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性中药列表/19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四楞蒿

别名:大香芝麻棵、土藿香、理肺散、疳积散、香紫苏、野苏

味性:辛,温。

主治:散风寒;止咳。主风寒感冒;咳嗽;百日咳。四楞蒿

四楞筋骨草

别名:筋骨连、箭羽筋骨草、箭羽草、舒筋箭羽草、四棱草、舒艋箭羽草、筋骨草、四柑筋骨草、假马鞭草

味性:辛苦,温。

归经:入肝、肾二经。

主治:祛风通络,散瘀止痛。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经闭。四楞筋骨草

四念癀
四念癀

别名:龙吐珠、琉璃繁缕、九龙吐珠、海绿

味性:苦、酸,温。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通络,化腐生肌。用于鹤膝风;外用治疮疡,阴症。四念癀

四叶七

味性:辛;苦;温。

主治:祛湿;散寒;理气;活血。主劳伤腰腿痛;跌打损伤;感冒;白带。四叶七

四叶细辛

别名:四叶对、四块瓦、大四块瓦、四大天王、白毛七、红七

味性:苦;辛;微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活血散瘀;解毒消肿。主跌打损伤;骨折;痈疖肿毒;毒蛇咬伤;皮肤瘙痒。四叶细辛

松根
松根

味性:苦;性温。

归经:肺;胃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血。。主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白带;咳嗽;跌打吐血;风虫牙痛。松根

松花

别名:松黄、松粉、松花粉

味性:甘;性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祛风;益气;收湿;止血。主头痛眩晕;泄泻下痢;湿疹湿疮;创伤出血。松花

松花粉
松花粉松花粉

别名:松花、松黄

味性:甘,温。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祛风益气,收湿,止血。治头旋眩晕,中虚胃疼,久痢,诸疮湿烂,创伤出血。松花粉

松木皮

别名:赤松皮、赤龙鳞、赤龙皮、松皮、松树皮

味性:苦;性温。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去风,胜湿,祛瘀,敛疮。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肠风下血,远年久痢;痈疽久不收口,金疮,汤火伤。松木皮

松球

别名:松实、松元、松果、小松球、松塔

味性:甘;苦;性温。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祛风除痹;化痰止咳平喘,利尿,通便。。主治风寒湿痹;白癜风;慢性气管炎;淋浊;便秘;痔疮。松球

松树皮

味性:苦、涩,温。

主治:收敛,生肌。外用治烧烫伤,小儿湿疹。松树皮

松树梢

味性:苦、涩,温。

主治:解毒。用于木薯、钩吻中毒。松树梢

松塔
松塔

味性:苦,温。

主治:祛痰,止咳,平喘。慢性气管炎,哮喘,咳嗽痰多。松塔

松香
松香原生态松香

别名:松脂、松膏、松肪、松胶香、沥青、白松香、松胶、黄香、松脂香

味性:苦甘,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燥湿,生肌止痛,适用于痈疖疮疡,湿疹,外伤出血,烧烫伤。松香(图)

松叶
松叶松叶

别名:猪鬃松叶、松毛、山松须、松针

味性:苦;性温。

归经:心;脾经。

主治:祛风燥湿,杀虫,止痒。治风湿痿痹,跌打损伤,失眠,浮肿,湿疮,疥癣。并能防治流脑,流感,钩虫病。松叶

松叶防风花

味性:味辛;性微温。

主治:祛风理气止痛。主头痛;脘腹痛;骨节痛。松叶防风花

松油

别名:松脂、沥油

味性:苦;性温。

主治:祛风;杀虫。主疥疮;皮癣。松油

松针
松针

味性:苦、涩,温。

主治:祛风活血,明目,安神,解毒,止痒。用于流行性感冒,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夜盲症,高血压病,神经衰弱;外用治冻疮。松针

搜山虎
搜山虎原生态搜山虎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肺;肝经。

主治:祛风解表;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龋齿痛;跌打肿痛;骨折;毒蛇咬伤。搜山虎

苏黄耆

别名:土黄芪、献干粮、狗干粮

味性:味甘,性温。

主治:催乳。苏黄耆

苏头

别名:紫苏兜、紫苏头、紫苏根

味性:味辛;性温。

归经:归肺;脾经。

主治:疏风散寒;降气祛痰;和中安胎。主头晕;身痛;鼻塞流涕;咳逆上气;胸隔饮;胸闷肋痛;腹痛泄泻;妊娠呕吐;胎动不安。苏头

粟奴

别名:粟粒黑粉、谷子黑穗、谷子黑粉、粟黑粉

味性:微苦;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利小肠,除烦满。用于肠胃不舒,消化不良,胸中烦满。粟奴

粟芽

别名:蘖米、粟蘖、檗米、粟檗、谷芽

味性:味苦;性微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健脾;消食。主食积胀满;不思饮食。粟芽

酸不溜根

味性:酸;甘;性温。

归经:脾;肾经。

主治:温肾散寒;理气上痛;止泻止痢。主寒疝;阴囊汗出;胃痛;腹泻;痢疾。酸不溜根

酸石榴

别名:醋石榴

味性:酸,温。

主治:止渴;涩肠;止血。主津伤燥渴;滑泻;久痢;崩漏;带下。酸石榴

酸枣根

味性:涩;温。

主治:安神。主失眠;神经衰弱。酸枣根

酸枣根皮

味性:涩;温。

归经:肾经。

主治:治便血,烧、烫伤,高血压,遗精,白带。酸枣根皮

随手香

别名:洗手香、带手香、路边香、三柰香

味性:辛,温。

主治:行气止痛,祛风逐寒,解毒利水,豁痰开窍。用于痰迷心窍,神志昏迷,牙关紧闭,胸闷腹痛,湿浊中阻,风湿关节痛,疝痛,水肿;外用治无名肿毒。随手香

娑罗子
娑罗子娑罗子

别名:梭罗子、莎婆子、武吉、苏罗子、开心果、索罗果、梭椤子、天师栗、娑婆子、仙栗

味性:甘,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理气宽中,和胃止痛。用于胸腹胀闷,胃脘疼痛。娑罗子

桫拉木

味性:涩;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通络;通经活血。主风湿痹证;血疼腰痛。桫拉木

蓑衣莲

别名:耳叶紫菀、银钱菊

味性:味辛;性温。

主治:发散风寒;止咳平喘。主风寒感冒;咳嗽;哮喘。蓑衣莲

缩砂蜜
缩砂蜜

别名:缩砂、绿壳砂仁

味性:性温,味辛。

主治:行气宽中,健胃消食,安胎。用于胸腹胀痛、消化不良、胎动不安等。缩砂蜜

獭子树

别名:野吴芋、野莠子、山辣子、臭油林、米辣子、辣树、野辣子、野蜀萸、童子骨

味性:果实:辛、苦,温;根、叶:辛、微甘、涩,凉。

主治:果实:暖胃,止痛。;胃痛吐清水:1日量1钱,水煎服。;头痛:果1两,捣烂炒热加醋少许糊脚心。;根、叶:清热化痰,止咳。;肺结核:3~5钱。;疮痈疖肿:适量捣烂敷患处。獭子树

踏膀药

别名:黄花地丁、土细辛[云南]、黄花细辛

味性:甘、微辛,温。

主治:温经通络,消疳健脾。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疳积,气虚头晕。踏膀药

台蘑

别名:厚环粘盖牛肝、厚环粘盖牛肝菌、雅致乳牛肝菌、长柄牛肝菌

味性:甘;性温。

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台蘑

台湾海棠

味性:甘、酸、涩,微温。

主治:理气健脾,消食导滞。;治食积停滞,胸腹胀满疼痛:果3~5钱,水煎服。;大便泄泻:果炭2~4钱,水煎服。台湾海棠

台湾牛奶菜

味性:味甘、微苦、性微温。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散瘀消肿。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台湾牛奶菜

台湾土豆蔻

味性:味辛;性9温。

主治:散寒祛湿;行气止痛。主脘腹冷痛;寒湿吐泻;痛经;疝气疼痛;睾丸肿痛。台湾土豆蔻

太白参

别名:太白洋参、黑洋参、煤参、太白阳参、黑参、黑白参

味性:味甘;微苦;性温。

主治:滋阴补肾;益气健脾。主脾肾两虚;骨蒸潮热;关节疼痛;不思饮食。太白参

太白韭

别名:野葱、野蒜、太白山葱

味性:味辛;性温。

主治:发汗;散寒;健胃;接骨。主伤风感冒;头痛鼻塞;脘腹冷痛;消化不良;跌打骨折。太白韭

太白米

别名:假百合、九子

味性:辛,温。

主治:理气和胃;祛风止咳。主脘腹胀痛;呕吐;风寒咳嗽。太白米

太子参
太子参原生态太子参太子参

别名:孩儿参、双批七、异叶假繁缕、童参、四叶参、米参

味性:甘苦,微温。

归经:脾、肺经。

主治: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太子参(图)

檀香泥

味性:苦;性温。

归经:胃;肝经。

主治:行气止痛。主肝胃不和;脘胁胀痛。檀香泥

檀香油

味性:苦;性温。

归经:胃;肾经。

主治:降逆和胃;行气止痛。主呃逆;呕吐;胃脘痛;腰痛。檀香油

糖橘红

别名:香金板、甜橘红

味性:味甘辛,性温。

主治:理气快膈,治嗽消痰。糖橘红

螳螂
螳螂

别名:不过、蟷蠰、薁洀貈、蛑、蚀肬、髦、蚚父、天马、螗螂、石螂、屹肬、拒斧、刀螂、蟷螂、斫父、斫郎、蟷、巨斧、龅胧、食胧、猴儿、怒备、马螂康

味性:味甘;咸;性温。

归经:心;肝经。

主治:定惊止搐;解毒消肿。主小儿惊痫抽搐;咽喉肿痛;疔肿恶疮;脚气。螳螂(图)

螳螂跌打

别名:硬骨散、石柑子、硬骨头

味性:苦辛,温。

归经:肝经。

主治:散瘀止痛;接骨;祛风湿。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痹痛;腰腿痛。螳螂跌打

桃儿七
桃儿七

别名:桃耳七、小叶莲、奥莫色、鸡素苔、铜筷子、鬼打死、鬼臼、羊蒿爪

味性:苦,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祛痰止咳。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痛经;脘腹疼痛;咳嗽。桃儿七

桃耳七

别名:铜筷子、小叶莲、鸡素苔、奥勒莫色罗玛琼瓦

味性:苦,温。

主治:治风湿疼痛,咳喘,胃痛,跌打损伤。桃耳七

桃叶蓼

味性:辛,温。

主治:发汗除湿,消食止泻。桃叶蓼

桃子
桃子

别名:桃实

味性:甘酸,温。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生津;润肠;活血;消积。主津少口渴,肠燥便秘,闭经,积聚。桃子

藤本夜关门

别名:合包叶、猪叶莱

味性:涩;温。

主治:消炎收敛。主治子宫脱垂,偏头痛,外伤出血。藤本夜关门

藤杜仲

别名:土杜仲、红杜仲、杜仲藤、结衣藤、九中藤、白皮胶藤、小白皮藤、假杜仲、毛杜仲藤、鹤咀藤、香藤、鸡头藤

味性:苦涩;微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强筋健骨。主风湿骨痛;腰腿酸痛。藤杜仲

藤三七
藤三七藤三七

别名:藤子三七、小年药、土三七

味性:微苦,温。

主治:补肾强腰;散瘀消肿。主腰膝痹痛;病后体弱;跌打损伤;骨折。藤三七

藤檀

别名:降香、大香藤、痛必灵、梣果藤、丁香柴

味性:辛,温。

主治:理气止痛。;茎:用于胃痛,腹痛,胸胁痛。;根:用于腰痛关节痛。藤檀

藤五加
藤五加

味性:味辛;微苦;怀温。

主治:祛风湿;通经络;强艋骨。主风湿痹痛;拘挛麻木,腰膝酸软,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水肿;皮肤温痒;阴囊湿肿。藤五加

鹈鹕脂油

味性:味咸;性温。

归经:肾经。

主治:拔毒;通络。主痈肿;行痹;耳聋。鹈鹕脂油

天脚板根

味性:味苦;辛;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化瘀。主风湿痹痛;跌打瘀肿。天脚板根

天韭
天韭

别名:茖韭、山葱、茖葱、鹿耳韭、天蒜、玉簪叶、茗葱、岩蒜

味性:辛、温。

归经:肺经。

主治:止血,散瘀,镇痛。用于衄血,瘀血,跌打损伤。天韭

天目木姜子
天目木姜子

别名:芭蕉杨

味性:苦;温;辛。

归经:肝;脾经。

主治:杀虫。主绦虫病;蛲虫病。天目木姜子

天南星
天南星原生态天南星天南星

别名:南星、白南星、山苞米、蛇包谷、山棒子、虎掌、半夏精、蛇头天南星、虎掌南星、虎膏、蛇芋、三棒子、药狗丹、大扁老鸦芋头、斑杖、蛇六谷、野芋头、蛇木芋、鬼南星

味性:苦辛,温。

归经:肺;肝;脾经。

主治: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天南星(图)

天牛
天牛

别名:蠰、啮桑、啮发、天水牛、八角儿、天蝼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心;脾经。

主治:活血通经,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主血瘀经闭;痛经;跌打瘀肿;疔疮肿毒。天牛(图)

天蓬子根

别名:新莨菪、搜山虎[云南]、拟癫茄、搜山虎、浆柳根、白商陆、小独活

味性:辛、苦,温。

主治:散风寒;活络止痛。主风寒湿痹;瘫痪;跌打伤痛;破伤风。天蓬子根

天文草

别名:山天文草、散血草、雨伞草、金纽扣、大黄花、黄花苦草、苦草、过海龙、山骨皮、黑节关、拟千日菊、红铜水草、山有皮

味性:辛,温。

主治:解毒利湿,止咳定喘,消肿止痛。用于疟疾,牙痛,肠炎,痢疾,咳嗽,哮喘,百日咳,肺结核。外用治毒蛇咬伤,狗咬伤,痈疖肿毒。天文草

天仙果
天仙果

别名:水风藤、牛乳茶、山无花果、加星里[苗族语]、牛乳甫、牛奶浆、野枇杷、大叶牛奶子、毛天仙果、牛奶珠、山牛奶、大号牛奶仔

味性:辛、酸、涩,温。

主治:润肠通便;解毒消肿。主便秘;痔疮肿痛。天仙果

天仙子
天仙子

别名:莨菪子、山烟、牙痛子、熏牙子、莨蓎子、小颠茄子、莨菪实、米罐子

味性:苦辛,温。

归经:归心;肝;胃经。

主治:解痉止痛,安神定喘。用于胃痉挛疼痛,喘咳,癫狂。天仙子

天竺桂

别名:天竹桂、山肉桂、野桂

味性:甘、辛,温。

主治: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用于胃痛,腹痛,风湿关节痛;外用治跌打损伤。天竺桂(图)

田旋花
田旋花

别名:箭叶旋花、野牵牛、猪草、车子蔓、曲节藤、鸡儿弯、中国旋花、拉拉菀、扶田秧、扶秧苗、白花藤、面根藤、三齿藤、燕了草、田福花

味性:辛;温。

归经:肾经。

主治:祛风止痒;止痛。主风湿痹痛;牙痛;神经性皮炎。田旋花

田野卷耳

别名:田卷耳

味性:淡;性温。

主治:滋阴补阳。主阴阳亏虚证。田野卷耳

甜橙
甜橙

别名:黄果、橙子、新会橙、广橘、雪柑、印子柑、广柑、新会橙广橘

味性:辛;甘;微苦;微温。

归经:厥阴肝经。

主治:行厥阴滞塞之气,止肝气左胁疼痛,下气消膨胀,行阳明乳汁不通。甜橙

甜石榴

别名:天浆、甘石榴

味性:甘酸涩,温。

主治:生津止渴;杀虫。主咽燥口渴;虫积;久痢。甜石榴

条参

别名:雪条参、红条参

味性:味苦;甘;性温。

主治:补益气血。主身体虚弱;头晕;四肢无力。条参

鲦鱼

别名:鮂、黑鰦、白鲦、参鱼、肉条鱼、鲹鱼、白漂子、鲹鲦、餐鱼、鲹子、青鳞子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温中止泻。主胃脘冷痛;肠寒泄泻。鲦鱼

跳八丈

别名:藤子杜仲、银丝杜仲、软皮树、橡胶藤、臭匙羹藤

味性:辛、涩,微温。

主治:舒筋活血,安胎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腰痛,胎动不安,肾炎,闭经,痛经。跳八丈

铁棒锤

别名:八百棒、铁牛七、雪上一枝蒿、一枝箭、三转半、草乌

味性:苦、辛,温。

归经:肺;心经。

主治:活血祛瘀,驱风除湿,止痛消肿。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牙痛,食积腹痛,妇女痛经,痈肿,冻疮。铁棒锤

铁棒锤茎叶

味性:苦;辛;温。

归经:心;肺经。

主治:解毒;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刀伤;痈肿;疮疖。铁棒锤茎叶

铁杆蒿

别名:阿尔泰紫菀、阿尔泰狗哇花

味性:苦,温。

主治:散寒润肺,降气化痰,止咳,利尿。主治阴虚咳血,慢性支气管炎。铁杆蒿

铁骨银参

味性:辛;微甘;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铁骨银参

铁篱巴果

味性:味苦;甘;性温。

主治:化瘀止血;活血止痛。主瘀血所致的吐血;衄血;便血;痛经;经闭;心腹疼痛;痔疮肿痛。铁篱巴果

铁罗汉
铁罗汉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麻木;腰腿疼痛;跌打扭伤。铁罗汉

铁罗伞

别名:单刀根、广檀木、麻子木

味性:苦、辛,温。

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根: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根、叶:外用治外伤出血。铁罗伞

铁蚂蟥

别名:尖刀如意散、山苏花、七星剑、老鹰七

味性:苦;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强筋壮骨;活血祛瘀。主骨折;阳痿;跌打损伤。铁蚂蟥

铁牛皮

别名:金腰带、黑枝瑞香、毛瑞香、大金腰带、蒙花皮

味性:辛、苦,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主风湿痹痛;劳伤腰痛;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牙痛;疮毒。铁牛皮

铁牛钻石

别名:钻石风、石钻子、青木香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活血;化痰止咳。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腰痛;慢性咳喘。铁牛钻石

铁丝灵仙

别名:铁丝根、铁脚威灵仙、铁杆威灵仙、铁灵仙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湿,通经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不利。铁丝灵仙

铁藤

别名:铁血藤、黑藤、三叶藤、血藤、巴豆藤[云南]

味性:苦、涩,微温。

主治:行血调经,祛风除湿。用于内出血,月经不调,贫血,跌打损伤,腰腿痛,风湿关节痛,红崩白带。铁藤

铁藤根

味性:涩微苦,温。

归经:心经。

主治:祛瘀活血,除风湿。治内脏出血,风湿,跌打。铁藤根

铁线莲
铁线莲

别名:山木通、番莲、威灵仙、大花威灵仙、铁线牡丹、金包银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肝;脾;肾经。

主治:利尿,理气通便,活血止痛。用于小便不利,腹胀,便闭;外用治关节肿痛,虫蛇咬伤。铁线莲

铁线透骨草

别名:透骨草狗肠草

味性:味辛;咸;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木;拘挛疼痛;牛皮癣;疥癞。铁线透骨草

通肠香

别名:萩、籁箫、九里香、白四棱风、大叶蓬

味性:味辛;微苦;性微温。

主治:祛风解表;宣肺止咳。主感冒;气管炎;肠炎;痢疾。通肠香

通城虎

别名:定心草、五虎通城、血蒌、一点血、天然草、血萎、血藤暗消

味性:苦、辛,温。

归经:肺;胃;肾经。

主治:祛风止痛,解毒消肿。用于胃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通城虎

铜骨七

别名:海螺七、疔药、铜灯台、白接骨连、红接骨连、戛戛羊、饿老虎、钻骨风、血乌、棉絮头、钻骨凤

味性:苦;温。

归经:肺;肝;脾;肾经。

主治:活血;止痛;祛瘀。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腰肌劳损。铜骨七

铜牛皮

别名:棕枝瑞香、金腰带

味性:辛、苦,温。

主治:除湿,通经。主治风湿骨痛,劳伤腰腿痛,跌打损伤等症。铜牛皮

铜钱菌

别名:环纹苦乳菇、蘑菇、环纹乳菇

味性:苦;性温。

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主腰腿酸痛;四肢麻木。铜钱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