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性中药列表/27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紫金莲

别名:转子莲、紫金标、搬倒甑、蓝花草、蓝花丹、蓝花过节、蓝花矮陀、蓝花对节兰、蓝花狗骨节、牛癞子棵、九节莲、舒筋、月月花、大吉力、花格草、假玉竹、铁狮岩陀、对节兰、普普红、叶叶兰、板倒甑、七星箭

味性:性温,味甘。

归经:肝经。

主治:行气活血止痛。主脘腹胁痛;跌打损伤;骨折。紫金莲

紫金皮

别名:火把草、胖关藤、掉毛草、紫金藤、黄藤根

味性:苦涩,温。

主治:续筋接骨,祛瘀通络。治骨折,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紫金皮

紫金沙

别名:踵瓣芹

味性:辛,温。

主治:散寒,理气,止痛。用于胃痛,腹痛,胸胁痛。紫金沙

紫金砂

味性:辛,温。

主治:散寒理气止痛。治胃痛、腹痛、胸胁痛。紫金砂

紫金血藤

别名:血藤、黄皮血藤、气藤、香血藤

味性:辛;涩;性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活血止血。主风湿痹痛;心胃气痛;痨伤吐血;闭经;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金疮肿毒。紫金血藤

紫茎棱子芹

味性:辛,温。

主治:理气活血,止痛。主治月经不调,瘀滞腹痛。紫茎棱子芹

紫木通

别名:金丝木通、滑叶木通、大见血飞

味性:味苦;辛;性微温。

主治:舒筋活络;利尿通淋;祛风解表。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痛;淋证;并治风寒感冒。紫木通

紫楠

别名:紫金楠、大叶紫楠、金心楠、金丝楠、楠木、枇杷木、小叶嫩蒲柴

味性:辛,温。

主治:叶:温中理气。用于脚气浮肿,腹胀。;根:祛瘀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紫楠

紫楠根

味性:辛;温。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消肿;催产。主跌打损伤;水肿腹胀;孕妇过月不产。紫楠根

紫楠叶

味性:辛;微温。

主治:顺气;暖胃;祛湿;散瘀。主气滞脘腹胀痛;脚气浮肿;转筋。紫楠叶

紫硇砂

别名:碱硇砂、藏脑、脑砂、红盐、红硇砂、藏硇砂、咸硇砂、藏红盐

味性:咸;苦;辛;温。

归经:肺;胃经。

主治:破瘀消积;软坚蚀腐。主症瘕积聚;噎膈反胃;鼻生息肉;喉痹目翳;痈肿瘰疬;恶疮赘疣。紫硇砂

紫泡

别名:栽秧泡、硬枝黑琐莓、覆盆子、红刺泡、黑托盘、多叶悬钩子

味性:根:苦、涩,平;果:甘、酸,微温。

主治:根:止泻痢,祛风止痛,清热利湿,消炎。;果:补肾涩精。治痢疾,腹泻,风湿关节痛,痛风,急、慢性肝炎,月经不调,小儿疳积,挫伤疼痛,湿疹,皮肤化脓感染,口腔炎,咽颊炎,牙龈炎,泌尿道结石,神经衰弱,遗精,早泄。紫泡

紫青藤
紫青藤

别名:青藤、画眉杠、铁骨散、常青藤、山黄芪、小叶青、画眉跳杠、铁包金、大叶铁包金

味性:微涩;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健脾消疳。主风湿痹痛;产后腹痛;痛经;经闭;外伤肿痛;小儿疳积;毒蛇咬伤。紫青藤

紫青藤根

别名:青藤、画眉杠、铁骨散、常青藤、山黄芪、小叶青金华

味性:微涩,温。

主治:治关节酸痛,小儿疳积,妇女经闭。紫青藤根

紫三角

别名:叶子花

味性:苦、涩,温。

主治:调和气血。主治妇女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紫三角

紫梢花
紫梢花

别名:紫霄花、淡水海绵、花子

味性:甘,温。

归经:肾经。

主治:补肾,益精,助阳。用于阳痿遗精,小便失禁,白带。紫梢花

紫苏梗
紫苏梗

别名:苏梗、紫苏茎、紫苏杆、紫苏枝茎、苏茎、紫苏草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肺、脾经。

主治: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紫苏梗

紫苏子

别名:苏子、黑苏子、野麻子、铁苏子、任子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肺经。

主治:下气,清痰,润肺,宽肠。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紫苏子

紫藤
紫藤

别名:藤萝、招豆藤、朱藤、藤花菜、小黄藤、紫金藤、轿藤、豆藤、黄纤藤、黄环、小黄草

味性:甘、苦,温。

归经:肾经。

主治:止痛,杀虫。用于腹痛,蛲虫病。紫藤

紫藤根

味性:甘;温。

归经:肝;肾;心经。

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主痛风;痹症。紫藤根

紫藤子

别名:紫藤豆、藤花子、紫金藤子、土木鳖、藤萝子

味性:甘;微温。

归经:肝;胃;大肠经。

主治:活血;通络;解毒;驱虫。主筋骨疼痛;腹痛吐泻;小儿蛲虫病。紫藤子

紫筒草

别名:白毛草、伏地蜈蚣草

味性:苦,温。

主治:祛风除湿。主治小关节疼痛。紫筒草

紫香薷

味性:辛,温。

主治:发汗清暑,消肿利尿,健胃止呕。主治暑热感冒,水肿腹痛。紫香薷

紫雪花

别名:紫花丹、谢三娘、红花丹、红谢三娘、银丝矮阳陀、小散血、紫花蕨、红地三娘

味性:辛、苦,温。

主治:破血通经;消肿止痛;祛风条虫。主痛经;闭经;风湿痹痛;跌打扭伤;痈肿疮毒;疥疮湿癣。紫雪花

紫阳花

别名:牡丹三七、草绣球

味性:苦,微温。

主治:活血祛瘀。主治跌打损伤。紫阳花

紫柚木
紫柚木

味性:味苦;微辛;微温。

主治:和中止呕;祛风止痒。主恶心;呕吐;风疹瘙痒。紫柚木

紫玉盘

别名:油椎、香蕉、酒饼子、牛刀树、牛菍子、牛头罗

味性:苦、甘,微温。

主治:健胃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跌打损伤,腰腿疼痛。紫玉盘

自扣草

别名:鹿蹄草、鹿啼草、自蔻草、小回回蒜、假芹菜、千里光、自灸草、野芹菜、点草、田芹菜

味性:味微苦;辛;性温。

归经:肝经。

主治:清肝明目;除湿解毒;截疟。主主治眼翳;目赤;黄疸;痈肿;风湿性关节炎;疟疾。自扣草

自来血

别名:血经草

味性:微甘、涩,温。

主治:活血调经,补气养血,生肌,止咳。;劳伤咳嗽:根3两,泡酒服。;外治刀伤:叶捣烂敷伤处。;月经不调:配方用,水煎服。自来血

纵条肌海葵

别名:海菊花、石奶、纵条海葵、西瓜海葵、金线海葵、滨玫瑰

味性:味咸;辛;性温。

主治:收敛固脱;燥湿杀虫。主痔疮;脱肛;腹泻;白带;体癣;蛲虫病。纵条肌海葵

粽巴叶

别名:蜘蛛抱蛋

味性:苦辛,温。

主治:活血散瘀,接骨,止痛,清热解毒。治痢疾,疟疾,风湿痹痛,肾虚腰腿痛,跌打扭伤,骨折,蛇咬伤。粽巴叶

走马风

别名:六耳苓、吊钟黄、水马胎、赶风茜、牛耳三稔、飞山虎、羊耳三稔、牛耳草、员钟黄

味性:辛、苦,温。

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治妇女头风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走马风

走马芹

别名:野白芷

味性:味辛;性温。

主治:祛风消斑。主白癜风。走马芹

走马胎
走马胎原生态走马胎

别名:血枫、山鼠、山猪药、走马风、大发药、九丝马、马路

味性:辛,温。

主治:祛风湿;活血止痛;化毒生肌。主风湿痹痛;产后血瘀;痈疽溃疡;跌打肿痛。走马胎

走游草

别名:爬山虎、藤五甲、红五加、五爪金龙、蛇蜈巴、小五爪金龙、五叶崖爬藤、上树蜈蚣、痰五加、五加皮、岩五加、毛五加、小走游草、小红藤、小红药、铜丝绊、蛤蜈巴、钝叶小五爪金龙、走游藤、通气藤

味性:辛;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活络,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麻木,关节筋骨疼痛。走游草

祖师麻

别名:祖司麻、走司马、走丝麻、大救驾、黄杨皮、爬岩香、金腰带、冬夏青、矮陀陀

味性:味辛;苦;性温。

归经:肺;心经。

主治:祛风通络;散瘀止痛。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头痛;胃痛;跌打损伤。祖师麻

祖司麻

别名:祖师麻、黄瑞香、大救驾、金腰带、黄狗皮

味性:苦、辛,温。

主治:祛风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痛。祖司麻

钻石风

别名:清风藤、铁牛入石、女儿藤、铁牛钻石、石钻子、亨利茶藨子、岩马桑

味性:辛,温。

归经:肺经。

主治:祛风湿,止血。。主风湿筋骨痛;痨伤吐血。钻石风

醉鱼草

别名:闹鱼草、鱼尾草、痒见消、铁线尾、醉鱼儿草、槐木、闹鱼花、光子、羊脑髓、五霸蔷、四方麻、阳包树、鱼鳞子、药杆子、驴尾草、羊尾巴、防痛树、鸡公尾、毒鱼藤、鲤鱼花草、药鳗老醋、野巴豆、老阳花、萝卜树子、药鱼子、土蒙花、花玉成、四棱麻、羊饱药、羊白婆、金鸡尾、洞庭草、白皮消、铁帚尾、木、红鱼波、红鱼皂、四季青、白袍花、糖茶、水泡木、雉尾花、楼梅草、鱼泡草、鱼藤草、洋波、鱼背子花、一串花、狗头鹰、红鱼、鱼白子花、野刚子鱼尾子、鱼花草、毒鱼草

味性:辛苦,温。

主治:祛风解毒、驱虫、化骨硬。主痄腮、痈肿、瘰病、蛔虫病、钩虫病、诸鱼骨鲠。醉鱼草

醉鱼草花

味性:辛;苦;性温。

归经:肺;脾;胃经。

主治:治痰饮齁喘,久疟成癖,疳积,烫伤。醉鱼草花

鳟鱼

别名:鮅、赤眼鱼、红目鳟、红眼棒、红眼鱼、醉角眼、野草鱼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胃经。

主治:暖胃和中;止泻。主反胃吐食;脾胃虚寒泄泻。鳟鱼