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性中药列表/18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生漆

别名:大漆

味性:辛;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杀虫。主虫积;水蛊。生漆

生藤

别名:羊角藤、大花藤、须药藤、冷水发汗、水逼药、够哈哄、香根藤

味性:甘,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祛风散寒;行气通络。主感冒;咳嗽;脘腹胀痛;风寒湿痹。生藤

省雀花

别名:白克木

味性:酸涩,温。

主治:舒筋活血,活络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省雀花

虱子草

别名:山麻黄、蛇咬药、千垂鸟、蛇皮草、臭虫草、膈蚤七、麝香草

味性:全草:微辛,温。

主治:全草:解表,止呕定喘。主治感冒,咳嗽,水积病及蛇咬伤等症。;根:治腰痛。虱子草

狮子草

别名:九头狮子草、滇香菜菜、小疙瘩、四棱草、血剑草小铁牛、疙瘩草

味性:味辛;苦;性微温。

主治:祛风利湿;活血通经;解毒消肿。主感冒;风湿骨痛;偏瘫;食积;脘痛;痢疾;黄疸;痛经;经闭;崩漏;瘰疬;梅毒;疮疡;单板机疹;风疹;疥癞;跌打损伤;狂犬;毒蛇咬伤。狮子草

狮子七

别名:狮子头、狮子草、九头狮子七、涩疙疸、涩疙瘩、红景天、土三七

味性:涩,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止血化瘀,调经,固涩。用于跌打损伤,腰痛,吐血,崩漏,月经不调,白带,痢疾。狮子七

十八症

别名:歪叶子兰、大肠风、小麻疙瘩、苎叶蒌

味性:辛;温。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散寒,散瘀止痛。用于感冒,风湿筋骨痛,跌打肿痛,痛经,闭经,胃寒疼痛;外用治毒蛇、蜈蚣咬伤。十八症

石草鞋
石草鞋

别名:铁草鞋、铁足板

味性:辛,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活血祛瘀,祛风除湿。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石草鞋

石菖蒲
石菖蒲原生态石菖蒲石菖蒲

别名:菖蒲叶、山菖蒲、水剑草、香菖蒲、药菖蒲、昌本、菖蒲、昌阳、昌羊、尧时薤、尧韭、木蜡、阳春雪、望见消、九节菖蒲、苦菖蒲、粉菖、剑草、剑叶菖蒲、溪菖、石蜈蚣、野韭菜、水蜈蚣、香草、昌草、剑叶

味性:辛,微温。

归经:归心、胃经。

主治: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石菖蒲(图)

石床

别名:乳床、逆石、石笋

味性:甘;温。

主治:温肾壮骨。主筋骨痿软;腰脚冷痛。石床

石苁蓉

味性:甘;咸;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软坚消肿;降压。主风湿痹痛;高血压。石苁蓉

石风丹

别名:石凤丹、兰花草、虎头蕉、石蕉、溪蕉、高杆竹叶兰、山合菜、观音竹、追风草、碎米兰、一根香、山石竹、细芭蕉、小芭蕉

味性:苦辛,温。

归经:肝;肺经。

主治:祛风除湿,养血舒筋。治风寒湿痹,半身不遂。石风丹

石凤丹

别名:大斑叶兰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除湿,止咳平喘。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气管炎,哮喘。石凤丹

石灰
石灰

别名:垩灰、希灰、石垩、染灰、散灰、白灰、味灰、锻石、石锻、矿灰、五味、白虎

味性:辛,温。

归经:肝;脾。

主治:燥湿,杀虫,止血,定痛,蚀恶肉。治疥癣,湿疮,创伤出血,汤火烫伤,痔疮,脱肛,赘疣。内服止泻痢,崩带。石灰

石夹生

别名:石甲生、小活血、小石生、石夹生

味性:涩;苦;微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止痛。主风湿性关节痰;有经不调;经闭腰痛;产后腹痛;痢疾。石夹生

石碱

别名:花碱、碱、灰碱、水碱、枧砂、干饼药

味性:咸苦,温。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软坚,消积,化痪,去翳。治积块,噎膈反胃,目翳,疣赘。石碱

石筋草

别名:西南冷水花、狗骨节、软枝三股筋、草本三股筋、石岩菜、石稔草、石头花、石芹草、拘骨节、六月冷、三钱草、拔毒草、血桐子草、霸王鞭、蛇踝节

味性:辛、酸,温。

主治:舒筋活络,消肿利尿。主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手足麻木,肾炎水肿,尿闭。石筋草

石蒟

别名:石南藤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止咳;消疳。主风湿痹证;腰膝冷痛;跌打肿痛;劳伤久咳;疳积。石蒟

石榴根

别名:石榴根皮、酸榴根、醋石榴极、石榴树根

味性:苦涩,温。

主治:驱虫;涩肠;止带。主蛔虫;绦虫;久泻;久痢;赤白带下。石榴根

石榴根皮

味性:酸、涩,温。

主治:收敛止泻,杀虫。用于虚寒久泻,肠炎,痢疾,便血,脱肛,血崩,绦虫病,蛔虫病;外用治稻田皮炎。石榴根皮

石榴花
石榴花

别名:榴花、酸石榴花

味性:酸、涩,温。

主治:凉血;止血。主衄血;吐血;外伤出血;月经不调;红崩白带;中耳炎。石榴花

石莽草

别名:石辣蓼、头花蓼、小红藤、太阳草、满地红、四季红、火溜草、红花地丁、绣球草、惊风草、小铜草、小红草、省订草、红岩花叶、雷公须、火眼丹、水绣球、草石椒、太阳花、省丁草、铜矿草、青影子、小红蓼、骨虫草、沙滩子

味性:苦辛,温。

主治:解毒,散瘀,利尿通淋。治痢疾,肾盂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痛,跌打损伤,疮疡湿疹。石莽草

石面枇杷

别名:大还魂、吊气还魂、山枇杷

味性:味辛;性温。

主治:散瘀消肿。主跌打骨折;血瘀肿痛。石面枇杷

石南藤
石南藤

别名:爬岩香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湿,强腰膝,止痛,止咳。用于风湿痹痛,扭挫伤,腰膝无力,痛经,风寒感冒,咳嗽气喘。石南藤

石荠宁

别名:痱子草、热痱草、紫花草、荆苏麻、北风头上一枝香、小苏金、土荆芥[江西、湖南]、沙虫药、蜻蜓花、香花草、狭叶荠宁

味性:辛,微温。

主治:疏风清暑,行气理血,利湿止痒。用于感冒头痛,咽喉肿痛,中暑,急性胃肠炎,痢疾,小便不利,肾炎水肿,白带;炒炭用治便血,子宫出血。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痱子,皮炎,湿疹,脚癣,多发性疖肿,毒蛇咬伤。石荠宁(图)

石山花椒

别名:黑狗椒、小见血飞

味性:辛;温。

归经:肝经。

主治:散寒除湿;活血止痛。主风寒湿痹;脚气疼痛;跌打损伤。石山花椒

石刷把

别名:松叶兰、铁刷把、石龙须、铁扫帚、铁石松、石寄生、龙须草、竹寄生、羊须、岩松、岩扫帚

味性:甘辛,温。

归经:心;肝;胃经。

主治:活血通经,祛风湿。治风湿痹痛,妇女经闭,吐血及跌打损伤。石刷把

石松子
石松子

味性:苦;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收湿;敛疮;止咳。主皮肤湿烂;小儿夏季汗疹;咳嗽。石松子

石蒜
石蒜

别名:乌蒜、老鸦蒜、蒜头草、龙爪花、蟑螂花、野蒜、一枝箭[江西]、避蛇生[湖北]、银锁匙、独蒜、九层蒜、鬼蒜、龙爪草头、山鸟毒、山蒜、溪蒜、红花石蒜、秃蒜、朋红、三十六桶、壁蛇生

味性:辛,温。

主治:消肿,杀虫。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疔疮疖肿,风湿关节痛,蛇咬伤,水肿,灭蛆、灭鼠。石蒜(图)

石香葇

别名:石苏、蚊子草、石艾、独行千里、青香薷、五香草、细叶香薷、小香薷、广香薷、小叶香薷、野香薷、细叶七星剑、香薷、痧药草、山茵陈、土荆芥、野紫苏、香荠、野荆芥、十香草、荠苎

味性:辛苦,温。

主治:祛暑,活血,理气,化湿。治夏月感冒,中暑呕恶,腹痛泄泻,跌打瘀痛,湿疹,疖肿。石香葇

石血

别名:九庆藤、铁信、红对叶肾、拉屙肾、对叶肾、络石[浙江误称]、爬墙虎、鹿角草、石龙藤、爬山虎、茉莉藤、风车花、白花藤、魁星草、铁栏杆

味性:苦、微涩,温。

主治:祛风湿;强筋骨;补肾止泻。主风湿久痹;腰膝酸痛;跌打损伤;肾虚腹泻。石血

石岩鸡

别名:骨碎补、山知母

味性:苦;温。

主治:壮筋骨;强腰膝;止痢。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久痢;小儿疳积。石岩鸡

石梓

别名:笛簕狗脚迹、鼻血簕

味性:甘、微辛,苦。

主治:微温。活血去瘀,去湿止痛。;闭经:根1.5两,水煎或炖瘦肉服。;风湿:笛簕根、大罗伞各5钱,水煎服。湿重者加鸟不企根4钱。石梓

莳萝苗

味性:味辛;性温。

主治:行气利膈;降逆止呕;化痰止咳。主胸胁痞满;脘腹胀痛;呕吐呃逆;咳嗽;咯痰。莳萝苗

莳萝子

别名:时美中、莳萝椒、小茴香、瘪谷茴香、土茴香

味性:辛,温。

归经:入脾、肾经。

主治:温脾开胃;散寒暖肝;理气止痛。主腹中冷痛;胁肋胀满;呕逆食少;寒疝。莳萝子

屎咕咕

别名:鸡冠鸟、山和尚、呼哱哱、鸟鴔、臭姑鸪

味性:臭;温。

归经:肺;肝经。

主治:柔肝熄风,镇心安神。治癫痫,精神病,疟疾。屎咕咕

手参
手参

别名:手掌参、掌参、阴阳参

味性:甘,温、润。

主治:补肾益气,生精润肺。用于肺病,肺虚咳喘,肉食中毒,遗精阳痿。手参

疏叶当归

别名:疏叶独活、红果当归、猪独活、骚羌活

味性:味辛;苦;性温。

主治:祛风胜湿;通络止痛。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头痛;跌打伤痛;疮肿。疏叶当归

疏叶香根芹

别名:香根芹

味性:味辛;微苦;性温。

主治:发表散寒;健胃止痛;明目。主风寒感冒;头;风寒湿痹;胃寒纳少;呕吐;雀目;鹅口疮。疏叶香根芹

舒筋草
舒筋草

别名:伸筋草、石子藤、无病草、灯笼草、千金藤、青筋藤、毛伸筋、吊壁伸筋草、灯笼勾、吊白伸筋、松筋藤、马尾伸筋、老虎须、猫藤、土木加、割须

味性:微甘,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舒筋活血,祛风湿。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舒筋草

鼠妇
鼠妇

别名:潮湿虫、潮虫、地虱婆、伊威、蟠、鼠负、负蟠、蛜蜮、委黍、负蠜、蜲黍、鼠姑、鼠粘、鼠赖虫、湿生虫、地鸡、地虱、肥蛀蚋、西瓜虫、蒲鞋头虫、豌豆虫、瓢虫、潮虫子、土孵、暗板虫、鞋板虫、负攀

味性:酸,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破血,利水,解毒,止痛。治久疟疟母,经闭症瘕,小便不通,惊风撮口,口齿疼痛,鹅口诸疮。鼠妇(图)

蜀葵叶薯蓣

别名:龙骨七、穿山龙、细山药

味性:辛,温。

主治:疏风祛湿;健脾消食;活血消种。主感冒头痛;风湿痹证;食积饱胀;消化不良;跌打损伤。蜀葵叶薯蓣

蜀五加
蜀五加

别名:五加皮

味性:味辛;微苦;性温。

主治:祛风利湿;舒筋活血;止咳平喘。主风湿痹痛;筋骨痿软;拘挛麻木;瘫痪;小儿麻痹;水肿;皮肤湿痒;咳嗽;哮喘。蜀五加

树葫芦

味性:辛、麻,温。

主治:消炎,止血,止痛,防腐生肌。主治感冒头痛,咳嗽,风湿骨痛,跌伤,外伤出血,慢性溃疡,伤口发炎,湿疹,疮,疖。树葫芦

树韭菜

别名:龙须草、木莲金、丝带蕨

味性:微苦,微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胃痛,筋骨疼痛。树韭菜

树救主

别名:假八角、小花八角、土八角、野八角

味性:辛,温。

主治:行气止痛,散瘀消肿。主治胃痛,胸腹气痛,跌打损伤。树救主

树三角枫

味性:辛;微苦;微温。

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血。主风湿痹痛;跌打骨折;皮肤湿疹;疝气。树三角枫

树乌蝇羽

别名:牙脓草、乌蝇羽、紫灵树、石力、紫力

味性:甘、温、微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牙龈脓肿,哮喘。树乌蝇羽

树腰子
树腰子

别名:楝叶吴茱萸、红花树、臭油林、野米辣、擦树

味性:辛;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主胃脘痛;腹胀;头痛。树腰子

双飞蝴蝶

别名:须参、七层楼、土细辛、一见香、蝴蝶草、鹞子草、蝴蝶风

味性:辛,温。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祛风,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喉蛾,肺热咳嗽,痈肿疮毒,毒蛇咬伤。双飞蝴蝶

双股箭

别名:大一枝箭、小接骨丹、毛叶威灵仙、红毛三七

味性:苦微辛涩,温。

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胃脘疼痛。双股箭

双剪菜

别名:蕤参、蓑参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经。

主治:补虚;祛风除湿。主劳伤虚弱;脚气病。双剪菜

双翎草

别名:老妈妈棵、瘦狗还阳草、紫油苏、小花香棵、扫把茶、酒药花、沙虫药

味性:苦涩,温。

主治:祛风湿;通络止痛。主风湿痹痛。双翎草

双肾草

别名:一根葱、秤砣草、坠桃草、肾阳草、鸡肾参、对对参

味性:淡,温。

归经:肾经。

主治:补肾;止带;活血。主肾虚腰痛;折带过多;跌打损伤。双肾草

霜红藤
霜红藤

别名:山货榔、哥兰叶、米汤叶、绵条子、霜江藤、穿山龙、小红藤、白花藤

味性:涩,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舒筋活血,散瘀。主治风湿关节痛,月经不调。霜红藤

水柏枝
水柏枝

别名:砂柳、臭红柳

味性:辛、甘,温。

主治:解表透疹;祛风止痒。主麻疹不透;风湿痹痛;癣症。水柏枝

水半夏
水半夏原生态水半夏水半夏

别名:戟叶半夏、土半夏、半夏、田三七、疯狗薯、山慈姑、土田七

味性:辛、温。

主治:燥湿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支气管炎;外用治痈疮疖肿,无名肿毒,毒虫咬伤。水半夏

水菖蒲
水菖蒲

别名:泥昌、水昌、水宿、茎蒲、白昌、溪荪、兰荪、昌蒲、昌阳泥菖蒲、蒲剑、水八角草、家菖蒲、臭蒲、大叶菖蒲、土菖蒲

味性:味辛;苦;性温。

归经:心;肝;胃经。

主治:化痰开窍;除湿健胃;杀虫止痒。主痰厥昏迷;中风;癫痫;惊悸健忘;耳鸣耳聋;食积腹痛;痢疾泄泻;风湿疼痛;湿疹;疥疮。水菖蒲

水朝阳草

别名:金沸草

味性:味辛;甘;性温。

主治:降气化痰;祛风除湿。主咳嗽痰多;胞闷气喘;风湿痹痛;疔疮肿毒。水朝阳草

水朝阳根

味性:味咸;性温。

主治:消肿止痛。主牙龈炎;口腔溃疡;骨折。水朝阳根

水朝阳花

别名:旋覆花、水旋复、水葵花、金佛花

味性:味苦;咸;性微温。

主治:祛风降气;消痰行水;解毒。主感冒头痛;胞闷咳喘;腹水;暴赤火眼;风火牙痛;乳痈。水朝阳花

水稻清

别名:竹叶牛奶树、水边柳、百了草、假槟榔、细叶水榕树、狭叶榕、小号牛奶仔、小号铁牛入石、牛奶泡、竹叶牛奶子

味性:苦;性温。

主治:祛痰止咳;祛风除湿;活血消肿;安胎;通乳。主咳嗽胸痛;风湿骨痛;胎动不安;肾炎;乳痈;疮疖肿毒;跌打损伤。水稻清

水冬瓜根

别名:接骨丹根

味性:味辛;微苦;性微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接骨。主风湿性关节痛;跌打瘀肿;骨折;闭经。水冬瓜根

水藁本

别名:黄藁本

味性:味辛;苦;性温。

主治:发散风寒;祛湿止痛。主风寒感冒;头痛;风寒湿痹;脘腹痛;疝气。水藁本

水菇里

别名:水菇藜、红野豆、野黄豆

味性:微麻、涩,温。

主治:活血散瘀,止痛,舒筋活络。主治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经闭,月经不调。水菇里

水鬼蕉
水鬼蕉

别名:引水蕉、郁蕉

味性:辛;温。

主治:舒筋活血;消肿止痛。主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痈疽疮肿;痔疮。水鬼蕉

水鬼蕉叶

别名:引水蕉、郁蕉

味性:辛,温。

主治:舒筋活血。水鬼蕉叶

水禾麻

别名:山麻、大水麻、水苏麻、山苎、野苎麻、水升麻、野线麻、大蛮婆草、火麻风

味性:性温,味淡。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祛风;解毒杀虫;化瘀消肿。主风热感冒;麻疹;痈肿;毒蛇咬伤;皮肤瘙痒;疥疮;风湿痹痛;跌打伤肿;骨折。水禾麻

水火麻

别名:水苏麻、玄麻、水苎麻

味性:辛;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水火麻

水藿香

别名:野藿香、毛秀才

味性:味苦;辛;性温。

主治:发表散寒;利湿除痹。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寒湿痹。水藿香

水将军

别名:水莴笋、胃软草、地莴笋、地杨柳、小桃树、独脚一枝箭、红杆一枝箭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肺经。

主治:消炎,镇痛。主治感冒头痛,胃痛。水将军

水金凤
水金凤

味性:甘,温。

主治:活血调经,舒筋活络。用于月经不调,痛经;外用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阴囊湿疹。水金凤

水晶花

别名:四块瓦、土细辛、豆皮香、白开喉箭、四叶对、银线草、黑细辛、四大天王、四大金刚、平头细辛、红线草、对叶四块瓦

味性:微苦;涩;性温。

归经:肝;肺经。

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消肿;止痛。主风湿痹痛;风寒感冒;跌打损伤;瘰疬;疮疖肿痛。水晶花

水兰叶

味性:味苦;辛;性温。

主治:活血散瘀。主跌打损伤。水兰叶

水狼萁

别名:卷叶凤尾、白兰地草、白栖石

味性:苦、微涩,温。

主治:止咳化痰,健脾燥湿,活血祛瘀。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消化不良,痢疾,腹痛,白带,跌打损伤。水狼萁

水蓼根

味性:辛;性温。

主治:除湿,祛风,活血,解毒。治痢疾,泄泻,皖腹绞痛,风湿骨痛,月经不调,皮肤湿癣。水蓼根

水松枝叶

别名:水松须、水松叶

味性:苦;性温。

主治:祛风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主风湿骨痛;高血压;腰痛;皮炎。水松枝叶

水苏
水苏

别名:芥蒩、鸡苏、香苏、龙脑薄荷、芥苴、劳蒩、野紫苏、山升麻、乌雷公、朋头草、陈痧草、水鸡苏

味性:辛,微温。

归经:归肺;胃经。

主治:疏风理气,止血消炎。治感冒,痧症,肺痿,肺痈,头风目眩,口臭,咽痛,痢疾,产后中风,吐血,衄血,血崩,血淋,跌打损伤。水苏(图)

水獭
水獭

别名:水狗

味性:(肝)甘、温。

主治:1、虚劳咳嗽。用水獭肝烧灰,酒送服。;2、肠痔出血。用水獭肝烧为末,每服一钱,水送下。;3、下血不止。用不獭肝一具煮熟,加五味吃下。水獭(图)

水獭肝

别名:獭干、水狗肝

味性:甘,温。

主治:补肝肾,止咳。用于肺结核咳嗽,气喘,盗汗,夜盲。水獭肝

水翁皮

别名:水翁树皮

味性:辛,温。

主治:杀虫,止痒。治癣癞,烂脚,囊痈。水翁皮

水细辛

别名:土癞蜘蛛香、毛细辛、石南七细辛、南坪细辛、苕叶细宰

味性:辛;温。

归经:肺;心;小肠;肾;胃经。

主治:发散风寒;温肺化饮;理气止痛。主风寒头痛;齿痛;风湿痹痛;痰饮喘咳;脘腹气滞胀痛。水细辛

水泽兰

别名:扯根菜、水滓蓝、水杨柳、赶黄草、红柳信、流痰草、红曲草、水桃草、双线草、水苋草

味性:甘,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活血,行水。治经闭,水肿,血崩,带下,跌打损伤。水泽兰

水苎麻

别名:山麻、水麻、悬铃木叶、掌叶麻、大水麻、水禾麻、马鞭麻、龟尾麻、薮苎麻、芙蓉麻、八棱麻、大接骨、大糯叶

味性:淡,温。

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水苎麻

顺江木

别名:大舒筋活血、狭叶樟、羊桂香、三股筋

味性:辛;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舒筋活络,散寒止痛。治风湿,跌打,骨折。顺江木

硕苞蔷薇

别名:圆刺菱、毛刺头、猴柿刺、野毛栗

味性:根:苦,温;花:甘,平;果:甘、酸,温。

主治:根:益气,健脾,固涩。用于盗汗,久泻,脱肛,遗精,白带。;花:润肺止咳。用于肺结核咳嗽。;果:健脾利湿。用于痢疾,脚气病。硕苞蔷薇

蒴藋

别名:接骨草、接骨木、真珠花、珊瑚花、排风藤、铁篱笆、吴草、英雄草、苛草、走马箭、赤苓叶、公道老、排风草、鸡罅风、扫地风、八棱麻、葛辣、五甲皮、龙州三七、大臭草、七叶麻、马鞭三七、落得打、珍珠连、秧心草、八里麻

味性:甘酸,温。

归经:入足厥阴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治风湿疼痛,肾炎水肿,脚气浮肿,痢疾,黄疸,慢性气管炎,风疹瘙痒,丹毒,疮肿,跌打损伤、骨折。蒴藋

四川澄茄子

味性:辛;微苦;温。

主治:温中止痛。主胃寒腹痛;呃逆;呕吐。四川澄茄子

四川木蓝

别名:山皮条

味性:辛、苦、涩,温。

主治:宽中理气,解郁除疮毒。主治胃痛,腹冷痛,胸膈气胀,肺痨发热,疮毒。四川木蓝

四大天王

别名:大叶及己、四叶对、四大金刚、四块瓦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解毒。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风寒咳嗽;跌打损伤;疮肿及毒蛇咬伤。四大天王

四方盒子草

别名:羊肝狼头草、蕨芨花、还阳草

味性:甘、微苦,温。

主治:祛风活络,散寒止咳。主治关节冷痛,风湿痛,虚劳咳嗽。四方盒子草

四角蒲桃

别名:念劬蒲桃、山石榴

味性:味辛;苦;性微温。

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四角蒲桃

四块瓦

别名:四叶对[江西]、四叶细辛、万根丹、灯笼花[吉林]、分叶芹、四大天王、四儿风、四匹瓦、大四块瓦、四片瓦、红四块瓦、四叶黄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治风寒咳嗽,风湿麻木、疼痛,月经不调,跌打痨伤。四块瓦

四棱筋骨草

别名:箭羽草、箭羽舒筋草、筋骨草、假马鞭草

味性:苦、酸,温。

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痛,四肢麻木,跌打肿痛。四棱筋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