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性中药列表/21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五蕊梅

别名:木茎山金梅

味性:辛,微温。

主治:止咳,痛经,祛瘀消肿。用于咳嗽,月经不调;外用治骨折。五蕊梅

五味子
五味子五味子

别名:北五味子、辽五味子、菋、荎蕏、玄及、会及、五梅子、、山花椒

味性:酸,温。

归经:入肺、肾经,。

主治: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五味子(图)

五香草

别名:土香薷、小叶香薷[浙江]、痧药草、小叶天香薷、野香草、小叶香薷、小叶天香油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肺;胃经。

主治:解表,理气止痛。治感冒,扁桃体炎,痧气腹痛,胃气痛。五香草

五香血藤

别名:大活血、紫金藤、钻骨风、血藤、大血藤、小血藤、岩枇杷、内风消、野五味子藤

味性:酸;性温。

归经:肝、肺、胃经。

主治:活血祛风,消肿镇痛。治风湿疼痛,骨折,胃痛,月经不调。五香血藤

五叶壁藤

别名:大绿藤、五爪龙、山里七、爬墙风、五爪风、藤五加、青龙藤、五爪金龙、五盘藤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除湿;散瘀通络;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四肢麻木;跌打瘀肿;骨折;痈肿;毒蛇咬伤。五叶壁藤

五叶泡
五叶泡原生态五叶泡

别名:小猛虎、鸡足刺、越南山泡、五爪风、假五加皮、猫枚筋

味性:苦;辛;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伤痛,腰腿痛。五叶泡

五指毛桃根

别名:南芪、土黄芪、土五加皮

味性:辛甘,微温。

主治:健肿补肺,行气利湿。治肺痨咳嗽,盗汗,肢倦无力,食少腹胀,水肿,风湿痹痛,肝炎,白带,产后无乳。五指毛桃根

五爪金龙
五爪金龙

别名:五爪龙、小五爪金龙、灯笼草、小红藤、雪里高、红葡萄、乌蔹莓、五爪藤、雪时高、五虚下西山、月乌鸡

味性:味辛;性温。

主治:祛风活络,活血止痛。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外用治骨折,外伤出血。五爪金龙

午香草

别名:香附草、野辣烟、五香草

味性:辛,温。

主治:清热利湿;止咳。主风热感冒;扁桃体炎;气管炎;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午香草

西藏凹乳芹根

别名:独脚当归、野当归

味性:味辛;甘;微苦;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中寒胃痛;腰部冷痈;皮肤瘙痒。西藏凹乳芹根

西藏凤仙花

别名:凤仙花

味性:甘,温。

主治:活血通经;利水。主血瘀经闭;产后恶露不尽;小便不利;痈疽疔毒。西藏凤仙花

西藏花椒

别名:西藏野花椒

味性:辛;温。

主治:温中散寒;燥湿杀虫。主寒湿伤中;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痢疾;蛔虫腹痛。西藏花椒

西藏花椒种子

味性:苦;温。

主治:利水消肿。主水肿;腹水;小便不利。西藏花椒种子

西藏鸡爪草

别名:墨要色尔坚[藏名译音]、鸡爪草、金莲花

味性:甘、辛,温。

归经:肺;脾经。

主治:祛风湿;散寒。主风湿麻木;关节疼痛拘挛;鸡爪风;淋巴结核。西藏鸡爪草

西藏角蒿

别名:角蒿

味性:甘、淡,温。

主治:益气养血。主久病虚弱;产后乳少;头晕;贫血。西藏角蒿

西藏桃叶珊瑚根

别名:紫竹根

味性:味辛;苦;性温。

主治:祛风湿;通经络。主风湿骨痛;腰痛;跌打损伤。西藏桃叶珊瑚根

西藏野花椒

味性:辛,温。

主治:果皮:温中散寒,燥湿杀虫。用于胃腹冷痛,呕吐,寒湿腹泻,痢疾,蛔虫病。;种子:行水。用于水肿胀满。西藏野花椒

西番莲

别名:玉蕊花、西洋鞠、转心莲、转枝莲、转盘花、电光花、子午莲、转子莲、时计草、龙珠菜、洋酸茄花

味性:味苦;性温。

主治:除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感冒头痛;鼻塞流涕;风湿关节痛;痛经;神经痛;失眼;下痢;骨折。西番莲

西南菝葜

别名:菝葜、藏金刚藤

味性:微辛,温。

主治:祛风,活血,解毒。主治风湿腰腿痛,跌打损伤,瘰疬等症。西南菝葜

西南鹅掌柴

别名:龙爪树、七叶加、鸭脚木、七叶莲

味性:微甘、苦,温。

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疼痛,胃痛,感冒,皮炎,湿疹。还可治外伤出血,流行性感冒等症。西南鹅掌柴

西南金刚藤

别名:金刚菜、菝葜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祛瘀;解毒散结。主风湿痹证;跌打肿痛;疔疮瘰疬。西南金刚藤

西南毛莨

别名:西南毛莨叶

味性:味辛;性温。

主治:利湿消肿;止痛杀虫;截疟。主疟疾。西南毛莨

西南石梓

别名:矮子常山、木质山海螺

味性:辛,温。

主治:健胃消食,理气镇痛,化痞截疟。;久疟治用本品1两,草果3钱,发作前2小时煎水服。西南石梓

西南卫矛

味性:甘;微苦;微温。

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活血解毒。主风寒湿痹;腰痛;跌打损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痔疮;漆疮。西南卫矛

菥蓂子

味性:辛;微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明目;祛风湿。主目赤肿痛;障翳胬肉;迎风流泪;风湿痹痛。菥蓂子

犀肉

味性:微温,味甘。

主治:主瘴气,除客热头痛及五痔诸血痢。犀肉

锡生藤
锡生藤

别名:亚红龙

味性:淡微麻,温。

主治:止痛,止血,生肌。治跌打损伤,挤压伤,创伤出血。可作肌肉松弛剂。锡生藤

豨仙草

别名:豨莶草、蘅签草、野苏子、香苏

味性: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肝;晒干。

主治:祛风化痰;通络止痉;除湿解毒。主中风痰壅;半身不遂;口眼呐斜;瘫痪麻木;痿痹不仁风湿骨痛;痰咳气喘;麻风;白癜风;白带。豨仙草

蟋蟀

别名:蛐蛐、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蛬、蜻蛚、蚟孙、促织、吟蛩、将军、叫鸡、唧唧、屈屈、蛆蛆

味性:辛、咸,温。

归经:膀胱;小肠经。

主治:利尿消肿。主癃闭;水肿;腹水;小儿遗尿。蟋蟀

细芦子藤

别名:钮子跌打、芦子、球穗胡椒、九节风、芦子藤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散寒;散瘀止痛;消肿解毒。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外感风寒;喘咳;脘腹冷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腹痛;牙痛;疮疖肿痛;烫伤;蛇虫咬伤。细芦子藤

细沙虫草

别名:庐山香料、白花石蚕、野霍香、泡草、香柯柯

味性:微甘,温。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祛风;利湿;解毒。主感冒;头痛;鼻塞;痢疾;湿疹;白斑。细沙虫草

细香葱

别名:绵葱、火葱、冻葱、冬葱、慈葱、太官葱、四季葱、香葱、分葱、科葱、葱花儿、小葱

味性:味辛;性温。

归经:肺;胃经。

主治:解表;通阳;解毒。主感冒风寒;阴寒腹痛;小便不通;痈疽肿毒;跌打肿痛。细香葱

细辛
细辛细辛

别名:小辛、细草、少辛、独叶草、金盆草、山人参、细条、绿须姜、万病草、卧龙丹、铃铛花、四两麻、玉香丝

味性:辛,温。

归经:入肺、肾经。

主治: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细辛(图)

细叶桉

别名:羊草果树、小叶桉

味性:辛、微苦,温。

主治:消炎杀菌,祛痰止咳,收敛杀虫。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疟疾,肠炎,腹泻,痢疾,皮肤溃烂,痈疮红肿,丹毒,乳腺炎,外伤感染,皮癣,神经性皮炎。还可治钩端螺旋体病,气管炎,咳嗽,可杀蛆、熏蚊。细叶桉

细叶桉果

别名:桉果

味性:味苦;辛;性微温。

主治:祛痰截疟。主疟疾。细叶桉果

细叶草乌

味性:味辛;性温。

主治:祛风胜湿;开痰消肿。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中风瘫痪;痈疽;未溃;疔疮初起;肿硬疼痛。细叶草乌

细叶防风

别名:防风、新疆防风

味性:味辛;微甘;性温。

主治:发表散寒;胜湿止痛。主感冒;头风头痛;风显关节痛;风疹;湿疹。细叶防风

细叶藁本

味性:味辛;苦;性温。

主治:疏风除湿;散寒止痛。主风寒感冒;感冒夹湿;头痛;风寒湿痹;寒疝痛。细叶藁本

细叶七星剑

别名:野香薷

味性:辛,微温。

主治:发汗解暑,健脾利湿,止痒,解蛇毒。用于感冒,中暑,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水肿;外用治湿疹,疮疖肿毒,跌打肿痛,毒蛇咬伤。细叶七星剑

细叶藤柑

别名:蜈蚣藤、细叶石柑、百足藤、雄鸡尾

味性:辛,温。

主治:除湿凉血,止痛接骨。主治劳伤,跌打,骨折。细叶藤柑

细叶铁线莲

别名:透骨草、断肠草、狗肚子筋、驴断肠

味性:叶辛;性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祛风通络;止痛;健胃消食;杀虫。主风湿痹痛;消化不良;呕吐;包囊虫病;阴囊湿疹;疮痈肿毒。细叶铁线莲

细叶香桂

别名:细叶月桂、香树皮、月桂

味性:辛,温。

主治:温胃散寒,宽中下气。主治胃寒气痛,胸腹胀痛,寒结肿毒。细叶香桂

细轴荛花

别名:金腰带[湖南]、垂穗荛花

味性:辛,温。

主治:消坚破瘀,止血,镇痛。主治瘰疬初起。细轴荛花

细柱五加

别名:南五加皮、五花、小五爪风、五皮风、鸡脚风

味性:性温,味辛、苦。

主治: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细柱五加

细锥香茶菜

别名:碎兰花、癞克巴草、六棱麻、野苏麻、地曲

味性:苦,温。

主治:行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细锥香茶菜

虾子花

别名:红蜂蜜花、吴福花、野红花、破血药、沙花、虾花、洞荒、铜皮树

味性:微甘、涩,温。

主治:调经活血,凉血止血,通经活络。主治妇女血崩,月经不调,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鼻衄,咳血。虾子花

狭叶败酱

别名:白升麻

味性:辛,温。

主治:散寒,燥湿。治风寒感冒,疟疾,肠炎。狭叶败酱

狭叶当归

别名:水大活

味性:味辛;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主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鼻渊;牙龈肿痛;疮肿;带下。狭叶当归

狭叶蓬莱葛

别名:黑老头、大种黑骨头、黑骨藤

味性:苦,温。

主治:利湿祛风,活络健脾。主治劳伤,风湿骨痛。狭叶蓬莱葛

狭叶荨麻

别名:螫麻子、小荨麻、哈拉海

味性:苦、辛,温。

主治:祛风定惊,消食通便。用于风湿关节痛,产后抽风,小儿惊风,小儿麻痹后遗症,高血压,消化不良,大便不通;外用治荨麻疹初起,蛇咬伤。狭叶荨麻

狭叶山胡椒

味性:辛,温。

主治:行气,祛风,消肿。治腹痛,风湿骨痛,痈肿,疥癣。狭叶山胡椒

狭叶鸦葱
狭叶鸦葱

别名:草防风

味性:甘、苦,温。

主治:发表散寒,祛风除湿。主治风湿或感冒引起的发烧,筋骨疼痛。狭叶鸦葱

狭叶竹节参

别名:竹根七、野三七、鸡头七、土三七、藏三七、三七、扣子七、竹节三七、峨三七、峨眉三七、芋儿七、白三七、明七、萝卜参、大竹根七

味性:味微苦;甘;性温。

主治:散瘀止血;活血定痛;解毒消肿。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产后出血过多;瘀血腹痛;经闭;跌打瘀肿;外伤出血;疮疡肿毒;蛇伤。狭叶竹节参

霞天膏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经。

主治:补气益血,健脾安中。治虚劳羸瘦,中风偏废,脾虚痞积,消渴。霞天膏

霞天曲

味性:味甘;微苦;性温。

归经:脾;肺经。

主治:泣肺健肺;化痰蠲饮。主咳嗽;食积;痰核;癖块。霞天曲

夏蜡梅

别名:牡丹木、大叶柴

味性:苦;辛;性温。

归经:胃经。

主治:行气止疼。主胃气痛。夏蜡梅

夏丸

味性:甘;性微温。

主治:宁心安神。主心悸;失眠。夏丸

仙半夏

味性:苦辛,温。

主治:清痰开郁,行气理痹。痰疾中风不语,研七八粒,同井华水送下,以手摩运腹上。仙半夏

仙环小皮伞

别名:硬柄皮伞、杂蘑

味性:微咸,温。

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仙环小皮伞

仙茅参

别名:茅草细辛、毛草七、倒扎草根、条参、水防风、丝茅七

味性:味甘,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理气活血。治外感风寒,发热头痛,久年哮喘,风湿痹痛,妇女倒经,跌打损伤,疔疮。仙茅参

仙桃草

别名:蚊母草、水蓑衣、英桃草、小头红、蟠桃草、接骨仙桃、无风自动草、接骨草、小伤力草、小虫草、地胡椒、病疳草、八卦仙桃草、旱仙桃草、小将军

味性:甘、苦,温。

归经:肝;胃;肺经。

主治:活血,止血,消肿,止痛。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淤血肿痛。仙桃草

纤冠藤

别名:大防己、入的龙、羊乳藤、细羊角、睡地金牛、双飞蝴蝶、牛奶树、大防已、人地龙

味性:味甘;微辛;性微温。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湿;活血通络;通乳。主腰肌劳损;关节疼痛;乳汁不下;子宫下垂。纤冠藤

籼米

别名:秥米

味性:甘;温。

归经:脾;胃;心经。

主治:温中益气;健脾止泻。主脾胃虚寒泄泻。籼米

显脉罗伞

别名:三叶莲

味性:微苦;甘;性温。

主治:祛风湿;通经络;壮阳。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阳痿。显脉罗伞

蚬壳

别名:河蚬、扁螺

味性:咸,温。

归经:肺;胃经。

主治:主治反胃吐食,外用治湿热疮毒。蚬壳

藓生马先蒿
藓生马先蒿

别名:土人参

味性:甘、苦,温。

归经:脾;心经。

主治:补气固表,安神。主气血不足;体虚多汗;心悸乏力。藓生马先蒿

线叶蓟

别名:野红花、山红花、尖叶小蓟

味性:酸,温。

主治:活血散瘀;解毒消肿。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乳腺炎;跌打损伤;尿路感染;痈疖;痈;神经性皮炎;毒蛇咬伤。线叶蓟

香阿魏

别名:类阿魏

味性:味辛;性温。

主治:健胃消积;散寒止痛。主食积;消化不良;脘胁冷痛;风湿关节痛。香阿魏

香艾

别名:山风风

味性:味辛;微苦;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止痒;止血。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风疹;湿疹;皮肤瘙痒;外伤出血。香艾

香椿

别名:红椿、椿芽树、椿花、香铃子

味性:苦、涩,温。

主治:祛风利湿,止血止痛。;根皮:用于痢疾,肠炎,泌尿道感染,便血,血崩,白带,风湿腰腿痛。;叶及嫩枝:痢疾。;果: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香椿

香椿子

别名:椿树子、椿芽树花、椿花、春尖花、香椿铃、香铃子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肺经。

主治:祛风;散寒;止痛。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疝气痛;痢疾。香椿子

香豆蔻

别名:嘎哥拉、尼泊尔豆蔻

味性:味辛;性温。

归经:肺;肝;胃;大肠经。

主治:散寒行气,健胃消食。主脘腹胀痛;食积不化;肺寒咳嗽。香豆蔻

香港四照花果

味性:味甘;苦;性温。

主治:驱蛔。主蛔虫病。香港四照花果

香根芹

味性:辛,温。

主治:散寒发表,止痛。主治风寒感冒,头顶痛,周身疼痛等症。香根芹

香桂皮

味性:味辛;性温。

归经:胃;脾;肝经。

主治: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活血通脉。主胃寒疼痛;胸满腹痛;呕吐泄泻;疝气疼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血痢肠风。香桂皮

香果树

别名:大猫舌、紫油厚朴、叶上花、小冬瓜

味性:辛;甘;微温。

归经:胃经。

主治:湿中和胃;降逆止呕。主反胃;呕吐;呃逆。香果树

香花菜

别名:绿薄荷、青薄荷

味性:辛甘,温。

主治:疏风,理气,止痛。治感冒,咳嗽,头疼,脘腹胀痛,痛经。香花菜

香花刺

别名:香水花、木香花、红皮、七里香、红根、红刺皮

味性:涩;温。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调经;消肿散瘀。主月经不调;外伤红肿。香花刺

香槐

别名:山荆、香近豆、四季豆

味性:辛温。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止痛。主关节疼痛。香槐

香加皮
香加皮原生态香加皮香加皮

别名:北五加皮、羊奶藤、羊桃梢、羊奶子、杠柳皮、臭五加、山五加皮、香五加皮、、五加皮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肾;心经。

主治:祛风湿,强筋骨。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软,心悸气短,下肢浮肿。香加皮

香菊

别名:玉芙蓉、白艾、白香菊

味性:辛苦,微温。

主治:治风寒感冒,痈疽,疔疮。香菊

香茅

别名:柠檬茅、香巴茅、风茅、大风茅、柠檬草、茅草茶、姜巴茅、姜草、香茅草、风茅草、姜巴草、茅香、香麻

味性:辛,温。

主治:疏风解表,祛瘀通络。治感冒头痛,胃痛,泄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香茅

香茅花

别名:茅香花、茆香花

味性:甘;微苦;温。

主治:温中和胃。主心腹冷痛;恶心呕吐。香茅花

香面叶

别名:黄脉山胡椒、毛叶三条筋、香油树、假桂皮

味性:微甘、辛,温。

主治:止血生肌,理气止痛。主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胸痛,咳嗽。香面叶

香青

别名:五花草、翅茎香青、午香草、通肠香、萩、籁箫、白冷风、白四轮风

味性:辛、苦,温。

主治:解表祛风,消炎止痛,镇咳平喘。;感冒头痛,咳嗽慢性气管炎:全草3钱,水煎服。;急性胃肠炎,痢疾:鲜叶适量,捣烂取汁,开水冲服,或用全草3钱水煎服,但不宜久煎。香青

香石藤

别名:小密细藤、小血藤、满山香

味性:微苦涩,温。

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腰痛。香石藤

香血藤

别名:红血藤、淀淀藤、过山龙

味性:辛;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性关节炎。香血藤

香叶
香叶

别名:香艾

味性:味辛;性温。

归经:肺;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杀虫。主风湿痹痛;疝气;阴囊湿疹;疥癣。香叶

香叶根

味性:辛;温。

归经:胃;肝经。

主治:行气温中。主胃脘疼痛;消化不良。香叶根

香叶天竹葵

别名:香艾、香叶

味性:辛,温。

主治:全草治风湿,叶治疝气。香叶天竹葵

香叶子

味性:辛;温。

归经:胃经。

主治:温中行气;祛风散寒。主风寒感冒;胃脘疼痛;消化不良;风湿痹痛。香叶子

香鼬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心;脾经。

主治:解毒。主肉食中毒;药物中毒;唇疮。香鼬

香芋

别名:团芋、湾洪

味性:性温,味辛。

主治:舒筋络,祛风湿,止痛,消炎散肿。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风湿性腰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胃痛,胃肠炎,痧症。香芋

香橼
香橼香橼

别名:枸橼、钩缘干、香泡树、香橼柑枸橼、香圆

味性:辛苦酸,温。

归经:肝;肺;脾经。

主治:理气降逆;宽胸化痰。主胸腹满闷;胁肋胀痛;咳嗽痰多。香橼(图)

香樟

别名:樟木树

味性:微辛,温。

主治:温中散寒,消食化滞。治胃肠炎,胃寒腹痛,消化不良,百日咳,痢疾。香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