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性中药列表/8
|
- 红椽木子
- 红楤木
- 红地榆
- 红豆蔻
- 红毒茴
- 红枫荷
- 红梗草
- 红骨参
- 红寒药
- 红花
- 红花木莲
- 红花青藤
- 红花小独蒜
- 红花雪莲花
- 红花岩黄芪
- 红茴香根
- 红鸡踢香
- 红辣槁树皮
- 红辣蓼
- 红郎伞
- 红龙
- 红毛鸡
- 红毛七
- 红毛五加皮
- 红木香
- 红楠皮
- 红牛毛刺
- 红皮
- 红芪
- 红曲
- 红杉
- 红杉皮
- 红升麻
- 红薯细辛
- 红水芋
- 红藤蓼
- 红五加
- 红香藤
- 红橡木子
- 红血藤
- 红叶木姜子根
- 红叶藤
- 红芋
- 红泽兰
- 红紫苏
- 红走马胎
- 荭草
- 荭草花
- 猴接骨草
- 猴楠
- 猴闼子
- 猴樟
- 猴樟果
- 厚朴
- 厚朴果
- 厚朴花
- 厚朴子
- 厚叶沿阶草
- 候风藤
- 鲎
- 狐肉
- 胡葱
- 胡芦巴
- 胡萝卜子
- 胡麻草
- 胡荽
- 胡桃花
- 胡桃仁
- 胡桃油
- 胡颓子叶
- 湖北楤木
- 葫芦巴
- 葫芦七
- 葫芦叶
- 蝴蝶暗消
- 蝴蝶树
- 虎骨
- 虎骨胶
- 虎肉
- 虎尾草
- 虎尾轮根
- 虎掌草叶
- 虎掌南星
- 花斑叶
- 花点草
- 花拐藤根
- 花红叶
- 花姬蛙
- 花椒
- 花椒根
- 花椒簕
- 花脸细辛
- 花榈木
- 花南星
- 花血藤
- 花叶矮陀陀
- 花叶假杜鹃
- 华南胡椒
- 华南皂荚
- 华中五味子
- 下一页
别名:棘茎楤木、红老虎刺、鸟不踏、红刺筒、红鸟不宿、红毛刺桐、红鸟不踏刺、红射桐、虎椒刺、千枚针、红叶大猫刺、红叶雨伞刺、红刺党、红刺桐、刺茎楤木
味性:微苦,温。
主治:祛风除温,行气活血,消肿解毒。治风湿痹痛,溃疡病,跌打损伤,痈疽。红楤木
别名:泽兰、红秆草、红升麻、黄力花、接骨草、大泽兰
味性:味甘;苦;性微温。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活血调经;祛瘀止痛;除湿行水。主月经不调;经闭;症瘕;腹痛;产后恶露不行;小便淋漓;水肿;跌打损伤;骨折。红梗草
别名:红黄芪、黄芪
味性:甘;温。
归经:心;肺;脾;肾经。
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敛疮。主治气短心悸;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体虚浮肿;慢性肾炎;痈疽难溃;或溃久不敛。红花岩黄芪
别名:红毛三七、葳严仙、海椒七、鸡骨升麻、红毛漆、搜山猫、红毛细辛、火焰叉、金丝七、黑汗腿、通天窍
味性:苦、辛,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祛风通络,活血调经。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妇女月经不调。红毛七
别名:川加皮、刺加皮、刺五甲、毛五甲皮、刺甲皮、五爪刺、五加皮、蜀五加
味性:性温,味辛。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活血利水。主风寒湿痹;拘挛疼痈;艋骨痿软;足膝无力;心腹疼痛;疝气;跌打损伤;骨折;体虚浮肿。红毛五加皮
别名:紫金皮、金谷香、紧骨香、木腊、内风消、土木香、内红消、浙江紫荆皮、广福藤、冷饭包、大活血、小血藤、大红袍、小钻、钻骨风、紫金藤、香藤根、过山龙
味性:辛,温。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行气,活血,止痛。治气滞腹胀痛,胃痛,筋骨疼痛,月经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红木香
别名:金毛三七、三花七、阴阳虎、虎麻、术活、铁杆升麻、黄力花、接骨草、泽兰、小升麻、消食丹、三角钻、水升麻、水三七、金毛狗、乌足升麻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经。
主治:散瘀止痛,祛风除湿。用于跌打损伤,手术后疼痛,风湿关节痛,毒蛇咬伤。红升麻
别名:石芋头、独角芋、红芋头、红半夏、五彩芋、珍珠莫玉散
味性:苦、辛,温。
主治:祛风燥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胃痛;牙痛;痄腮;痈疮疖肿;湿疹;全身瘙痒;蛇咬伤;虫咬伤;刀枪伤。红水芋
别名:游龙、茏古、红草、天蓼、石龙、茏鼓、水荭、大蓼、荭蓼、大毛蓼、东方蓼、水蓬稞、九节龙、大接骨、果麻、追风草、八字蓼、捣花、辣蓼、丹药头、家蓼、水红花、红、岿、龙、水红、红蓼、朱蓼、白水荭苗、蓼草、水红花草
味性:辛,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荭草(图)
别名:菜豆藤、产后补、能藤、蚂蝗藤、长打破碗、腰骨藤、火烧角、黄心泥藤、亚八藤、笔须藤、厚皮藤、钩婆藤、坭藤母、红杜仲藤、乳汁藤、多须根、麻子藤
味性:苦;辛;性微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妇女闭经。花拐藤根
别名:香椒、大花椒、椒目、大椒、秦椒、蜀椒、南椒、巴椒、蓎藙、汗椒、陆拨、汉椒、川椒、点椒、檓
味性:辛,温。
归经:归脾、胃、肾经。
主治: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外治湿疹瘙痒。花椒(图)
别名:由拔、大叶天南星、大叶半夏、蛇磨芋、南星七、虎爪南星、绿南星、半边莲、独脚莲、虎芋、麻芋子、血理箭、芋儿南星、黑南星、蛇杆棒、金半夏、狗爪半夏、花包谷、烂屁股
味性:味苦;辛;性温。
主治:燥湿;化痰;祛风;消肿;散结。主咳嗽痰多;中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痈肿;毒蛇咬伤。花南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