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性中药列表/20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铜钱细辛

别名:胡椒七、小铜钱乌金、乌金草、小鸟金草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肺;肾经。

主治:发表散寒;温肺化痰;行气止痛;祛风除湿。主风寒感冒;肺寒喘咳;风寒湿痹;脘腹疼痛;鼻窦炎;龋齿痛。铜钱细辛

偷筋草

别名:四川报春花

味性:辛;性微温。

主治:活血消肿。主跌打肿痛。偷筋草

头顶一颗珠
头顶一颗珠

别名:延龄草、芋儿七、狮儿七、三角七、头顶珠、天珠[果实]、地珠[根状茎]、玉儿七、佛手七、黄花三七、尸儿七

味性:甘,温。

主治:镇静;止痛;活血;止血。主高血压病;神经衰弱;眩晕头痛;腰腿疼痛;月经不调;崩漏;外伤出血;跌打损伤。头顶一颗珠

头花杜鹃

别名:小叶杜鹃

味性:辛,温。

主治:止咳平喘,祛痰。主治慢性气管炎,哮喘。头花杜鹃

透骨草
透骨草

别名:珍珠透骨草、竹格叉、吉盖草、枸皮草

味性:辛;性温。

归经:肺;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外用治疮疡肿毒。透骨草

透骨香

别名:透骨草、满山香、煤炭子、煤炭果、万里香、九里香、洗澡叶、芳香草、满天香、小遗骨草、透骨消、搜山虎、小透骨草、九木香、鸡骨香

味性:辛,温。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治风湿关节痛,水撒,跌打损伤,牙痛,湿疹。透骨香

透骨香根

别名:搜山虎

味性:辛,温。

主治:治胃寒痛,风湿筋骨疼痛,脚气,劳伤吐血,跌打损伤。透骨香根

秃叶红豆树

味性:味辛;性温。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目痛。主跌打损伤。秃叶红豆树

土八角

别名:土大香

味性:性温,味甘。

主治:镇呕,行气止痛。治胃寒作吐,膀胱疝气及胸前胀痛。土八角

土百部

别名:千锤打、滇百部、小百部

味性:性微温,味甘苦。

归经:入肺经。

主治:治虚弱咳嗽。土百部

土半夏
土半夏

别名:达瓦咸巴

味性:性温,味辛,生者有毒。

主治:燥湿化痰,和胃健脾,降逆止呕。治胃炎,胃溃疡呕吐,咳嗽痰多,孕期呕吐。土半夏

土草果
土草果

别名:砂仁、土砂

味性:味辛;性温。

主治:理气;开胃;安胎。主脘腹胀痛;食欲不振;胎动不安。土草果

土沉香
土沉香

别名:沉香[广东]、白木香、芫香、六麻树、女儿香、芽香树

味性:辛、苦,微温。

主治:降气,调中,暖肾,止痛。用于胸腹胀痛,呕吐呃逆,气逆喘促。土沉香

土蜂
土蜂

别名:蜚零、马蜂、譠

味性:辛;温。

归经:肺经。

主治:解毒止痛。主痈肿作痛;丹毒;蜘蛛咬伤;蜈蚣咬伤;蝎子螫伤。土蜂(图)

土附

别名:土部、鲈鳢、荡部、荡鱼、吐哺、土鲋鱼、菜花鱼、鲋鱼、土鹜、土哺、上鲋、土步、土鯆鱼、土骛、土鲋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补脾益气;除温利水。主脾虚食少;水肿;湿疮;疥癣。土附

土藁本

别名:芹菜三七、香藁本、石防

味性:味辛;性温。

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血。主风寒感冒;头痛;风寒湿痹;筋骨痛;骨折伤痛。土藁本

土桂皮

别名:土肉桂、假桂皮、小粘药、山肉桂

味性:味辛;甘;性温。

归经:胃;脾;肝经。

主治:祛风散寒;温经适血;止痛。主风寒痹痛;腰痛;经闭;痛经;跌打肿痛;胃脘寒痛;腹痛;虚寒泄泻外用治外伤出血;蛇咬伤。土桂皮

土金耳环

别名:盘龙草、青叶细辛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肺;胃经。

主治:祛风散寒;解毒止痛。主感冒;胃痛;牙痛;跌打损伤;蛇咬伤。土金耳环

土槿皮

别名:土荆皮、荆皮树

味性:辛,温。

主治:止痒杀虫。用于手脚癣,神经性皮炎,湿疹,癞痢头。外用根皮或近根树皮酒浸(土槿皮酊)外搽;或研细粉以醋调敷患处。土槿皮

土荆芥
土荆芥

别名:臭草[福建、江西、贵州]、臭藜藿、杀虫芥、钩虫草、鹅脚草、狗咬癀、红泽兰、天仙草、臭草、火油根、香藜草、臭蒿、藜荆芥、鸭脚草、臭藜霍、洋蚂蚁草、虎骨香、虱子草、狗咬、火油草、痱子草、杀虫草、大本马齿苋

味性:辛,温。

归经: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用于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外用治皮肤湿疹,瘙痒,并杀蛆虫。土荆芥

土荆皮
土荆皮原生态土荆皮土荆皮土荆皮

别名:土槿皮、荆树皮、金钱松皮、罗汉松皮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肺、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杀虫止痒。主疥癣;湿疹;神经性皮炎。土荆皮

土良姜

别名:白草果、草果药、野姜、良姜

味性:辛、苦,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温中理气;止痛。主胃寒痛;消化不良;膝关节痛。土良姜

土木香
土木香原生态土木香土木香

别名:青木香、祁木香、玛奴、藏木香

味性:辛苦,温。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健脾和胃,行气止痛。治胸腹胀满疼痛,呕吐泄泻,痢疾,疟疾。土木香

土羌活

别名:山羌活、路边姜

味性:味辛,性温。

主治:除风散寒,解表发汗。治头痛。身庙,风湿筋骨疼痛及跌打损伤。土羌活

土三七

别名:菊三七、天青地红、见肿消、乳香草、奶草、泽兰、叶下红、散血草、和血丹、破血丹、血牡丹、三七草、九头狮子草、白田七草、血当归、红背三七、散血丹、血三七、菊叶三七、水三七、紫背三七、狗头三七

味性:味甘;微苦;性温。

主治:止血;散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主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痛;疮痈疽疔;虫蛇咬伤。土三七

土色牛肝菌

别名:褐环粘盖牛肝、松蘑

味性:甘,温。

主治:主治大骨节病。土色牛肝菌

土砂仁

味性:苦辛,温。

主治:为芳香健胃药,能行气凋中治痞胀腹痛,呕吐腹泻。土砂仁

土田七
土田七

别名:姜三七、竹叶三七、小田七、竹田七、毛七、贼佬姜、三七姜、姜叶三七、姜七、姜田节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心;脾经。

主治:散瘀;止痛;止血。主跌打瘀痛;风湿骨痛;吐血衄血;月经过多;外伤出血。土田七

土细辛

别名:马辛、马细辛、马蹄细辛、马蹄香、水马蹄、杜细辛

味性:辛;温。

归经:心;肺;肝;肾;小肠经。

主治: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喘咳。土细辛(图)

土香薷
土香薷

别名:山苏子、水荆芥、野香薷、香薷草、小叶薄荷、满坡香、野荆芥、白花茵陈、香草、五香草、山薄荷、暑草、对叶接骨丹、土茵陈、香草头、土薄荷、土薷香、野上比苏、鱼香草、水芳药、边枝花、酒饼叶、排香草、蜜蜂草

味性:辛,微温。

归经:归肺;胃经。

主治:发汗解暑;化湿利尿。主夏季感冒;中暑;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湿疹;痈疮。土香薷

土玉桂

别名:假肉桂

味性:辛;苦;温。

主治:树皮:祛风除湿。主风湿骨痛;妇人白带;痈肿疮毒。土玉桂

兔儿伞
兔儿伞

别名:雨伞菜、一把伞、水鹅掌、七里麻、南天扇、伞把草、贴骨伞、破阳伞、铁凉伞、雨伞草、帽头菜、龙头七、兔打伞、雪里伞、伸草

味性:辛,微温。

主治:祛风湿,舒筋活血,止痛。用于腰腿疼痛,跌打损伤。兔儿伞

兔脑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肺;肝经。

主治:治胎产不利,冻疮,火伤,皮肤皲裂。兔脑

兔皮毛

别名:蒙古兔、家兔

味性:辛;温。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通利;敛疮止带。主产后胞衣不下;小便不利;带下;炙疮不敛;烫伤。兔皮毛

菟丝子
菟丝子

别名:豆寄生、无根草、黄丝、黄丝藤、无娘藤、金黄丝子、菟丝实、吐丝子、无娘藤米米、黄藤子、龙须子、萝丝子、缠龙子、黄湾子、黄网子、黄萝子、豆须子、黄丝子

味性:甘,温。

归经:入肝、肾经。

主治: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主腰膝酸痛;遗精;阳痿;早泄;不育;消渴;淋浊;遗尿;目昏耳鸣;胎动不安;流产;泄泻。菟丝子(图)

貒骨

别名:土猪骨

味性:味辛;性温。

归经:肺;肾经。

主治:祛风湿;止咳。主风湿筋骨疼痛;皮肤瘙痒;咳嗽。貒骨

团叶槲蕨

别名:肉碎补、骨碎补、石蜈蚣

味性:微苦;性温。

归经:肾经。

主治:益肾气;壮筋骨;散瘀止血;。主肾虚耳鸣;牙痛;跌打损伤;骨折;风湿腰痛;外伤出血。团叶槲蕨

托盘

别名:树莓、牛迭肚

味性:果:酸、甘,温。

主治:根:苦、涩,平。果:补肝肾,缩小便。用于阳痿,遗精,尿频,遗尿。;根:祛风利湿。用于肝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托盘

托腰散

味性:苦,温。

主治:理气,止痛,强筋骨,除风湿,明目。治胃痛,腹痛,腰胀痛,跌打损伤,有强壮之功。托腰散

驼乳

味性:性温,味甘。

主治:补中益气,壮筋骨。驼乳

鼍甲

别名:鮀鱼甲、鱼甲

味性:辛,温。

归经:肝经。

主治:逐瘀,消积,杀虫,治症瘕积聚,崩中带下,疮疥,恶疮。鼍甲

娃儿藤

别名:七层楼、一见香、小尾伸根、三十六荡、老君须、藤老君须、白龙须、黄茅细辛、三十六根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化痰,解毒散瘀。治小儿惊风,中暑腹痛,哮喘痰咳,咽喉肿痛,胃痛,牙痛,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娃儿藤

娃娃拳
娃娃拳

别名:扁担杆子、麻糖果、拗山皮、棉筋条、山络麻、狗糜子、孩儿拳头、串果崽子、狗肾子、夹板子、月亮皮、葛荆麻

味性:甘;苦;温。

归经:肝;脾;胃经。

主治:治脾虚食少,胸痞腹胀,妇女崩带,小儿疳积。娃娃拳

万年松
万年松

味性:微辛;温。

归经:肺经。

主治:透疹解毒;活络祛瘀。主跌打损伤;无名肿毒;麻疹不透。万年松

网脉橐吾

别名:山紫菀

味性:味苦;性微温。

主治:宣肺理气;镇咳祛痰。主感冒;咳嗽。网脉橐吾

网脉旋蒴苣苔

别名:石面枇杷、山枇杷、大还魂、吊气还魂

味性:辛、甘,温。

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主治跌打肿痛及骨折。网脉旋蒴苣苔

威灵菊

别名:铁脚威灵仙[云南]、小黑药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络止痛,健胃消食。用于风湿疼痛,腰膝酸软,食欲不振,胃痛。威灵菊

微籽

味性:辛,温。

主治:解毒驱虫,散瘀消肿。主治跌打损伤,骨折,蛔虫病,黄疸型肝炎。微籽

薇籽
薇籽

别名:抱冬电、散微籽

味性:辛;微温。

归经:肝;胆;大肠经。

主治:解毒驱虫;活血消肿。主黄疸;蛔虫症;外伤肿痛;骨折。薇籽

维氏假瘤蕨

别名:乌鸡骟、花狼鸡、地五爪

味性:辛;咸;涩; 温。

归经:脾、肾二经。

主治:理气除湿。主风湿痛;脚气;小儿冷气腹痛。维氏假瘤蕨

尾花细辛

别名:白三百棒、白马蹄香、魂筒草、铁螃蟹、花脸细辛、小麻药、土细辛、蜘蛛香、金耳环、马蹄香、马蹄金、白倒插花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肺;肾经。

主治:温经散寒;化痰止咳;消肿止痛。主风寒感冒;头痛;咳嗽哮喘;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口舌生疮;毒蛇咬伤;疮疡肿毒。尾花细辛

尾叶山柑

别名:尾叶槌果藤

味性:微辛;温。

主治:解毒消肿。主毒蛇咬伤。尾叶山柑

尾叶越橘

别名:大透骨草

味性:微苦,微温。

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主治风湿关节痛。尾叶越橘

胃寒草

味性:味辛;性温。

主治:祛风散寒;理气止痛。主寒感冒;咳嗽;胃寒胀痛。胃寒草

榅桲

别名:木犁、木梨、土木瓜

味性:甘、酸,温。

主治:下气,消食。治呕吐酸水,食积胸闷。榅桲

文鳐鱼

别名:鳐、飞鱼、燕鱼、燕儿鱼、燕鳐、燕子鱼、飞乌

味性:味甘;酸;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催产;止痛;解毒消肿。主难产;胃痛;血痢腹痛;疝痛;乳疮;痔疮。文鳐鱼

翁波

别名:河柏、水怪柳、西河柳、柽柳、山川柳、温木卜、水柏枝、臭红柳

味性:味甘;性温。

主治:升阳发散;解毒透疹;祛风止痒。主麻疹不透;高热;咳嗽;腮腺炎;风湿性关节炎;风疹瘙痒;癣症;血热酒毒。翁波

莴苣子

别名:苣蕂子、白苣子、生菜子

味性:味辛;苦;微温。

归经:归胃;肝经。

主治:通乳汁;利小便;活血行瘀。主乳汁不通;小便不利;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阴囊肿痛。莴苣子

乌当归

别名:岩当归、差风、光头差风

味性:味微甘;辛;性温。

主治:补血;活血;调经。主血虚体弱;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乌当归

乌饭树

别名:沙沙面、零丁子、南烛子

味性:干、酸,温。

主治:根:散瘀,消肿,止痛。治牙痛。;果:强筋,益气,固精。;根:主治跌打损伤肿痛,鲜根捣烂水煎外洗。;牙痛:鲜根3~5钱,捣烂炖鸡蛋吃。;筋骨痿软乏力,滑精:果2~5钱,水煎服。乌饭树

乌饭子
乌饭子

别名:乌饭果、米饭果、纯阳子、冷饭果、沙汤果、土千年健果、蚂蚁果、小马扎豆

味性:甘;酸;性温。

主治:安神;止咳。主心悸怔忡;夜不安眠;久咳。乌饭子

乌骨麻

别名:接骨草、白龙骨、史氏赤车使者、冷坑青、痱痒草、猢狲接竹、血和山、冷坑兰、赤车使者、史氏楼梯草

味性:苦;辛;性温。

主治:活血祛瘀;解毒消肿;止咳。主跌打扭伤;骨折;闭经;风湿痹痛;痄腮;带状疱疹;疮肿;毒蛇咬伤;咳嗽。乌骨麻

乌骨藤
乌骨藤

别名:确络风、牛耳风、火索藤、大叶酒饼藤

味性:温;辛涩。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湿;通经活血;止血。主风湿痹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乌骨藤

乌龟

味性:龟肉甘酸、温;龟板咸甘、平。

归经:龟肉入肝、肺、脾;;龟板入心、肝、肾。

主治:除湿痹,补阴虚,滋肾水,止血,解毒。用于龟肉治湿痹,风痹,筋骨疼痛,久年寒咳,夜多小便,小儿遗尿,痔疮下血,血痢,子宫脱垂;龟板治阴虚不足,骨蒸劳热,筋骨疼痛,小儿囟门不合及头疮、妇女胎前产后痢疾,女子赤白带下,阴痒。;(1)滋阴潜阳:用于阴虚阳亢及阴虚火旺之头晕目眩、潮热、盗汗以及热病后津液不足之咽干口渴。配熟地、知母、黄柏治潮热、盗汗。;(2)益肾壮骨:用于肾阴不足之腰膝无力及小儿囟门不合。乌龟

乌桕
乌桕

别名:桊子树、桕树、木蜡树、木油树、木梓树、虹树、蜡烛树

味性:苦,微温。

归经:入肺、脾、肾、大肠经。

主治: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伤;外用治疔疮,鸡眼,乳腺炎,跌打损伤,湿疹,皮炎。乌桕

乌桕木根皮

别名:卷根白皮、卷子根、乌臼、乌桕木根白皮

味性:苦,微温。

归经:大肠;胃经。

主治:利水,消积,杀虫,解毒。治水肿,臌胀,症瘕积聚,二便不通,湿疮,疥癣,疔毒。乌桕木根皮

乌桕叶

别名:卷子叶、油子叶、虹叶

味性:苦,微温。

归经:心经。

主治:治痈肿疔疮,疮疥,脚癣,湿疹,蛇伤,阴道炎。乌桕叶

乌蔹莓五加

味性:味辛;苦;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接骨。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乌蔹莓五加

乌尼参

别名:黑乳参、乌圆参、开乌参、大乌参、乳房参、乌乳参

味性:示甘;咸;性温。

主治:补肾;滋阴;通乳。主身体虚弱;水肿;痛经;产后乳少。乌尼参

乌骚风

别名:乌骨鸡、黑乌骨、黑骨头、铁夹藤、柳叶过山龙、飞仙藤、达风藤

味性: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肺;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寒湿痹;肢体麻木;腰痛;跌打损伤。乌骚风

乌药叶

别名:蒡箕茶

味性:辛;温。

归经:脾;肾经。

主治:温中,理气,止痛。治腹中寒痛,小便滑数,食积,风湿关节痛。乌药叶

乌药子

味性:辛;温。

归经:脾;肾经。

主治:散寒回阳;温中和胃。主阴毒伤寒;寒性吐泻;疝气腹痛。乌药子

污毛粗叶木

别名:铁骨银参

味性:辛、微甘,温。

主治:行气活血,祛湿强筋,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污毛粗叶木

无漏子

别名:海枣、波斯枣、番枣、千年枣、金果、苦鲁麻枣、万年枣)、万岁枣、紫京、无漏果、枣椰子、万年枣、藏枣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肺经。

主治:益气补虚;消食除痰。主气虚赢弱;食积不化;咳嗽有痰。无漏子

无名子(图)

别名:阿月浑子

味性:味辛,温、涩。

主治:温肾,暖脾。治肾虚腰冷,阳痿,脾虚冷痢。无名子

吴萸叶五加

别名:树三加

味性:味辛;微苦;性温。

主治:祛风利湿;活血舒筋;理气化痰。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水肿;跌打损伤;劳伤咳嗽;哮喘;吐血。吴萸叶五加

吴茱萸
吴茱萸

别名:吴萸、茶辣、辣子、臭辣子、吴椒、臭泡子、左力、食茱萸吴萸、漆辣子、优辣子、曲药子、气辣子

味性:辛苦,温。

归经:入肝、胃经。

主治: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燥湿。主脘腹冷痛;厥阴头痛;疝痛;脚气肿痛;呕吐吞酸,寒湿泄泻。吴茱萸(图)

蜈蚣草根

味性:涩,温。

主治:防治流行性感冒(配方用)。蛔虫症,每用二至四钱,煎服。蜈蚣草根

蜈蚣刺

别名:马椒、止血丹、马胶根、接骨药

味性:辛;苦;温。

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接骨止血。主风寒湿痹;牙痛;骨折;外伤出血。蜈蚣刺

蜈蚣七

别名:牌楼七、黑驴蛋、大口袋花、大花囊兰、鸡嗦子花、凤凰抱蛋、独龙抢宝

味性:苦辛,温。

归经:脾;肝;肾;膀胱经。

主治:利尿消肿,活血祛瘀,祛风镇痛。用于全身浮肿,下肢水肿,小便不利,白带,风湿腰腿痛,跌打损伤。蜈蚣七

蜈蚣藤
蜈蚣藤

别名:多叶花椒、马椒、小叶刺椒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肺经。

主治:祛风解毒。主疮毒;梅毒;癣。蜈蚣藤

五倍子苗

味性:性温。

归经:肺经。

主治:解毒利咽。主咽痛喉痹。五倍子苗

五除叶

别名:山茶辣、大漆王叶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肺;胃经。

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主小儿麻痹后贵症;风湿关节痛;湿疹;荨麻疹;疮疡;风寒头痛。五除叶

五代同堂

别名:猴疳药;鸡肾棱木

味性:味辛;微苦;性温。

主治:活血定痛。主跌打肿痛;骨折。五代同堂

五代同堂根

味性: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理气活血;祛风除湿。主膨胀胀痛;小儿疳积;风湿骨痛。五代同堂根

五加果

别名:南五加果

味性:味甘;微苦;性温。

主治:补肝肾;强筋骨。主肝肾专虚;小儿行迟;筋骨痿软。五加果

五龙皮

别名:五角槭、地锦槭、水色树、色木槭、色木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逐瘀。主治风湿骨痛,骨折,跌打扭伤。五龙皮

五脉山黧豆

味性:苦、涩,温。

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治关节炎:全草5钱,水煎服,每日2次。;头痛:花3钱,种子1.5钱,水煎服,每日2次。五脉山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