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味的平性中药列表/2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扶桑根

味性:甘;涩;性平。

归经:肝;脾;肺经。

主治:治月经不调,血崩,白浊,白带。扶桑根

赶风柴
赶风柴原生态赶风柴

别名:节节红、饭汤叶、亚寨凡、大班鸠米、贼佬药、大斑鸠米、白花茶

味性:涩微辛苦;平。

归经:心经。

主治:散瘀止血;解毒消肿。主衄血;咳血;吐血;便血;跌打瘀肿;外伤出血;水火烫伤;疮毒溃烂。赶风柴

橄榄露

味性:味甘;酸;涩;性平。

归经:肺;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咽生津。主咽喉肿痛;咳嗽;咳血;泄泻;痢疾;烦渴。橄榄露

高山栲

别名:白猪栗、丝栗、椎栗

味性:辛、涩、微苦,平。

主治:收敛,止泻,解毒,消炎。;根或茎皮主治肠炎,腹泻。;果实主治心悸,耳鸣,腰痛。高山栲

高山瓦韦

别名:石豇豆、石小豆

味性:淡、微涩,平。

主治:祛风利湿,止血。用于风湿疼痛,腰痛,小便不利,白带,崩漏,鼻衄。高山瓦韦

公母草

别名:四方草

味性:味苦;涩;性平。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痢疾;腹泻;乳痈;肠前程;疮疖肿毒。公母草

勾儿茶

别名:枪子柴、牛脔子、铁包金、乌梢蛇

味性:味微涩,性平。

主治:祛风湿,活血通络,止咳化痰,健脾益气。治风湿关节痛,腰痛,痛经,肺结核,瘰疬,小儿疳积,肝炎,胆道蛔虫,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勾儿茶

狗尾花

别名:细叶假花生、大叶青、通乳草、中蝶草、山道根、木假地豆

味性:甘涩,平。

主治:根:健胃,消痰止咳;治虚寒性咳嗽及小儿疳积。叶:同醋捣烂外敷,治容疮及埋口生肌。狗尾花

贯叶连翘
贯叶连翘

别名:小汗淋草、小过路黄、小种黄、赶山鞭、千层楼、上天梯、小对月草、小对叶草、小种癀药、过路黄、小癀药、大对叶草、小刘寄奴、小叶金丝桃

味性:味苦;涩;性平。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血,利湿。治咯血,吐血,肠风下血,外伤出血,风湿骨痛,口鼻生疮,肿毒,汤火伤。贯叶连翘

广枝仁

别名:芭豆、崖花子、土连翘、山枝仁、榨木仁、公栀子、五牛子、为龙子

味性:味苦;涩;性平。

归经:肺;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咽;止泻。主虚热心烦,口渴,咽痛;泄泻;痢疾。广枝仁

鬼点灯
鬼点灯

别名:小马耳朵、细叠子草、雀灵草

味性:苦涩;平。

归经:肺经。

主治:止咳;止血。主咳嗽;吐血。鬼点灯

过岗龙

别名:过江龙、扁龙、过岗扁龙、榼子藤、脊龙、扭龙、左右扭、扭骨风、眼镜豆、猪腰子、牛肠麻、牛眼睛

味性:藤:微苦、涩,平。

主治:种仁:微甘、涩,平。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四肢麻木。;种仁:利湿消肿。用于黄疸,脚气,水肿。过岗龙

旱冬瓜

别名:冬瓜树、蒙自桤木、水冬瓜、蒙自赤杨、冬瓜树皮、水冬瓜树、桤木树

味性:苦、涩,平。

主治:止泻,消炎,接骨。主治腹泻,痢疾,鼻衄,骨折,跌打损伤。旱冬瓜

诃子叶

味性:味苦;微涩;性平。

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主治:隆气化痰,止泻痢。主痰咳不止;外泻;外痢。诃子叶

核桃青龙皮

别名:青龙皮

味性:苦、涩,平。

主治:消肿,止痒。用于慢性气管炎;外用治头癣,牛皮癣,痈肿疮疡。核桃青龙皮

核桃叶

别名:胡桃叶

味性:苦、涩,平。

主治:解毒,消肿。用于象皮种,白带过多,疥癣。核桃叶

荷叶蒂

别名:荷鼻、莲蒂、荷蒂

味性:苦;涩;平。

归经:脾;肝;大肠经。

主治:清暑去湿,和血安胎。治血痢,泄泻,妊娠、胎动不安。荷叶蒂

鹤草芽
鹤草芽原生态鹤草芽鹤草芽

味性:苦、涩、平。

主治:驱虫。用药绦虫病。鹤草芽

黑顶卷柏

别名:红骨草、马尾草、百叶草、鸡脚草

味性:淡;涩;平。

归经:入肺、胃、大肠三经。

主治:凉血解毒;止痛。主麻疹;痢疾;咳血;吐血;外伤出血;胸痛;胃痛;跌打损伤。黑顶卷柏

黑果

别名:小黑果、马屎果、华西小石枳、老鸦果、小石积木

味性:微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泻,祛风湿。主治咽喉炎,腮腺炎,痢疾,肠炎,腹泻,风湿麻木,关节疼痛,水肿,子宫脱垂。外用治痈疮,无名肿毒,外伤出血。黑果

黑汉条

别名:羊食子、羊屎条、灰猫条

味性:酸、涩,平。

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活络,凉血止血。用于痢疾,痔疮出血,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黑汉条

黑龙串筋

别名:大叶勾儿茶、黑观音

味性:涩微辛,平。

主治:舒筋络,祛风湿,散瘀止痛。治风湿关节痛,腰腿痛,痛经,淋巴结核,肾炎水肿。黑龙串筋

黑葡萄液汁

别名:野葡萄

味性:微苦涩,平。

归经:胃;肝经。

主治:消食,清热;凉血。治胃肠实热,头痛发烧,骨蒸痨热,红眼,鼻衄。黑葡萄液汁

横经席叶

味性:苦;涩;平。

归经:脾经。

主治:止血。主外伤出血。横经席叶

红扁藤

别名:背带藤

味性:甘;涩;平。

归经:肝经。

主治:消肿拔毒。主疮痈疖肿。红扁藤

红蒂蛇

别名:宽叶猕猴桃

味性:淡、涩,平。

主治:清热除湿,解毒,消肿止痛。主治咽喉肿痛,泄泻。外用治痈疮肿毒。红蒂蛇

红对节子

味性:味涩;性平。

主治:调经;利湿。主月经不调;遗精;滑精;白浊;带下;口臭。红对节子

红麸杨根

味性:酸;涩;平。

主治:涩肠止泻。主痢疾;泄泻。红麸杨根

红厚壳
红厚壳

别名:琼崖海棠

味性:微苦涩;平。

归经:肝;肺经。

主治:祛瘀止痛。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痛经;外伤出血。红厚壳

红榔木

别名:棉榔树、大树皮

味性:苦涩,平。

主治:活血化瘀;止血止痛。主骨折;跌打伤痛;外伤出血;胃肠出血;尿血。红榔木

红毛菍
红毛菍

别名:豺狗舌、红爆牙狼、赤芳郎、大叶母猪菍、红蕊母猪菍

味性:涩,平。

主治:止血,止痢。用于便血,月经过多,腹泻;外用治创伤出血。红毛菍

红绵藤

味性:涩;平。

归经:胃;膀胱;肺经。

主治:收敛止血。主吐血,咯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手术出血。红绵藤

红瑞木果

味性:味酸;涩;性平。

主治:滋肾强壮。主肾虚腰痛;体弱赢瘦。红瑞木果

红子根

别名:火把果根

味性:酸;涩;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清热凉血,化瘀止痛。主潮热盗汗,肠风下血,崩漏,疮疖痈痛,目赤肿痛,风火牙痛,跌打损伤,劳伤腰痛,外伤出血。红子根

厚叶算盘子

别名:大叶水榕、大洋算盘、水泡木

味性:涩、微甘,平。

主治:收敛固脱,祛风消肿。;风湿骨痛,跌打肿痛,脱肛,子宫下垂,白带,泄泻,肝炎:根0.5~1两,水煎服。;牙痛:叶适量,水煎含漱。厚叶算盘子

鲎尾

味性:味咸;涩;性平。

归经:肝;肾;大肠经。

主治:止血;止痢。主肺结核咯血;鼻衄;胃出血;肠风下血;赤白久痢;崩漏带下;外伤出血。鲎尾

胡桃根

味性:苦;涩;性平。

主治:止泻;止痛;乌须发。主腹泻;牙痛;须发早白。胡桃根

胡桃壳

味性:苦;涩;性平。

主治:止血;止痢;散结消痈;杀虫止痒。主妇女崩漏;痛经;久痢;疟母;乳痈;疥癣;鹅掌风。胡桃壳

胡桃青皮

别名:青胡桃皮、青龙衣

味性:苦;涩;性平。

归经:肝;脾;胃经。

主治:止痛;止咳;止泻;解毒;杀虫。主脘腹疼痛;痛经;久咳;泄泻久痢;痈肿疮毒;顽癣;秃疮;白癜风。胡桃青皮

胡桃叶

味性:苦;涩;性平。

主治:收敛止带;杀虫消肿。主妇女白带;疥癣;象皮腿。胡桃叶

胡桃枝

味性:苦;涩;性平。

主治:杀虫止痒;解毒散结。主疥疮;瘰疬;肿块。胡桃枝

槲皮

别名:赤龙皮、槲木皮、槲白皮

味性:苦;涩;性平。

主治:治恶疮,瘰疬,痢疾,肠风下血。槲皮

槲实仁

味性:苦;涩;性平。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涩肠止泻。主腹泻;痢疾。槲实仁

蝴蝶草根

别名:夜关门

味性:涩,平。

主治:收敛止血;治咳嗽,遗尿,咯血。蝴蝶草根

花生壳

味性:淡、涩,平。

主治:敛肺止咳。用于久咳气喘,咳痰带血。花生壳

花生衣
花生衣花生衣

别名:花生皮

味性:甘、微苦、涩,平。

主治:止血、散瘀、消肿。用于血友病、类血友病,原发性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病出血症,术后出血,癌肿出血,胃、肠、肺、子宫等出血。花生衣

花叶狗牙七

别名:金毛狗脊、马牙贯众

味性:涩苦,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强腰膝;降血压。主腰膝酸痛;头晕;高血压。花叶狗牙七

华南紫萁
华南紫萁

别名:贯众、大凤尾蕨

味性:微苦;涩;平。

归经:肺;肝;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湿舒筋;驱虫。主流感;痄腮;痈肿疮疖;妇女带下;筋脉拘挛;胃痛;肠道寄生虫病。华南紫萁

华西小石积

别名:黑果、糊炒豆、棱花果树、马屎果、蒿叶叶、地石榴、小黑果、老鸦果、小石积木、沙糖果

味性:味微涩;性平。

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泻;祛风除湿。主疮疡肿毒;咽喉肿痛;痄腮;痢疾;泄泻肠风下血;阴挺;风湿痹痛。华西小石积

桦叶荚蒾

别名:卵叶荚蒾、红对节子、高粱花

味性:涩,平。

主治:调经,涩精。主治月经不调,梦遗虚滑,肺热口臭及白浊带下等症。桦叶荚蒾

桦叶葡萄根皮

别名:大血藤

味性:涩;平。

主治:舒筋活血;利湿解毒。主风湿瘫痪;跌打骨折;痢疾;无名肿毒。桦叶葡萄根皮

还魂草
还魂草

别名:打不死

味性:苦涩,平。

主治:解毒,消肿,止血。治创伤,无名肿毒,蛇咬及蝎螫。还魂草

黄葛树

别名:大叶榕、马尾榕、雀树、黄桷树

味性:根:微辛,凉;叶:涩,平。

主治:根: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用于风湿骨痛,感冒,扁桃体炎,眼结膜炎。;叶:消肿止痛。外用治跌打肿痛。黄葛树

黄桷叶

别名:大榕叶

味性:涩;性平。

主治:祛风,止痛,续筋骨。治筋骨疼痛,风眼流泪,皮肤瘙痒。黄桷叶

黄龙藤叶

别名:五香藤叶

味性:涩;微苦;性平。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主痈疮肿毒;毒蛇咬伤;外伤出血。黄龙藤叶

黄泡子

别名:黄泡叶、牛尾泡

味性:酸、涩,平。

主治:收敛,止血,解毒。;根:通经散瘀。治吐血,痔疮出血。;叶:治黄水疮,湿热疮毒等。黄泡子

黄锁梅叶

味性:苦、涩;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止血,敛疮。主外伤出血,湿疹,黄水疮。黄锁梅叶

灰栒子

别名:栒子

味性:苦涩,平。

归经:肝经。

主治:凉血,止血。治鼻衄,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灰栒子

鸡屎树

别名:粗叶树、粗叶木、木鸡屎藤、树鸡屎藤、鸡屎木

味性:甘、涩,平。

主治:补肾活血,行气,驱风,止痛。主治风湿腰痛,骨痛。鸡屎树

鸡嗉子叶
鸡嗉子叶

别名:野荔枝叶

味性:味苦;涩;性平。

主治:消积杀虫;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食积;小儿疳积;虫积腹痛;肝炎;腹水;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疮疡。鸡嗉子叶

鸡血七

别名:蜈蚣七、倒生莲、红孩儿、红血儿、鸡心七、荞麦七、鸣心七、血三七、血地榆、倒丝莲

味性:涩微苦,平。

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泻,活血止痛。用于菌痢,胃肠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鸡血七

寄生藤
寄生藤

别名:上树酸藤、大叶酸藤、黄藤、堂仙公、酸藤公、藤香、入地寄生、熊胆藤、左扭香、列子、藤酸公、青藤公

味性:微甘、苦、涩,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疏风解热,除湿。主治流行性感冒,跌打损伤。寄生藤

檵花

别名:纸末花、鸡寄、白清明花、土墙花

味性:味甘;涩;性平。

归经:且;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止咳;收敛止血。主肺热咳嗽;咯血鼻衄;便血;痢疾;泄泻;崩漏。檵花

檵木
檵木檵木

别名:桎木柴、[檵花]继花、坚漆、鱼骨柴、[檵]继树、刺木花、满山白

味性:叶:苦、涩,平;花:甘、涩,平;根:苦,温。

主治:叶:止血,止泻,止痛,生肌。用于子宫出血,腹泻;外用治烧伤,外伤出血。;花:清热,止血。用于鼻出血,外伤出血。;根:行血祛瘀。用于血瘀经闭,跌打损伤,慢性关节炎,外伤出血。檵木

尖子木

别名:小煨罐、暴牙郎、秤杆菜

味性:甘、微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治痢疾,疔疮,腹泻。尖子木

箭叶蓼

别名:倒刺林、荞麦刺、长野荞麦草、雀翘

味性:酸、涩,平。

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用于风湿关节痛,毒蛇咬伤。箭叶蓼

绛梨木叶

别名:鹿解刺叶

味性:涩;微苦;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消食通便;清热解毒。主食积腹胀;小儿疳积;便秘;疮毒;跌打损伤。绛梨木叶

绛梨木子
绛梨木子

别名:打枪子、叫梨子、叫耳母子、叫铃子、金钱子、震天雷、雷震子、黑枣子、鹿角刺果

味性:苦;涩;平。

归经:心;脾;肾经。

主治:消食化滞;行水能便。主食积腹胀;水肿;腹水;便秘。绛梨木子

交翅木

味性:味微苦;涩;性平。

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热毒痈疮。交翅木

金合欢

别名:消息花、金钱梅、绒祖刺、鸭皂树、牛角花、洋梅花、刺根、刺球花

味性:微酸、涩,平。

主治:消痈排脓,收敛止血。;主治肺结核,冷性脓肿,风湿性关节炎。5~8钱。体弱者可酌加豆腐或鸡、鸭肉炖服。;此外可治疟疾。3~5钱,水煎服,每日1剂。金合欢

金花菜

味性:甘微涩,平。

主治:清热,止血。金花菜

金花茶花

味性:涩;平。

主治:收敛止血。主便血;月经过多。金花茶花

金花茶叶

味性:微苦;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止痢。主痢疾;疮疡。金花茶叶

金老梅枝

味性:味微甘;涩;性平。

主治:涩肠止泻。主腹泻;痢疾。金老梅枝

金毛七

别名:红升麻、铁杆升麻、多花落新妇、小牛胃花

味性:味辛微涩,性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祛风解表;镇痛。主伤风感冒;头痛;偏头痛。金毛七

金丝李
金丝李

别名:碎棉

味性:甘;微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痈肿疮毒;烫伤。金丝李

金叶柃

味性: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无名肿毒;脓疱疮。金叶柃

金樱根
金樱根

别名:金樱蔃、脱骨丹

味性:酸涩,平。

归经:肾;大肠经。

主治:固精涩肠。治滑精,遗尿,痢疾泄泻,崩漏带下,子宫脱垂,痔疾,烫伤。金樱根

咖啡
咖啡

别名:咖啡豆

味性:微苦;涩;平。

主治:醒神;利尿;健胃。主精神倦怠;食欲不振。咖啡

栲栗果壳

别名:锥栗壳

味性:味苦;涩;性平。

主治:除湿热。主湿热腹泻。栲栗果壳

栲栗叶

味性:苦;涩;性平。

主治:清热燥湿;涩肠止泻。主湿热泄泻。栲栗叶

榼藤

别名:过山枫、大血藤、过山龙、过江龙、扭骨风、榼子藤、左右扭、扁龙、过岗扁龙、脊龙、扭龙

味性:苦;涩;平。

归经: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四肢麻木。榼藤

榼藤子

别名:象豆、合子、榼子、眼镜豆、眼睛豆、牛眼睛、老鸦肾

味性:涩甘;平。

归经:胃;肝;大肠经。

主治:治便血,血痢,黄疸,脱肛,痔疮,喉痹。榼藤子

苦绳

别名:奶浆藤、小木通、白浆藤、白浆草、通关散、中华假夜来香、中华南山藤、野泡通

味性:微苦、涩,平。

主治:消炎,通乳,利尿,除湿,止痛。主治乳汁不通,小便不利,虚咳,胃痛,风湿疼痛,痈疮疖肿。苦绳

库页悬钩子

别名:野悬钩子

味性:苦涩;平。

归经:心;肺;大肠经。

主治:解毒,止血,祛痰,消炎,治吐血,鼻血,痢疾。库页悬钩子

库页悬钩子根

味性:苦涩;平。

归经:脾;肝经。

主治:收涩止血,祛风清热。主久痢,久泄,吐血,衄血,带下,支气管喘息,荨麻疹。库页悬钩子根

宽穗兔耳风

别名:刀口药、白胡子狼毒、大叶一支箭、青皮草

味性:辛、涩,平。

主治:止血,生肌,收口。主治刀伤。宽穗兔耳风

蝲蛄石

别名:东北蝲蛄[东北螯虾]、蝲蛄、东北蝲蛄、东北螯虾、朝鲜螯虾

味性:味甘;涩;性平。

归经:入肝、肾、大肠三经。

主治:强壮筋骨;止泻;止血。主小儿佝偻病;久泻久痢;创伤出血。蝲蛄石

狼牙委陵菜
狼牙委陵菜

别名:地蜂子

味性:味涩;性平。

主治:活血止血;解毒敛疮。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肺虚咳嗽;泄泻;痢疾;胃痛;狂犬咬伤;疮疡。狼牙委陵菜

老白花树皮

味性:苦涩,平。

主治:收敛健胃,消炎解毒。治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老白花树皮

老米酒树

别名:糯米果、碎米果、冷饭果、老米酒、老米醋

味性:果:酸、涩,平;根、叶:甘、微苦,微涩,平。

主治:果:清热解毒,止咳,止血。用于咳嗽,肺炎,百日咳。;根、叶:消肿止痛,敛疮生肌,止血止泻。根:用于肠炎,痢疾,血崩,先兆流产,荨麻疹。叶:外用治骨折,疖肿,跌打损伤,刀伤。老米酒树

棱萼母草

别名:公母草、四方草

味性:苦、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泻。主治痢疾腹泻,肠炎,疖肿。棱萼母草

冷饭果

别名:糯米果、碎米团果、山五味子、老米酒

味性: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止咳。主头痛;咳嗽;肺炎;跌打损伤;甘肃麻疹;牙疳。冷饭果

冷饭果叶

味性:味涩;性平。

主治:解毒;续骨。主脓肿;骨折。冷饭果叶

鳢鱼肠

味性:甘;微涩;平。

归经:大肠经。

主治:解毒;驱虫。主痔瘘;下肢溃疡。鳢鱼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