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味的平性中药列表/4
|
- 三匹叶
- 三叶金锦香
- 三羽叉蕨
- 沙松果
- 沙枣胶
- 山崩砂
- 山兵豆
- 山刺梨
- 山杜仲
- 山矾叶
- 山红稗
- 山黄麻
- 山黄麻叶
- 山莓
- 山枇杷根
- 山枇杷叶
- 山棯子
- 山乌珠叶
- 山五味子
- 山五味子根
- 山五味子叶
- 山枝仁
- 上山龙
- 少花柏拉木
- 蛇疙瘩
- 狮子尾
- 十姊妹
- 石豇豆
- 石老虎
- 石彭子
- 石霜
- 柿蒂
- 柿根
- 柿木皮
- 栓皮栎
- 水红木叶
- 水伤药
- 水栀叶
- 四方木皮
- 四照花皮
- 松打七
- 苏铁果
- 酸藤木
- 酸枣树皮
- 索骨丹
- 台湾榕
- 痰药
- 糖茶藨
- 桃金娘
- 桃金娘花
- 天蓝苜蓿
- 天王七
- 天王七果实
- 天王七叶
- 铁箭矮陀
- 铁浆
- 铁树果
- 铁丝七
- 铁苋
- 铁仔
- 通天蜡烛
- 铜绿
- 托盘
- 乌榄
- 乌榄根
- 乌榄核
- 乌头叶蛇葡萄
- 五桠果
- 舞草
- 西藏桃叶珊瑚果
- 锡叶藤
- 细齿叶柃
- 向阳花
- 橡木皮
- 小果蔷薇
- 小果野葡萄
- 小果野葡萄藤
- 小花酸藤子
- 小酒瓶花
- 小喇叭
- 小婆婆纳
- 小朴松实
- 小血藤叶
- 小羊桃
- 小叶昏鸡头
- 斜叶榕叶
- 星宿菜
- 血榧
- 鸭皂树皮
- 亚黑管菌
- 岩菖蒲
- 岩豆藤根
- 岩枇杷
- 岩石松
- 羊耳蒜
- 羊奶子
- 羊屎条根
- 羊蹄甲
- 阳桃根
- 杨梅树
- 下一页
别名:山稗子、红稗、浆果苔草、芭茅草
味性:根:苦、涩,凉;种子:甘、辛,平。
主治:根:调经止血。用于鼻衄,便血,月经过多,产后出血。;种子:透疹止咳,补中利水。用于麻疹,水痘,百日咳,脱肛,浮肿。;全草兼具根与种子之功用。山红稗

别名:三月泡[湖南、四川]、五月泡[广东]、刺葫芦、吊杆泡、薅秧泡、黄莓、大麦泡、猪母泡、高脚泡
味性:根:苦、涩,平;叶:苦,凉。
主治:根:活血,止血,祛风利湿。用于吐血,便血,肠炎、痢疾,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白带。叶:消肿解毒。外用治痈疖肿毒。山莓
别名:红姜、野黄姜、岩陀、毛头寒、半边伞、紫姜、大红袍、岩七、红升麻[云南]
味性:苦、微甘、涩,平。
主治:消炎止痢,调经止痛,止血。用于肠炎,菌痢,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疼痛,骨折,跌打瘀血肿痛。蛇疙瘩
别名:麒麟尾、龟背竹、麒麟叶
味性:淡、涩,平。
主治:清热润肺,消炎解毒,舒筋活络,散瘀止痛。;发热,咳嗽,胃痛,肠伤寒。用根或叶0.5~1两(小儿酌减),水煎服。;毒蛇咬伤。用叶揉烂敷患处。;跌打瘀肿,风湿痹痛。茎叶适量,捣烂,加酒适量,蒸熟,内服药液20~30毫升,余药外敷或外擦患处。狮子尾
别名:吊白叶、粉帕叶、炒面叶、揉白叶、粉桐叶、灰叶子、野灰靛叶、摸翻脸、翻脸叶、马番莲、抽刀红、捏面樟
味性:味苦;涩;性平。
主治:利湿解毒;活血。主赤白痢疾;泄泻;疝气;痛经;跌打损伤;尿路感染;痈肿疮毒;皮癣;口腔炎;烫火伤。水红木叶
别名:水五龙、慕荷、牛角七、红骡子、鬼灯檗、山藕、作合山、红药子、黄药子[陕西]
味性:苦、涩,平。
主治:凉血止血,消肿解毒。用于甲状腺肿,咽喉肿痛,衄血,吐血,咯血,崩漏,腹泻,痢疾,便血;外用治外伤出血,子宫脱垂。索骨丹

别名:长叶牛奶树、水牛奶、狗奶木、羊屎木、长叶牛乳树、羊乳子、羊奶子、牛奶果、大同木、天星木、水槟榔、仙人桃
味性:甘、微涩,平。
主治:柔肝和脾,清热利湿。主治急、慢性肝炎,腰脊扭伤,急性肾炎,泌尿系感染。台湾榕

别名:岗稔、山稔、多莲、当梨根、山旦仔、稔子树、豆稔、金丝桃、山稔子、山菍、豆稔干、稔果、多奶、山多奶、苏园子、石榴子、白碾子、水刀莲、乌肚子、当梨子、哆哞仔、稔子
味性:甘、涩,平。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养血止血;涩肠固精。主血虚体弱;吐血;鼻衄;劳伤咳血;便血;崩漏;遗精;带下;痢疾;脱肛;烫伤;外伤出血。桃金娘


别名:人苋、海蚌含珠、撮斗撮金珠、六合草、半边珠、野黄麻、王碗捧真珠、粪斗草、血见愁、凤眼草、肉草、喷水草、小耳朵草、大青草、猫眼草、蚬草、叶里藏珠、痢疾草、野麻草、蚌壳草、铁灯碗、筒筒草、七盏灯、血布袋、布袋口、皮撮珍珠、珍珠草、瓢里珍珠、玉碗捧真珠、田螺草、野苦麻、猫眼菜、寒热草、叶里仙桃、金畚斗、金盘野苋菜、沙罐草、灯盏窝、金石榴、茶丝黄、水芥、下合草、瓦片草
味性:苦涩,平。
归经:心;肺;大肠;小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积。主痢疾;泄泻;吐血;衄血;尿血;崩漏;小儿疳积;痈疖疮疡;皮肤湿疹。铁苋
别名:碎米棵[果]、矮林子、野茶、豆瓣柴、小暴格蚤、冷饭果、霹拉子、小铁仔
味性:苦、涩,微甘,平。
主治:清热利湿,收敛止血。根或全株:肠炎,痢疾,血崩,便血,肺结核咯血,牙痛。叶外用治烧烫伤。铁仔
别名:红毛母鸡草、唱合草、风流草、自动草
味性:微涩,平。
主治:安神,镇静,祛瘀生新,活血消肿。;主治神经衰弱,胎动不安:全草0.5~1两,水煎服。;跌打肿痛,骨折:鲜全草捣烂,酒炒热外敷。;小儿疳积:全草煅炭研粉,每次5~8分,温开水冲服,日服3次。;风湿腰痛:全草0.5~1两,水煎服,并取鲜叶捣烂,酒炒外敷。;此外,尚可治精神病,狂犬咬伤。舞草

别名:山木香、鱼杆子、小金樱、白花七叶树、七姊妹
味性:根:苦、涩,平。
主治:叶:苦,平。根:祛风除湿,收敛固脱。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腹泻,脱肛,子宫脱垂。叶:解毒消肿,用于治痈疖疮疡,烧烫伤。小果蔷薇
别名:假辣蓼、泥鳅菜、红根草、红气根、红七草、金鸡脚、百煎草、蛙霓草、黄鳅窜、红头绳、血丝草、红灯心、红筋仔、大田基黄、麻雀利、红筋草、地木回、拔血红、红香子、红梗草、田岸柴
味性:苦涩,平。
主治:活血,散瘀,利水,化湿。治跌打损伤,关节风湿痛,妇女经闭,乳痈,瘰疬,目赤肿痛,水肿,黄疽,疟疾,痢疾。星宿菜
别名:老白花[云南]、洋紫荆[广东]、猪迹羊蹄甲
味性:根:微涩,微凉;树皮:苦、涩,平;叶:淡,平;花:淡,凉。
主治:根:止血,健脾。用于咯血,消化不良。;树皮:健脾燥湿。用于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叶:润肺止咳。用于咳嗽,便秘。;花:消炎。用于肺炎,支气管炎。羊蹄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