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性中药列表/6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方叶五月茶

别名:田边木

味性:辛;温。

归经:肝经。

主治:拔脓止痒。主小儿头疮。方叶五月茶

防风
防风防风

别名:铜芸、茴芸、茴草、百枝、闾根、百蜚、屏风、风肉、回云、回草、百种

味性:辛甘,温。

归经:归膀胱、肝、脾经。

主治: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防风(图)

防风草

别名:落马衣、假紫苏、马衣叶、稀莶草、土防风、四方茎、臭草、臭苏头、鸭儿蔑、秽草、大篾草、大羊古骚、排风草、臭苏

味性:辛苦,温。

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治感冒身热,呕吐,腹痛,筋骨疼痛,疮疡,湿疹,痔疾。防风草

防风花
防风花

味性:味辛;性微温。

归经:归脾;胃;肝经。

主治:理气通络止痛。主脘腹痛;四肢拘挛;骨节疼痛。防风花

飞机草
飞机草

别名:香泽兰、民国草

味性:微辛,温。

主治:散瘀消肿;解毒;止血。主跌打肿痛;疮疡肿毒;稻田性皮炎;外伤出血;旱怒蝗咬后流血不止。飞机草

飞龙掌血
飞龙掌血

别名:见血飞、大救驾、三百棒、下山虎、簕钩、黄大金根、血莲肠、血见愁、见血散、散血丹、飞龙斩血、黄椒、血棒头、飞见血

味性:辛、微苦,温。

主治:祛风止痛;散瘀止血;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腰痛;胃痛;痛经;经闭;跌打损伤;劳伤吐血;衄血;瘀滞崩漏;疮痈肿毒。飞龙掌血

飞龙掌血叶

味性:辛;微苦;性温。

归经:心;肺经。

主治:散瘀止血;消肿解毒。主刀伤出血;疮疖肿毒;毒蛇咬伤。飞龙掌血叶

飞天蜈蚣

别名:蜈蚣草、神仙对坐草、石上蜈蚣、落地蜈蚣、百足草、铁斑鸠、巴岩姜

味性:辛,温。

主治: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痈肿疮毒,眼生翳膜。飞天蜈蚣

飞燕草
飞燕草

别名:猫眼花、鸽子花、大花飞燕草、鸡爪莲、土黄连[吉林]、彩雀

味性:苦,温。

归经:肺;心;胃经。

主治:泻火止痛,杀虫。根:牙痛。全草:灭虱。飞燕草

肥皂核

别名:肥皂子

味性:甘;温。

归经:肺;心;大肠经。

主治:吐顽痰,治风秘,下痢,疮,癣。肥皂核

肥皂荚
肥皂荚

别名:肉皂荚、肥猪子、内皂角、肉皂角、独儿粑皂角

味性:辛;温。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疔疮肿毒。肥皂荚

榧根皮

味性:甘温。

归经:脾;大肠经。

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肿痛。榧根皮

分枝火绒草

别名:火艾、火草、白蒿

味性:味淡;辛;性温。

主治:祛寒止痛。主胃寒;腹痛;风湿关节疼痛。分枝火绒草

粉背蕨

别名:铁脚凤尾草、鸡脚草、水郎鸡、卷叶凤尾、岩飞蛾、白烤、白蓝地草、天青地白、姬里白、猪棕草、大叶猪棕

味性:温;淡;平微涩。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祛痰止咳,利湿和瘀。治百日咳,喉风,痢疾,泄泻,淋病,白带,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粉背蕨

粉霜

别名:白雪、水银霜、白灵砂、白粉霜

味性:辛;温。

归经:肺;肝;膀胱经。

主治:攻毒,利水,通便。治牙疳,梅毒恶疮,水肿,臌胀,大小便闭。粉霜

粉团花

别名:绣球、玉粉团

味性:味苦,性温。

主治:消湿,破血。粉团花

风车藤

别名:黄牛叶、红龙、狗角藤

味性:性温。

归经:肾经。

主治:温肾益气。治滑精,遗精,体弱虚汗。风车藤

风寒草

别名:临时救、过路黄、小过路黄、胡氏排草、对生黄花叶、小风寒、红头绳、黄花珠、九莲灯、大疮药、爬地黄黄

味性:辛;微苦;性微温。

主治:祛风散寒;化痰止咳;解毒利湿;消积排石。主风寒头痛;咳嗽痰多;咽喉肿痛;黄疸;胆道结石;尿路结石;小儿府积;痈疽疔疮;毒蛇咬伤。风寒草

风毛菊

别名:八棱麻、八楞麻、三棱草、八面风

味性:苦、辛,温。

主治:祛风活络,散瘀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腿痛,跌打损伤。风毛菊

枫荷梨
枫荷梨原生态枫荷梨

别名:偏荷枫、白荷、鸭脚荷、枫荷桂、边荷枫、阴阳枫、木五加、三叉一支镖、梨荷枫、半荷枫、鸭脚木[江西]、白半枫荷、白皮半枫荷[广东]、鸭脚木、梨枫桃、木荷枫、五加皮、疯气树、鸭脚板、半边枫、鸭掌柴、白山鸡骨、金鸡趾

味性:甘,温。

主治:祛风湿,活血脉。治风湿痹痛,偏瘫,偏头痛,月经不调。枫荷梨

枫柳皮

别名:枫杨皮

味性:辛;苦;性温。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祛风止痛;杀虫;敛疮。主风湿麻木;寒湿骨痛;头颅伤痛;齿痛;疥癣;浮肿,痔疮;烫伤;溃疡日久不敛。枫柳皮

枫树

别名:枫香树、大叶枫、枫子树、鸡爪枫、鸡枫树

味性:根:苦,温。

主治:叶:苦,平。根:祛风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痛,牙痛。;叶: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用于肠炎,痢疾,胃痛;外用治毒蜂螫伤,皮肤湿疹。枫树

枫香寄生

别名:虾蚶草、百子痰梗、螃蟹夹、栗寄生、寄生包、路路通寄生、风饭寄生、柿寄生、扁枝寄生、吊杀猢狲、上树猢狲、铁角狲儿、枫上寄生、大叶枫寄生、枫香懈寄生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法风除湿;舒筋活血;止咳化痰;止血。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跌打疼痛;劳伤咳嗽;崩漏带下;产后血气虚。枫香寄生

枫杨

别名:麻柳树、水麻柳、小鸡树、枫柳、蜈蚣柳、平杨柳

味性:辛、苦,温。

主治:杀虫止痒,利尿消肿。叶:血吸虫病;外用治黄癣,脚癣。枝、叶捣烂可杀蛆虫、孑孓。枫杨

蜂胶
蜂胶

味性:辛、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软化角化组织、止痛。用于鸡眼、胼胝、寻常疣。蜂胶

蜂蜡

别名:蜜蜡、蜡、蜜跖、黄蜡、白蜡、黄占

味性:甘,微温。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收涩,敛疮,生肌,止痛。外用于溃疡不敛,臁疮糜烂,创伤,烧、烫伤。蜂蜡

蜂窝草
蜂窝草

别名:打毒金、蜂巢草、绣球防风

味性:苦、辛,温。

主治:疏风散寒,化痰止咳。感冒,头痛,牙痛,咳嗽,咽喉炎,百日咳,支气管哮喘。蜂窝草

凤凰衣

别名:鸡卵中白皮、鸡子白皮、凤凰退、鸡蛋膜衣、鸡蛋衣

味性:甘,温。

归经:入肺经。

主治:补肺止咳。用于慢性气管炎,久咳,盗汗。凤凰衣

凤尾参
凤尾参

别名:追风箭、公鸡花根、互叶凤尾参、凤尾马先蒿

味性:甘、微苦,温。

主治:补气血,活络。治头晕耳鸣,心慌心跳,筋骨疼痛,虚烧不退。凤尾参

凤尾蕉花

别名:铁树花、梭罗花

味性:甘微温。

主治:活血去瘀。治吐血,咳血,跌打损伤,遗精,带下。凤尾蕉花

凤尾蕉叶

味性:甘酸,微温。

归经:入肝、胃二经。

主治:理气、活血。治肝胃气痛,经闭,难产,咳嗽,吐血,跌打,刀伤。凤尾蕉叶

凤尾七
凤尾七

别名:凤尾草、凤凰草、香景天、小丛红景天

味性:甘涩微苦,温。

归经:肾;肝经。

主治:益肾养肝;调经活血。主劳热骨蒸;干血痨;头晕目眩;月经不调。凤尾七

凤仙
凤仙

别名:小桃红、夹竹桃、海蒳、染指甲草、旱珍珠、透骨草、凤仙草、小粉团、满堂红、水指甲、指甲草

味性:辛苦,温。

主治:祛风,活血,消肿,止痛。治关节风湿痛,跌打损伤,瘰疬痈疽,疗疮。凤仙

凤仙花
凤仙花凤仙花

别名:金凤花、灯盏花、好女儿花、指甲花、海莲花、指甲桃花、金童花、竹盏花

味性:甘,温。

主治: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凤仙花(图)

凤仙透骨草

别名:透骨草、凤仙梗、凤仙花梗、凤仙花秸、凤仙花杆

味性:味苦;辛;性温。

主治:祛风湿;活血;解毒。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闭经;痛经;痈肿;丹毒;鹅掌风;蛇虫咬伤。凤仙透骨草

佛葵

别名:锈草、红丝线、珍珠菜叶、排草叶、钮扣子、红莲草、白莲草、珍珠菜

味性:辛,温。

主治:解毒消肿。主痈肿疮毒;鼻疮;耳疮。佛葵

佛手
佛手佛手

别名:佛手柑、手柑

味性:辛、苦、酸,温。

归经:归肝、脾、肺经。

主治: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佛手(图)

佛手柑

别名:佛手)、佛手香橼、蜜筩柑、蜜罗柑、福寿柑、五指柑、佛手、手柑

味性:辛;苦;温。

归经:入肝、胃经。

主治:理气,化痰。治胃痛,胁胀,呕吐,噎膈,痰饮咳喘,并能解酒。佛手柑

佛手花
佛手花

别名:佛柑花

味性:微苦;微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疏肝理气;和胃快隔。主肝胃气痛;食欲不振。佛手花

扶芳藤
扶芳藤

别名:换骨筋、小藤仲、爬行卫矛、滂藤、岩青杠、岩青藤、万年青、卫生草、千斤藤、山百足、抬络藤、白对叶肾、对叶肾、白垟络、土杜仲、藤卫矛、尖叶爬行卫矛、攀缘丝棉木、坐转藤、爬墙虎、铁草鞋、过墙风、攀援丝棉木、绿皮杜仲、棉花杜仲、惊风草

味性:苦、甘,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舒筋活络,止血消瘀。治腰肌劳损,风湿痹痛,咯血,血崩,月经不调,跌打骨折,创伤出血。扶芳藤

浮尸草
浮尸草

味性:甘;温。

归经:肾经。

主治:补虚,敛汗,止血。用于久病体虚,阴虚盗汗,血崩。浮尸草

福参

别名:建参、福建参、建人参、土当归、土人参

味性:辛、微甘,温。

主治:温中益气。主脾虚泄泻;虚寒咳嗽;蛇伤。福参

福参叶
福参叶

味性:味辛;苦;性温。

主治:祛风散寒除湿。主风寒湿痹。福参叶

抚松乌头
抚松乌头

味性:味辛;性温。

主治:祛风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抚松乌头

釜脐墨

别名:月下灰、釜下墨、釜月中墨、铛墨、釜底墨、锅底墨、锅脐墨、铛底煤、釜煤、釜炲、锅底灰

味性:辛苦,温。

归经:入肝、脾二经。

主治:治吐血咯血,外伤出血,聤耳,口疮。釜脐墨

蝮蛇
蝮蛇

别名:土球子、土谷蛇、土布袋、土狗子蛇、草上飞、七寸子、土公蛇、土虺、灶土蛇、烂肚腹虺、虺、反鼻、土虺蛇、反鼻蛇、碧飞、方胜板、土锦、灰地匾、狗屙蝮、烂肚蝮、地扁蛇

味性:甘,温。

归经:脾;肝经。

主治:祛风,攻毒。治麻风,癞疾,皮肤顽痹,瘰疬,痔疾。蝮蛇

蝮蛇骨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大肠经。

主治:解毒。主赤痢。蝮蛇骨

蝮蛇脂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肾;肝经。

主治:解毒。主耳聋、肿毒。蝮蛇脂

伽喃香

别名:奇南香、琪喃、奇楠

味性:辛甘,温。

主治:理气,止痛,通窍。治胸闷不舒,气滞疼痛,风痰闭塞。功胜沉香。伽喃香

干贝
干贝

别名:江瑶柱、扇贝柱

味性:味甘;咸;性微温。

主治:滋阴;养血;补肾;调中。主消渴;肾虚尿频;食欲不振。干贝

干饧糟

别名:干糖糟

味性:甘,温。

主治:治反胃吐食,暖脾胃,化饮食,益气缓中。干饧糟

甘草节

别名:粉草节

味性:甘;性;生凉;炙温。

归经:心;肝经。

主治:解毒;利咽;和中。主痈疽疮毒;咽喉肿痛。甘草节

甘肃棘豆

别名:色舍儿

味性:微辛;温。

归经:心;肺;小肠经。

主治:解毒医疮,止血利尿。治各种内出血。甘肃棘豆

甘肃土当归

别名:九眼独活

味性:味辛;苦;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痹证;腰膝酸痛。甘肃土当归

柑核

味性:苦,温。

归经:心;肝。

主治:主肾疰腰痛,膀胱气痛,小肠疝气,卵肿偏坠。柑核

疳积药

别名:食疙瘩

味性:涩,温。

主治:健脾利湿,镇吐理气。疳积药

赶黄草
赶黄草

别名:扯根菜、山黄鳝、水杨柳[四川]、水泽兰[贵州]

味性:甘,温。

主治:利水除湿,祛瘀止痛。用于黄疸,水肿;外用治跌打损伤。赶黄草

橄榄核
橄榄核

别名:青果核

味性:甘;涩;温。

归经:肝;胃;大肠经。

主治:消诸鱼骨鲠,治胃痛,疝气,肠风下血。橄榄核

鳡鱼

别名:黄颊、生母鱼、鳏鱼、黄颊鱼、竹鱼、竿鱼、杆条鱼、黄鱄、鳏、魠、哆口鱼、大口鳡、水老虎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健脾益胃;温中止呕。主脾胃虚弱;反胃呕吐。鳡鱼

岗边菊
岗边菊

别名:大风草、鱼鳅串

味性:苦、辛,温。

主治:温肺止咳;散寒止痛。主肺寒咳喘;胃脘冷痛。岗边菊

杠木

味性:苦,微温。

主治:健脾止泻,收敛止血。治脾虚腹泻,痔疮出血,脱肛。杠木

杠香藤

别名:木贼枫藤、万刺藤、犁头枫、黄豆树、倒挂金钩、倒金钩、干香藤、岩桐麻、青倒钩、犁头柴、舒力起、万子藤、倒钩柴、小金杠藤、青钩藤、闹钩、大力王、桶交藤、加吊藤、狂狗藤、马面草、木本蕹菜癀、木梗犁头尖、大叶牛奶香、六角枫藤

味性:味苦;辛;性温。

归经:心;肝;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消肿;驱虫止痒。主风湿痹证;腰腿疼痛;口眼(wai)斜;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绦虫病;湿疹;顽癣;蛇犬咬伤。杠香藤

高山望

别名:小冬桃、老来红

味性:辛;温。

主治:散瘀;消肿。主跌打瘀肿疼痛。高山望

藁本
藁本藁本

别名:香藁本、藁茇、鬼卿、地新、山茝、蔚香、微茎、藁板

味性:辛,温。

归经:归膀胱经。

主治:散风寒湿邪。治风寒头痛,巅顶痛,寒湿腹痛,泄泻,疝瘕,疥癣。藁本(图)

茖葱

别名:格葱、山葱、隔葱、鹿耳葱、角葱、天蒜、岩蒜

味性:味辛;性温。

归经:肺经。

主治:散瘀;止血;解毒。主跌打损伤;血瘀肿痛;衄血;疮痈肿痛。茖葱

革叶茴芹

味性:味辛;性微温。

主治:温中散寒;祛风除湿;活血调经。主胃寒腹痛;风寒湿痹;月经不调。革叶茴芹

葛枣

别名:葛枣子、金莲枝、含水藤、木天蓼、该他利[朝名]

味性:辛,温。

主治:理气止痛。用于腰痛,疝痛。葛枣

蛤蒌

别名:假蒌、假蒟、臭蒌、山蒌、大柄蒌、马蹄蒌、钻骨风

味性:辛,温。

主治:温中散寒,祛风利湿,消肿止痛。用于胃肠寒痛,风寒咳嗽,水肿,疟疾,牙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蛤蒌

隔山消
隔山消

别名:隔山撬、隔山锹、隔山牛皮消、白首乌、白何首乌、山瓜蒌

味性:味甘;微苦;性微温。

归经:脾;胃;肾经。

主治:养阴补虚,健脾消食。治虚损劳伤,痢疾,疳积,胃痛饱胀,白带,疮癣。隔山消

工布乌头

别名:雪山一支蒿

味性:味苦;辛;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毒虫咬伤。工布乌头

钩吻
钩吻

别名:野葛、秦钩吻、毒根、冶葛、胡蔓草、黄野葛、除辛、吻莽、断肠草、黄藤、烂肠草、朝阳草、大茶药、虎狼草、梭葛草、黄花苦晚藤、黄猛菜、大茶藤、大炮叶、苦晚公、荷班药、发冷藤、大茶叶、藤黄、大鸡苦蔓、羊带归、梭柙、狗角花、山砒霜、梭葛、大王茶

味性:辛苦,温。

主治:祛风,攻毒,消肿,止痛。治疥癞,湿疹,瘰疬,痈肿,疔疮,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神经痛。钩吻(图)

狗肝

别名:

味性:味甘;苦;咸;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降逆气;止泻痢;祛风止痉。主脚气攻心;下痢腹痛;心风发狂;狂犬咬伤。狗肝

狗骨

别名:犬骨

味性:甘,温。

归经:脾;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强筋骨。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腿酸软。狗骨

狗筋蔓

别名:抽筋草、大种鹅儿肠、小九股牛、白牛膝、大被单草、小被单草、小九牯牛、筋骨草、铁栏杆、水筋骨、九股牛七、长深根、称筋散、土牛膝、伸筋草、九股牛、接筋草、鸡肠子草

味性:甘、淡,温。

归经:肝;膀胱经。

主治:活血定痛;接骨生肌。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痛;月经不调;瘰疬;痈疽。狗筋蔓

狗心

味性:味甘;咸;性温。

归经:心;肝;肺经。

主治:安神;祛风;止血;解毒。主气郁不舒;风痹;鼻衄;下部疮。狗心

狗血

别名:

味性:味咸;性温。

归经:肺;心;肝经。

主治:补虚劳;散瘀止血;定惊痫;解毒。主虚劳吐血;惊风癫疾;下痢腹痛;疔疮。狗血

狗爪豆

别名:狗踭豆、白黎豆、龙爪豆、猫爪豆、猫豆

味性:性温,味甘微苦。

主治:温中益气。治腰脊酸痛。狗爪豆二至三两,炖猪腰子服。狗爪豆

狗爪樟

别名:臭樟、白香樟

味性:辛,温。

主治:行气,破血。治气痛,发痧,霍乱等症。狗爪樟

狗爪樟皮

别名:臭樟、白香樟

味性:辛;温。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温中行气;止痛。主脘腹胀痛;暑湿呕吐;泄泻。狗爪樟皮

枸骨子

别名:功劳子

味性:苦;涩;微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固涩下焦。用于白带过多,慢性腹泻。枸骨子

枸橘
枸橘

别名:铁篱寨、臭橘、枸橘李、枳、臭杞、枸棘子、野橙子、唐橘、钢橘子、枸甏李、野梨子、苦桶子、枳实、铁篱笆、臭枳子、臭刺、青旦旦、土枳实、枸橘梨、杨橘、枸橘子、苦橘子、绿衣枳实、绿衣枳壳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治胸腹胀满,胃痛,疝气,睾丸肿胀,乳房结核,子宫下垂,跌打损伤;解酒毒。枸橘(图)

枸橘叶

别名:臭橘叶

味性:辛;温。

归经:肺;胃;大肠经。

主治:理气止呕;消肿散结。主噎膈;反胃;呕吐;梅核气;疝气。枸橘叶

古柯

味性:涩、微苦,温。

主治:为兴奋剂和强壮剂。用以恢复疲劳,由叶中提制出的古柯碱为局部麻醉药。古柯

牯岭凤仙花

味性:味辛;性温。

主治:消积;止痛。主小儿疳积;腹痛;牙龈溃烂。牯岭凤仙花

牿岭勾儿茶

别名:勾儿茶、紫青藤

味性:微涩,温。

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产后腹痛,通经,小儿疳积,骨髓炎。牿岭勾儿茶

瓜馥木

别名:毛瓜馥木、钻山风、铁牛钻石、香藤

味性:微辛,温。

主治:治坐骨神经痛,关节炎。瓜馥木

瓜子藤

别名:念珠藤、阿利藤、过山香、满山香、春根藤、瓜子英、山红木、过骨边、瓜子金、七里香、香藤、猪油藤

味性:辛、微苦,温。

主治:祛风活血,通经活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跌打损伤,闭经。瓜子藤

刮筋板

别名:刮金板、刮金械、走马胎、云南土沉香、刮金槭、小霸王、岩石榴、水银茶、土沉香、红人太岁、红刮筋板

味性:苦、辛,微温。

归经:脾;胃;肝;胆经。

主治:行气;破血;消积;抗疟。主症瘕;食积;臌胀;黄疸;疟疾。刮筋板

拐芹

别名:紫金砂

味性:味辛;性温。

主治:发表祛风;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主风寒表证;风温痹痛;脘腹;胸胁疼痛;跌打损伤。拐芹

关白附子

别名:黄马技花、百步草、白附子

味性:辛、甘,温。

归经:归肝、胃、肺经。

主治:祛见,化痰,燥湿。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偏正头风,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外治疥癣风疮,阴下湿痒。关白附子

关东丁香

味性:辛;微温。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主急性黄疸型肝炎。关东丁香

观音苋根

味性:味淡,性温。

主治:行气活血。治产后停瘀腹痛,血崩,疟疾。观音苋根

冠唇花
冠唇花

别名:野藿香、牙皮湾[傣]、广藿香[云南]、广藿香

味性:辛,温。

主治:温中理气。主治感冒风寒,咳嗽气急,消化不良,气胀腹痛,肠炎,痢疾。冠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