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性中药列表/17
|
- 沙糖木
- 沙苑子
- 沙枣花
- 砂仁
- 砂仁花
- 砂仁壳
- 莎木面
- 鲨鱼肝
- 鲨鱼心
- 山艾叶
- 山白蜡条
- 山半夏
- 山苍子
- 山苍子叶
- 山沉香
- 山风
- 山峰西番莲
- 山桂花
- 山桂皮
- 山海棠
- 山荷叶
- 山胡椒
- 山胡椒根
- 山黄皮
- 山茴芹
- 山鸡
- 山姜
- 山姜花
- 山橿
- 山橿根
- 山椒草
- 山椒根
- 山橘
- 山橘叶
- 山蒟
- 山蜡梅
- 山莨菪
- 山狸子骨
- 山里红
- 山荔枝果
- 山龙眼
- 山驴骨
- 山麻黄
- 山猫儿
- 山牡丹
- 山木通
- 山木通根
- 山柰
- 山牛蒡
- 山皮条
- 山漆树
- 山蛩虫
- 山肉桂
- 山水芹菜
- 山蒜
- 山乌桕叶
- 山乌珠
- 山乌珠根
- 山吴萸
- 山吴萸果
- 山香草
- 山香果
- 山羊血
- 山羊油
- 山野豌豆
- 山玉桂
- 山玉兰
- 山皂角
- 山楂
- 山茱萸
- 山紫菀
- 杉材
- 杉木
- 杉木根
- 杉木节
- 杉木油
- 杉皮
- 杉松
- 杉塔
- 杉叶
- 杉子
- 疝气草
- 鳝鱼
- 鳝鱼血
- 苕叶细辛
- 韶子
- 蛇百子
- 蛇床子
- 蛇果黄堇
- 蛇藤
- 蛇头草
- 蛇头细辛
- 麝肉
- 麝香
- 麝香壳
- 伸筋草
- 深裂黄草乌
- 神曲
- 生姜
- 生姜汁
- 下一页
别名:潼蒺藜、蔓黄芪、夏黄草、沙苑蒺藜、同州白蒺藜、沙苑白蒺藜、沙苑蒺藜子、沙蒺藜
味性:甘,温。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温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用于肾虚腰痛,遗精早泄,白浊带下,小便余沥,眩晕目昏。沙苑子(图)
别名:毕澄茄、山鸡椒、山香椒、山香根、豆豉姜、木姜子[海南]
味性:辛、味苦,温。
主治:祛风散寒,理气止痛。根:用于胃寒呕逆,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湿郁滞,小便浑浊。叶:外用治痈疖肿痛,乳腺炎,虫蛇咬伤,预防蚊虫叮咬。子:感冒头痛,消化不良,胃痛。山苍子
别名:香艾纳、香艾
味性:辛、微苦,温。
主治:祛风消肿,活血止痒。;风湿性关节痛:用量3~5钱,浸酒或水煎冲酒服。;湿疹,皮肤瘙痒:用全草水煎熏洗,或用鲜叶捣烂涂敷。;外伤出血:取叶研粉撒布伤处。山风
别名:水八角、金蝉脱壳、红耗儿、酸草果、腰包花、化血丹、一口血、大麻酸汤杆、野海棠、白棉胡、老鸦枕头、白棉胡老鸦枕头、酸苹果
味性:味微苦;酸;涩;性微温。
主治:行气止痛,活血祛瘀。治胃痛,月经不调,痛经,小儿吐泻,疝气,跌打损伤。山海棠
别名:假黄皮、野黄皮、五薯叶、小叶臭黄皮、鸡母黄、臭黄皮叶、过山香、蕃仔香草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肾;肺;膀胱经。
主治: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截疟。主感冒发热;咳嗽气喘;腹泻痢疾;风湿水肿;尿路感染;湿疹;疥癣;疮疖;蛇伤。山黄皮
别名:箭杆风、九姜连、九龙盘、鸡爪莲[江西婺源]、美草、姜叶淫羊藿、和山姜、姜七、高良姜、鸡爪莲
味性:辛、温。
归经:肺;胃经。
主治:祛风通络,理气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牙痛,胃痛。山姜(图)
别名:酒饼藤、石蒟、穿壁风、爬岩香、石南藤、廿四症、上树风、二十四症、满天香、小风藤、山萎绿藤、香藤、钻骨风、辣椒姜、见风追、过节风、于节风、上树蛇、抱蛇、水蒌、血姜、山老叶、也侧苗
味性:辛;温。
归经:肺;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消肿;行气止痛;化痰止咳。主风湿痹痛;胃痛;痛经;跌打损伤;风寒咳喘;疝气痛。山蒟
别名:土厚朴、野厚朴、野玉兰、优昙花
味性:树皮:苦、辛,温;花(或花蕾):苦、辛,平。
主治:树皮:温中理气,健脾利湿。用于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呕吐,腹痛,腹胀,腹泻。;花(或花蕾):宣肺止咳。用于鼻炎,鼻窦炎,支气管炎,咳嗽。山玉兰
别名:山皂荚、皂力板子、皂角刺、皂角针
味性:皂角:辛,温;皂角刺:辛,温。
主治:皂角:祛痰开窍。主治中风或癫痫,痰涎涌盛者,痰多咳嗽。用量0.3~1钱。;皂角刺:活血祛瘀,消肿溃疡,下乳。主治淋巴结结核,乳腺炎,恶疮,痈肿不溃。用量1~3钱。山皂角
别名:朹、粱梅、朹子、鼠查、羊梂、赤爪实、棠梂子、赤枣子、山里红果、酸枣、鼻涕团、柿楂子、山里果子、茅楂、猴楂、映山红果、海红、酸梅子、山梨、酸查、檕梅、柿樝子、茅樝、猴樝、野山楂又名:小叶山楂、山果子、红果子、棠棣子
味性:酸甘,微温。
归经:归脾、胃、肝经。
主治:消食积;化滞瘀。主饮食积滞,脘腹胀痛,泄泻痢疾,血瘀痛经,闭经,产后腹痛;恶露不尽;。山楂(图)
别名:蜀枣、鼠矢、鸡足、山萸肉、实枣儿、肉枣、枣皮、萸肉、药枣、鬾实、红枣皮
味性:酸,微温。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补益肝肾,涩精止汗。头晕目眩,耳聋,自汗,腰膝酸软,阳痿,遣精,尿频。山茱萸(图)
- 《中国药典》山茱萸
- 《中药大辞典》山茱萸
- 《中华本草》山茱萸
-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茱萸
- 《本草纲目》山茱萸
- 《本草备要》山茱萸
- 《本草便读》山茱萸
- 《本草乘雅半偈》山茱萸
- 《本草崇原》山茱萸
- 《本草从新》山茱萸
- 《本草撮要》山茱萸
- 《本草害利》山茱萸
- 《本草害利》山茱萸
- 《本草经解》山茱萸
- 《本草经集注》山茱萸
- 《本草蒙筌》山茱萸
- 《本草求真》山茱萸
- 《本草思辨录》山茱萸
- 《本草图经》山茱萸
- 《本草新编》山茱萸
- 《本草衍义》山茱萸
- 《本草易读》山茱萸
- 《本草择要纲目》山茱萸
- 《本经逢原》山茱萸
- 《长沙药解》山茱萸
- 《得配本草》山茱萸
- 《雷公炮炙论》山茱萸
- 《雷公炮制药性解》山茱萸
- 《名医别录》山茱萸
- 《神农本草经》山茱萸
- 《中药炮制》山茱萸
- 《汤液本草》山茱萸
- 《吴普本草》山茱萸
- 《新修本草》山茱萸
- 《药鉴》山茱萸
- 《药笼小品》山茱萸
- 《药征续编》山茱萸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山茱萸
- 《证类本草》山茱萸
- 《中药学》山茱萸
- 《千金翼方》山茱萸
- 《顾松园医镜》山茱萸
- 《医学入门》山茱萸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野茴香、野胡萝卜子、蛇米、蛇栗、蛇珠、蛇粟、蛇床仁、蛇床实、气果、双肾子、额头花子、癞头花子
味性:辛苦,温。
归经:归肾经。
主治:温肾助阳,祛风,燥湿,杀虫。治男子阳痿,阴囊湿痒,女子带下阴痒,子宫寒冷不孕,风湿痹痛,疥癣湿疮。蛇床子(图)
- 《中国药典》蛇床子
- 《中药大辞典》蛇床子
- 《中华本草》蛇床子
- 《本草备要》蛇床子
- 《本草便读》蛇床子
- 《本草乘雅半偈》蛇床子
- 《本草崇原》蛇床子
- 《本草从新》蛇床子
- 《本草撮要》蛇床子
- 《本草分经》蛇床子
- 《本草分经》蛇床子
- 《本草经集注》蛇床子
- 《本草蒙筌》蛇床子
- 《本草求真》蛇床子
- 《本草图经》蛇床子
- 《本草新编》蛇床子
- 《本草易读》蛇床子
- 《本草择要纲目》蛇床子
- 《长沙药解》蛇床子
- 《得配本草》蛇床子
- 《雷公炮炙论》蛇床子
- 《雷公炮制药性解》蛇床子
- 《名医别录》蛇床子
- 《神农本草经》蛇床子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蛇床子
- 《新修本草》蛇床子
- 《药笼小品》蛇床子
- 《药性切用》蛇床子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蛇床子
- 《证类本草》蛇床子
- 《中药学》蛇床子
- 《千金翼方》蛇床子
- 《冯氏锦囊秘录》蛇床子
- 《顾松园医镜》蛇床子
- 《医学入门》蛇床子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原麝香、香脐子、寸草、麝脐香、臭子、当门子、脐香、四味臭、腊子、遗香、心结香、生香、元寸香
味性:辛,温。
归经:归心、脾经。
主治:开窍,辟秽,通络,散瘀。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症瘕癖积,跌打损伤,痈疽肿毒。麝香(图)
- 《中国药典》麝香
- 《中药大辞典》麝香
- 《中华本草》麝香
- 《本草备要》麝香
- 《本草便读》麝香
- 《本草崇原》麝香
- 《本草从新》麝香
- 《本草撮要》麝香
- 《本草分经》麝香
- 《本草经集注》麝香
- 《本草蒙筌》麝香
- 《本草求真》麝香
- 《本草图经》麝香
- 《本草新编》麝香
- 《本草易读》麝香
- 《本草择要纲目》麝香
- 《得配本草》麝香
- 《雷公炮炙论》麝香
- 《雷公炮制药性解》麝香
- 《名医别录》麝香
- 《神农本草经》麝香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麝香
- 《食疗本草》麝香
- 《汤液本草》麝香
- 《新修本草》麝香
- 《药笼小品》麝香
- 《药性切用》麝香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麝香
- 《证类本草》麝香
- 《中药学》麝香
- 《千金翼方》麝香
- 《医方考》麝香
- 《外科全生集》麝香
- 《冯氏锦囊秘录》麝香
- 《顾松园医镜》麝香
- 《医学入门》麝香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石松、狮子尾、狮子草、绿毛伸筋、小伸筋、舒筋草、过山龙、宽筋藤、火炭葛、金毛狮子草、金腰带、狮子毛草、立筋草、铺筋草、抽筋草、分筋草、过筋草、地棚窝草、筋骨草、凤尾伸筋、蜈蚣藤、大地毛公、缠身龙、猫藤草、通伸草、山猫儿、老虎垫坐、盘龙草、烂腰蛇、宽筋草、穿山龙
味性:苦辛,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关节酸痛,屈伸不利。伸筋草
别名:姜、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蜜炙姜、生姜汁
味性:辛,温。
归经:肺;胃;脾经。
主治: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生姜(图)
- 《中国药典》生姜
- 《中药大辞典》生姜
- 《中华本草》生姜
- 《本草纲目》生姜
- 《本草备要》生姜
- 《本草便读》生姜
- 《本草从新》生姜
- 《本草撮要》生姜
- 《本草分经》生姜
- 《本草分经》生姜
- 《本草害利》生姜
- 《本草经解》生姜
- 《本草经解》生姜
- 《本草求真》生姜
- 《本草思辨录》生姜
- 《本草图经》生姜
- 《本草新编》生姜
- 《本草衍义》生姜
- 《本草易读》生姜
- 《本草择要纲目》生姜
- 《本经逢原》生姜
- 《长沙药解》生姜
- 《得配本草》生姜
- 《雷公炮制药性解》生姜
- 《食疗本草》生姜
- 《食物疗法》生姜
- 《中药炮制》生姜
- 《汤液本草》生姜
- 《药鉴》生姜
- 《药笼小品》生姜
- 《药性切用》生姜
- 《药征续编》生姜
- 《饮食须知》生姜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生姜
- 《证类本草》生姜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生姜
- 《中药学》生姜
- 《千金翼方》生姜
- 《外科全生集》生姜
- 《冯氏锦囊秘录》生姜
- 《医学衷中参西录》生姜
- 《饮膳正要》生姜
- 《中医饮食营养学》生姜
- 《顾松园医镜》生姜
- 《医学入门》生姜
- 资助【中医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