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性中药列表/22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香樟根

别名:香通、走马胎、樟脑树根、土沉香、山沉香

味性:辛;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理气活血,除风湿。治上吐下泻,心腹胀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疥癣瘙痒。香樟根

香樟果

味性:微辛,温。

主治:解表退热。治高热感冒,麻疹,百日咳,痢疾。香樟果

香樟叶

味性:微辛,温。

主治:止血。研末敷治外伤出血。香樟叶

向日葵花托

别名:向日葵花盘、向日葵饼、葵房

味性:甘,温。

主治:治头痛,目昏,牙痛,胃、腹痛,妇女月经痛,疮肿。向日葵花托

象头花

别名:红南星、母猪半夏、大半夏、独叶半夏、小独脚莲、岩芋、红半夏、山半夏、狗爪南星、岩半夏、野芋头、南星、野磨芋、三不跳

味性:辛,温。

主治:散瘀解毒;消肿止痛。主食积胃痛;乳痈;瘰疬;无名肿毒;毒蛇咬伤。象头花

橡实
橡实

别名:芧栗、橡栗、梂、皂斗、橡子、杼斗、橡斗子、柞子、栎子、麻沥果、、抒斗子、栎木子、麻枥果

味性:苦涩,微温。

归经:脾;大肠;肾经。

主治:收敛固脱;止血;解毒。主泄泻痢疾;便血;痔血;脱肛;小儿疝气;疮痈久溃不乳腺炎;睾丸炎;面(黑干)。橡实(图)

橡实壳

别名:橡斗壳、橡豆子壳、橡子壳、橡碗子

味性:涩;性温。

主治:收敛,止血。治泻痢脱肛,肠风下血,崩中带下。橡实壳

消石

别名:芒消、苦消、化金石、水石、焰消、火消、硝石、北帝元珠、地霜、生消、银消

味性:苦咸,温。

归经:心;脾;肺经。

主治:破坚散积,利尿泻下,解毒消肿。治痧胀,心腹疼痛,吐泻。黄疸,淋病,便秘,目亦,喉痹,疔毒,痈肿。消石

别名:流离、鸱鸮、土枭、服、天鸟、训狐、山鸮、画鸟、幸狐、车载板、快扛鸟、春哥儿、猫头鸟

味性:甘,温。

主治:治噎食,惊痫,鼠瘘,恶疮。

小白撑

别名:黄蜡一枝蒿、泡叶乌头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散寒,活络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软组织挫伤,关节扭伤,肋间神经痛。小白撑

小白蒿

别名:冷蒿、白蒿、小艾

味性:辛,温。

主治:燥湿,杀虫。用于胆囊炎,驱蛔虫,蛲虫。小白蒿

小白薇

别名:白龙须、白薇、水辣子根、老妈妈针线包、蛇辣子、白藤、娃儿藤、野辣椒、三十六荡、关腰草、沉夭儿、青龙藤、金线包、山辣子、凌羊角草

味性:味苦、辛;性微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郐盘通络;活血止痛。主风湿骨痛肝炎,胃溃疡,小儿麻痹后遗症,跌打损伤。小白薇

小百部

别名:门冬薯、嗦罗罗、细叶百部

味性:味苦;甘;微辛;性温。

主治:清肺;止咳;杀虫。主风寒咳嗽;百日咳;肺结核;老年咳喘;疳虫;疥癣。小百部

小被单草

别名:太极草、狗夺子、水筋骨、高果果鸟、称筋散、小九股牛、大被单草、大鹅肠菜

味性:甘淡,温。

主治:接骨生肌,祛瘀止痛。治骨折,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小被单草

小扁豆

味性:甘、微涩,微温。

主治:消炎解毒,利喉止痛。治急性胃肠炎、咽喉炎、扁桃体炎。小扁豆

小扁豆根

别名:吴乌模、猪大肠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活血止痛。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小扁豆根

小草寇

别名:直穗山姜

味性:味辛;性温。

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主胃寒气滞;腹胀痛。小草寇

小草乌

别名:鸡足草乌、细草乌、云南飞燕草、倒捉壶、鸡脚草乌、鸡爪连、猫眼花、飞燕草、鹦哥草、翠雀花、鸽子花、玉珠色洼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肺;胃经。

主治:祛风湿,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疼痛,胃痛,外伤疼痛。小草乌

小豆柴

别名:小米柴、亮子药

味性:味微酸;性温。

主治:祛风湿;活血止痛;杀虫止痒。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疮疥;麻风。小豆柴

小儿腹痛草

别名:金沙青叶胆、小儿寒药、小苦药、小苦参、青叶胆

味性:苦;辛;温。

主治:温中止痛;健脾消积。主小儿寒证;痉挛性腹痛;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小儿腹痛草

小发散
小发散

别名:簇花清风藤、散风藤

味性:甘;微涩;温。

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瘀肿。小发散

小凤尾草

别名:地柏枝、小叶鸡尾草、大肥草、一柱香

味性:甘微辛,性温。

主治:化痰止咳,利膈,止血。治感冒咳嗽,肺结核,外伤出血。小凤尾草

小果白刺

别名:白刺、西伯利亚白刺、酸胖、哈莫儿、卡蜜、旁白日布、哈日木格[蒙名]

味性:甘、微咸,温。

主治:调经活血,消食健脾。身体虚弱,气血两亏,脾胃不和,消化不良,月经不调,腰酸腿痛。小果白刺

小过江龙

别名:小过山龙、卷柏

味性:苦;微辛;温。

归经:肺;肾经。

主治:舒筋活络。治风湿性关节炎,筋骨疼痛。小过江龙

小过路黄
小过路黄

别名:风寒草、红头绳、聚花过路黄、过路黄、小风寒

味性:辛甘,微温。

主治:祛风散寒。治感冒咳嗽,头痛身疼,腹泻。小过路黄

小黑菇

别名:密褶黑红菇、密褶黑菇、蘑菇

味性:微咸、涩,温。

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小黑菇

小黑牛

别名:大草乌、七星草乌

味性:辛;温。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湿;通络止痛。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跌打损伤。小黑牛

小黑药

别名:草三角枫、铜脚威灵仙、叶三七

味性:甘微苦,温。

归经:归肺;肾经。

主治:补肺益肾。治肺结核,肾虚腰痛,头昏。小黑药

小红参
小红参

别名:紫参、红根根药、猫儿搬到甄[四川木里]、三对叶丹参、小红丹参[四川西昌]、滇紫参、小活血、小红药

味性:甘;温。

归经:肝经。

主治:调经活血,祛瘀生新。用于月经不调,痛经,血虚经闭,肾虚腰痛。小红参

小红袍

别名:五叶藤、五月藤、地星

味性:味苦;辛;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截疟。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小儿喘咳;跌打肿痛;骨折;疟疾。小红袍

小红苏

别名:野木香叶

味性:味辛;性微温。

主治:发表解暑;化湿杀虫。主暑天感冒;发热头痛;无汗身重;腹痛吐泻水肿;疮疮;阴道滴虫。小红苏

小红蒜根

别名:红葱头

味性:甘;辛;微温。

主治:养血补虚;活血止血。主体虚乏力;头晕心悸;关节痛;跌打肿痛;咯血;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小红蒜根

小红藤

别名:四块瓦、绿葡萄藤、喜马拉雅爬山虎

味性:甘,温。

主治:健胃。主治小儿疳积。小红藤

小花八角枫

别名:九牛造、伪八角枫、狭叶八角枫、三角枫

味性: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胃脘痛;跌打损伤。小花八角枫

小花花椒

别名:刺三百棒、野花椒、见血飞、蛇总管

味性:辛;苦;温。

主治:温中行气止痛。主心腹冷痛胀满;蛔虫腹痛。小花花椒

小花青藤

别名:黑九牛、鹰爪、九牛藤、翅果藤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主风湿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跌打损伤。小花青藤

小花五味子根
小花五味子根

别名:香石藤、铁骨散、过山龙、小血藤、满山香、小密细藤、接筋藤、黄袍、五味子、萝松根、大伸筋、小花五味子藤、黄袍小血藤

味性:辛;苦;性温。

主治:祛风利湿;理气活血。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胃痛;月经不调;肾炎。小花五味子根

小花五味子藤
小花五味子藤

别名:香石藤、大伸筋、铁骨散、小密细藤、接筋藤、黄袍小血藤、满山香[云南]

味性:辛、苦,温。

主治:祛风利湿,理气止痛。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胃痛,月经不调,肾炎。小花五味子藤

小花鸢尾

别名:六棱麻、九节地菖蒲、九节箭菖蒲、山菖蒲

味性:辛,温。

主治:活血镇痛。;跌打损伤,闪腰岔气等痛症。用量1~2钱,泡酒服。;狂犬咬伤:根状茎3钱,泡酒服,每日服1次,每次1小杯。外用本品全草煎水洗,并将本品捣烂包敷患处。;风湿,风寒骨痛:用全草煎水洗。小花鸢尾

小花鸢尾根

别名:六棱麻根

味性:辛;温。

主治:活血镇痛;祛风除湿。主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疯狗咬伤;蛇伤。小花鸢尾根

小黄皮

别名:九里香、白花千只眼[云南]、假鸡皮果

味性:苦、辛,微温。

主治:宣肺止咳,行气止痛,通经活络。主治感冒头痛,风寒咳嗽,偏头痛,胃痛,神经痛,牙痛,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小黄皮

小茴香
小茴香

别名:谷茴香、谷茴、蘹香、蘹香子、茴香子、土茴香、野茴香、大茴香、谷香、香子、小香、茴香、香丝菜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肝;肾膀胱;胃经。

主治:行气止痛,健胃散寒。用于胃寒痛,小腹冷痛,痛经,疝痛,睾丸鞘膜积液,血吸虫病。小茴香(图)

小金发藓

别名:红孩儿、止血药

味性:辛;温。

主治:镇静安神;散瘀;止血。主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跌打损伤;吐血。小金发藓

小金梅草

别名:野鸡草、山韭菜、小金锁梅、龙肾子

味性:甘、微辛,温。

主治:温肾壮阳,补气。肾虚腰痛,疝气痛。小金梅草

小金樱子

味性:味酸微甘,性温。

主治:治风痰咳嗽,跌打损伤。小金樱子

小九节铃

别名:小五爪龙、五爪金龙、小红藤、小红药、铜丝绊、小红花、钢丝绊、小红袍、跳三步、石猴子、九节莲、飞石莲

味性:辛;温。

归经:脾;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能络。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小九节铃

小蓝花地丁

别名:紫花地丁、蓝花地丁、大冠远志、小丁香

味性:辛、微苦,温。

主治:消炎,止痛,拔毒,生肌。用于腮腺炎,小儿肺炎,胃肠炎,胃痛,疔疮,牙痛,风湿筋骨痛;外用治疮、疖,关节脱臼,跌打劳伤。小蓝花地丁

小驴蹄草

别名:花葶驴蹄草

味性:辛,微温。

主治:祛风散寒。主治筋骨疼痛,头目昏眩,创伤感染。小驴蹄草

小罗伞

别名:血党、活血眙、腺点紫金牛、斑叶朱砂根、小凉伞、珍珠盖凉伞

味性:苦甘辛,温。

主治:活血调经,怯风除湿。治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小罗伞

小毛鸡

别名:小鸦鹃

味性:甘,温。

主治:调经,补血。外用治跌打,风湿。小毛鸡

小毛蓼

别名:小蓼子草、红蓼子草、小红蓼子草、细刺毛蓼

味性:微辛,温。

主治:散寒活血。主治大病后虚寒,久疟。外用治麻疹。小毛蓼

小茅香

别名:山白芷、土白芷、黑骨风、寻骨风、铁杆香、白牛胆根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散寒,活血舒筋。治风寒感冒,咳嗽,哮喘,风湿痹痛,月经不调。小茅香

小米柴

别名:牛屎柴、小豆柴、亮子药、米饭花、山胡椒

味性:辛;性温。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止痛;祛风解毒。主跌打损伤;骨折;癣疮。小米柴

小南木香

别名:南木香、地擅香、藤子暗消、小楠木香、土木香、打鼓藤、串石藤、毛叶子寒药、白防己、金不换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主寒凝气滞胃痛;胆绞痛;腹部胀满疼痛;消化不良;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瘀痛。小南木香

小牛肝菌

别名:空柄假牛肝菌、杂蘑

味性:微咸;性温。

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风寒湿痹;腰腿疼痛;手足麻木。小牛肝菌

小泡通树

别名:星毛鸭脚木、七加皮、鸭麻木、小星鸭脚木

味性:味辛;苦;性温。

主治:发散风寒;活血止痛。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脘腹胀痛;跌打肿痛;骨折;劳伤疼痛。小泡通树

小漆树

别名:山漆树、铁象杆、野漆树

味性:苦、辛,温。

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风湿:根1两,泡酒服,并用适量煎水熏洗患处。;无名肿毒:叶适量,捣烂敷患处。小漆树

小千金

别名:硬筋藤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治风湿疼痛,脚转筋。小千金

小青藤香
小青藤香原生态小青藤香

别名:青藤、滚天龙、青藤细辛、良藤、山豆根、毛青藤、土广藤

味性:性温,味苦辛。

归经:心;肺;胃经。

主治:顺气止痛,解蛇毒,治心胃气痛,发痧,腹痛腹泻,蛇咬伤。小青藤香

小伸筋草

别名:英雄草

味性:味苦;涩;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湿里止痛。主风寒湿痹;胃脘冷痛;肾虚腰痛。小伸筋草

小石松

别名:伸筋草

味性:苦;辛;温。

主治: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主风湿腰腿痛;关节疼痛;跌打损伤;刀伤;烫火伤。小石松

小蒜

别名:茆蒜、卵蒜、蒜、夏蒜

味性:辛,温。

归经:入脾、胃二经。

主治:温中,下气,消谷,杀虫。治吐泻,心腹胀痛,疔肿毒疮,毒虫咬伤。小蒜

小蓑衣藤

别名:小木通

味性:辛,温。

主治:发表,利小便。小蓑衣藤

小铜锤

别名:铜锤草、美形金纽扣、细麻药、小麻药、过海龙、黄花草、遍地红、乌龙过江、黄花一草光

味性:辛、苦,温。

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治跌打,骨折,风湿关节痛,闭经,胃痛,外伤出血。小铜锤

小悬钩子

别名:莓子、覆盆子[青海]

味性:全株:苦、微酸、平;果:甘、酸、温。

主治:全株:补肝健胃、祛风止痛。用于急性、亚急性肝炎,食欲不振,风湿性关节炎。;果:补肾固精。用于遗精。小悬钩子

小旋花

别名:彩木

味性:辛;温。

主治:解表;止咳。主感冒;咳嗽。小旋花

小血光藤

别名:黑老头、大种黑骨头、黑骨藤

味性:苦;涩;性温。

归经:心;肾经。

主治:安五脏,通九窍,除风湿,解寒热。治腰膝疼痛,小便频数,跌损劳伤及耳聋。小血光藤

小血藤

别名:钻骨风、八仙草、血糊藤)、钻石风、天青地红、五香血藤、滑藤、爬岩香、满山香、香血藤、血糊藤、钻岩尖、香巴戟、土巴戟、川巴戟、秤蛇根、老蛇斑、野五味子

味性:辛,温。

主治:行气,止痛,活血,散瘀。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筋骨疼痛,痨伤吐血,经闭,腹胀,痈肿。小血藤

小叶杜鹃

别名:黑香柴

味性:辛;性温。

归经:肺经。

主治:祛痰止咳;暖胃止痛。主咳喘多痰;胃寒腹痛。小叶杜鹃

小叶柳

别名:山杨柳、红梅蜡

味性:辛;性温。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化瘀。主风湿骨痛;劳伤。小叶柳

小叶罗汉松

别名:短叶土杉、小叶土杉

味性:微苦、辛,温。

主治:活血,补血,舒筋活络。主治月经过多,血虚面黄;外用治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小叶罗汉松

小叶买麻藤
小叶买麻藤

别名:拦地青、细样买麻藤、狗裸藤、接骨草、竹节藤、脱节藤、大节藤、木花生、古歪藤

味性:苦,微温。

主治:祛风活血,消肿止痛,化痰止咳。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筋骨酸软,跌打损伤,支气管炎,溃疡出血,蛇咬伤;外用治骨折。小叶买麻藤

小叶密花远志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祛瘀。主风湿关节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小叶密花远志

小叶枇杷

别名:白香柴、黄花杜鹃

味性:辛;苦;性微温。

主治:祛痰;止咳;平喘。主咳嗽;气喘;痰多。小叶枇杷

小叶双眼龙
小叶双眼龙

别名:毛果巴豆、桃叶双眼龙、细叶双眼龙、巡山虎、山辣蓼、土巴豆、鸡骨香、白养木、串珠林、山猪橇

味性:辛苦,温。

归经:心;肺经。

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消肿。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毒蛇咬伤。小叶双眼龙

小叶云实

味性:甘;温。

归经:胃;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健脾和胃。主风湿痹痛,胃病,消化不良。小叶云实

小鱼仙草

别名:土荆芥、假鱼香、野香薷、热痱草、痱子草、月味草、红花月味草、姜芥、四方草、山苏麻、疏花荠宁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发表,利湿止痒。用于感冒头痛,扁桃体炎,中暑,溃疡病,痢疾;外用治湿疹,痱子,皮肤瘙痒,疮疖,蜈蚣咬伤。;取半阴干的全草烧烟可以熏蚊。小鱼仙草

小芸木

别名:癞蛤蟆跌打[云南]、鸡屎木、山黄皮[广西]、山黄皮、癞蛤蟆跌打、野黄皮、山萸皮、野茶辣、小黄皮、半边风

味性:苦、辛,温。

归经:胃;膀胱;肺经。

主治:疏风,祛湿,温中,散瘀。治感冒,疟疾,风涅痹痛,胃痛,跌打损伤。小芸木

小粘药

别名:三叶五香血藤、滑叶藤、三爪金龙

味性:辛,温。

主治:活血祛瘀,镇痛消炎。主治跌打损伤,骨折。小粘药

小粘叶

别名:千斤树、红油果、臭油果、亮叶香、香果、香果树

味性:微辛、微苦,温。

主治:散瘀消肿,止血止痛,解毒。用于骨折,跌打肿痛,外伤出血,疮疖痈肿。小粘叶

小棕皮头

别名:小棕包、高原鸢尾

味性:辛,温。

主治:内服撑骨,祛瘀。外用止血,止痛,通窍。小棕皮头

孝扇草根

别名:扶子苗、滨旋花、孝扇草、沙马藤

味性:苦;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湿;利水;化痰止咳。主风湿痹痛;水肿;咳嗽痰多。孝扇草根

蝎子草

别名:红藿毛草、火麻草

味性:辛;性温。

主治:止痛。主风湿痹痛。蝎子草

邪蒿

味性:辛、温。

主治:化浊;醒脾;通脉。主湿阻痞满;胃呆食少;痢疾;疮肿。邪蒿

缬草
缬草

别名:拔地麻、小救驾[陕西]、鹿子草、臭草、穿心排草、甘松、猫食菜、满山香、小救驾、大救驾、七里香、抓地虎、香草、蜘蛛香、潢山香、潢坡香、五里香

味性:辛、甘,温。

归经:归心;肝经。

主治:治心神不安,胃弱,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缬草

心不干

别名:岩花、大寒药、万年攀、岩芪

味性:辛苦,温。

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用于胃痛,跌打肿痛。心不干

心叶党参

别名:大头党参、小人参

味性:甘,温。

主治:补虚弱。用于病后体虚,自汗。心叶党参

心叶风毛菊

别名:山芍药、马蹄细辛、水葫芦、山牛蒡

味性:味辛;性温。

主治:祛风;散寒;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心叶风毛菊

心叶荚蒾根

味性:湿,温。

归经:入肝经。

主治:治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损瘀凝,腰胁气胀。心叶荚蒾根

心叶兔耳风

别名:大一枝箭、小接骨丹、双股箭

味性:苦、微辛、涩,温。

主治:祛风湿,舒筋络。主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外用治关节脱臼。心叶兔耳风

新疆藁本

别名:藁本

味性:味辛;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主风寒感冒;头痛;风寒湿痹;寒湿腹痛;泄泻;疥癣;痤疮。新疆藁本

新疆藜芦

别名:藜芦

味性:辛;苦;微温。

主治:止痛;杀虫;涌吐。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疥癣;恶疮;癫狂痰壅。新疆藜芦

新疆羌活

别名:羌活

味性:味辛;苦;性温。

主治:祛风发表;胜湿止痛。主风寒湿感冒;头痛身疼;风湿痹痛。新疆羌活

新疆延胡索

别名:西延胡索、延胡索、元胡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主气滞血瘀所致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新疆延胡索

新疆一支蒿

别名:一支蒿[新疆]

味性:辛,微温。

主治:清热解毒。用于胃痛,胃胀,痛经;外用治痔疮出血,无名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新疆一支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