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性中药列表/2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斑叶紫金牛

别名:血党、小罗伞、斑叶朱砂根、百两金、沿海紫金牛

味性:苦、辛,温。

主治:散瘀消肿,祛风止痛。;根:用于咽喉肿痛,口腔炎,月经不调,经闭,风湿性关节炎。;根、叶:外用治跌打损伤。斑叶紫金牛

搬倒甑

别名:七星箭[四川]

味性:甘、辛,温。

主治:解痉,镇痛。用于胃炎,胃溃疡,胆道蛔虫症,胆囊炎及蛔虫病引起的疼痛。搬倒甑

半边风

别名:老虎斑

味性:辛;温。

归经:心经。

主治:祛风湿;通经络。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半边风

半边苏

别名:绵穗苏、野鱼香、野苏、大胡麻、天人草、火胡麻

味性:辛、微苦,温。

主治:祛风发表;止血调经;消肿解毒。主感冒;头痛;瘫痪;劳伤吐血;崩漏;月经不调;痛经;疮痈肿毒。半边苏

半枫荷
半枫荷原生态半枫荷半枫荷

别名:翻白叶树、红半枫荷、大叶半枫荷、白背枫、阴阳叶、铁巴掌、半梧桐、番张麻、米纸

味性:甘,温。

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慢性腰腿痛,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扭挫伤;外用治刀上出血。半枫荷

半枫荷根

别名:枫荷桂、半边枫荷、阴阳叶、三不怕、铁巴掌、白背枫、半梧桐、番张麻、大叶半枫荷

味性:味辛;甘;性微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手足酸麻无力,跌打损伤。半枫荷根

半枫荷叶

味性:甘;淡;微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活血止血。主外伤出血。半枫荷叶

半截叶

别名:锅铲叶、金边莲、半节叶、半节观音、牙喃坝、铲叶西番莲

味性:微苦,温。

主治:活血舒筋,燥湿杀虫。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骨折,肝炎。疟疾,蛔虫病。半截叶

半夏
半夏半夏

别名:三叶半夏、三叶老、三步跳、麻玉果、燕子尾、地文、水玉、守田、示姑、羊眼半夏、和姑、蝎子草、地珠半夏、麻芋果、泛石子、地鹧鸪、地茨菇、老黄嘴、老和尚头、野芋头、老鸹头、捉嘴豆子、地巴豆、无心菜根、天落星、老鸹眼、麻芋子、地雷公、老瓜蒜、狗芋头、珠半夏、裂刀菜、麻草子、害田

味性:辛,温。

归经:入脾、胃经。

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半夏(图)

棒棒草

别名:孩儿参

味性:甘;苦;微温。

主治:补肺;健脾;养阴生津。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自汗;疲惫乏力;口干。棒棒草

苞蔷薇根

别名:猴局根、金柿根、大红袍、毛刺头

味性:甘、苦、涩;温。

归经:脾;肾经。

主治:治疝气,遗精,脚气,下肢水肿,风湿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苞蔷薇根

宝盖草
宝盖草

别名:接骨草[昆明]、蜡烛扦草、莲台夏枯草、佛座草、灯笼草、接骨草、莲台夏枯、毛叶夏枯、灯龙草、珍珠莲、佛座、风盏、连钱草、大铜钱七

味性:辛苦,温。

主治:祛风,通络,消肿,止痛。治筋骨疼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瘰疬。宝盖草

豹骨
豹骨

别名:川四腿、金钱豹骨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祛风通络,强筋健骨。用于风湿痹痛,脚膝酸软。豹骨

豹皮樟

别名:扬子木姜子、剥皮枫、花壳柴

味性:辛;苦;温。

归经:胃;脾经。

主治:温中止痛;理气行水。主胃脘胀痛;水肿。豹皮樟

北细辛

别名:烟袋锅花、细参

味性:性温,味辛。

主治:同上。北细辛

荜茇根

别名:荜拨没、荜勃没

味性:辛;温。

归经:肾;胃经。

主治:温中行气;降逆消食;散寒止痛;截疟。主中寒脘腹胀满;呕逆;食积不化;疝肿;妇女宫寒不孕;疟疾。荜茇根

鷩雉

别名:赤鷩、鵕鸃、采鸡、锦鸡、金鸡

味性:甘,温。

主治:功用同雉(温中补虚,益肝和血)。鷩雉

扁担杆

别名:娃娃拳、麻糖果、月亮皮、葛荆麻

味性:辛、甘,温。

主治:健脾益气,固精止带,祛风除湿。用于小儿疳积,脾虚久泻,遗精,红崩,白带,子宫脱垂,脱肛,风湿关节痛。扁担杆

扁担藤

别名:扁藤、大芦藤、铁带藤、过江扁龙、扁骨风、腰带藤、羊带风

味性:辛、涩,温。

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风湿骨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半身不遂。扁担藤

扁豆藤

味性:甘;微温;平。

归经:心;大肠经。

主治:化湿和中。主暑湿吐泻不止。扁豆藤

扁豆衣

别名:扁豆皮

味性:甘苦;温。

归经:脾;大肠经。

主治:健脾,化湿。治痢疾,腹泻,脚气浮肿。扁豆衣

变叶胡椒

味性:辛;微温。

主治:活血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变叶胡椒

变叶美登木

别名:变叶裸实、刺仔木、咬眼刺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化瘀消肿解毒。主肿瘤。变叶美登木

变叶榕
变叶榕

别名:金不换

味性:味微苦;辛;性微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催乳。主风湿痹痛;胃痛;疖肿;跌打损伤;乳汁不下。变叶榕

标杆花

别名:八百锤、千锤打、铜锤

味性:辛,温。

主治:解毒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咽喉肿痛。外用治腮腺炎,疮毒,淋巴结炎。标杆花

滨旋花

别名:马鞍藤、肾叶天剑

味性:微苦,温。

主治:祛风利湿,化痰止咳。用于咳嗽,肾炎水肿,风湿关节疼痛。滨旋花

槟榔
槟榔原生态槟榔槟榔槟榔

别名:榔玉、宾门、青仔、国马、槟楠、尖槟、鸡心槟榔、仁频、宾门药饯、白槟榔、橄榄子、槟榔仁、洗瘴丹、大腹子、大腹槟榔、槟榔子、马金南、槟榔玉

味性:苦辛,温。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脚气;水肿;疟疾。槟榔(图)

菠菜子

别名:刺蒺藜、刺薐菜子

味性:微温;微辛甜。

归经:脾;肺经。

主治:清肝明目;止咳平喘。主风火目赤肿痛;咳喘。菠菜子

驳骨丹

别名:小驳骨、细叶驳骨兰、臭黄藤、接骨草、四季花、小还魂、百节芒、小叶金不换、小接骨草、驳骨消、驳骨草、骨碎草、大力王、长生木、细骨风、尖尾峰、接骨筒、白及草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肝;肾;肺经。

主治: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痛。驳骨丹

补血草
补血草

别名:盐云草、盐云参、匙叶草、矶松、海赤芍、海罗卜、海金花、土地榆

味性:苦、咸,温。

主治:清热;利湿;止血;解毒。主湿热便血;脱肛;血淋;月经过多,白带;痈肿疮毒。补血草

不凋木

别名:格棒子、格棒棒

味性:味苦;性温。

主治:益肾;调中。主腰膝酸痛。不凋木

菜子七

别名:白花石芥菜、山芥菜、假芹菜、角蒿

味性:辛,温。

归经:肺;肝经。

主治:化痰止咳;活血止痛。主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有经不调;跌打损伤。菜子七

蚕豆茎

别名:蚕豆梗

味性:味苦;性温。

归经:脾;大肠经。

主治:止血、止泻。治各种内出血,水泻,烫伤。蚕豆茎

蚕豆叶

味性:味苦;微甘;性温。

归经:肺;心;脾经。

主治:止血;解毒。主咯血;吐血;外伤出血;臁疮。蚕豆叶

蚕茧
蚕茧

别名:家蚕茧、蚕衣、茧黄、蚕茧壳、绵蚕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经。

主治:治便血,尿血,血崩,消渴,反胃,疳疮,痈肿。蚕茧

蚕茧草

别名:蓼子草、小蓼子草、红蓼子、紫蓼、水咙蚣、香烛干子、寥于草

味性:辛,温。

主治:散寒活血,止痢。用于腰膝寒痛,麻疹,菌痢。蚕茧草

蚕沙
蚕沙蚕沙

别名:原蚕屎、晚蚕沙、蚕砂、原蚕沙、马鸣肝、晚蚕矢、二蚕沙、蚕屎

味性:味甘;辛;性温。

归经:肝;脾;胃经。

主治: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活血通经。主风湿痹痛;肢体不遂;风疹瘙痒;吐泻转筋;闭经;崩漏。蚕沙

蚕砂

别名:蚕屎、晚蚕砂、原蚕砂、蚕粪

味性:甘、辛,温。

主治:祛风湿,止痛。用于腰膝关节疼痛,月经过多,腹痛,皮肤风疹。蚕砂

穇子

别名:龙瓜粟、鸭爪稗、鸭爪粟、龙爪稷、鸡爪粟、云南稗、雁爪稗、鸭距粟、龙爪粟、野粟

味性:甘;温。

归经: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主治:补中益气。主胃疾病。穇子

苍耳子
苍耳子原生态苍耳子苍耳子苍耳子

别名:苍耳、老苍子、苍子、葈耳、苍刺头、毛苍子、痴头猛、羊带归、枱耳实、牛虱子、胡寝子、苍郎种、棉螳螂、胡苍子、饿虱子、苍棵子、苍耳蒺藜、葈耳实、苍浪子

味性:甘,温。

归经:归肺经。

主治: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痒。主鼻渊;风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湿疹;疥癣。苍耳子(图)

苍山冷杉

别名:大理冷杉

味性:辛,温。

主治:理气散寒。主治发痧气痛,胸腹冷痛及小肠疝气等症。苍山冷杉

苍山橐吾

别名:尖叶橐吾

味性:苦,温。

主治:散寒,润肺降气,化痰止咳,利尿。主治风寒咳嗽,支气管炎,肺结核咳血,咽喉炎。苍山橐吾

藏菖蒲
藏菖蒲原生态藏菖蒲

别名:白菖、菖蒲、泥菖蒲、臭菖、大叶菖蒲

味性:苦、辛,温、燥、锐。

主治:温胃,消炎止痛。用于补胃阳,消化不良,食物积滞,白喉,炭疽等。藏菖蒲

藏茴香
藏茴香

别名:黄蒿、马缨子、小防风、贡牛、郭鸟

味性:微辛,温。

归经:入肾、胃经。

主治:芳香健胃,驱风理气。治胃痛,腹痛,小肠疝气。藏茴香

藏绵芪

别名:滇绵芪、春黄芪

味性:甘、温。

主治:强壮补气,排脓生肌,利尿止汗。治久病衰弱,慢性肾炎浮肿,消化不良,贫血,自汗,盗汗,糖尿病,痈肿疮疖,痢疾,月经不调,带下。藏绵芪

藏茄

别名:樟柳柽、唐传那保、七厘散、黑莨菪、樟柳树、樟柳参

味性:味苦;辛;性温。

主治:镇痛解痉。主急;慢性胃肠炎;脘腹挛痛;胆道蛔虫症;胆石症;痈疽肿痛;跌打损伤;骨折。藏茄

藏三七

味性:味微苦;甘;性温。

主治: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主吐血;衄血;血痢;血崩;产后恶露不尽;跌打损伤。藏三七

糙苏
糙苏

别名:大叶糙苏、山苏子[内蒙古]、续断[宁夏]、山芝麻、山苏子、续断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化痰;利湿除痹;祛痰;解毒消肿。主感冒;咳嗽痰多;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糙苏

糙叶五加

味性:味辛;性温。

主治:祛风利湿;活血舒筋;理气止痛。主风湿痹痛;拘挛麻木;筋骨痞软;水肿;跌打损伤;疝气腹痛。糙叶五加

草贝母

别名:土贝母、山慈菇

味性:苦,温。

主治:平喘、止咳、镇痛、抗癌。治支气管炎,哮喘,乳癌,鼻咽癌。草贝母

草本三角枫

别名:变豆菜、肺形草、山芹菜

味性:微苦,温。

归经:归肝经。

主治:祛风湿,利筋骨。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草本三角枫

草苁蓉

别名:苁蓉、金笋、地精、肉松蓉、不老草

味性:甘、咸,温。

主治:补肾壮阳,润肠通便。用于肾虚阳痿,腰膝冷痛,肠燥便秘。草苁蓉

草独活

别名:龙眼独活、牛角七、独活、大九股牛、珠钱草、松香疳药、小白升麻、九股牛、大力股牛、力股牛

味性:苦、辛,微温。

主治:发散风寒,健脾利湿,强筋壮骨。主治感冒,咳嗽,胸满胁痛,腰痛,跌打风湿,月经不调,小儿疳积。草独活

草果药

别名:野姜、独叶台、四合红、草果、豆蔻、小草果、草果子

味性: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温中散寒;理气消食。主胃寒脘腹疼痛;食积腹胀;寒疝腹痛。草果药

草灵脂

别名:西藏鼠兔粪、岩兔粪、岩鼠粪、岩兔屎

味性:苦、咸,温。

主治:痛经祛瘀。主治月经失调,产后腹痛,跌扑损伤及瘀血积滞等症。草灵脂

草木灰

别名:冬灰、藜灰、薪柴灰

味性:辛,温。

主治:治大骨节病,蚀痈疽恶肉。草木灰

草威灵

别名:小黑药、葳灵仙、黑根、草灵仙、铜脚葳灵、黑威灵、铁脚威灵、黑升麻、小黑根、威灵仙、铜脚威灵、威灵菊、黑根药、乌草根

味性:味辛;苦;性温。

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消积止痛。主风湿疼痛;脘腹冷痛;食积腹胀;噎膈;风湿脚气。草威灵

草绣球
草绣球

别名:紫阳花、牡丹三七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心;肺;肝经。

主治:祛瘀消肿。主跌打损伤。草绣球

侧耳
侧耳

别名:北风菌、蚝菌、杂蘑、平菇、桐子菌、粗皮侧耳、水风菌、冻菌、青蘑、灰蘑

味性:微咸,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补肾壮阳。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阳痿遗精,腰膝无力。侧耳

叉分蓼

别名:酸不溜、分枝蓼、叉枝蓼、酸姜

味性:酸、甘,温。

主治:祛寒,温肾。主治寒疝,阴囊出汗。叉分蓼

插田泡

别名:复盆子、大乌泡、乌沙莓、菜子泡、回头龙、两头草、两头忙、乌泡倒触伞、倒生根、乌龙毛、乌龙须、白龙须、过江龙[不定根]

味性:果:甘、酸,温;根、不定根:苦,凉。

主治:果:补肾固精。用于阳痿,遗精,遗尿,白带。;根、不定根:调经活血,止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月经不调;外用治外伤出血。插田泡

茶绒

别名:指叶蒿

味性:辛,温。

主治:止咳,化痰,平喘。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茶绒

檫树
檫树

别名:枫荷桂[广东]、独脚樟、天鹅枫、梓木[江西]、蔡木、半枫樟、枫荷桂、山檫、青檫、桐梓树

味性:辛;甘;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治风湿,腰肌劳损,扭挫伤筋,胃病。檫树

柴桂

别名:臭马桂、三条筋、桂皮香、桂皮、肉桂

味性:辛;甘;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温通经脉;行气止痛。主寒湿痹痛;脘腹疼痛;痛经;跌打损伤。柴桂

柴厚朴

别名:土厚朴

味性:苦;辛;性温。

主治:理气和胃;温中止呕。主脘腹胀满疼痛;宿食不消;呕吐。柴厚朴

豺皮樟
豺皮樟

别名:大灰木、百叶仔、白柴、香叶子、过山香、山桂、山肉桂、脆脆香、豺皮黄肉楠、白叶仔、硬钉树、假面果、啫喳木

味性:辛;温。

归经:肝;胃;脾;肾经。

主治:行气活血止痛;祛风湿。主胃痛;腹痛;痢疾;腹泻;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豺皮樟

豺肉

味性:甘酸,温。

归经:肝;肾;脾;胃经。

主治:补虚消积;散瘀消肿。主虚劳体弱;食积;跌打瘀肿;痔瘘。豺肉

蟾酥
蟾酥蟾酥

别名:蛤蟆酥、蛤蟆浆、癞蛤蟆酥、蟾蜍眉脂、蟾蜍眉酥、癞蛤蚂浆

味性:辛,温。

归经:心经。

主治: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腹痛吐泻。蟾酥

长白楤木

别名:牛尾大活、东北土当归、香秸颗

味性:味辛;苦;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解毒。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头痛;齿痛;跌打伤痛;痈肿。长白楤木

长春七
长春七

别名:长虫七、石长春、长虫子

味性:辛、甘,温。

主治:发表散寒,祛风活络。用于感冒,咳嗽,头痛,牙痛,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长春七

长刺卫矛

别名:刺果卫矛、扣子花、岩风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治风湿疼痛,劳伤。长刺卫矛

长果荜茇

别名:瓜哇长果胡椒

味性:辛;温。

归经:胃经。

主治:温中健胃;祛寒止痛。主胃寒脘腹胀满疼痛;消化不良;呕吐清水;头痛;牙痛;鼻渊;疝气。长果荜茇

长节耳草

别名:黑头草、小绣球、一扫光

味性:辛、酸,温。

主治:祛风,散寒,除湿。主治风湿关节疼痛。长节耳草

长叶丹参

别名:对口元宝草

味性:味辛;性微温。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通络。主月经不调;关节酸痛。长叶丹参

长叶紫珠

别名:山枇杷、牛舌癀、野枇杷

味性:苦辛,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血。治风湿痛,风寒咳嗽,吐血。长叶紫珠

常春藤子
常春藤子

味性:味甘;苦;性温。

主治:补肝肾;强腰膝,行气止痛。主体虚赢弱;采膝酸软,血痹;脘腹冷痛。常春藤子

常春卫矛

味性:微苦;微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调经。主肾虚腰痛;久泻;风湿痹痛;有经不调;跌打损伤。常春卫矛

常春油麻藤

别名:牛马藤、大血藤

味性:性温,味苦。

主治:行血补血,通经活络。治关节风湿痛、跌打损伤、血虚、月经不调及经闭。常春油麻藤

朝鲜当归

别名:土当归

味性:味辛;性温。

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朝鲜当归

车前状垂头菊

别名:车前叶点头菊

味性:甘、苦,温。

主治:祛痰止咳,宽胸利气。主治痰喘咳嗽,痨伤及老年虚弱头痛。车前状垂头菊

车桑仔

别名:山杨柳、油明子、炒米柴、野碧桃、夜闹子、狗闹子、山枝莲、溪柳、毛乳、石故纸、白石楝、坡柳

味性:微苦、辛,温。

主治:解毒,消炎,止痒。叶:治皮肤疮痒。全株研末,外用敷治疮毒,湿疹,荨麻疹,皮疹。用量1钱;花、果治百日咳。车桑仔

沉香曲

味性:苦香,温。

主治:理脾胃气,止痛泻,消胀满。沉香曲

别名:缢蛏

味性:甘,温。

主治:补虚,利水,解毒。;水肿:蛏干半斤,烧酒1斤,炖食。;痢疾:肉加醋煮食,服数次。;外用治项痈。

澄茄子

别名:山胡椒、味辣子、山苍子、木姜子、木香子、野胡椒、臭樟子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脾;胃;肾经。

主治:温中止痛;行气活血;平喘;利尿。主脘腹冷痛;食积气胀;反胃呕吐;中暑吐泻;泄泻痢疾;寒疝腹痛;哮喘;寒湿水臌;小便不利;小便浑浊;疮疡肿毒;牙痛;寒湿痹痛;跌打损伤。澄茄子

橙皮

别名:黄果皮、理陈皮、理皮、广柑皮

味性:辛;苦;温。

归经:脾;肺经。

主治:理气,化痰,健脾,导滞。治感冒咳嗽,食欲不振,胸腹胀痛,肠鸣便泻,乳痈。橙皮

橙子核

别名:香橙仁

味性:苦;微温。

归经:膀胱;肾经。

主治:理气止痛。主疝气;闪挫腰痛。橙子核

橙子皮

别名:橙皮

味性:苫辛,温。

归经:脾;肺经。

主治:化痰,利膈,消食,止呕,杀鱼、蟹毒。橙子皮

秤杆升麻

别名:斑麻、麻沙菜、白花根、米点菜、土升麻、猫儿翻甑、搬倒甑

味性:性温,味苦。

主治:治感冒,疟疾,肠寄生虫病。秤杆升麻

秤砣梨

别名:马奶藤、铁甲藤、马奶

味性:酸;涩;温。

归经:肝经。

主治:抗癌。主肿瘤。秤砣梨

秤砣梨根

味性:性温,味苦。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行气活血。主肿瘤。秤砣梨根

匙叶五加

味性:味辛;微苦;性温。

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拘挛麻木;跌打肿痛。匙叶五加

齿瓣延胡索
齿瓣延胡索

别名:蓝雀花、蓝花菜、元胡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主心腹腰膝诸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跌打肿痛。齿瓣延胡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