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菇
大红菇 Dà Hónɡ Gū | |
---|---|
别名 | 蘑菇、红菇、朱菇 |
功效作用 | 养血;逐瘀;祛风。主血虚萎黄;产后恶露不尽;关节酸痛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温 |
药味 | 淡 |
福建多山,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野生食用菌的生长,其中以特产于福建(闽中、闽西和闽北)的大红菇最著名。
形态特征:子实体一般大型。菌盖直径6-16cm,扁半球形,后平展而中部下凹,湿时粘,深苋菜红色、鲜紫红或暗紫红色,边缘平滑或有不明显条纹。菌肉白色,味道柔和。菌褶等长或几乎等长,少数在基部分叉,褶间有横脉,直生或近延生,乳白色后淡赭黄色,褶之前缘常常带红色。菌柄近圆柱形,长3.5-13cm,粗1.5-3.5cm,白色,常于上部或一侧带粉红色,或全部粉红色而向下渐淡。孢子印黄色。孢子淡黄色,近球形,有小刺或疣组成棱纹或近网状,8-10.9μm×7-9.7μm。褶侧囊体近梭形,67-123μm×9-15μm。经济价值:可食用。个体大,分布广,产量大,便于收集利用。但要注意与毒红菇(r.emetica)的区别,这后种个体小,菌褶一般等长,白色,窄,菌柄较细。本菌可药用,制成“舒筋散”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适、四肢抽搐。大红菇是树木的外生菌根菌,与树木形成菌根。
大红菇
【别名】蘑菇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 (pers.) fr.,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布】夏秋两季雨后,生混交林及阔叶林内地上,与某些阔叶树种形成菌根。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福建、云南。
【性味归经】淡,温。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