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性中药列表/26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皂荚根皮

别名:木乳

味性:辛,温。

主治:根皮:治风热疚气,杀虫。皂荚根皮

皂荚叶

味性:辛;温。

归经:肺经。

主治:祛风解毒;生发。主风热疮癣;毛发不生。皂荚叶

皂荚子

别名:皂角子、皂子、皂儿、皂角核

味性:辛,温。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润燥通便,祛风消肿。治大便爆结,肠风下血,下痢里急后重,疝气,瘰疬,肿毒,疮癣。皂荚子

皂角刺
皂角刺

别名:天丁、皂丁、皂荚刺、皂刺、皂角针、皂针

味性:辛;温。

归经:肝;肺经。

主治: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皂角刺

泽兰
泽兰

别名:地瓜儿苗、地笋、甘露子、方梗泽兰、虎兰、龙枣、虎蒲、小泽兰、红梗草、风药、奶孩儿、蛇王草、蛇王菊、捕斗蛇草、接古草、地环秧、地溜秧、甘露秧、草泽兰、水香、虎薄、矮地瓜儿苗、野麻花

味性:苦辛,微温。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水肿。泽兰(图)

窄叶南蛇藤
窄叶南蛇藤

别名:倒披针叶南蛇藤

味性:辛;苦;微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行气;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疝气痛;疮疡肿毒;带状疱疹;湿疹。窄叶南蛇藤

粘人花根

味性:涩苦;温。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润肺止咳,驱虫。主肺结核咳嗽,盗汗,喘咳,产后胎盘滞留,蛔虫病。粘人花根

獐肉

味性:甘,温。

归经:脾经。

主治:补虚;祛风。主外病虚损;消渴;乳少;口僻;腰腿痹痛。獐肉

獐髓

味性:味甘;咸;性温。

归经:脾经。

主治:补虚益精;祛风泽肽。主虚劳赢弱;面无光泽;皮肤枯燥。獐髓

樟(图)
樟

别名:香樟、樟木、乌樟、油樟、香通、芳樟

味性:辛,微温。

主治:祛风散寒,理气活血,止痛止痒。根、木材:感冒头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克山病。皮、叶:外用治慢性下肢溃疡,皮肤搔痒。熏烟可驱杀蚊子。果:胃腹冷痛,食滞,腹胀,胃肠炎。

樟梨子

别名:樟梨、香樟子、樟树梨

味性:辛;温。

归经:胃;肝经。

主治:健胃温中;理气止痛。主胃寒脘腹疼痛;食滞腹胀;呕吐腹泻;疮肿。樟梨子

樟木
樟木

别名:樟材、香樟木、吹风散、樟树

味性:辛;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湿,行气血,利关节。治心腹胀痛,脚气,痛风,疥癣,跌打损伤。樟木

樟木子
樟木子

别名:樟扣、樟子、樟木蔻、樟树果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散寒;温胃和中;理气止痛。主脘腹冷痛;寒湿吐泻;气滞腹胀;脚气。樟木子

樟木钻

别名:野八角、石莽草

味性:苦、辛,温。

主治:祛风止痛;散瘀消肿。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骨折。樟木钻

樟树根

味性:性微温,味辛。

主治:祛风散寒。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感冒头痛。樟树根

樟树果

味性:性微温,味辛。

主治:祛风散寒,消食化滞。治肠胃炎,胃寒腹痛,食滞,腹胀。樟树果

樟树皮
樟树皮

别名:香樟树皮、樟皮、樟木皮

味性:辛;温;苦。

归经:脾;胃;肺经。

主治:行气,止痛,祛风湿。治吐泻,胃痛,风湿痹痛,脚气,疥癣,跌打损伤。樟树皮

樟树叶
樟树叶

别名:樟叶

味性:辛;温。

归经:心;脾;肺经。

主治:祛风,除湿,止痛,杀虫。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疥癣。樟树叶

樟树子

别名:樟梨、香樟子、大木姜子、樟木子、樟扣、樟子、樟太蔻

味性:辛,温。

主治:散寒祛湿,行气止痛。治吐泻,胃寒腹痛,脚气,肿毒。樟树子

掌叶榕

别名:粗叶榕、佛掌榕、大叶牛奶子

味性:甘、微苦,温。

主治:祛风利湿,活血祛瘀。用于风湿骨痛,闭经,产后瘀血腹痛,白带,睾丸炎,跌打损伤。掌叶榕

照山白
照山白

别名:万经棵、铁石茶、白镜子、万斤、照白杜鹃、达里、达子香、兰荆、药芦

味性:酸、辛,温。

归经:入心、肺、大肠经。

主治:治支气管炎,痢疾,产后身痛,骨折。照山白

蜇砂

味性:甘、辛,温。

归经:归肝、脾、胃经。

主治:除湿利痹,缓急舒筋。用于风湿痹痛,吐泻转筋。蜇砂

浙江铃子香

别名:铃子三七

味性:辛、温。

主治:散风寒;通经络;消积。主风寒感冒;咳嗽;筋骨酸痛;食积腹胀。浙江铃子香

浙江七叶树

别名:浙江天师栗

味性:甘,温。

主治:宽中,下气,杀虫。主治胃寒作痛,气郁胸闷,脘膈膨胀,疳积,虫痛,疟,痢。浙江七叶树

浙樟

别名:桂皮

味性:辛,温。

主治:祛寒镇痛,行气健胃。主治腹痛,风湿痛,创伤出血。浙樟

鹧鸪
鹧鸪

别名:越雉、越鸟、隋阳、逐隐、怀南、山鸪、格磔、中国鹧鸪、花鸡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心经。

主治:滋养补虚;开胃化痰。主体虚乏中国科学院;失眠;胃病;下痢;小儿疳积;咳嗽痰多;百日咳。鹧鸪

鹧鸪脚
鹧鸪脚

味性:甘,温。

归经:肾经。

主治:消肿止痛。主中耳炎。鹧鸪脚

鹧鸪血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肾经。

主治:凉血止血。主尿血。鹧鸪血

鹧鸪脂

别名:鹧鸪脂膏

味性:辛;甘;温。

归经:胃经。

主治:润肤。主皮肤皲裂;冻疮。鹧鸪脂

珍珠风子

味性:辛;温。

归经:肺经。

主治:发表散寒。主风寒感冒。珍珠风子

珍珠露水草

别名:露水草、鸡冠参、血见愁、蚌花草、换肺草、如意草、蓝耳草、老来红、竹叶草、贝母、鸡爪参、鸡出头草、鸭脚菜

味性:辛微苦,温。

主治:温经通络,除湿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木。珍珠露水草

珍珠伞

别名:紫绿果根、小罗伞、天青地红、紫背绿

味性:麻苦,温。

归经:肝;肾;肺经。

主治:舒筋活络,强筋壮骨,清咽利喉。珍珠伞

珍珠绣球

别名:麻叶绣球、碎米丫、山茴香

味性:辛,温。

主治:调气,止痛,散瘀利湿。;主治跌打损伤,瘀血疼痛:用根2两,泡酒1斤,每服1两,日3次。;腹胀痛:果1钱,研末,温开水送服。;白带:根3钱,加白糖服。珍珠绣球

榛蘑

别名:蜜环菌、蜜色环蕈、蜜蘑、栎蘑、根索蕈、根腐蕈、该按姆波甚

味性:甘,温。

主治:祛风活络,强筋壮骨。用于腰腿疼痛,佝偻病,癫痫。榛蘑

枕材

味性:味辛,小温。

主治:主咳嗽痰饮,积聚胀满,煮汁服之。亦可作浴汤浸脚气及小儿疮疥。枕材

枝儿条
枝儿条

别名:忙牛查、牛枝子、牛筋子、牡牛查、牛校子、达乌里胡枝子、豆豆苗、牛枝条

味性:辛;温。

归经:肺经。

主治:解表散寒。主感冒发烧;咳嗽。枝儿条

蜘蛛抱蛋

别名:大叶万年青、竹叶盘、九龙盘、竹节伸筋、赶山鞭、斩龙剑、一叶、一帆青、飞天蜈蚣、哈萨喇、竹叶伸筋、大九龙盘、蓼叶伸筋、大伸筋、摇边竹、龙骨草、铁马鞭、甘心蜈蚣、竹根七、地蜈蚣、九节龙、蜈蚣草、一寸十八节、土里蜈蚣、狸角叶、单枝白叶、地雷公、入地蜈蚣、石上剑、山蜈蚣

味性:甘,温。

主治:活血散瘀,补虚止咳。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痛,腰痛,肺虚咳嗽,咯血。蜘蛛抱蛋

蜘蛛草

别名:大叶球子草、大叶入地蜈蚣

味性:甘、淡,平,微温。

主治:祛痰止咳,舒肝止痛。主治咳嗽痰稠,胸痛,跌打胸胁痛,小儿疳积。蜘蛛草

蜘蛛香
蜘蛛香

别名:马蹄香、土细辛、心叶缬草、养心莲、养血莲、臭药、乌参、猫儿屎、老虎七、香草、豆鼓菜根、九转香、雷公七、鬼见愁、臭狗药、磨脚花、连香草、香草子、小马蹄香、大救驾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入肺、胃二经。

主治:行气,散寒,活血,调经。治发痧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肺气水肿,风寒感冒,月经不调,痨伤咳嗽。蜘蛛香

直立百部

别名:药虱药、一窝虎

味性:性微温,味甘、苦。

主治: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用于新久咳嗽、肺劳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蜕虫病、阴痒症。直立百部

止咳菊

别名:菊花参、孩儿参、土参

味性:味辛;甘;性温。

主治:补肺;止咳化痰。主肺虚咳嗽;久咳不止;支气管炎。止咳菊

止血扇菇

别名:山葵菌

味性:辛;性温。

归经:肝经。

主治:止血消炎。主外伤出血。止血扇菇

指天椒
指天椒

别名:长柄椒

味性:味辛;性温。

主治:活血;消肿;解毒。主疮疡;脚气;狂犬咬伤。指天椒

枳椇根

味性:味甘;涩;性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活络;止血;解酒。主风湿筋骨痛;劳伤咳嗽;咯血;小儿惊风;醉酒。枳椇根

枳椇木皮

别名:拐枣树皮

味性:味苦;性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活血;舒筋;消食;疗痔。主盘脉拘挛;食积;痔疮。枳椇木皮

枳茹

别名:枳木皮屑

味性:辛;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息风止痉;化痰通络。主中风身体强直;屈伸不利;口眼(口呙)斜。枳茹

制何首乌

味性:苦、甘、涩,温。

归经:归肝、心、肾经。

主治: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高血脂。制何首乌

炙红芪

味性:甘,温。

归经:归肺、脾经。

主治:补中益气。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炙红芪

炙黄芪
炙黄芪

味性:甘,温。

归经:归肺、脾经。

主治: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炙黄芪

雉

别名:华虫、疏趾、野鸡、雄鸡、环颈雉、山鸡、项田野鸡、雉鸡

味性:甘酸,温。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补中益气。治下痢,消渴小便频数。雉(图)

雉脑
雉脑

味性:甘;温。

归经:肺经。

主治:化瘀敛疮。主冻疮。雉脑

雉尾
雉尾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肝经。

主治:解毒。主丹毒;中耳炎。雉尾

雉子筵

别名:满山红、莓叶委陵菜瓢子、瓢子、毛猴子、软梗蛇扭、经如草、莓叶委陵菜、瓤子、菜瓢子

味性:甘;温。

归经:肺;脾经。

主治:活血化瘀,养阴清热。主疝气,干血痨。雉子筵

中华赛爵床

别名:杜根藤

味性:味微甘;苦;性微温。

主治:健脾开胃;散瘀止血;消肿解毒。主体虚乏力;食欲不振;吐血;衄血;跌打瘀痛;疮疡肿毒;蛇伤。中华赛爵床

中南星

别名:土半夏

味性:辛,温。

主治:生者有毒。燥湿化痰,和胃健脾,降逆止呕。主治胃炎,胃溃疡呕吐,咳嗽,痰多,孕期呕吐等症。中南星

中亚天仙子

味性:苦、辛,温。

主治:解痉止痛,安神定喘。用于胃痉挛疼痛,喘咳,癫狂。中亚天仙子

钟乳石
钟乳石

别名:石钟乳、滴乳石、虚中、钟乳、公乳、留公乳、芦石、夏石、黄石砂、卢布、夏乳根

味性:甘;温。

归经:入肺,肾经。

主治:温肺气,壮元阳,下乳汁。治虚劳喘咳,寒嗽,阳痿,腰脚冷痹,乳汁不通。钟乳石(图)

朱顶红
朱顶红

别名:朱顶兰

味性:辛;温。

主治:解毒消肿。主痈疮肿毒。朱顶红

朱砂菌

别名:橘皮蕈、胭脂菰、胭脂栓菌

味性:微辛;涩;性温。

主治:解毒除湿;止血。主痢疾;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疖;痒疹;伤口出血。朱砂菌

朱砂藤

别名:朱砂莲、托腰散、野红薯藤

味性:苦,温。

主治:理气,止痛,强筋骨,除风湿,明目。主治胃痛,腹痛,腰痛,跌打损伤。朱砂藤

茱卷皮

味性:辛;苦;微温。

主治:活血;散瘀;止痢。主跌打损伤;细菌性痢疾。茱卷皮

珠兰
珠兰

别名:鱼子兰、珍珠兰、真珠兰、鸡爪兰、小疙瘩、米兰、大骨兰

味性:辛;温;甘。

归经:肝经。

主治:治风湿疼痛,癫痫,跌打损伤,刀伤出血。珠兰

珠芽半枝

别名:马屎花、珠芽佛甲草、小箭草

味性:辛、涩,温。

主治:散寒,理气,止痛,截疟。用于食积腹痛,风湿瘫痪,疟疾。珠芽半枝

猪大肠
猪大肠

别名:地花生、翻转红

味性:辛;甘;温。

主治:祛痰止咳;宁心安神。主咳嗽咯痰不爽;心悸;失眠多梦。猪大肠

猪肚
猪肚

味性:甘,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补虚损,健脾胃。治虚劳羸弱,泄泻,下痢,消渴,小便频数,小儿疳积。猪肚

猪肝
猪肝

味性:甘苦,温。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补肝,养血,明目。治血虚萎黄,夜盲,目赤,浮肿,脚气。猪肝

猪蓼子草

味性:辛;性温。

归经:心;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止血。主疮肿;阴疽;瘰疬;毒蛇咬伤;牙痛;中暑;痢疾;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猪蓼子草

猪毛蕨

别名:绿爬山虎、大蕨菜、青竹标、骨碎补、爬岩龙、爬山虎、土元参、指掌蕨、青碎补、青飞龙、石生姜

味性:辛;涩;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活血消肿;续骨。主无名肿毒;小儿疳积;跌打损伤;骨折;腰腿痛。猪毛蕨

猪牙皂
猪牙皂

别名:牙皂、小牙皂、眉皂、皂荚、鸡栖子、皂角、猪牙皂角、乌犀、小皂、小皂荚

味性:辛咸,温。

归经:归肺、大肠经。

主治:通窍,涤痰,搜风,杀虫。治中风口噤,头风,风痼,喉痹,痰喘,痞满积滞,关格不通,痈肿,疥癞,癣疾,头疮。猪牙皂

猪靥

别名:猪气子

味性:味甘;性微温。

归经:肺;胆;膀胱;肾经。

主治:散结消瘿。主气瘿;气瘤。猪靥

竹节参
竹节参原生态竹节参竹节参

别名:白三七、明七、竹根七、萝卜七、蜈蚣七、峨三七、野三七、竹节人参、七叶子、土参、土精、血参、竹节三七、甜七、、竹鞭三七、罗汉三七、竹节七、竹七、水三七、鸡头七、野田七、大竹根七

味性:甘、微苦,温。

归经:归肺;脾;肝经。

主治:滋补强壮,散瘀止痛,止血祛痰。用于病后虚弱,劳嗽咯血,咳嗽痰多,跌扑损伤。竹节参(图)

竹节三七

别名:土参、土精、血参、甜七、竹根七、竹节参、竹节人参、竹鞭三七、罗汉三七、竹节七、竹七;萝卜七、白三七、水三七、明七、野三七、鸡头七

味性:甘苦,温。

归经:入肝、脾二经。

主治:止咳,化痰,散察,活血。治咳嗽多痰,劳伤吐血,跌打损伤,痈肿,外伤出血。竹节三七

竹兰草

别名:小棕乡

味性:甘;温。

归经:肾经。

主治:温补肾阳。主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竹兰草

竹头草

别名:芩草、箬叶莩、棕茅、棕叶草、涩船草、皱茅

味性:甘;温。

归经:脾经。

主治:益气固脱。。主脱肛;子宫下垂。竹头草

竹象鼻虫
竹象鼻虫

别名:竹象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湿;止痹痛。主风湿痹痛。竹象鼻虫

竹叶防风

别名:鸡足防风、云防风、西防风

味性:性温,味辛。

归经:入肝、脾、膀胱三经。

主治:解表,祛风,胜湿。治感冒,风寒湿痹,痈肿疮疡,破伤风。竹叶防风

竹叶椒
竹叶椒

别名:土花椒[湖南、上海]、山花椒[广东]、野花椒[四川]、狗花椒、花胡椒、搜山虎、野花椒、臭花椒、三叶花椒、山胡椒、玉椒、山花椒、鸡椒、白总管、万花针、岩椒

味性:辛,温。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散寒,止痛,祛蛔。治胃寒及蛔虫腹痛,牙痛,湿疮。竹叶椒

竹叶椒根

别名:散血飞、见血飞、土花椒根、野花椒根、竹叶总管根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肺经。

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治头痛感冒,咳嗽,吐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牙痛。竹叶椒根

竹叶椒叶

味性:苦;辛;微温。

归经:肺;脾经。

主治:治腹胀痛,肿毒,乳痈,皮肤瘙痒。竹叶椒叶

竹叶榕

别名:狭叶榕、水稻清、竹叶牛奶树

味性:甘、苦,温。

主治:祛痰止咳,行气活血,祛风除湿。用于咳嗽,胸痛,跌打肿痛,肾炎,风湿骨痛,乳少。竹叶榕

竹鱼

别名:足鱼、野鲮鱼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益气;除湿。主久病体虚;腰腿疼痛。竹鱼

柱果铁线莲

别名:铁脚威灵仙、黑木通、一把扇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镇痛。;根:用于风湿关节痛,牙痛,骨鲠候。;叶:外用治外伤出血。柱果铁线莲

抓地龙

别名:山文竹、糙叶天冬、毛叶天冬、霸天王、寄马桩

味性:味苦;微辛;性温。

主治:祛风湿;止痒。主风湿痹痛;湿疹;皮肤瘙痒;毒肿疮疡。抓地龙

转心莲

别名:西番莲、转子莲、转枝莲、时计草

味性:苦,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骨痛,疝痛,痛经;外用治骨折。转心莲

追风伞

别名:四块瓦[四川]、惊风伞、一把伞、公接骨丹、破凉伞、背花草、灯台单

味性:辛;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追风伞

椎连栎

别名:黄栗

味性:涩、微苦,微温。

主治:止咳,定喘。主治感冒。椎连栎

锥连栎

别名:黄栗

味性:微苦;涩;性微温。

主治:止咳;平喘。主感冒;咳嗽痰多;气喘。锥连栎

坠桃草

别名:一根葱、秤砣草、双肾草

味性:味淡;性温。

主治:滋阴益肾。主疝气;白浊;带下。坠桃草

孜然
孜然

别名:马芹子

味性:味辛;性温。

主治:散寒止痛;理气调中。主脘腹冷痛;消化不良;寒疝附痛;月经不调。孜然

紫椿

味性:苦;甘;涩;温。

主治:燥湿;止血;杀虫。主溃疡病;胃、肠道出血;血崩;痢疾;肠炎;皮肤瘙痒;痈疖;痔疮。紫椿

紫杜鹃

别名:土牡丹花、岭南杜鹃

味性:微苦;辛;性微温。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祛痰止咳;消肿止痛。主咳嗽多痰;气喘;跌打损伤;对口疮。紫杜鹃

紫革耳

别名:光革耳、蘑菇

味性:淡,温。

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四肢抽搐。紫革耳

紫花络石

别名:掰掰果、牛角藤、车藤、藤杜仲[湖南]、藤序络石、掰果、银丝藤、牛藤、藤杜仲、白九牛藤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肺;肝经。

主治:祛风解表;活络止痛。主感冒头痛;咳嗽;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紫花络石

紫金标
紫金标

别名:红花紫金标、九节莲、对节兰、蓝花岩陀、风湿草、小蓝雪、攀倒甑岩五姜、东南菊

味性:辛;苦;性温。

归经:脾;心经。

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止痛。主风湿麻木;脘腹胁痛;跌打损伤;骨折;脉管炎;腮腺炎。紫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