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味的平性中药列表/2
|
- 扶桑根
- 福建胡颓子叶
- 赶风柴
- 橄榄
- 橄榄露
- 高山栲
- 高山瓦韦
- 公母草
- 勾儿茶
- 狗尾花
- 贯叶连翘
- 广枝仁
- 鬼点灯
- 过岗龙
- 旱冬瓜
- 诃子叶
- 核桃青龙皮
- 核桃叶
- 荷叶蒂
- 鹤草芽
- 黑顶卷柏
- 黑果
- 黑汉条
- 黑龙串筋
- 黑葡萄液汁
- 横经席叶
- 红扁藤
- 红蒂蛇
- 红对节子
- 红麸杨根
- 红厚壳
- 红榔木
- 红毛菍
- 红绵藤
- 红瑞木果
- 红子根
- 厚叶算盘子
- 鲎尾
- 胡桃根
- 胡桃壳
- 胡桃青皮
- 胡桃叶
- 胡桃枝
- 槲皮
- 槲实仁
- 蝴蝶草根
- 花蕊石
- 花生壳
- 花生衣
- 花叶狗牙七
- 华南紫萁
- 华西小石积
- 桦叶荚蒾
- 桦叶葡萄根皮
- 还魂草
- 黄葛树
- 黄桷叶
- 黄龙藤叶
- 黄泡子
- 黄锁梅叶
- 灰栒子
- 鸡屎树
- 鸡嗉子叶
- 鸡血七
- 寄生藤
- 檵花
- 檵木
- 尖子木
- 箭叶蓼
- 绛梨木叶
- 绛梨木子
- 交翅木
- 金合欢
- 金花菜
- 金花茶花
- 金花茶叶
- 金老梅枝
- 金毛七
- 金丝李
- 金叶柃
- 金樱根
- 金樱子
- 蕨菜
- 咖啡
- 栲栗果壳
- 栲栗叶
- 榼藤
- 榼藤子
- 苦绳
- 库页悬钩子
- 库页悬钩子根
- 宽穗兔耳风
- 蝲蛄石
- 狼牙委陵菜
- 老白花树皮
- 老米酒树
- 棱萼母草
- 冷饭果
- 冷饭果叶
- 鳢鱼肠
- 下一页


别名:节节红、饭汤叶、亚寨凡、大班鸠米、贼佬药、大斑鸠米、白花茶
味性:涩微辛苦;平。
归经:心经。
主治:散瘀止血;解毒消肿。主衄血;咳血;吐血;便血;跌打瘀肿;外伤出血;水火烫伤;疮毒溃烂。赶风柴


别名:橄榄子、橄棪、忠果、青果、青子、谏果、青橄榄、白榄、黄榄、甘榄、余甘子
味性:甘涩酸,平。
归经:入肺、胃经。
主治:清肺利咽;生津止渴;解毒。主咳嗽痰血;咽喉肿痛;暑热烦渴;醉酒;鱼蟹中毒。橄榄(图)

别名:小汗淋草、小过路黄、小种黄、赶山鞭、千层楼、上天梯、小对月草、小对叶草、小种癀药、过路黄、小癀药、大对叶草、小刘寄奴、小叶金丝桃
味性:味苦;涩;性平。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血,利湿。治咯血,吐血,肠风下血,外伤出血,风湿骨痛,口鼻生疮,肿毒,汤火伤。贯叶连翘
别名:过江龙、扁龙、过岗扁龙、榼子藤、脊龙、扭龙、左右扭、扭骨风、眼镜豆、猪腰子、牛肠麻、牛眼睛
味性:藤:微苦、涩,平。
主治:种仁:微甘、涩,平。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四肢麻木。;种仁:利湿消肿。用于黄疸,脚气,水肿。过岗龙
别名:小黑果、马屎果、华西小石枳、老鸦果、小石积木
味性:微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泻,祛风湿。主治咽喉炎,腮腺炎,痢疾,肠炎,腹泻,风湿麻木,关节疼痛,水肿,子宫脱垂。外用治痈疮,无名肿毒,外伤出血。黑果
别名:大叶水榕、大洋算盘、水泡木
味性:涩、微甘,平。
主治:收敛固脱,祛风消肿。;风湿骨痛,跌打肿痛,脱肛,子宫下垂,白带,泄泻,肝炎:根0.5~1两,水煎服。;牙痛:叶适量,水煎含漱。厚叶算盘子
别名:黑果、糊炒豆、棱花果树、马屎果、蒿叶叶、地石榴、小黑果、老鸦果、小石积木、沙糖果
味性:味微涩;性平。
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泻;祛风除湿。主疮疡肿毒;咽喉肿痛;痄腮;痢疾;泄泻肠风下血;阴挺;风湿痹痛。华西小石积

别名:上树酸藤、大叶酸藤、黄藤、堂仙公、酸藤公、藤香、入地寄生、熊胆藤、左扭香、列子、藤酸公、青藤公
味性:微甘、苦、涩,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疏风解热,除湿。主治流行性感冒,跌打损伤。寄生藤


别名:桎木柴、[檵花]继花、坚漆、鱼骨柴、[檵]继树、刺木花、满山白
味性:叶:苦、涩,平;花:甘、涩,平;根:苦,温。
主治:叶:止血,止泻,止痛,生肌。用于子宫出血,腹泻;外用治烧伤,外伤出血。;花:清热,止血。用于鼻出血,外伤出血。;根:行血祛瘀。用于血瘀经闭,跌打损伤,慢性关节炎,外伤出血。檵木
别名:消息花、金钱梅、绒祖刺、鸭皂树、牛角花、洋梅花、刺根、刺球花
味性:微酸、涩,平。
主治:消痈排脓,收敛止血。;主治肺结核,冷性脓肿,风湿性关节炎。5~8钱。体弱者可酌加豆腐或鸡、鸭肉炖服。;此外可治疟疾。3~5钱,水煎服,每日1剂。金合欢


别名:糖罐子、刺头、倒挂金钩、黄茶瓶、刺榆子、刺梨子、金罂子、山石榴、山鸡头子、糖莺子、棠球、糖罐、糖果、黄刺果、蜂糖罐、槟榔果、金壶瓶、野石榴、糖橘子、小石榴、藤勾子、螳螂果、糖刺果、灯笼果、刺橄榄、刺兰棵子
味性:酸涩,平。
归经:归肾、膀胱、大肠经。
主治:固精缩尿,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金樱子(图)
- 《中国药典》金樱子
- 《中药大辞典》金樱子
- 《中华本草》金樱子
- 《本草纲目》金樱子
- 《本草备要》金樱子
- 《本草便读》金樱子
- 《本草乘雅半偈》金樱子
- 《本草从新》金樱子
- 《本草撮要》金樱子
- 《本草分经》金樱子
- 《本草经解》金樱子
- 《本草蒙筌》金樱子
- 《本草求真》金樱子
- 《本草图经》金樱子
- 《本草新编》金樱子
- 《本草衍义》金樱子
- 《本草易读》金樱子
- 《本草择要纲目》金樱子
- 《本经逢原》金樱子
- 《得配本草》金樱子
- 《滇南本草》金樱子
- 《雷公炮炙论》金樱子
- 《雷公炮制药性解》金樱子
- 《中药炮制》金樱子
- 《药笼小品》金樱子
- 《药性切用》金樱子
- 《玉楸药解》金樱子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金樱子
- 《证类本草》金樱子
- 《中药学》金樱子
- 《冯氏锦囊秘录》金樱子
- 《顾松园医镜》金樱子
- 《医学入门》金樱子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糯米果、碎米果、冷饭果、老米酒、老米醋
味性:果:酸、涩,平;根、叶:甘、微苦,微涩,平。
主治:果:清热解毒,止咳,止血。用于咳嗽,肺炎,百日咳。;根、叶:消肿止痛,敛疮生肌,止血止泻。根:用于肠炎,痢疾,血崩,先兆流产,荨麻疹。叶:外用治骨折,疖肿,跌打损伤,刀伤。老米酒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