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兰叶
水兰叶 Shuǐ Lán Yè | |
---|---|
别名 | |
功效作用 | 活血散瘀。主跌打损伤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温 |
药味 | 辛、苦 |
药名:水兰叶
汉语拼音:shuI lAn y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dicentra Franch.
科属分类;凤仙花科
主治;跌打损伤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沟旁或草丛中。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贵州。
动植物形态
齿要凤仙花,一年生草本,高60-90cm。茎直立,有分枝。叶互生;叶柄长2-5cm;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8-15cm,宽3-7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圆锯齿,齿端有小尖,基部边缘有数个具柄腺体;侧脉6-8对。花梗较短,腋生,中上部有卵状2苞片,仅1朵花;花大,黄色,长达4cm;萼片2,宽卵形,长12-14mm,渐尖,不等侧,边缘有粗齿,背面中肋有狭龙骨状突起;旗瓣背面中肋龙骨状突起呈喙状,翼瓣2裂,先端有细丝,背面有小耳,唇瓣囊状,基部具内弯先端2浅裂的短距;雄蕊5,花药钝。蒴果线形,先端有长喙。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功效分类:活血散瘀药
性味:味苦;辛;性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出处:《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