子之功用。山红稗

山黄麻

别名:山麻木、九层麻、麻桐树、山角麻、山王麻

味性:涩,平。

主治:散瘀,消肿,止血。;跌打瘀肿:鲜根皮捣烂,酒炒,外敷。;外伤出血:鲜叶捣烂外敷,或叶研粉撒患处。山黄麻

山黄麻叶

味性:涩;性平。

主治:止血。主外伤出血。山黄麻叶

山莓
山莓

别名:三月泡[湖南、四川]、五月泡[广东]、刺葫芦、吊杆泡、薅秧泡、黄莓、大麦泡、猪母泡、高脚泡

味性:根:苦、涩,平;叶:苦,凉。

主治:根:活血,止血,祛风利湿。用于吐血,便血,肠炎、痢疾,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白带。叶:消肿解毒。外用治痈疖肿毒。山莓

山枇杷根

味性:苦;涩;平。

归经:肝经。

主治:收敛止血。主崩漏。山枇杷根

山枇杷叶

味性:涩;平。

归经:胃;肺经。

主治:降气化痰;敛肺止咳。主风热鼻塞;咳喘久患。山枇杷叶

山棯子

别名:豆棯干

味性:甘涩,平。

主治:养血,止血,涩肠,固精。治血虚,吐血,鼻衄,便血,痢疾,脱肛,耳鸣,遗精,血崩,带下。山棯子

山乌珠叶
山乌珠叶

味性:味苦;微涩;性平。

主治:解毒敛疮;止汗。主烫伤;盗汗。山乌珠叶

山五味子

别名:老米酒、冷饭子、糯米果、冷饭团

味性:味酸;涩;微甘;性平。

主治:解表;清热;解毒;止咳。主感冒;咳嗽;头痛;口疮;血热吐衄。山五味子

山五味子根

味性:味甘;微苦;微涩;性平。

主治:解毒;止血;止泻。主肠炎;痢疾;崩漏;先兆流产;荨麻疹。山五味子根

山五味子叶

味性:味甘;微苦;微涩;性平。

主治:消肿止痛;敛疮生肌。主骨折;疖肿;跌打损伤。山五味子叶

山枝仁

别名:芭豆、崖花子、榨木仁、土连翘、广枝仁

味性:性平,味苦涩。

归经:入肺,脾。

主治:大肠三经。清热,生津止渴。治虚热心烦,口渴咽痛,泻痢后重,倦怠乏力。山枝仁

上山龙

别名:大接骨丹、兰果野葡萄、过山龙、蓝果野葡萄、扁担藤

味性:酸、辛、涩,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血。主风湿痹痛;血瘀崩漏;跌打损伤。上山龙

少花柏拉木

味性:味涩;微苦;性平。

主治:拔毒生肌;杀虫。主疮疖肿毒;疥疮。少花柏拉木

蛇疙瘩

别名:红姜、野黄姜、岩陀、毛头寒、半边伞、紫姜、大红袍、岩七、红升麻[云南]

味性:苦、微甘、涩,平。

主治:消炎止痢,调经止痛,止血。用于肠炎,菌痢,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疼痛,骨折,跌打瘀血肿痛。蛇疙瘩

狮子尾

别名:麒麟尾、龟背竹、麒麟叶

味性:淡、涩,平。

主治:清热润肺,消炎解毒,舒筋活络,散瘀止痛。;发热,咳嗽,胃痛,肠伤寒。用根或叶0.5~1两(小儿酌减),水煎服。;毒蛇咬伤。用叶揉烂敷患处。;跌打瘀肿,风湿痹痛。茎叶适量,捣烂,加酒适量,蒸熟,内服药液20~30毫升,余药外敷或外擦患处。狮子尾

十姊妹
十姊妹

别名:七姊妹、姊妹花

味性:苦平;微涩。

归经:肝;胆经。

主治:清热化湿,疏肝利胆。主黄疸;痞积;妇女白带。十姊妹

石豇豆

别名:石小豆、点子草

味性:淡涩,平。

归经:脾;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健脾消疳;利尿通淋;止血。主风湿疼痛;劳伤腰痛;小儿疳积;淋浊;白带;崩漏;鼻衄。石豇豆

石老虎

别名:石参、岩五加、石丁香

味性:微苦、涩,平。

主治:壮筋骨,除湿止痛,利水解毒。主治营养不良性水肿,跌打损伤,湿疹,肾虚,腰痛。石老虎

石彭子

别名:崖石榴、巴梨子、崖荔子、石彭彭、小木莲、冰粉子、木馒头、崖梨子、牛奶浦、崖荔枝、岩枇杷、吊攀子

味性:甘涩;平。

归经:肺经。

主治:消肿止痛;止血。主睾丸偏坠;跌打损伤;内痔便血。石彭子

石霜

味性:苦、微涩,平。

归经:肾经。

主治:止血;敛疮;涩精。主外伤出血;烫火伤;梦遗。石霜

柿蒂
柿蒂柿蒂

别名:柿钱、柿丁、柿子把、柿萼

味性:苦涩,平。

归经:胃经。

主治:降逆下气。主呃逆;噫气;反胃。柿蒂(图)

柿根
柿根

别名:狐柿子根皮、柿子根、柿于根

味性:涩;性平。

主治:凉血止血。治血崩,血痢,痔疮。柿根

柿木皮

味性:涩;性平。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主下血;;烫火伤。柿木皮

栓皮栎

别名:青杠碗、软木栎、粗皮栎、白麻栎

味性:苦、涩,平。

主治:止咳涩肠。主治咳嗽,水泻。外用治头癣。栓皮栎

水红木叶

别名:吊白叶、粉帕叶、炒面叶、揉白叶、粉桐叶、灰叶子、野灰靛叶、摸翻脸、翻脸叶、马番莲、抽刀红、捏面樟

味性:味苦;涩;性平。

主治:利湿解毒;活血。主赤白痢疾;泄泻;疝气;痛经;跌打损伤;尿路感染;痈肿疮毒;皮癣;口腔炎;烫火伤。水红木叶

水伤药

别名:水疔药、血经草

味性:性平,味苦酸涩。

主治:行气破血,消肿,解毒。治经闭,劳伤,疔疮。水伤药

水栀叶

别名:大花栀子

味性:涩;平。

归经:肝经。

主治: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水栀叶

四方木皮

别名:火焰木

味性:苦、涩,平。

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树皮:风湿骨痛,跌打肿痛。叶:外用治跌打肿痛。四方木皮

四照花皮

味性:味苦;涩;性平。

主治:清热解毒。主痢疾;肺热咳嗽。四照花皮

松打七

别名:鹿角七、岩笃米花、猪尾七、石痨参

味性:苦、涩,平。

主治:祛风湿;活血止血。主风湿痹痛;跌打扭伤;内外伤出血。松打七

苏铁果

别名:无漏子、无漏果、千年枣、万岁枣、海枣

味性:苦;涩;性平。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平肝降压;镇咳祛痰;收敛固涩。主高血压病;慢性肝炎;咳嗽痰多;痢疾;遗精;白带;跌打;刀伤。苏铁果

酸藤木

别名:白背酸藤、通天霸、炮子藤、透地龙、鸡母酸、酸醋木、海底龙、入地龙

味性:酸涩,平。

主治:治咽喉肿痛,齿龈出血,脾虚泄泻,跌打瘀痛,痔疮。酸藤木

酸枣树皮

味性:味涩;性平。

主治:敛疮生肌;解毒止血。主烧烫伤;外伤出血;崩漏。酸枣树皮

索骨丹

别名:水五龙、慕荷、牛角七、红骡子、鬼灯檗、山藕、作合山、红药子、黄药子[陕西]

味性:苦、涩,平。

主治:凉血止血,消肿解毒。用于甲状腺肿,咽喉肿痛,衄血,吐血,咯血,崩漏,腹泻,痢疾,便血;外用治外伤出血,子宫脱垂。索骨丹

台湾榕
台湾榕

别名:长叶牛奶树、水牛奶、狗奶木、羊屎木、长叶牛乳树、羊乳子、羊奶子、牛奶果、大同木、天星木、水槟榔、仙人桃

味性:甘、微涩,平。

主治:柔肝和脾,清热利湿。主治急、慢性肝炎,腰脊扭伤,急性肾炎,泌尿系感染。台湾榕

痰药

别名:野杜仲[湖北]、四棱子

味性:微苦、涩,平。

主治:软坚散结,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用于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肾虚腰痛,风湿疼痛,闭经,痛经。痰药

糖茶藨

别名:色果策尔玛买巴

味性:甘涩,平。

主治:解毒。治肝炎。糖茶藨

桃金娘
桃金娘

别名:岗稔、山稔、多莲、当梨根、山旦仔、稔子树、豆稔、金丝桃、山稔子、山菍、豆稔干、稔果、多奶、山多奶、苏园子、石榴子、白碾子、水刀莲、乌肚子、当梨子、哆哞仔、稔子

味性:甘、涩,平。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养血止血;涩肠固精。主血虚体弱;吐血;鼻衄;劳伤咳血;便血;崩漏;遗精;带下;痢疾;脱肛;烫伤;外伤出血。桃金娘

桃金娘花
桃金娘花

别名:岗棯花、岗稔花

味性:味甘;涩;性平。

归经:归肺经。

主治:收敛止血。主咳血;咯血;鼻衄。桃金娘花

天蓝苜蓿

别名:接筋草[昆明]

味性:甘、微涩,平。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舒筋活络。用于黄疸型肝炎,便血,痔疮出血,白血病,坐骨神经痛,风湿骨痛,腰肌劳损。外用治蛇咬伤。天蓝苜蓿

天王七

别名:五转七、白暴七、鸡爪七、白果七

味性:苦涩,平。

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消食。主风湿腰腿痛;劳伤;跌打损伤;月经不调;食积。天王七

天王七果实

味性:味苦;涩;性平。

主治:调经止带。主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天王七果实

铁箭矮陀

别名:野皂角、篦子草

味性:微苦、涩,平。

主治:清热平肝,安神。用于痢疾,白内障,角膜混浊,失眠,癞皮疡。铁箭矮陀

铁树果
铁树果

别名:凤凰蛋、神仙米

味性:苦涩,平。

主治:化湿降;健脾和胃;祛痰止咳。。主肠炎;痢疾;消化不良;呃逆;气管炎;支气管炎。铁树果

铁丝七

别名:铜丝草、铁丝草、猪宗七、乌脚枪、钢丝草、铁扇子

味性:味甘微涩苦,性平。

归经:肺;肝;膀胱经。

主治:利水通淋;清热解毒。主肺热咳嗽;痢疾;黄疸;小便淋涩;痈肿;瘰疬;烫伤。铁丝七

铁苋
铁苋铁苋

别名:人苋、海蚌含珠、撮斗撮金珠、六合草、半边珠、野黄麻、王碗捧真珠、粪斗草、血见愁、凤眼草、肉草、喷水草、小耳朵草、大青草、猫眼草、蚬草、叶里藏珠、痢疾草、野麻草、蚌壳草、铁灯碗、筒筒草、七盏灯、血布袋、布袋口、皮撮珍珠、珍珠草、瓢里珍珠、玉碗捧真珠、田螺草、野苦麻、猫眼菜、寒热草、叶里仙桃、金畚斗、金盘野苋菜、沙罐草、灯盏窝、金石榴、茶丝黄、水芥、下合草、瓦片草

味性:苦涩,平。

归经:心;肺;大肠;小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积。主痢疾;泄泻;吐血;衄血;尿血;崩漏;小儿疳积;痈疖疮疡;皮肤湿疹。铁苋

铁仔

别名:碎米棵[果]、矮林子、野茶、豆瓣柴、小暴格蚤、冷饭果、霹拉子、小铁仔

味性:苦、涩,微甘,平。

主治:清热利湿,收敛止血。根或全株:肠炎,痢疾,血崩,便血,肺结核咯血,牙痛。叶外用治烧烫伤。铁仔

通天蜡烛

别名:木菌子、土苁蓉

味性:味苦;微涩;性平。

主治:清热解毒;滋阴养血;止血。主淋病;梅毒;血虚;出血。通天蜡烛

铜绿

别名:铜青、生绿

味性:酸涩,平。

归经:肝;胆经。

主治:解毒,去腐,杀虫。外用治鼻瘜肉,眼睑糜烂,疮疡顽癣。铜绿

托盘

别名:树莓、牛迭肚

味性:果:酸、甘,温。

主治:根:苦、涩,平。果:补肝肾,缩小便。用于阳痿,遗精,尿频,遗尿。;根:祛风利湿。用于肝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托盘

乌榄
乌榄

别名:木威子、黑榄、乌橄榄

味性:酸涩,平。

归经:脾;肺经。

主治:止血;利水;解毒。主内伤吐血;咳嗽痰血;水肿;乳痈;外伤出血。乌榄

乌榄根

味性:淡;涩;平。

归经:肺经。

主治:止血;祛风湿;舒筋络。主内伤吐血;风湿痹痛;腰腿疼痛;;手足麻木。乌榄根

乌榄核
乌榄核

味性:甘;涩;平。

主治:止血。主外伤出血。乌榄核

乌头叶蛇葡萄

别名:过山龙、草葡萄、洋葡萄蔓、狗葡萄、草血蔹

味性:涩、微辛,平。

主治:散瘀消肿,祛腐生肌,接骨止痛。治骨折,跌打损伤,痈肿,风湿关节痛。乌头叶蛇葡萄

五桠果

别名:西湿阿地[僾尼]、西湿阿地

味性:酸;涩;平。

归经:心;大肠经。

主治:解毒;收敛。主肿胀;痢疾。五桠果

舞草

别名:红毛母鸡草、唱合草、风流草、自动草

味性:微涩,平。

主治:安神,镇静,祛瘀生新,活血消肿。;主治神经衰弱,胎动不安:全草0.5~1两,水煎服。;跌打肿痛,骨折:鲜全草捣烂,酒炒热外敷。;小儿疳积:全草煅炭研粉,每次5~8分,温开水冲服,日服3次。;风湿腰痛:全草0.5~1两,水煎服,并取鲜叶捣烂,酒炒外敷。;此外,尚可治精神病,狂犬咬伤。舞草

西藏桃叶珊瑚果

味性:味微苦;涩;性平。

主治:祛湿止带。主赤白带下。西藏桃叶珊瑚果

锡叶藤

别名:涩叶藤、糙米藤、水车藤、锡叶、涩藤、涩沙藤、大涩沙、涩谷藤、雪藤、擦锡藤

味性:酸;涩;平。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治肠炎,痢疾,脱肛,遗精,跌打。锡叶藤

细齿叶柃

味性:苦;涩;平。

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敛疮;止血。主风湿痹痛;泄泻;无名肿毒;疮疡溃烂;外伤出血。细齿叶柃

向阳花

味性:味微苦;涩;性平。

主治:清肝明目。主夜盲症;视力模糊。向阳花

橡木皮

别名:栎木皮、栎树皮

味性:苦;涩;性平。

主治:解毒利湿;涩肠止泻。主泄泻;痢疾;疮疡;瘰疬。橡木皮

小果蔷薇
小果蔷薇

别名:山木香、鱼杆子、小金樱、白花七叶树、七姊妹

味性:根:苦、涩,平。

主治:叶:苦,平。根:祛风除湿,收敛固脱。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腹泻,脱肛,子宫脱垂。叶:解毒消肿,用于治痈疖疮疡,烧烫伤。小果蔷薇

小果野葡萄

别名:葡萄血藤、野葡萄、大血藤

味性:涩,平。

主治:舒筋活血,清热解毒,生肌利湿。主治接骨,风湿瘫痪,劳伤,疮疡肿毒,赤痢。小果野葡萄

小果野葡萄藤

别名:补刀藤、穿过山、山葫芦、假葡萄、葡萄血藤、野葡萄、大血藤、果麻栓

味性:涩;平。

主治:舒筋活血;清热解毒。主风湿瘫痪;劳伤;赤痢;疮疡肿毒。小果野葡萄藤

小花酸藤子

别名:当归藤、虎尾草、筛萁蔃

味性:苦、涩,平。

主治:补血调经,强腰膝。用于贫血,闭经,月经不调,白带,腰腿痛。小花酸藤子

小酒瓶花

别名:红素馨、红花茉莉

味性:微苦、涩,平。

主治:通经活络,利尿。用于闭经,风湿麻木,小便不利。小酒瓶花

小喇叭

别名:千层石蕊、树格达、地喇叭

味性:咸、微涩,平。

主治:清凉止血。主咳血;外伤出血;汤伤。小喇叭

小婆婆纳

别名:百里香叶婆婆纳、仙桃草、地涩涩

味性:甘、苦、涩,平。

主治:活血散瘀,止血,解毒。主治月经不调,跌打内伤;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蛇咬伤。小婆婆纳

小朴松实

味性:涩;微辛;性平。

主治:平肝熄风;调经;止血;止带。主高血压病;头痛;头晕;心神不安;月经不调;崩漏;白带。小朴松实

小血藤叶

味性:甘;辛;微涩;性平。

主治:解毒消肿;散瘀止血。主疮疖肿毒;乳痈红肿;外伤出血;骨折;毒蛇咬伤。小血藤叶

小羊桃

别名:羊奶奶、软枣猕猴桃、圆枣子、牛奶果、牛奶子

味性:酸涩,平。

归经:肺;胃经。

主治:清热利湿;补虚益损。主风湿性关节痛;慢性肝炎;吐血;月经不调。小羊桃

小叶昏鸡头

味性:甘;微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杀虫。主鼻衄;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肠寄生虫病。小叶昏鸡头

斜叶榕叶

别名:半边刀

味性:苦;涩;性平。

主治:祛痰止咳;活血通络。主咳嗽;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斜叶榕叶

星宿菜

别名:假辣蓼、泥鳅菜、红根草、红气根、红七草、金鸡脚、百煎草、蛙霓草、黄鳅窜、红头绳、血丝草、红灯心、红筋仔、大田基黄、麻雀利、红筋草、地木回、拔血红、红香子、红梗草、田岸柴

味性:苦涩,平。

主治:活血,散瘀,利水,化湿。治跌打损伤,关节风湿痛,妇女经闭,乳痈,瘰疬,目赤肿痛,水肿,黄疽,疟疾,痢疾。星宿菜

血榧

别名:臭榧、榧子

味性:涩;苦;性平。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驱虫消积;润肺止咳。主食积腹胀;小儿疳积,虫积;肺燥咳嗽。血榧

鸭皂树皮

味性:酸;涩;平。

归经:肝经。

主治:收敛,止血,止咳。主遗精,白带,脱肛,外伤出血,慢性咳喘。鸭皂树皮

岩菖蒲
岩菖蒲

别名:岩七、兰花岩陀、蓝花岩陀、红岩七、芦山红岩七、岩参

味性:苦涩,平。

主治:止血生肌;健胃止泻。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便血,食积。岩菖蒲

岩豆藤根

味性:性平,味甘微涩。

主治:和血,解热。岩豆藤根

岩枇杷

别名:岩莴苣、蛛毛苣苔、回生草、红毛旋蒴、苣苔、旋蒴苣苔、消毒草

味性:味甘;微涩;性平。

主治:止咳;固脱;解毒。主咳嗽;子宫脱垂;痈疮红肿。岩枇杷

岩石松
岩石松

别名:龙胡子、龙胡须、旱灵草、中华石松

味性:苦;涩;平。

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主肢节酸痛;跌打损伤;带状疱疹;荨麻疹。岩石松

羊耳蒜

别名:鸡心七、算盘七、珍珠七、借母怀胎

味性:涩,平。

归经:脾;肝;胆经。

主治:止血止痛。用于崩漏,白带,产后腹痛。羊耳蒜

羊奶子

别名:四月子、牛奶子、木半夏

味性:酸、涩,平。

主治:平喘,活血,止痢。用于哮喘,痢疾,跌打损伤,痔疮。羊奶子

羊屎条根

别名:羊奶根、羊食子根

味性:味苦;涩;性平。

主治:治痢疾,下血,痔疮脱肛,风湿痹痛,白带,湿毒疮疡,跌打损伤。羊屎条根

羊蹄甲

别名:老白花[云南]、洋紫荆[广东]、猪迹羊蹄甲

味性:根:微涩,微凉;树皮:苦、涩,平;叶:淡,平;花:淡,凉。

主治:根:止血,健脾。用于咯血,消化不良。;树皮:健脾燥湿。用于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叶:润肺止咳。用于咳嗽,便秘。;花:消炎。用于肺炎,支气管炎。羊蹄甲

阳桃根

味性:味酸;涩;性平。

归经:膀胱;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涩精止带。主风湿痹痛;骨节风;瘫缓不遂;慢性头风;心胃气痛;遗精;白带。阳桃根

杨梅树

别名:大树杨梅、野杨梅

味性:涩,平。

主治:消炎,收敛,止泻,上血,止痛,治痢疾,肠炎,崩漏,胃痛。杨梅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