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性中药列表/11
|
- 金乌贼(海螵蛸)
- 金线包
- 金线草根
- 金腰带
- 金叶子
- 筋骨散
- 筋藤
- 锦鸡儿
- 荆芥
- 九翅豆蔻
- 九牯牛
- 九节菖蒲
- 九节风
- 九节莲
- 九里香
- 九里香根
- 九龙根
- 九牛造
- 九香虫
- 九眼独活
- 韭菜
- 韭菜子
- 韭根
- 韭子
- 酒
- 酒饼婆
- 酒饼叶
- 酒酿
- 酒药花
- 酒糟
- 驹胞衣
- 菊花暗消
- 菊花参
- 菊三七
- 菊叶三七
- 橘白
- 橘饼
- 橘红
- 橘红珠
- 橘皮
- 矩形叶鼠刺
- 蒟酱
- 蒟酱叶
- 蒟蒻
- 具苞水柏枝
- 卷边桩菇
- 卷茎蓼
- 卷伞菌
- 绢毛木姜子
- 卡密
- 柯蒲木
- 咳嗽草
- 空柄假牛肝
- 空筒泡
- 孔公孽
- 叩头虫
- 苦白蹄
- 苦草
- 苦瓜子
- 苦果
- 苦芦骨
- 苦檀叶
- 苦杏仁
- 苦油木
- 宽叶荨麻
- 宽羽线蕨
- 款冬花
- 穬麦蘖
- 昆明堵喇
- 昆明鸡血藤
- 昆明山海棠
- 捆仙丝
- 腊梅
- 辣根
- 辣根菜
- 辣根草
- 辣姜子
- 辣椒叶
- 辣蓼
- 辣蓼草
- 辣木通
- 癞皮根
- 兰花石参
- 兰花双叶草
- 兰香草
- 兰屿肉豆蔻
- 蓝胡麻草
- 蓝花茶
- 蓝花葱
- 蓝花绿绒蒿
- 蓝花石参
- 蓝叶藤
- 蓝玉簪龙胆
- 烂泥蒿
- 狼膏
- 狼肉
- 老虎刺
- 老虎俐
- 老来青
- 老鼠瓜
- 下一页
味性:咸、涩,温。
归经:归脾、肾经。
主治: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用于溃疡病,胃酸过多,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1)收敛止血:用于吐血、便血、崩漏。配茜草、棕榈炭、五倍子治子宫出血。;(2)制酸止带:用于胃酸过多、赤白带下。金乌贼(海螵蛸)
别名:金雀花、大绣花针、土黄芪[江西、江苏、浙江]、粘粘袜、酱瓣子、黄雀梅、阳雀花、黄棘
味性:根:甘、微辛,平;花:甘,温。
主治:根:滋补强壮,活血调经,祛风利湿。用于高血压病,头昏头晕,耳鸣眼花,体弱乏力,月经不调,白带,乳汁不足,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花:祛风活血,止咳化痰。用于头晕耳鸣,肺虚咳嗽,小儿消化不良。锦鸡儿
别名:菊形双瓶梅、太原菖、京菖蒲、陕西菖、节菖蒲、小菖蒲、九节离、外菖蒲、京玄参、鸡爪莲、穿骨七
味性:辛;温。
归经:心;肝;脾经。
主治:芳香开窍,化痰,安神。热病昏迷,痰浊蒙窍,癫痫,神经官能症,耳鸣耳聋,胸腹胀闷。外敷痈疽疮癣。九节菖蒲
别名:石辣椒、九秋香、九树香、七里香、千里香、万里香、过山香、黄金桂、山黄皮、千只眼、满山香、月橘、五里香、水万年青、千枝叶、千只眼跌打、臭千只眼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心;肝;肺经。
主治: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主胃脘疼痛;跌扑肿痛;疮痈;蛇虫咬伤。九里香
别名:酒饼叶、石龙叶、土枇杷、油椎、蕉藤、酒饼子、牛刀树、牛菍子、牛头罗、酒饼木、牛奶果、山梗子、小十八风藤
味性:辛;苦;性微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祛风除湿;行气健胃;止痛;化痰止咳。主风湿痹痛;腰腿痛;跌打损伤;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咳嗽痰多。酒饼婆
别名:山橘叶、狗牙花、鸡爪校、宝塔子、鸡爪香、鸡爪兰、串珠酒饼叶、串珠、鸡爪藤、鸡爪风、山桔叶、假酒饼叶
味性:苦辛,温。
归经:脾;肝经。
主治:祛风,利湿,止痛,杀虫。治风湿骨痛,疟疾,水肿,跌打损伤,风疹,疥癣,烂脚。酒饼叶
别名:土三七、金不换、紫三七、血当归、血三七、血七、血格答、水三七、紫蓉三七、艾叶三七、铁罗汉、乌七、菊叶三七、狗头三七
味性:甘苦,温。
主治:破血散瘀,止血,消肿。治跌打损伤,创伤出血,吐血,产后血气痛。菊三七
别名:土三七、水三七、紫背三七、血当归、破血丹
味性:甘、微苦,温。
主治: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用于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瘀血腹痛,大骨节病;外用治跌打损伤,痈疖疮疡,蛇咬伤,外伤出血。菊叶三七
别名:鸡骨柴、牛皮桐、老茶王、华鼠刺、银牙莲、糯米树、青皮柴、生死樵、狗萱、女人柴、两面青
味性:味苦;性温。
归经:心经。
主治:滋补强壮,祛风除湿,接骨续筋。。主身体虚弱,劳伤乏力,咳嗽,咽痛,白带,腰痛,跌打损伤,骨折。矩形叶鼠刺
别名:枸酱、蒟子、土荜拨、大荜拨、蒟青、槟榔蒟、青蒌、香荖、芦子、蒟酱、土荜茇、大荜茇、摈榔蒟、青萎、大芦子、青蒟、槟榔蒌
味性:辛;温。
归经:肺;脾经。
主治:温中,下气,散结,消痰。治心腹冷痛,吐泻,虫痛,咳逆上气。蒟酱
别名:蒻头、白蒟蒻、鬼芋、鬼头、磨芋、花杆莲、黑芋头、花梗莲、虎掌、花伞把、蛇头草根、蛇六谷、雷星、鬼蜡烛、蛇头子、独叶一枝花、花梗天南星、天六谷、星芋
味性:辛,温。
主治:化痰散积,行瘀消肿。治痰嗽,积滞。疟疾,经闭,跌打损伤,痈肿,疔疮,丹毒,汤火伤。蒟蒻
别名:冬花、款花、看灯花、艾冬花、九九花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肺经。
主治:润肺下气,化痰止嗽。治咳逆喘息,喉痹。款冬花(图)
- 《中国药典》款冬花
- 《中药大辞典》款冬花
- 《中华本草》款冬花
- 《本草纲目》款冬花
- 《本草备要》款冬花
- 《本草便读》款冬花
- 《本草乘雅半偈》款冬花
- 《本草崇原》款冬花
- 《本草从新》款冬花
- 《本草撮要》款冬花
- 《本草分经》款冬花
- 《本草害利》款冬花
- 《本草经解》款冬花
- 《本草求真》款冬花
- 《本草图经》款冬花
- 《本草新编》款冬花
- 《本草衍义》款冬花
- 《本草易读》款冬花
- 《本草择要纲目》款冬花
- 《本经逢原》款冬花
- 《长沙药解》款冬花
- 《得配本草》款冬花
- 《雷公炮炙论》款冬花
- 《雷公炮制药性解》款冬花
- 《名医别录》款冬花
- 《神农本草经》款冬花
- 《中药炮制》款冬花
- 《汤液本草》款冬花
- 《药笼小品》款冬花
- 《药性切用》款冬花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款冬花
- 《证类本草》款冬花
- 《中药学》款冬花
- 《侣山堂类辩》款冬花
- 《顾松园医镜》款冬花
- 《医学入门》款冬花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网络鸡血藤、黄藤、蓝藤、硬壳藤、石柱藤、大肠藤、芦藤、老鼠豆、土鸡血、青皮活血、血防藤、血灌皮、光叶朱藤、血藤、白血藤、红藤、黄昭藤、松藤、马尿血豆、崖儿藤、白骨藤、山鸡血藤、鸡血藤、岩豆藤、五叶鸡血藤、血见愁、火麻藤、大血藤、崖豆藤
味性:苦;涩;微甘;性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养血祛风,通经活络。治腰膝酸痛麻木,遗精,盗汗,月经不调,跌打损伤。昆明鸡血藤
别名:火把花、断肠草、紫金皮、紫金藤、雷公藤、掉毛草、胖关藤、红毛山藤
味性:苦;辛;微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血;舒筋接骨;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疝气痛;痛经;月经过多;产后腹痛;出血不止;急性传染性肝炎;慢性肾炎;红斑狼疮;癌肿;跌打骨折;骨髓炎;骨结核;副睾结核;疮毒;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昆明山海棠
别名:黄梅花、黄腊梅、腊木、铁筷子
味性:花蕾:辛,凉;根、根皮:辛,温。
主治:花蕾:解暑生津,开胃散郁,止咳。用于暑热头晕,呕吐,气郁胃闷,麻疹,百日咳;外用治烫火伤,中耳炎。;根:祛风,解毒,止血。用于风寒感冒,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炎。根皮:外用治刀伤出血。腊梅
别名:山薄荷、莸、独脚球、蓝花草、酒药草、金石香、石上香、齿瓣兰香草、婆绒花、独脚求、石母草、走马风、段菊、九层楼、野薄荷、茵陈草、节节花、马蒿、紫罗球、地罗珠、野仙草、子附莲、对对花、避蛇虫、杳壁力、野金花、石仙草、白鸡婆捎、小六月寒、血汗草、九层塔、假仙草、黄鸦柴、石将军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除湿,止咳散瘀。治感冒发热,风湿骨痛,百日咳,慢性气管炎,月经不调,崩漏,白带,产后瘀血作痛,跌打损伤,皮肤瘙痒,湿疹,疮肿。兰香草
别名:黄寿丹、还少丹、披散黄细心
味性:苦、辛,温。
主治:活血散瘀,强筋骨,调经,消疳。;筋骨疼痛,腰腿痛:根1两.泡酒服或煎服。;月经不调,白带,胃纳不佳,脾肾虚浮肿,虚咳:根2两.炖肉服。;小儿疳积:根1钱.研粉.炖蛋服。老来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