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槿皮
土槿皮 | |
---|---|
别名 | 土荆皮、荆皮树 |
功效作用 | 止痒杀虫。用于手脚癣,神经性皮炎,湿疹,癞痢头。外用根皮或近根树皮酒浸(土槿皮酊)外搽;或研细粉以醋调敷患处。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
毒性 | 有毒 |
归经 | |
药性 | 温 |
药味 | 辛 |
土槿皮也叫土荆皮、金钱松皮,是常用中药。土槿皮酊剂含土槿皮酸约0.8%。 【别名】土荆皮、荆皮树
目录 |
名词解释
【药材名】土槿皮
【英文名】Cortex Pseudolaricis
【别 名】土荆皮,荆树皮,金钱松皮,荆树根皮,金钱松树皮,金钱松树皮,金钱松根皮,金松皮,金松树皮,金松根皮,水树皮,水树根皮,金叶松皮,金叶松树皮,金叶松根皮
【名称考证】土荆皮 (《药材资料汇编》),荆树皮(《中国药植志》),金钱松皮(《药材学》)。
土槿皮介绍
土槿皮功效
【功能主治】止痒杀虫。用于手脚癣,神经性皮炎,湿疹,癞痢头。外用根皮或近根树皮酒浸(土槿皮酊)外搽;或研细粉以醋调敷患处。
【科目来源】松科植物
【药用部位】金钱松的树皮或根皮。
【功效分类】驱虫药
【功效主治】止痒杀虫。主治手脚癣,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湿疹,癞痢头。
【用法用量】外用:浸酒涂擦或研末调敷。
【用药忌宜】本品有毒,只供外用,严禁内服。
【炮制方法】洗净,略润,切丝,晒干。
土槿皮分布
【资源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等地多有栽培。
【药材鉴定】①根皮呈不规则的长条块片状,长短大小不一,扭曲而稍卷,厚约3~6毫米。外表面粗糙有皱纹及横向灰白色皮孔。木栓灰黄色,常呈鳞片状剥落,显出红棕色皮部。内表面红棕色或黄白色,较平坦,有纵向纹理。质脆,易断,断面红褐色,外皮颗粒性,内皮纤维性。气微弱,味苦而涩。
②树皮大多呈条状或片状,厚约1厘米,外表暗棕色,作龟裂状,外皮甚厚;内表面较根皮为祖糙。以形大、黄褐色、有纤维质而无栓皮者为佳。
土槿皮鉴定
【化学鉴定】本品粉末淡棕色或棕红色。石细胞多,类长方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分枝状,直径30~96μm,含黄棕色块状物。筛胞大多成束,直径20~40μm,侧壁上有多数椭圆形筛域。黏液细胞类圆形,直径100~300μm 。树脂细胞纵向连接成管状,含红棕色至黄棕色树脂状物,有的埋有草酸钙方晶。木栓细胞壁稍厚,有的木化,并有纹孔。
【相关选方】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土荆皮一两,蛇床子一两,百部根一两,五倍子八钱,密陀僧六钱,轻粉二钱。共研细末备用。先以皂角煎水洗患处,再以元醋调药粉呈糊状,涂敷患部,上盖一层油纸,以保持药物潮润,每日换一次,直至痊愈。对病程短病情不太严重或散漫的患者,可用纱布包药糊,日擦数次,取得同样效果。(《中华皮肤科杂志》11(6):374,1965)
土槿皮形态
【原生形态】金钱松,又名:金松、水树、金叶松。 落叶乔木,高20~40米。茎干直立,枝轮生平展;长枝有纵纹细裂,叶散生其上,短枝有轮纹密生,叶簇生其上,作辐射状.叶线形,长约3~7厘米,宽1~2毫米,先端尖,基部渐狭,至秋后叶变金黄色。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为荣荑状,下垂,黄色,数个或数十个聚生在小枝顶端,基部包有无数倒卵状楔形之膜质鳞片;雌花单生于有叶之短枝顶端,由多数螺旋状排列的鳞片组成。球果卵形,直立,长约5~7.5厘米,径约3~6厘米,鳞片木质,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微凹或钝头,基部心脏形,成热后脱落,苞片披针形,长6~7毫米,先端长尖,中部突起。种子每鳞2个,长8毫米,富油脂,有膜质长翅,与鳞片等长或梢短。花期4~5月。果期10~11月。喜生于多阳光处。
【参考出处】《本草纲目》《本草拾遗》《神农本草经》
土槿皮来源
【来源】松科金钱松属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 (Nelson) Rehd. [P. kaempferi Gord.],以根皮和近根树皮入药。立夏后采收根皮和近根树皮,晒干平叠。
土槿皮国外解释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英文名称
Pseudolaric Acid B
别名
土荆皮乙酸;土荆乙酸
CAS No.: 82508-31-4
分子式: C23H28O8
分子量: 432.464
提取来源: 土槿(荆)皮
药理作用
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抗肿瘤作用,抗生育作用,抗血管生成作用,抗真菌作用,土槿皮乙酸可激活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
毒性
高浓度的土槿皮酊可完全破坏家兔的胆囊黏膜,引起胆囊壁的慢性炎症和纤维化,使胆囊最终自截。
土槿皮乙酸
(PseudolaricacidB,PAB)是中药土槿皮(土荆皮)的主要成分,具有独特的二萜结构母核。近来,上海药物所研究人员首次发现该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加速蛋白酶体降解新生血管生成关键因子HIF-1,减少其蓄积,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生成。肿瘤新生血管系统是目前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重要靶标。
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