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性中药列表/22
|
- 香樟根
- 香樟果
- 香樟叶
- 向日葵花托
- 象皮
- 象头花
- 橡实
- 橡实壳
- 消石
- 鸮
- 小白撑
- 小白蒿
- 小白薇
- 小百部
- 小被单草
- 小扁豆
- 小扁豆根
- 小草寇
- 小草乌
- 小豆柴
- 小儿腹痛草
- 小发散
- 小凤尾草
- 小果白刺
- 小过江龙
- 小过路黄
- 小黑菇
- 小黑牛
- 小黑药
- 小红参
- 小红袍
- 小红苏
- 小红蒜根
- 小红藤
- 小花八角枫
- 小花花椒
- 小花青藤
- 小花五味子根
- 小花五味子藤
- 小花鸢尾
- 小花鸢尾根
- 小黄皮
- 小茴香
- 小金发藓
- 小金梅草
- 小金樱子
- 小九节铃
- 小蓝花地丁
- 小驴蹄草
- 小罗伞
- 小毛鸡
- 小毛蓼
- 小茅香
- 小米柴
- 小南木香
- 小牛肝菌
- 小泡通树
- 小漆树
- 小千金
- 小青藤香
- 小人参
- 小伸筋草
- 小石松
- 小蒜
- 小蓑衣藤
- 小铜锤
- 小悬钩子
- 小旋花
- 小血光藤
- 小血藤
- 小叶杜鹃
- 小叶柳
- 小叶罗汉松
- 小叶买麻藤
- 小叶密花远志
- 小叶枇杷
- 小叶双眼龙
- 小叶云实
- 小一把抓
- 小鱼仙草
- 小芸木
- 小粘药
- 小粘叶
- 小棕皮头
- 孝扇草根
- 蝎子草
- 邪蒿
- 缬草
- 薤白
- 心不干
- 心叶党参
- 心叶风毛菊
- 心叶荚蒾根
- 心叶兔耳风
- 辛夷
- 新疆藁本
- 新疆藜芦
- 新疆羌活
- 新疆延胡索
- 新疆一支蒿
- 下一页
别名:红南星、母猪半夏、大半夏、独叶半夏、小独脚莲、岩芋、红半夏、山半夏、狗爪南星、岩半夏、野芋头、南星、野磨芋、三不跳
味性:辛,温。
主治:散瘀解毒;消肿止痛。主食积胃痛;乳痈;瘰疬;无名肿毒;毒蛇咬伤。象头花
![橡实](/images/4/2038.jpg)
别名:芧栗、橡栗、梂、皂斗、橡子、杼斗、橡斗子、柞子、栎子、麻沥果、、抒斗子、栎木子、麻枥果
味性:苦涩,微温。
归经:脾;大肠;肾经。
主治:收敛固脱;止血;解毒。主泄泻痢疾;便血;痔血;脱肛;小儿疝气;疮痈久溃不乳腺炎;睾丸炎;面(黑干)。橡实(图)
别名:芒消、苦消、化金石、水石、焰消、火消、硝石、北帝元珠、地霜、生消、银消
味性:苦咸,温。
归经:心;脾;肺经。
主治:破坚散积,利尿泻下,解毒消肿。治痧胀,心腹疼痛,吐泻。黄疸,淋病,便秘,目亦,喉痹,疔毒,痈肿。消石
别名:白龙须、白薇、水辣子根、老妈妈针线包、蛇辣子、白藤、娃儿藤、野辣椒、三十六荡、关腰草、沉夭儿、青龙藤、金线包、山辣子、凌羊角草
味性:味苦、辛;性微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郐盘通络;活血止痛。主风湿骨痛肝炎,胃溃疡,小儿麻痹后遗症,跌打损伤。小白薇
别名:鸡足草乌、细草乌、云南飞燕草、倒捉壶、鸡脚草乌、鸡爪连、猫眼花、飞燕草、鹦哥草、翠雀花、鸽子花、玉珠色洼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肺;胃经。
主治:祛风湿,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疼痛,胃痛,外伤疼痛。小草乌
![小红参](/images/d/2693.jpg)
别名:紫参、红根根药、猫儿搬到甄[四川木里]、三对叶丹参、小红丹参[四川西昌]、滇紫参、小活血、小红药
味性:甘;温。
归经:肝经。
主治:调经活血,祛瘀生新。用于月经不调,痛经,血虚经闭,肾虚腰痛。小红参
![小花五味子根](/images/2/3249.jpg)
别名:香石藤、铁骨散、过山龙、小血藤、满山香、小密细藤、接筋藤、黄袍、五味子、萝松根、大伸筋、小花五味子藤、黄袍小血藤
味性:辛;苦;性温。
主治:祛风利湿;理气活血。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胃痛;月经不调;肾炎。小花五味子根
别名:六棱麻、九节地菖蒲、九节箭菖蒲、山菖蒲
味性:辛,温。
主治:活血镇痛。;跌打损伤,闪腰岔气等痛症。用量1~2钱,泡酒服。;狂犬咬伤:根状茎3钱,泡酒服,每日服1次,每次1小杯。外用本品全草煎水洗,并将本品捣烂包敷患处。;风湿,风寒骨痛:用全草煎水洗。小花鸢尾
![小茴香](/images/zy-697/xiaohuixiang-47.jpeg)
别名:谷茴香、谷茴、蘹香、蘹香子、茴香子、土茴香、野茴香、大茴香、谷香、香子、小香、茴香、香丝菜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肝;肾膀胱;胃经。
主治:行气止痛,健胃散寒。用于胃寒痛,小腹冷痛,痛经,疝痛,睾丸鞘膜积液,血吸虫病。小茴香(图)
别名:小五爪龙、五爪金龙、小红藤、小红药、铜丝绊、小红花、钢丝绊、小红袍、跳三步、石猴子、九节莲、飞石莲
味性:辛;温。
归经:脾;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能络。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小九节铃
别名:紫花地丁、蓝花地丁、大冠远志、小丁香
味性:辛、微苦,温。
主治:消炎,止痛,拔毒,生肌。用于腮腺炎,小儿肺炎,胃肠炎,胃痛,疔疮,牙痛,风湿筋骨痛;外用治疮、疖,关节脱臼,跌打劳伤。小蓝花地丁
别名:南木香、地擅香、藤子暗消、小楠木香、土木香、打鼓藤、串石藤、毛叶子寒药、白防己、金不换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主寒凝气滞胃痛;胆绞痛;腹部胀满疼痛;消化不良;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瘀痛。小南木香
别名:钻骨风、八仙草、血糊藤)、钻石风、天青地红、五香血藤、滑藤、爬岩香、满山香、香血藤、血糊藤、钻岩尖、香巴戟、土巴戟、川巴戟、秤蛇根、老蛇斑、野五味子
味性:辛,温。
主治:行气,止痛,活血,散瘀。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筋骨疼痛,痨伤吐血,经闭,腹胀,痈肿。小血藤
![小叶买麻藤](/images/4/2071.jpg)
别名:拦地青、细样买麻藤、狗裸藤、接骨草、竹节藤、脱节藤、大节藤、木花生、古歪藤
味性:苦,微温。
主治:祛风活血,消肿止痛,化痰止咳。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筋骨酸软,跌打损伤,支气管炎,溃疡出血,蛇咬伤;外用治骨折。小叶买麻藤
![小叶双眼龙](/images/8/1856.jpg)
别名:毛果巴豆、桃叶双眼龙、细叶双眼龙、巡山虎、山辣蓼、土巴豆、鸡骨香、白养木、串珠林、山猪橇
味性:辛苦,温。
归经:心;肺经。
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消肿。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毒蛇咬伤。小叶双眼龙
别名:土荆芥、假鱼香、野香薷、热痱草、痱子草、月味草、红花月味草、姜芥、四方草、山苏麻、疏花荠宁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发表,利湿止痒。用于感冒头痛,扁桃体炎,中暑,溃疡病,痢疾;外用治湿疹,痱子,皮肤瘙痒,疮疖,蜈蚣咬伤。;取半阴干的全草烧烟可以熏蚊。小鱼仙草
别名:癞蛤蟆跌打[云南]、鸡屎木、山黄皮[广西]、山黄皮、癞蛤蟆跌打、野黄皮、山萸皮、野茶辣、小黄皮、半边风
味性:苦、辛,温。
归经:胃;膀胱;肺经。
主治:疏风,祛湿,温中,散瘀。治感冒,疟疾,风涅痹痛,胃痛,跌打损伤。小芸木
![缬草](/images/c/1832.jpg)
别名:拔地麻、小救驾[陕西]、鹿子草、臭草、穿心排草、甘松、猫食菜、满山香、小救驾、大救驾、七里香、抓地虎、香草、蜘蛛香、潢山香、潢坡香、五里香
味性:辛、甘,温。
归经:归心;肝经。
主治:治心神不安,胃弱,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缬草
![薤白原生态](/images/zy-297/xiebai-32-yst.jpg)
![薤白](/images/zy-297/xiebai-32-cp.jpg)
![薤白](/images/6/1025.jpg)
别名:野薤、野葱、薤白头、野白头、薤根、藠头、大头菜子、野蒜、小独蒜、小蒜、宅蒜、藠子
味性:辛苦,温。
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主治: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用于胸痹疼痛,痰饮咳喘,泄痢后重。薤白(图)
![辛夷](/images/zy-697/xinyi-311.jpeg)
![辛夷](/images/e/18.jpg)
别名:木笔花、望春花、春花、木兰、紫玉兰、白玉兰、二月花、广玉兰、辛矧、侯桃、房木、新雉、迎春、毛辛夷、辛夷桃、姜朴花、辛雉
味性:辛,温。
归经:肺;胃经。
主治:祛风,通窍。治头痛,鼻渊,鼻塞不通,齿痛。辛夷(图)
- 《中国药典》辛夷
- 《中药大辞典》辛夷
- 《中华本草》辛夷
- 《本草纲目》辛夷
- 《本草备要》辛夷
- 《本草便读》辛夷
- 《本草乘雅半偈》辛夷
- 《本草崇原》辛夷
- 《本草从新》辛夷
- 《本草撮要》辛夷
- 《本草分经》辛夷
- 《本草分经》辛夷
- 《本草害利》辛夷
- 《本草经集注》辛夷
- 《本草求真》辛夷
- 《本草图经》辛夷
- 《本草新编》辛夷
- 《本草衍义》辛夷
- 《本经逢原》辛夷
- 《得配本草》辛夷
- 《雷公炮炙论》辛夷
- 《雷公炮制药性解》辛夷
- 《名医别录》辛夷
- 《神农本草经》辛夷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辛夷
- 《药性切用》辛夷
- 《玉楸药解》辛夷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辛夷
- 《证类本草》辛夷
- 《中药学》辛夷
- 《千金翼方》辛夷
- 《冯氏锦囊秘录》辛夷
- 《顾松园医镜》辛夷
- 《医学入门》辛夷
- 资助【中医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