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性中药列表/8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红椽木子

味性:甘;性温。

主治:健胃消食。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泄泻。红椽木子

红楤木

别名:棘茎楤木、红老虎刺、鸟不踏、红刺筒、红鸟不宿、红毛刺桐、红鸟不踏刺、红射桐、虎椒刺、千枚针、红叶大猫刺、红叶雨伞刺、红刺党、红刺桐、刺茎楤木

味性:微苦,温。

主治:祛风除温,行气活血,消肿解毒。治风湿痹痛,溃疡病,跌打损伤,痈疽。红楤木

红地榆

别名:长柔毛委陵菜、小天青、翻白叶、小管仲、地蜂

味性:涩,温。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涩汤止痢,止带。主痢疾,白带。红地榆

红毒茴

别名:红茴香、野茴香、土大茴、山大茴、山八角、山木蟹

味性:辛,温。

主治:散瘀止痛,祛风除湿。用于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红毒茴

红枫荷

别名:红山梅、半枫荷、红半枫荷、脱皮半枫荷、白乳半枫荷、红根木、胭脂木

味性:甘,温。

主治:祛风化湿;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腰痛;半身不遂;跌打瘀肿。红枫荷

红梗草

别名:泽兰、红秆草、红升麻、黄力花、接骨草、大泽兰

味性:味甘;苦;性微温。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活血调经;祛瘀止痛;除湿行水。主月经不调;经闭;症瘕;腹痛;产后恶露不行;小便淋漓;水肿;跌打损伤;骨折。红梗草

红骨参

别名:长冠鼠尾、紫参、毛丹参、劲枝丹参、小丹参、山萝卜、活血草;散血草、丹参、紫丹参、亦参

味性:淡,温。

主治:补虚;调经;祛风止咳。主劳伤虚弱;月经不调;崩漏;伤风咳嗽。红骨参

红寒药

味性:苦,温。

主治:发表散寒。用于风寒感冒,胃腹冷痛。红寒药

红花木莲
红花木莲

别名:木莲花、细花木莲、厚朴、土厚朴、小叶子厚朴

味性:苦;辛;性温。

主治:燥湿健脾。主脘腹痞满胀痛;宿食不化;呕吐;泄泻;痢疾。红花木莲

红花青藤

别名:毛青藤、三姐妹藤

味性:甘;辛;温。

主治:祛风止痛;散瘀消肿。主风湿性关节疼痛;跌打肿痛;蛇虫咬伤;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红花青藤

红花小独蒜

别名:小白及

味性:辛;温。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调经。主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红花小独蒜

红花雪莲花

别名:峨山雪连花

味性:甘;性温。

主治:补血活血;祛风除湿。主月经不调;崩漏;白带;风湿痹痛;咳嗽痰多。红花雪莲花

红花岩黄芪
红花岩黄芪

别名:红黄芪、黄芪

味性:甘;温。

归经:心;肺;脾;肾经。

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敛疮。主治气短心悸;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体虚浮肿;慢性肾炎;痈疽难溃;或溃久不敛。红花岩黄芪

红茴香根

别名:老根、八角脚根、红毒茴根

味性:辛;性温。

主治:活血止痛;祛风除湿。主跌打损伤;风寒湿痹;腰腿痛。红茴香根

红鸡踢香

别名:金背藤、红面将军、金耳环、羊奶奶

味性:甘;性温。

归经:膀胱;肺;肝经。

主治:散瘀消肿;接骨止痛;平喘止咳。主跌打肿痛;骨折;风湿骨痛;哮喘。红鸡踢香

红辣槁树皮

味性:辛;温。

主治:温中健胃;活血止痛。主胃脘寒痛;消化不良;风湿痹痛;跌打瘀痛。红辣槁树皮

红辣蓼

别名:琼柳草、蓼子草、斑蕉草、青蓼、蝙蝠草、辣马蓼、辣椒草、辣柳草、蝙蝠幅草、软水蓼、旱辣寥

味性:辛;性温。

主治:治痢疾,便血,胃痛,疟疾,跌打肿痛。红辣蓼

红郎伞

别名:个则王

味性:味辛;性温。

主治:散瘀止痛。主跌打损伤肿痛。红郎伞

红龙

别名:风车藤、狗角藤

味性:微苦、涩,温。

主治:敛汗涩精,固肾助阳。主治遗精,小儿盗汗,早泄阳痿,尿频,风寒痹痛。红龙

红毛鸡
红毛鸡

别名:褐翅鸦鹃、毛鸡、落谷、茅笼中鸟、绿结鸡、黄蜂、大毛鸡

味性:甘,温。

归经:肝经。

主治:调经,补血。外用治跌打,风湿。红毛鸡

红毛七

别名:红毛三七、葳严仙、海椒七、鸡骨升麻、红毛漆、搜山猫、红毛细辛、火焰叉、金丝七、黑汗腿、通天窍

味性:苦、辛,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祛风通络,活血调经。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妇女月经不调。红毛七

红毛五加皮

别名:川加皮、刺加皮、刺五甲、毛五甲皮、刺甲皮、五爪刺、五加皮、蜀五加

味性:性温,味辛。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活血利水。主风寒湿痹;拘挛疼痈;艋骨痿软;足膝无力;心腹疼痛;疝气;跌打损伤;骨折;体虚浮肿。红毛五加皮

红木香

别名:紫金皮、金谷香、紧骨香、木腊、内风消、土木香、内红消、浙江紫荆皮、广福藤、冷饭包、大活血、小血藤、大红袍、小钻、钻骨风、紫金藤、香藤根、过山龙

味性:辛,温。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行气,活血,止痛。治气滞腹胀痛,胃痛,筋骨疼痛,月经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红木香

红楠皮

味性:辛;苦;温。

归经:脾;肝;胃经。

主治:温中顺气;舒经活血;消肿止痛。主呕吐腹泻;小儿吐乳;胃呆食少;扭挫伤;转筋;足肿。红楠皮

红牛毛刺

别名:腺毛莓、雀不站、红毛草

味性:甘、涩,温。

主治:和血调气,止痛,止痢。主治痨伤疼痛,吐血,痢疾,疝气。;叶外用治黄水疮。红牛毛刺

红皮

别名:粘高树、赤血仔、栓叶安息香

味性:辛,微温。

归经:肝;胃;膀胱经。

主治:祛风湿;理气止痛。主风湿痹痛;脘腹胀痛。红皮

红芪
红芪原生态红芪红芪红芪

别名:岩黄芪、黑芪、纳洼善马、真盘子

味性:甘;温。

归经:归肺脾经。

主治:固表止汗;补气利尿;托毒敛疮。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浮肿;血虚萎黄;痈疽难溃难敛。红芪

红杉

味性:微辛,温。

主治:主治痢疾,脱肛及气滞,腹胀等症。红杉

红杉皮
红杉皮

味性:微辛;性温。

主治:止痢;行气。主痢疾;脱肛;气滞腹胀。红杉皮

红升麻
红升麻原生态红升麻

别名:金毛三七、三花七、阴阳虎、虎麻、术活、铁杆升麻、黄力花、接骨草、泽兰、小升麻、消食丹、三角钻、水升麻、水三七、金毛狗、乌足升麻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经。

主治:散瘀止痛,祛风除湿。用于跌打损伤,手术后疼痛,风湿关节痛,毒蛇咬伤。红升麻

红薯细辛

别名:小萼飞蛾藤

味性:辛;温。

归经:肺经。

主治:温肺止咳平喘。主寒饮咳喘。红薯细辛

红水芋
红水芋

别名:石芋头、独角芋、红芋头、红半夏、五彩芋、珍珠莫玉散

味性:苦、辛,温。

主治:祛风燥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胃痛;牙痛;痄腮;痈疮疖肿;湿疹;全身瘙痒;蛇咬伤;虫咬伤;刀枪伤。红水芋

红藤蓼

别名:竹叶舒筋、大活血、舒筋草、鹿蝉通筋草

味性:淡,微温。

主治:舒筋活血。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痛。红藤蓼

红五加

别名:五爪龙、大血藤

味性:辛涩,温。

主治:行气活血,强筋壮骨。红五加

红香藤

别名:藤香、鸡踢香、降香、大香藤、屈叶藤、白鸡刺藤、黄龙脱衣

味性:辛涩,温。

主治:茎:行气,止痛,破积。治心胃气痛,久伤积痛。气喘衄血。红香藤

红橡木子

味性:甘,温。

主治:滋养强壮,健胃,消食。治食欲不振,脾虚泄泻。红橡木子

红血藤

别名:华密花豆、血格龙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肝经。

主治:补血;活血。主贫血;闭经;有经不调;筋骨疼痛。红血藤

红叶木姜子根

别名:樟树根、油炸条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散寒止痛。主感冒头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红叶木姜子根

红叶藤

别名:牛栓藤、霸王藤、牛见愁、荔枝藤

味性:微辛、甘,温。

主治:活血通经,止血止痛。;主治闭经:根3~5钱,水煎服。;跌打损伤肿痛,外伤出血:鲜叶捣烂外敷。红叶藤

红芋

别名:红半夏、红岩芋、红天椒、红芋头

味性:温,麻。

主治:解毒杀虫;消肿止痛。主乳痈;疮疖肿毒;疥癣;跌打瘀肿。红芋

红泽兰

别名:山泽兰、泽兰、垂序马蓝、拟马蓝、水灵山、水连召、山泽蓝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用于痛经,盆腔炎,产后腹痛,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红泽兰

红紫苏

别名:木樨臭

味性:味辛;性微温。

主治:发表散寒;消肿解毒。主风寒感冒;跌打损伤;疮疡肿毒;蛇伤。红紫苏

红走马胎

味性:味辛;甘;性温。

主治:止咳化痰;活血止痛。主风寒咳嗽;风湿筋骨痛;跌打肿痛。红走马胎

荭草
荭草

别名:游龙、茏古、红草、天蓼、石龙、茏鼓、水荭、大蓼、荭蓼、大毛蓼、东方蓼、水蓬稞、九节龙、大接骨、果麻、追风草、八字蓼、捣花、辣蓼、丹药头、家蓼、水红花、红、岿、龙、水红、红蓼、朱蓼、白水荭苗、蓼草、水红花草

味性:辛,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荭草(图)

荭草花

别名:水荭花、何草花、狗尾巴花

味性:辛;性温。

主治:治心、胃气痛,痢疾,痞块,横痃。荭草花

猴接骨草

味性:苦;性温。

主治:活血做瘀;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骨折。猴接骨草

猴楠

别名:香樟、牛筋条、牛荆树

味性:微辛,温。

主治:驱风,行气,温中,镇痛。主治胃肠炎,风寒感冒,风湿麻木,劳伤疼痛。外用治烫火伤。猴楠

猴闼子

别名:仙茅果

味性:苦;性温。

主治:益肾健脾。主肾虚脾弱;疲倦乏力。猴闼子

猴樟

别名:香树、楠木、猴挟木、香樟、牛筋条、牛荆树、大胡椒树

味性:辛;温。

归经:肺;胃经。

主治:祛风除湿;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吐泻腹痛,腹中痞块;疝气疼痛。猴樟

猴樟果
猴樟果

别名:香樟果

味性:味辛;性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散寒行气止痛。主主治虚寒胃痛;腹痛。猴樟果

厚朴
厚朴原生态厚朴厚朴厚朴

别名:川朴、紫油厚朴、厚皮、重皮、赤朴、烈朴

味性:苦辛,温。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厚朴(图)

厚朴果

别名:逐折、百合、厚实、厚朴实

味性:甘;性温。

主治:消食;理气;散结。主消化不良;胸脘胀闷;鼠瘘。厚朴果

厚朴花
厚朴花

别名:调羹花

味性:苦,微温。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行气宽中;开郁化湿。主肝胃气滞;胸脘胀闷;食欲不振;纳谷不香;感冒咳嗽等证。厚朴花

厚朴子

别名:逐折、百合、厚实、厚朴实、厚朴果

味性:甘,温。

主治:理气,温中,消食。厚朴子

厚叶沿阶草

别名:达山

味性:微辛,微温。

主治:活血通络,祛风除湿。主治风湿痹痛,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肥大性脊椎炎。厚叶沿阶草

候风藤

味性:辛;苦;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舒筋通络。主风湿痹痛;瘫痪。候风藤

别名:三刺鲎、鲎鱼、中国鲎、三叶虫、王蟹

味性:鲎尾炭:咸,温;鲎珠:涩,凉。

主治:鲎尾炭:止血。用于肺结核咯血,胃出血;外用治外伤出血。;鲎珠:清热解毒。用于咽喉痛。

狐肉

别名:南狐、狐、狐狸

味性:甘,温。

归经:心;脾;胃;肾经。

主治:补虚温中。主治水积黄种,疥疮不愈,蛊毒寒热。狐肉

胡葱
胡葱

别名:冻葱、葫葱、冬葱、回回葱、蒜葱、分葱、科葱

味性:辛,温。

主治:温中,下气。治水肿、胀满、肿毒。胡葱(图)

胡萝卜子

味性:味苦;辛;性温。

归经:归脾;肾经。

主治:燥湿散寒;利水杀虫。主久痢;久泻;虫积;水种;宫冷腹痛。胡萝卜子

胡麻草

别名:皮虎怀、蓝胡麻草、兰胡麻草

味性:性温,味酸微麻。

主治:消肿散瘀,止血止痛。治咯血,咳血,吐血,跌打内伤瘀血,风湿性关节炎。胡麻草

胡桃花

味性:甘;微苦;性温。

主治:软坚散结;除疣。主赘疣。胡桃花

胡桃仁

别名:虾蟆、胡桃肉、核桃仁、胡桃穰

味性:甘,温。

归经:入肾、肺经。

主治: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治肾虚喘嗽,腰痛脚弱,阳痿,遗精,小便频数,石淋,大便燥结。胡桃仁

胡桃油

味性:辛;甘;性温。

主治:温补肾阳;润肠;驱虫;止痒;敛疮。主肾虚腰酸;肠燥便秘;虫积腹痛;聤耳出脓;疥癣;冻疮;狐臭。胡桃油

胡颓子叶
胡颓子叶

别名:蒲颓叶

味性:味酸;性微温。

归经:肺经。

主治:治咳嗽气喘,咳血,痈疽,外伤出血。胡颓子叶

湖北楤木

别名:刺包头、飞天蜈蚣

味性:味辛、苦,性微温。

主治:活血祛瘀;利水消肿。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骨折;水肿;小便不利。湖北楤木

葫芦七

别名:大救驾、荷叶七、山紫菀

味性:甘辛,温。

主治:理气活血,止痛,止咳祛痰。治跌打损伤,劳伤,腰腿痛,咳嗽气喘,百日咳,肺痈咯血。葫芦七

葫芦叶

别名:水葫芦、水马蹄草、和尚菜

味性:苦、辛,温。

主治:止咳平喘,利水散瘀。用于咳嗽气喘,水肿,产后瘀血腹痛;外用治骨折。葫芦叶

蝴蝶暗消

别名:黄木香、青藤香、葫芦暗消、藤子内消

味性:苦;涩;温。

主治:理气止痛;祛风除湿。主气滞食积;胃痛;腹胀;风湿关节痛。蝴蝶暗消

蝴蝶树
蝴蝶树

别名:毛荚蒾、苦酸汤、绣球、蝴蝶木

味性:苦酸辛,微温。

主治:清热解毒;健脾消积;祛风止痛。主疮毒;淋巴结炎;小儿疳积;风热感冒;风温痹痛。蝴蝶树

虎骨胶

别名:虎胶

味性:咸,温。

归经:入肝、肾二经。

主治:功同骨而滋益从容。虎骨胶

虎肉

味性:甘酸,温。

主治:补脾胃,益气力,壮筋骨。治脾胃虚弱,恶心呕吐,疟疾。虎肉

虎尾草
虎尾草

别名:水苏麻、沙虫药、荷麻根、大马鞭梢、大麻根

味性:味辛;苦;性微温。

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杀虫。主感冒头痛;风湿痹痛;泻痢腹痛;疝气;脚气;痈疮肿毒;刀伤。虎尾草

虎尾轮根

味性:甘,温。

归经:入肺、胃、肾三经。

主治:行气止痛;逐饮化痰。主心胃气痛;痰饮咳嗽。虎尾轮根

虎掌草叶

别名:虎掌叶

味性:味辛;微苦;性温。

主治:截疟;止痛。主疟疾;牙痛。虎掌草叶

虎掌南星
虎掌南星

味性:性温,味苦、辛。

主治:同天南星。虎掌南星

花斑叶

别名:粪虫叶、抽筋散、花脸叶、下面红、蛤蚂藤

味性:辛;温。

归经:肺;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胜湿;藤瘀止痛。主风湿;湿疹;皮肤瘙痒;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花斑叶

花点草

别名:幼油草

味性:酸,温。

主治:化痰止咳,止血。用于咳嗽,咯血。花点草

花拐藤根

别名:菜豆藤、产后补、能藤、蚂蝗藤、长打破碗、腰骨藤、火烧角、黄心泥藤、亚八藤、笔须藤、厚皮藤、钩婆藤、坭藤母、红杜仲藤、乳汁藤、多须根、麻子藤

味性:苦;辛;性微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妇女闭经。花拐藤根

花红叶

别名:林檎

味性:辛;微温。

归经:肺经。

主治:泻火明目,杀虫解毒。主眼目青盲,翳膜遮睛,小儿疥疮。花红叶

花姬蛙

别名:犁头、三角蚂、犁头蛙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肺;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通络;活血祛。主祛风湿痹痛;腰扭伤;跌打损伤;骨折。花姬蛙

花椒
花椒花椒

别名:香椒、大花椒、椒目、大椒、秦椒、蜀椒、南椒、巴椒、蓎藙、汗椒、陆拨、汉椒、川椒、点椒、檓

味性:辛,温。

归经:归脾、胃、肾经。

主治: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外治湿疹瘙痒。花椒(图)

花椒根

味性:辛;温。

归经:肾;膀胱经。

主治:散寒;除湿;止痛;杀虫。主虚寒血淋;风湿痹痛;胃痛;牙痛;痔疮;湿疮;脚气;蛔虫病。花椒根

花椒簕

别名:通墙虎、山花椒、见血飞、乌口簕藤、花椒藤

味性:辛;温。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散瘀;止痛。主脘腹瘀滞疼痛;跌打损伤。花椒簕

花脸细辛
花脸细辛

别名:花叶细辛、花脸猫、翻天印、水马蹄、土细辛、马蹄细辛、山焦根、水苕叶细辛、山花椒

味性:辛,温。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治风寒感冒,头痛,咳喘,风湿痛,跌伤。花脸细辛

花榈木

别名:三钱三[江西]、青竹蛇、牛屎樵

味性:辛,温。

主治:活血化瘀,祛风消肿。用于跌打损伤,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痛,产后血瘀疼痛,白带,流行性腮腺炎,丝虫病;根皮外用治骨折;叶外用治烧烫伤。花榈木

花南星
花南星

别名:由拔、大叶天南星、大叶半夏、蛇磨芋、南星七、虎爪南星、绿南星、半边莲、独脚莲、虎芋、麻芋子、血理箭、芋儿南星、黑南星、蛇杆棒、金半夏、狗爪半夏、花包谷、烂屁股

味性:味苦;辛;性温。

主治:燥湿;化痰;祛风;消肿;散结。主咳嗽痰多;中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痈肿;毒蛇咬伤。花南星

花血藤

别名:南五味、粉叶内风消、灰五味子

味性:甘;苦;性微温。

主治:果:清肺,补虚。;藤:治劳伤及甲状腺肿。花血藤

花叶矮陀陀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消肿解毒。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咳嗽;外用治疮疡肿毒。花叶矮陀陀

花叶假杜鹃

别名:刺血红、七星剑、血路草

味性:辛苦,温。

主治:通经活络,解毒消肿,治毒蛇咬伤,犬咬伤,跌打损伤,痈肿,外伤出血。花叶假杜鹃

华南胡椒

别名:山蒟

味性:辛;温。

主治:消肿;止痛。主牙痛;跌打损伤。华南胡椒

华南皂荚

味性:苦;辛;温。

归经:肝经。

主治:豁痰开窍;小虫止痒。主中风昏迷;口噤不语;疥疮;顽癣。华南皂荚

华中五味子

别名:南五味子、香苏、红铃子

味性:性温,味酸。

主治:收敛,滋补,生津,止泻。用于肺虚咳嗽、津亏口渴、自汗、盗汗、慢性腹泻。华中五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