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角
麦角 Mài Jiǎo | |
---|---|
别名 | 麦角菌、黑麦乌米、紫麦角 |
功效作用 | 缩宫止血;止痛。主子宫出血;偏头痛 |
英文名 | Ergot |
始载于 | 《国药的药理学》 |
毒性 | 有毒 |
归经 | 肝经、肾经 |
药性 | 温 |
药味 | 淡 |
麦角
【拉丁名】
Ergot
【作用和用途】
麦角碱类对子宫有选择性兴奋作用。大剂量时可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
【用法】
口服。
【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别名】麦角菌、黑麦乌米
【来源】为麦角菌科麦角菌属的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 (Fr.) Tul.在寄主植物上所形成的菌核。夏秋麦穗黄熟时采收。阴干或烘干备用。
【药理作用】①兴奋子宫的作用
麦角有兴奋子宫肌的作用,其作用与垂体后叶制剂相似,是直接作用于子宫肌,但作用强大而持久.对怀孕子宫更敏感;临产和新产后应用小量即有明显作用,甚至产生强直收缩。我国数种野生麦角制成的流浸膏,对在体和离体的兔子宫皆能促进其收缩,使之张力增加;并在离体兔子宫上表明,对产后和妊娠子宫比未孕子宫作用强。麦角中含多种有效成分,其中以麦角新碱对子宫作用最强,麦角胺次之。从我国12种寄主植物上所分离的131个麦角菌系中,有17个能在小麦培养基上产生麦角碱,其中以Claviceps microccephalaCe-3菌系最为优良,不但产碱力强,而且所产的主要为麦角新碱。
②对心血管的作用
在离体血管实验中,麦角胺可使周围血管平滑肌收缩。在整体动物因血管收缩而升压,并产生代偿性心跳徐缓。麦角毒对心脏的作用不及对血管的作用强,但在心律慢到某种程度时,则有增强心收缩力的作用。大量麦角胺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原理不明),导致坏疽形成。用麦角流浸膏肌注(2-3次/日)于意大利种鸡(1.5毫升/公斤),注后出现鸡冠紫绀,久之,鸡冠末梢坏疽,此作用尚可建立条件反射。麦角胺对血管作用最强,麦角毒次之,而麦角新碱几乎不影响血压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麦角胺可使血管收缩,动脉搏动幅度减小,这可能与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有关。
③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大量麦角胺或麦角毒能阻断α-肾上腺素能受体,使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它们并不能阻止交感神经介质的释放。用豚鼠离体输精管带下腹神经标本实验,表明麦角新碱与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基本相似,作者谓麦角新碱可能是一种直接作用型的拟交感药,它与儿茶酚胺作用于同一受体。麦角小量兴奋延脑(迷走性心率减慢、呼吸增加、惊厥等),大量因延脑麻痹而死亡。麦角胺能增强巴比妥类、吗啡、美沙酮的镇静和催眠作用。
【毒性】急性中毒症状是呕吐、腹泻、脉微弱、昏迷。慢性中毒见于服药过量,肝脏病和周围血管有病的都较敏感,症状有坏死型和惊厥型二类。
【性味归经】淡,微温。有毒。
【功能主治】收缩子宫,止血。用于产后子宫出血(促子宫复位),偏头痛。
【用法用量】常制成流浸膏、注射剂等应用。流浸膏每次口服常用量2~4毫升,1日~8毫升,口服极量1次4毫升,1日12毫升。
【备注】(1)同属菌类拂子茅麦角菌Claviceps microcephala (Wallr.) Tul.与麦角极为近似。主要区别为菌核产生的子座具有较小的头部,其直径不到0.8毫米。
【用药禁忌】
1.《国药的药理学》:分娩时只可用于压出期,在开口期当避免使用。孕妇、临产及胎盘尚未完全排出时禁用。肝脏病及周围血管病患者慎服。本品有毒,误服后常引起口渴、呕吐、腹泻、肢冷、面色苍白、视觉与听觉障碍,严重者则出现幻觉、惊厥,以致昏迷死亡。
2.刘波《中国药用真菌》:胎盘未排出时禁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